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改 你應知的10個真相
.謝謝你,看見台灣更多美好
.我們一「齊」熱愛台灣
.請以齊柏林之名立校
.科學探索黑暗 人性本質是燭光
.日本即將「改朝換代」
.醫學中心入屏北? 只能高興一半
.聯合筆記/海峽論壇再度登場
聯合筆記/海峽論壇再度登場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陳言喬
一年一度的福建「海峽論壇」本周開幕。作為兩岸四大交流平台之一的海峽論壇,歷年均推出民眾有感的政策,例如台胞卡、免簽註、協助台青赴陸等,今年會是如何,且拭目以待。
海峽論壇今年邁入第九年,它被綠營或部分人士評為大拜拜式的交流,甚至是對台灣基層民眾統戰的平台。
說到統戰(統一戰線),就讓許多人不寒而慄。因為,毛澤東曾說統戰是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之一。殷鑑不遠,國民黨丟掉大陸,就與其有關。
七十年前,國共激烈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最終國民黨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江山。
即便到現在,民心依然是世界各國的執政基礎。兩岸亦然,都在爭取民心。由此來看,海峽論壇的深層目的與表面工作都已不重要,關鍵在海峽論壇是否爭取到台灣民心,才是兩岸政府和民間最關心的話題。
如果單從這幾年台灣多次選舉結果來看,海峽論壇的成效似未反映在選票上。這也是涉台系統面臨大陸各方質疑的壓力所在。
不過,台灣的選舉過程變數太多,「三一九」槍擊案就是一個例子,若單以選票結果來看待大陸對台工作成效,並不全面。另外一種說法是,如果沒有近年大陸進行「兩岸一家親」等柔台政策,結果可能更糟。
台北市長柯文哲去年說,統戰在台灣被汙名化了,讓部分人士氣得跳腳。其實,他深一層的意思應該是,哪有那麼容易被統戰,現在大家民智已開,不易被洗腦。
隨著大陸經濟進步發展,人民素質提升,就算大陸不對台「做工作」,去過大陸旅遊、經商、參訪、求學、交友、婚配等台灣民眾,多少也會比較了解或甚至改變對大陸的看法。
就像海峽論壇的主題曲「手牽手」:「你我手牽手,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一樣;大陸對台的目標很明確,手段很多樣,也深具信心。反觀台灣對大陸的目標是什麼,手法是什麼,毫無頭緒,且口號與行動不一。
民進黨重量級人士最近紛紛提出「親中」、「友中」說法,可惜其實際作法不僅看不出親中,反中、仇中的動作倒是不少。其實,綠營不必說大話,若能做到「和中」、「知中」即可。
已經舉辦了八年的海峽論壇,每年都在絞盡腦汁,推出利台政策來爭取台灣民眾認同。現在面對一個不理不睬的蔡政府,怎麼做基層民眾的交流工作,既考驗海峽論壇,也考驗蔡政府。
前瞻效益 一本糊塗帳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張溫波/前台灣大學教授(台北市)
圖/波波
行政院力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投資總額八八二五億元,發行特別公債挹注。輿論質疑巨額舉債,效益到底如何。本文擬就相關效益評估疑點,列述如下。
一、經濟成長迷思:林揆表示,前瞻計畫帶動民營企業名目投資共一兆七七七七億元,增加名目GDP一兆七三一元,創造實質GDP規模九七五九億元,增加就業四至五萬人。民企投資及政府投資都是GDP重要構成項目之一,為何民企名目投資增量遠超過名目GDP增量,行政院從未說明,令人質疑之一。
主管機關設定未來八年每年經濟成長率二.三%(其中○.一個百分點是前瞻的貢獻),低於前八年平均值,亦低於新四年國發計畫積極政策的成長率(三%)。民營企名目投資增量超過名目GDP增量達七十七.八%,顯然不符邏輯。
二、通貨膨脹超高:主管機關指出,前瞻各項效益是透過總體經濟模型運算求解,但觀諸上述政府及民企名目投資、名目GDP、實質GDP等增量的數據,顯現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應可推知這些數據似與該模型缺乏相互連結關係。至於同樣從該模型推估的通膨率,亦不一致。從上述名目GDP增量及實質GDP增量算出的通膨率是二.四七%,遠高於前八年平均值。
主管機關又表示,從該模型運算結果,政府名目投資每增加一百億元,名目GDP增加一一二億元,實質GDP增加一○八億元。由此推估名目GDP增量九八八四億元,實質GDP增量九五三一億元,與前述數字不一致,而且通膨率更增達三.七%,超過前八年平均值的差距更大,更暴露作業草率。
三、就業增量誤導:就業是總體經濟變數之一,前瞻投資透過乘數效果,包括技術、勞動、資本等要素引申需求所發揮的綜合效果,據以推估就業增量,才能符合整體觀。因此,就業增量推估亦應由總體經濟模型估算,以反映就業量與實質GDP密切相關。但主管機關卻捨此一邏輯,改採「工程建設人力費用的估算方式」,並設算不同假設條件估計工作機會的區間值,顯然與前述各總體變數值不對稱,工作機會多寡相差二十五至二十%,不符邏輯,難免誤導社會大眾。該機關又指出,該項人力估計不含經濟乘數效果,亦不適用實質GDP推估就業機會,又是前瞻效益評估的另類不一致性。但就業增量與實質GDP增量密切相關,前瞻就業機會增量區間值難以成立。
前瞻效益評估缺乏完整總體觀邏輯概念與相互連結關係,表示作業草率,而產生效益評估不一致性的原因。高估預期效益,實現不易,稅收相對增加困難,中央債務持續淨增勢所必然,財政拖累難解。行政院張姓政委表示,未來八年中央債務淨增一兆五四六億元,直接打臉林揆「不會繼續增加債務」說,即為最佳印證。因此,根據前述主政者效益評估,未來八年經濟情勢將呈現「低成長、高通膨」的新困局,並持續存在「庶民苦、政府窮」的窘境。
年改 你應知的10個真相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陳揮文/電台主持人(新北市)
立法院臨時會本周登場,院外民間團體動員陳抗,院內朝野協商藍綠攻防。在年改法案三讀前,筆者列舉十點你應該知道的年改真相。
第一,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去年開會廿次,各行各業共十三種年金逐一討論。可是,這次立法院臨時會只處理教師、公務與政務人員。
第二,即將「被改革」的現職與退休教師、公務與政務人員,合計七十餘萬人。另一方面,勞保投保逾千萬人,國民年金超過三百萬人,農保一百廿餘萬人。蔡政府敲鑼打鼓一年的年金改革,以年金人數比例來看,僅有百分之五。
第三,年金破產時間相比,軍保預計二○二○年破產,迫在眉睫,勞保預計二○二七年破產,投保人數最多。矛盾的是,立法院臨時會不處理軍保、勞保。財務相對穩健,破產時間比較晚的教師、公務人員年金,反而先改先砍。
第四,無論立院臨時會通過哪一個版本,都是延後破產,差別在於破產時間早晚。民調題目「你支持年金改革嗎?」試問,誰不支持改革?題目應改為「你支持延後破產嗎?」這才貼切年改真實狀況。
第五,勞保版本重點之一是調高費率,看起來像是改革。事實上,勞工保險條例明文規定費率調整,即使沒推所謂的年改,費率本來就會逐年微調。
第六,立法院下會期重頭戲可能有同婚釋憲案修法、林義雄念茲在茲的公投法修正案、促轉條例、司改國是會議相關法案、美國商會想叩關的美豬,及部分民進黨立委醞釀的一例一休。立法院效率之差,本會期一口氣開三次臨時會是最好的例證。勞保逾千萬人投保,越靠近二○一八年大選,牽動選票敏感神經的法案,越不可能通過。
第七,一九八九年開辦的農保,幾乎年年虧損,形同破產,政府歷年撥補超過千億元。一九九五年實施的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俗稱老農津貼,占農委會年度預算約二分之一,每年超過五百億元。
第八,國民年金二○○八年實施,原本納入農保與老農津貼,可惜在選票考量下,藍綠聯手翻案,老農津貼「暫行」已逾廿年,改革困難度之高,由此可見。
第九,二○一五年,時任財政部長張盛和說,太太是國中老師,退休前領六萬四,退休後領六萬八。財經專家、大學教授接連唱和,聲稱軍公教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之百。二○一六年,監察院調查報告出爐,張盛和太太月退所得並沒有高於在職所得。最悲哀的是,張盛和烏龍爆料時,大部分媒體爭相報導。監察院釐清來龍去脈,大部分媒體置若罔聞。
第十,平心而論,我國十三種年金制度,財務狀況與時空背景各有不同,這些問題積重難返,顯然不是上台一年的蔡政府造成,卻是蔡政府必須面對。
就算立法院臨時會完成三讀,其實只改革百分之五的年金人數,另外百分之九十五,或民風慓悍,或藍綠政客投鼠忌器,或涉及民進黨傳統票倉,距離真正的年金改革成功,還有漫長艱辛的路要走。
謝謝你,看見台灣更多美好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許瑞庭/家管(台北市)
齊柏林導演不幸意外身亡,讓國人皆深感遺憾。
齊柏林驟逝前三天,筆者才剛好從花蓮娘家坐著太魯閣號火車回台北。北迴鐵路沿途風景總是讓我流連,深深感受台灣之美。花蓮娘家周邊一塊塊即將由綠轉黃的稻田,一幕幕藍白相間的潮來與潮去,讓我更明白為何在花東從事民宿業的父母,可以有機會遇見許多各國的旅人,是多麼肯定我們的人情、風景。
因為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更多美好」的使命,讓自幼不敢坐雲霄飛車的齊導,依然克服懼高症與種種障礙,用心空拍取景。更為了讓你我可以不需「居高」,便可「臨下」,無需「登高」,便可「望遠」,並從影片中更加了解破壞大自然所要付出的代價,也讓許多企業家檢討起除了賺錢、拚經濟、擁有高社經地位外,是否還有更重要的社會責任,值得大家一起努力。齊導的努力,讓更多人的、更多企業的環保意識抬頭,願意改變自身對於環境的生活習慣。
齊柏林雖然走得突然,但團隊拍攝出來的一景一物,皆讓你我明白生命之所以美好,是因為你我有心呵護這片山、這片海、這些生命、這顆地球。
我們一「齊」熱愛台灣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葉俊宏/教(台中市)
因為齊柏林導演的大愛,在學校服務的我,透過課堂,引用作為教育學生的題材,分享台灣的美,進而鼓勵學生透過影片的空拍鏡頭,感受生長在台灣的美景、人文、好物,以及對環境不斷破壞、國土變異的省思。
若從齊柏林導演的影片,進而尋找導演發心為台灣所做的各項報導,一位熱愛台灣,為台灣留下環境紀錄的人,任所有關心台灣的國人、有社會責任的企業,都足以動容、敬佩,從而一同關懷台灣、護衛我們的家園,找出汙染問題,揪出破壞環境的業主、努力促成修法使之更加周延。
慟!哀悼齊柏林導演。感謝您為台灣所付出的心力,希望您在天之靈能夠繼續保佑台灣,更希望更多熱愛台灣的國人、友善企業,能繼續以行動力,發揮影響力,保護我們擁有的美麗山河。
請以齊柏林之名立校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陳健邦/電子業(竹縣竹北)
齊柏林在空拍過程發生意外事故,可以說是壯志未酬。在新聞的熱潮時間,可能會有各式各樣活動,可惜再盛大的告別式,也挽不回一個熱愛台灣的生命。
台灣有不少以人名為名的學校,可是這些代表人物離現在的年輕人都很遠了。我建議可以在現有學校裡,找一間改名以紀念齊柏林,紀念一位為台灣的未來奮鬥努力的人,也提醒台灣下一代的冒險DNA。
科學探索黑暗 人性本質是燭光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李振清/大學教授(台北市)
現代科技為人類開創了生活中無所不在的便捷,也帶來許多現代人意想不到的問題,甚或災難。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認為單一的科技並不能解決問題,有時反會成為問題的根源。
自一九九八年起追隨賈伯斯,並於二○一一年起擔任蘋果公司執行長的庫克,於九日應邀在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典禮中發表演說時,呼籲該校的菁英畢業生要以高度的智慧與判斷力,反思科技衍生的大好機會,但也要正視科技帶來的危險與道德挑戰。
庫克鄭重鼓勵具備科技新知與專業能力的知識份子,須以同理心與人本價值觀,衷心服務人類,並為世道正義發聲。在全球公平正義失衡,政客、野心家與不肖人士罔顧教育不平等,氣候變遷,公平正義,同時,反社會媒體、假新聞當道、隱私受到威脅之際,庫克更關切缺乏價值觀與慈悲心所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為化解科技世代的危機,庫克特別激發畢業生要能以在學校所學,盡力秉持慈悲心與同理心為人類服務。庫克一席撼動人心的演說,與哈佛大學校園高牆上的兩句類似校訓的警語,不謀而合:「進入大學則增廣大智慧。踏出校門盡心服務人類與國家。」
庫克強調另一觀念,責任就是機會。他鼓勵畢業生進入社會後,要能以人本責任為基礎,善用科技帶來的功能,以善心、善念開創更多機會。他並強調若不秉持善念,網路與便捷科技,也可能將美好的機會化為負面的惡行。
庫克最後並以手腦並用、德智兼修的人生哲理,諄諄鼓勵畢業生。同時再三提醒:「科學是在黑暗中搜尋,人性本質則是黑暗中的燭光。」
庫克這一席為世道正義發聲的演說,彷彿也點出當前台灣所面臨的諸多嚴重問題。他所揭櫫與分享的智慧,正是我們的政府當局宜應虛心參考的忠言。
日本即將「改朝換代」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陳鵬仁/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台北市)
日本參議院院會於六月九日,全體一致無異議通過天皇退位特別條例。
在日本,不是因為崩駕而換代,是一八一七年光格天皇退位以來,將近兩百年的事。日本天皇和英國國王一樣,是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尤其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國憲法規定天皇是國家之象徵和統合國民之象徵,除形式上認可內閣總理大臣,接見國賓,公告眾參兩院國會之召集,巡視地方等外,完全不管國家政事。因平成天皇年事高(八十三歲)健康欠佳,所以表示要退位,才有今日之局面。由於這是日本兩百年來的大事,所以才引起大家的關心。這可以說是象徵天皇應有的現象。
過去,日本天皇之元號,都是由日本的漢學家取名取號,譬如過去都是由東京大學中國哲學系教授宇野哲人及其公子,同樣為東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宇野精一取號和取名。這是日本政事的傳統。
除天皇退位之外,目前日本也在研究女性皇族結婚之後的地位問題。這與減少國庫負擔不無關係。而這也是民主國家日本的一個走向和傾向,值得注目。
醫學中心入屏北? 只能高興一半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鍾繼翌/醫療產業(屏東市)
為讓縣民擁有更完善的醫療照顧,屏東縣政府積極引進醫學中心,其中義大屏東醫院預定地在縣立運動公園對面(麟洛),高榮也將在屏東市大武營區改建高雄榮總屏東分院。很高興屏東終於有「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進駐,但卻都集中在「屏北」,屏東南北橫跨近一百六十公里,醫療資源不患寡、患不均,醫學中心在屏北是否就能提升屏東整體的醫療資源?
衛福部按照各區人口比例在醫學中心有固定配額,高屏地區配有三家(高醫、高雄榮總、高雄長庚),除非上述醫院被擠掉,不然屏東只會出現「準醫學中心」,即使是醫學中心「分院」,也不是醫學中心。
二○○一年高醫預計在屏東新埤鄉設立分院,當時蘇嘉全縣長參加兩次動土典禮,但最後無疾而終,這次的醫學中心是否又淪為政客的噱頭?
偏鄉醫療執行上有其難度,評鑑要求配置高級的醫療設備與人力,但各區域醫院砸資卻等不到病患。以新生兒和高危險妊娠來說,屏東今年出生率全國倒數第二,但是醫療資源配置卻與台北的標準相同,一樣好的醫療儀器設備,一樣多的醫師廿四小時輪班,一樣的花費但不一樣的收入,偏鄉醫療砸重本難以回報,因為經濟能力好的病患往往轉往高雄甚至台北就醫。
屏東醫療患不均,我國醫療院所分四級,屏東目前僅有六家區域醫院,而有四家在屏東市,今若義大、高榮也進駐屏北地區,是否就真的能改善屏東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還是帶來惡性競爭?
依目前屏東的人口結構,屏東高齡化全台第五,老年人口居高。屏東需要的不是臨床醫療,而是居家、長期照護,如果區域醫療評鑑強調是高級的醫療器材而壓縮到長照的資源,說好的「一鄉一日托」,屏東卅三個鄉鎮怎麼只剩下三家日托中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