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從英國脫歐 思考亞洲矽谷定位

.「九二共識」蔡的答題 美相挺
.「空心蔡」依舊 國人自求多福
.美科學家被撞死… 「車本變人本」台灣還要多久
.在國外過馬路 被車尊重到吃驚
.名家縱論/從英國脫歐 思考亞洲矽谷定位
.星期透視/追求和平紅利 是兩岸最佳選擇
.寶可夢追寵物 恐有安全風險
.公民很隨便 大家都看不見
.政績要有感 柯P請先醫好自己
.扔廚餘顧健康? 觀念要翻轉
.畫中有話/整座水圳 都是我的滑水道
.聲望暴跌 對聯贈蔡總統





名家縱論/從英國脫歐 思考亞洲矽谷定位


2016-07-31 03:27 聯合報  簡立峰(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英國確定脫歐,正好讓我們近距離觀察英國的優勢與挑戰。英國為歐洲科技大國,倫敦更被視為歐洲矽谷,而台灣的新政府近期提出「亞洲矽谷」的重點產業政策,也許我們可透過觀察倫敦最近的變化,思考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的定位。
英國因地理鄰近性,得以大量吸納歐盟人才,比如先前掀起人機大戰話題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式AlphaGo,就是由位於倫敦、Google旗下的DeepMind所開發,其研發人員更匯聚各國人才,包括來自台灣的黃士傑博士。另外,英國文化能自然聯結美國市場,使英國科技界能成功發展出類似以色列的技術輸出模式,雖然名列科技百強的英國公司不多,但在新科技領域,不論是金融科技、人工智慧、手機處理器等,許多公司都開發出頂尖技術,表現亮眼。
倫敦如同矽谷,高科技公司員工少有本地人。雖然英國脫歐有其複雜因素,但大量外來人才造成英國本地居民工作機會被嚴重剝奪,是原因之一。但也因為這層隱藏的排外心結,隨著脫歐確定,造成在英工作的歐盟人才有很大的不安全感,不少跨國企業擔心未來會不會對歐洲移民設限,而科技界也質疑英國的人才優勢是否已不再。
就在此時,日本軟銀(Softbank)提出收購英國指標性企業、晶片設計大廠安謀(ARM),多少加重打擊英國科技業信心。若加上中國電器製造商美的集團收購德國機器人製造商KUKA的股份、騰訊預計收購芬蘭手機遊戲開發商Supercell,亞洲企業與歐洲領導企業的科技爭奪戰儼然開展。亞洲已是高成長市場,除了中國大陸,印度與東南亞也在快速崛起,科技重心一時間出現了從歐洲東移的現象。
台灣新政府正規劃「亞洲矽谷」為重點產業政策,並鎖定桃園作為園區基地,正好可以參酌國際產業的局勢變化,把握亞洲科技產業崛起、歐洲資源東移的機會。不過亞洲各國競爭激烈,台灣要在東京、北京、深圳、印度班加羅爾間,擁有更清楚的差異化定位。英國成功是有效聯結美國與歐洲大陸市場與人才,台灣熟悉中國大陸加上臨近快速成長的東南亞市場,應該可以找到有利位置,讓外資知道,哪些科技領域應該選擇投資台灣。
細數台灣優勢,電子產業已有很好基礎、擁有完整產業鏈。印度與東南亞目前還無此條件。另外,台灣產業雖不若矽谷可以領導全球創新,但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中,就有台積電、聯發科這兩家、也有全球最大電子製造服務公司鴻海,加上遍布全台的資通訊科技廠商,台灣已是不折不扣的矽島,確實有爭取為「亞洲矽谷」的實力。但正面臨產業典範轉移、新領域人才資源有限,甚至是人才外移與少子化的挑戰。面對新一波的科技發展,台灣需要有所取捨。若持續發展硬體就需要與深圳產生差異化,想發展網路新經濟需要南進擴大南亞與東南亞市場,否則無法與北京中關村比較。
台灣不大,科技業已遍布全台,「亞洲矽谷」應是針對整體台灣的規劃,將不同城市賦予不同產業定位是可行的,例如桃園可以是物聯網中心,台北則是數位經濟中心等,但「亞洲矽谷」更該涵蓋整個台灣,或許更容易讓國際看到台灣自我的清楚定位。
國際人才的吸引力,更是能否形成科技重鎮的最重要基礎。英國如此國際化,脫歐都會讓一些跨國企業擔心英國能否持續吸引優秀人才,甚至考慮將重心轉至其地區,更可想像科技業國際化和吸引國際人才來台佈局仍不足的台灣,所面臨的挑戰。若無最近鴻海大手筆併購夏普、讓台灣產業有機會在日本本土吸納日本人才,台灣在最近這波國際科技業併購與人才爭奪戰中幾乎缺席。因此,若希望從現有的半導體矽島蛻變成創新的矽谷,就需要全力吸引國際人才來台。
台灣有穩固的高教體系、工業基礎及科技研發能量,一直是亞洲的資通訊工程中心。加上社會安定、犯罪率低,與醫療保健、交通運輸、產業鏈等都很健全,這也是不可低估的優勢,應加發揮吸引更多外籍人才。
藉著英國脫歐,及部分歐洲科技產業的東移,台灣正好可以思考如何重新定位自己,讓世界科技人才更能看見台灣。
(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星期透視/追求和平紅利 是兩岸最佳選擇


2016-07-31 03:27 聯合報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一)沒有和平,五大皆空
總結研習經濟發展逾半世紀的心得,我認為中華民國發展,在蔡總統主政之下,最關鍵的選擇就是:
(1)和平:沒有和平,一切落空。(2)開放:沒有開放,一切空轉。(3)經濟:沒有經濟,一切空談。(4)教育:沒有教育,一切空白。(5)文明:沒有文明,一切空洞。
一旦贏得「和平」保障,就會產生有形與無形「紅利」。中華民國(台灣)才能在社會安定中進步,在資源整合中發展。
馬政府執政八年中,隨著戰爭威脅減少及兩岸互信增加,「和平紅利」創造了良性效果:台灣變成了安身立命的地方。
(二)諾貝爾獎只有「和平獎」
我經歷了廿世紀上半世紀的全面戰亂;後半世紀大陸與台灣軍事對峙;幸有台灣海峽阻隔,避免了打仗的悲劇。
百年來中國人的歷史,徘徊在絕望與希望之中,毀滅與重生之中,鎖國與開放之中。
出生於南京,十三歲到台灣,廿三歲去美國讀書。從一九五九年秋到達美國那一刻起,脫離戰亂陰影。眼前第一次看到真正安定、自由、奮鬥、創造富裕的社會。
從此,我最大嚮往就是「和平」,最強烈的厭惡就是「戰爭」。午夜夢迴想的是:哪一天台灣與大陸能像美國社會一樣,在沒有戰爭威脅下,人民可安居樂業。 後來看到美國介入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等地,使我看清美國政府偽善的一面,產生極大的失落感。
一九○一年設立的諾貝爾獎有遠見:只有「和平獎」,沒有「勝利獎」。
「和平」變成我最要推動的進步觀念。沒有一國因教育預算比例過高而財政破產;但歷史上窮兵黷武,軍費過高,終致政權崩潰的例子不少。
(三)廿年決策延誤的代價
馬英九政府在意識形態及各種勢力相互糾纏下,施政陷入困境,幸有最重要的政績—「和平紅利」出現。在最棘手兩岸問題上,他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兩岸和平。
在馬任內,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默契下,台海進入前所未有風平浪靜。但從經濟發展策略看,台灣白白地丟掉了廿年(李登輝十二年、陳水扁八年)。兩岸融合的廣度與速度,厚度與力度,在台獨意識牽制及反對下,遠遠不足。廿年決策之延誤,造成了今日經濟之困局。
近十年來遠見雜誌邀請來台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及美國著名學者,論及兩岸關係—特別是經貿投資領域—看法都是一致的:「台灣要設法與身邊這個龐大的經濟體,發展良好的互動關係。」歷史學者柯偉林(W.C. Kirby)能說流利中文的學者,熱情地勉勵年輕人:「不要恐懼大陸的興起,你們應當要有完全的自信,與他們接觸、認識、交流。」與大陸社會相比,柯偉林對台灣充滿稱讚及期許。
就長期經濟發展而言,對大陸市場是「三不」:(1)不能輕視,(2)不可放棄,(3)不易取代。
誰都知道「市場分散」、「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南向政策」就是一例,「說容易,做不易」。看看韓國與大陸簽的貿易協定,就使台灣產業坐立不安。大陸推出「一帶一路」及「亞投行」,所展現的企圖心及戰略布局,台灣只有一項選擇,就是要儘快加入。「馬習會」中,習近平更明確表示:「我們願意與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可以加強宏觀政策互通,發揮各自優勢,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強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我們要嚴肅地呼籲:兩岸必須要儘早簽訂和平協議,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變成世世代代的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