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7900/web/
.聯合報社論/兩名超級狂人共譜和平序曲
.聯合報黑白集/安樂死與「零安樂死」
.經濟日報社論/日本發展工業4.0 對台灣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日本發展工業4.0 對台灣的啟示
2018-06-13 00: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日本政府在5月底公告2018年版的製造業白皮書,白皮書上指出,第四次產業革命正在到來,比起80年代廣場協議後日圓升值、90年代泡沫經濟後的不良債券,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不景氣等過往危機,日本的製造業正面對著更嚴峻、更深刻的課題。面對工業4.0,日本政府的焦慮究竟是什麼?可以為台灣製造業的未來發展帶來什麼啟示?
歷年的日本製造業白皮書,都是由經濟產業省負責撰寫第一章的產業狀況,厚生勞動省負責第二章的產業人才培育,以及文部科學省負責第三章的教育與研究開發。今年首度出現由三省共同執筆的總論,並在總論中直指日本製造業的危機,益發凸顯問題的重要性。到底日本製造業面臨了哪些危機呢?
首先是數位化人才的不足。隨著日本經濟的復甦,勞動力短缺問題明顯化。在少子高齡化、人口減少的趨勢下,未來持續性勞動力不足是可以預見的,因此企業必須善用機器人、物聯網(IoT)與人工智慧(AI)等先進工具來提高勞動生產力。但是熟悉IoT與AI數位化人才,在目前的製造業卻極度缺乏。
再者,日本製造業引以為傲的強處,在工業4.0時代反而有可能拖累企業發展。日本製造業擅長運用組織內默認的共識,以及熟練技工的職人技術,透過「磨合」以及「改善」的過程,將生產線的品質與效率極致化。然而在工業4.0時代,將是透過偵測感知的方式,獲得生產、物流、消費者意見等眾多數據,藉由AI的協助來進行最適化的智慧生產。日本製造業過去所倚重的「不用說也懂得的知識」,以及工匠個人所擁有的know-how資產,如何轉化成可評估與可記錄的數位資料,是一大挑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日本製造業所重視的「磨合」與「改善」,會將營運焦點侷限在生產的現場,這種生產模式所訓練出來的人才,擅長於工廠內的部分改善,無法大視野地觀察整體企業的營運。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中小企業有不同的三處工廠,傳統日本製造業會傾向讓三座工廠生產都各自改善效率,但在工業4.0的時代則是整合三處工廠的所有數據,以智慧生產的方式,讓企業的整體營運達到最適化。
日本製造業的最大危機,可說是經營者沒有注意到工業4.0對於製造業所帶來本質上的革命,日本不少經營者還以為工業4.0就像2000年前後電腦資訊化熱潮一般,讓底下的經理人花點錢添購點設備,就可以應付。
根據經產省去年年底的調查,約有40%的中小企業,不認為需要聘用工業4.0時代所需要的數位化人才。白皮書分析,這些中小企業因為眼前的好景氣,訂單不虞缺乏,忽視了工業4.0的重要性,但若干年後,有無導入智慧生產企業的生產力差距明顯化,就會後悔莫及。
白皮書強調,工業4.0與製造業的智慧生產,聽起來很花錢,但只要簡單的資訊程式、廉價的偵測器以及便宜的平版電腦,就可以讓工廠開始收集生產過程各種資訊,逐漸邁向智慧生產。白皮書的精彩之處,就是收集了不少員工百人以下中小型企業的智慧生產成功個案,用以鼓勵其他中小企業。
從整體白皮書來看,日本政府憂心許多企業老闆、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經營者,還未瞭解到智慧化生產的重要性。因此白皮書發出訊息,提醒經營者要有使命將其企業導向智慧生產。同時,日本政府也想辦法降低智慧生產的門檻,以各種實例說明踏出智慧生產的第一步並不困難。
日本政府正開始與產業界一起尋找適合日本特性的工業4.0。相形之下,我們的政府開始規劃適合台灣產業特性的工業4.0了嗎?台灣製造業強項的生產彈性、全球布局、價格競爭等優勢,應如何透過導入智慧生產再強化優勢?政府有沒有辦法提供一些低成本低門檻、讓中小企業容易跨入智慧生產的成功案例?如果沒有,那表示政府需要加把勁了。
聯合報黑白集/安樂死與「零安樂死」
2018-06-12 23:5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傅達仁罹患胰臟癌末期,在瑞士執行安樂死;他生前曾上書總統請求推動安樂死法案。 圖/摘自傅達仁臉書
台灣對安樂死議題尚無共識,唯其如此,反而更需要討論。如果僅以「社會氣氛尚未成熟」為藉口,拒絕討論,其實是偽善。須知老人社會加速到來,人的「善終權」與醫療資源都是迫切議題,社會學者薛承泰即以傅達仁之例撰文討論「病人本位的思維」。
千古艱難唯一死,人如果怯於面對生死議題,不妨退一步想想對動物掌握生死大權的處理態度。或許有人認為人和動物不能相提並論,但佛教亦有「割肉餵鷹」的故事,或可在「生命價值」的天平上找到參照點。
台灣社會對動物權一向輕賤,過去連公立收容所都恣意對動物施以安樂死,並有獸醫因此悲憤自殺。社會震驚之餘,動物「零安樂死」政策快速上路,但動保團體追問配套措施和資源,卻毫無動靜,很多人預言將是災難的開始。
果然,各地動保所面臨動物暴增、處境險惡的困境,主管機關卻僅以「收容上限」的數字實問虛答,近日更發生新北市動保單位將目盲老犬棄置山區等死的醜事。這不免讓人懷疑,只顧及帳面數字的「零安樂死」其實未必更人道,也凸顯當初始作俑者的偽善。
生死艱難,安樂死或零安樂死都無法一刀解決所有難題。誠實、慈悲、務實之外,更要避免流於偽善!
聯合報社論/兩名超級狂人共譜和平序曲
2018-06-12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川金會12日落幕,川普與金正恩究竟誰主導?專家認為可從肢體語言略窺一二。 美聯社
數月前兩國還劍拔弩張,本月初雙方還揚言要取消會晤;但美國總統川普和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昨天在新加坡進行了石破天驚的會晤,更簽署四點共同協議。川普和金正恩的友好一握,為朝鮮半島的和平揭開了序曲;川普的喜不自勝寫在臉上,而金正恩拋棄窮兵黷武路線勇敢倡議非核更值得肯定,更深深改變了世人對他過去的印象。
這場「川金會」,堪稱冷戰結束以來全球世局最戲劇性的發展。美朝兩國和解的第一步,未在歐巴馬時代跨出,卻在狂人總統川普手裡推進,更為這次世紀會晤增添傳奇。尤其,川普近日才在G7與西方盟友為貿易問題鬧得不歡而散,昨天他卻極其克制地與金正恩上演了對手戲,可見他深知這次峰會極有助於其期中選舉選情,因而賣力演出。金正恩的表現也有板有眼,面對年紀足足大他一倍的世界第一大國元首,他不卑不亢地走完台步,鋪平推動北韓經濟改革的第一哩路。
昨天的川金會,美朝兩國達成了較外界預期為多的進展。在四項協議中,北韓承諾朝朝鮮半島非核化努力,這是世人關注的關鍵議題;此外,兩國則承諾尋回韓戰戰俘和失蹤人員遺骸,並將已辨識出身分者送回,這是人道氛圍的襯托。美方已同意暫停在朝鮮半島的聯合軍演,未來,在美國提供北韓足夠的安全保證後,美國戰略核武若能同時撤出半島,甚至更進一步將四萬駐韓美軍也逐步撤離,即可讓冷戰在亞洲真正終結。
川普和金正恩首次會晤,能拿出這樣的成績,讓人眼睛一亮。接下來,金正恩已邀請川普七月訪問平壤,川普也將邀請金正恩訪問白宮,有了這些二會、三會的鋪陳,再藉由高層幕僚的穿針引線,雙方的信任即可以慢慢建立,兩國的歧見也能逐漸消除。儘管許多人擔心過去北韓紀錄不良,屢屢假裝談判廢核,卻又暗中發展核武。但是,金正恩這次已向各關鍵國家做出非核承諾,他的態度堅決;更重要的是,他想要改變國家發展路線,改走經濟改革,這是他選擇棄核的主因。
事實上,正因為美朝兩國對於廢核的執行和安全的保證均仍存有疑慮,因此朝鮮廢核只能逐步規劃,分階段推進。川普在會後記者會表示,雙方將在後續會晤中討論具體事項,這表示美方也同意分階段進行。美國稍早透露,只要廢核順利,接下來將撤銷對北韓的經濟制裁,並邀南北韓及中國大陸共同簽訂和平協議,正式宣告韓戰終結。美國在協議中也承諾,將朝向「新關係」而努力,暗示可能與北韓建交。這些,當然也是北韓所期待的,但所有步驟必須循序漸進。川普在記者會中對北韓的人權紀錄和對美國軍事手段都避而不談,主要就是為避免觸怒北韓。
這場峰會,將影響東北亞格局。北京擔心的是,美國與北韓太過接近,美國勢力將直達中朝邊界鴨綠江邊。但是,北韓基於國家利益,要追求的是左右逢源,尤其是未來要以經濟為國家發展的首要目標,形勢上可能將更依賴中國大陸。南韓今天將舉行地方選舉,文在寅總統促成川金會的人氣,讓執政黨在絕大多數地方都居於有利地位。至於日本,則在這個大棋盤變化中遭到邊緣化,這恐是安倍首相始料未及。
對台灣而言,一旦北韓核武危機解除,先前促成中美合作的誘因可能因此消失;少了這層緩衝,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及軍事競爭極有可能升高。進一步說,五○年代以來的東西方冷戰如今已接近絕跡,一旦南北韓和解、北韓開放,未來將只剩台海兩岸關係仍然劍拔弩張。就在川金會當日,台北美國在台協會新館落成,美國來賓信誓旦旦地重申對台灣的安全承諾,這也不由得讓我們深思:一味依賴他國的安全保證,真能確保自身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