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 星期四

聯合筆記/寧要團結,不要最強人選?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8116/web/

◆  紐約新地標落成 大巨蛋卻還在孵
◆  百憂解退出 就是價格取向
◆  財政紀律 須落實地方財政監督
◆  再次換身分證 別再折騰人
◆  權謀擾賽局 藍軍集體焦慮
◆  志清改龍鄉 紀念殖民者? 蔣渭水情何以堪
◆  漫畫/菊姐護清德
◆  融入不置入 破除美感教育迷思
◆  化解釣魚衝突 攜手保育海洋
◆  聯合筆記/寧要團結,不要最強人選?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寧要團結,不要最強人選?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林河名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登記參選民進黨總統初選,部分民進黨立委由陳明文等帶領舉行記者會,表態支持蔡英文連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登記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讓「原本單純」的初選投下巨大變數。不少黨內要角已公開力挺蔡英文總統連任,以「英系」為主的立委還發動連署,他們呼籲「團結」,強調支持蔡英文才能保黨,才能守護台灣。
所謂「原本單純」,是因為蔡英文早已宣布競選連任,黨內幾乎認定已「定於一尊」。但初選機制存在,黨員只要符合資格,即可登記參選。賴清德決定投入總統初選,就算是拋出震撼彈,也是身為黨員的權利。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及部分立委挺蔡並不令人意外。但讓人不解的是,明明自己選邊站,卻要求別人團結,並擔心黨會分裂。單一席次的選舉是零和遊戲,競爭壓力不難想像;然而,號稱「民主進步」的政黨,竟然大喊「團結」勝過「民主」,豈不怪哉?
姑不論賴清德在多項民調勝過蔡英文,國民黨近日爭吵是否保留「二階段徵召」,正是要推最強候選人,難道民進黨寧要團結,也不願透過黨內民主機制產生最強人選?而初選不就是候選人各比實力,怎因有人競爭,就成破壞團結,還在等待「轉圜」?
黨內出現競爭者,固然讓蔡英文難堪,但這本來就是可能出現的局面。有人把賴清德在開放領表第一天就前往登記稱為「突襲」,但若等到蔡英文出訪再登記,豈不變成「暗算」?
去年十二月廿八日,行政院舉行年終記者會,當天有媒體以棒球「中繼投手」形容賴清德,詢問去留。賴清德表示,如果有看棒球就知道,「下任投手的決定,是總教練的權責」。
事實上,從去年九合一選舉慘敗之後,除了賴清德主政的行政院曾提出選後檢討,民進黨迄今沒有系統性的檢討。而一支球隊表現不佳,「換投手」只是關乎幾場比賽,若要尋求更佳成績,恐怕更該考量「換教練
賴清德投入總統初選,難免被質疑違反「人情義理」。但對於懷抱政治理想的人,「我愛凱撒,更愛羅馬」,其實不足為奇。何況,蔡英文曾公開稱讚賴清德是「好投手」,那麼,若要找出敗因,是不是也該檢討總教練調度出了問題?這也是賴清德挑戰蔡英文之際,民進黨內最該思考的課題。
國民黨為了重返執政,亟思突破初選格局,就是要推出最強人選。吳敦義一句「有王牌不打,不是蠢嗎?」最是傳神。反觀民進黨重新執政才兩年多,卻變成「支持蔡英文才叫團結」?






志清改龍鄉 紀念殖民者? 蔣渭水情何以堪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林郁宸/研究生(宜縣羅東)
宜蘭市原救國團大樓由宜蘭市公所收購後,進行外觀與內部整修,並命名為「龍鄉樓」,意在紀念西鄉菊次郎。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近日,救國團宜蘭縣團委會大樓經過宜蘭市公所收購、整修後,更名為「」,雖然外觀看起來相當的嶄新,但卻依舊帶著過去殖民體制下的思維。
龍鄉一詞出於宜蘭日治時期首任廳長西鄉菊次郎的出生地鹿兒島縣龍鄉町,只是關於西鄉廳長的政績,在宜蘭市已另有「西鄉廳憲德政碑」,為何還要一個龍鄉樓?況且,現今的台灣早已脫離日本統治,為何還有為殖民者立碑的思維呢?
過去救國團以蔣介石學名「志清」為名,在各地設有志清堂,成為「轉型正義」解構威權的首要標的不過真正的轉型正義,應該是透明公開展示台灣各個時期的歷史,並以客觀角度詮釋史料,而非一面倒傾向於某一立場的邏輯如今台灣人已可當家作主,宜蘭市新的市民活動中心仍以紀念殖民者心態命名,其心態可議
更何況宜蘭也出了不少歷史名人,特別是龍鄉樓位處的中山路二段,過去亦曾名為「渭水路」,如位在此路上的郵局至今仍稱為「渭水路郵局」,然因台語諧音不雅才改為現名,同時蔣渭水故居亦位於此。前幾年宜蘭縣陸續舉辦蔣渭水先生遷葬的系列紀念活動,盛況空前深獲回響,宜蘭市公所因此有意讓「渭水路」復活。
不過復名未果,反倒先紀念起殖民者,不知以抗日為志業的雪谷先生若地下有知,將情何以堪








財政紀律 須落實地方財政監督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黃冠偉/律師(台南市)
台中市財政局提出財政紀律專案報告,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台中市舉債空間未滿百億,在六都排名最末,「錢被借光光」,未來要強力整頓財政。

記者洪敬浤/翻攝


財政紀律法十九日通過,立法背景在於截至一○七年,我國各級政府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實際數達五兆五,二三四億元,不少地方政府財政敗壞幾近破產,更多以舉債度日。為避免地方財政持續惡化,財政紀律應落實於地方財政監督,關鍵在於下列實踐
一、事前預算編製與審議之監督:現行地方制度法明定,各級地方政府年度總預算、追加與特別預算收支之籌畫、編製及共同性費用標準,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依行政院訂定之中央暨地方政府預算籌編原則辦理。倘若地方政府未依前項預算籌編原則辦理者,行政院或縣政府應視實際情形酌減補助款。惟問題在於,預算之編列實務上常以高估歲入之方式,製造預算帳面上平衡之假象,嗣後預算之執行,造成歲出歲入嚴重差短,此為監督不周所致。
二、事中預算執行之監督:現行地方制度法就預算之執行,監督密度較低,預算執行效率又取決於預算編列是否有歲入高估之現象,若有歲入歲出高估之情形,則影響預算執行效率。
三、事後決算與審計之監督:透過決算事後監督預算實際執行之成果,地方制度法明定,直轄市與縣市決算案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四個月內,提出於該管審計機關,審計機關應於決算送達後三個月內完成審核,編造最終審定數額表,並提出決算審核報告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總決算最終審定數額表,由審計機關送請直轄市縣市政府公告
四、不法預算之救濟:最重要者為不法預算倘無救濟途徑,則財政紀律規範再嚴謹,終將形成具文。新通過之財政紀律法明定,政府歲入歲出或其決定違法者,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公益團體得敘明違法內容,申請審計機關予以糾正。審計機關書面告知送達日起六十日內未依法執行者,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公益團體得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之訴必要時並得聲請暫時停止支付。藉此對違法預算可有具體救濟途徑。
上述四個面向,現行法制仍有規範不足之處,惟財政紀律法之通過,亦揭示我國法制正視財政困境之現象,唯有將財政紀律具體落實於地方財政監督,我國財政方有永續發展之契機。






紐約新地標落成 大巨蛋卻還在孵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孫慶國/金車教育基金會前執行長(台北市)
即將在曼哈坦開業的龐大商用房地產項目「哈德遜園區」( Hudson Yards),成為美國獲政府大幅減稅及其他激勵措施以刺激房地產的象徵。(法新社資料照片)
被譽為紐約新地標、耗資二百五十億美元的哈德遜園區十五日剪綵。園區中心的裝置藝術Vessel共十六層,由二千五百級環形連接的階梯組成。(歐新社資料照片)


近年紐約市開發商又在舊火車站大張旗鼓,為曼哈頓西城帶來新商機其中耗資二五○億美金的哈德遜園區Hudson Yards,於民國101年(二○一二年)動土,這棟採用手扶梯流線型組合法的創意建築,將成新地標,日前正式對外開放參觀,民國109年(二○二○年)園區將開放西半球最高戶外觀景台,這是繼洛克菲勒廣場後的最大投資案,集商業辦公、藝術文化、觀光休閒、住宅、景點,也將成世界最新的現代都更作品
城市最後一塊廿八英畝大的火車站,計畫在民國114年(二○二五)年完工。廿多年前為創造更多工作機會,有心人成立Groups 35設計團隊,結合政府、民代、建築師、投資商,經過多年努力終於美夢成真。園區中心裝置藝術Vessel,宛如一個聚寶盆,由四十歲英國設計師在倫敦工作,然後轉往義大利工廠生產;蜜蜂窩造型的不鏽鋼架,運到紐約後利用深夜運輸,白天再利用機具排列組合,成為現代建築的藝術焦點,各媒體都專題報導。
城市進步需要有遠見的政府,透過整體開發才可能完成;以上景點開幕後必成為全世界最新觀光勝地。可惜台北大巨蛋還在孵,台北雙子星也在空中樓閣,無法為台北創造工作機會,就沒有辦法帶動台灣經濟這就是台灣本土化的宿命
要經濟進步也要有眼光的政府,一股韓流就讓台灣也瘋狂,口號不如真行動,讓我們拭目以待台灣民主趨勢吧!






化解釣魚衝突 攜手保育海洋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華健/海洋大學教授(基隆市)
基隆區漁會總幹事陳文欽說,不能因為少數人講開放就開放,因為他們的娛樂需求,影響了多數人的生計,解決小問題,卻製造更大的問題,更加不當。記者游明煌/攝影

釣魚團體要求政府全面開放漁港釣魚並興建釣魚平台,全國漁會總幹事則串聯反對。表面上,這是長久以來釣友和漁民一起使用海洋引發的衝突。實際上反映的是,包括整體海岸規畫與管理缺乏前瞻思維與務實作為,以及海洋資源利害關係者之間溝通失效的整體海洋治理問題。建議盡速從永續與整合的角度,全面檢討台灣海岸及漁港的前瞻發展可能。
全面評估漁港的現況與未來,可能是第一步。政府可先將閒置與低度利用的漁港開放,並配合釣魚活動需求,強化相關設施。最近新北市率先決定拆除低度利用的漁港設施,將海岸還給海洋,便很值得倡導、學習。
至於解決像釣友與漁民等海洋資源利害關係者間衝突,則不外建立長期溝通與合作機制。漁業管理中的利害關係者,並非只有商業漁民與娛樂釣客。其他團體還包括環保非政府組織、漁具店老闆、觀光業者、娛樂船艇與漁具廠商、消費者及相關屋主與地主。其利益與目標可能大不相同
從事各種海洋活動的個人與團體,往往會在使用這塊「屬於大家的場地」上,出現衝突。例如漁民和釣客之間的衝突,便包括使用的器具、活動空間、漁獲的競爭及船隻航行衝突。這些衝突若未能有效解決,不僅會威脅近期漁業經濟,整體海洋長遠的永續性也無法確保。
例如在傳統觀念中,漁港設置的目的僅限於配合商業性捕魚,安置漁船。然從國外許多經驗可預期,釣魚這類娛樂性漁業可望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甚至可超過商業性捕魚。今日由於商業性捕魚大幅萎縮,同時其他各種海洋活動興起,值得政府積極將被冷落的漁港,轉型為釣魚、獨木舟、帆船等娛樂活動場所。
無論從經濟、社會及環境層面的永續看,釣魚活動蓬勃,釣魚人口持續成長,應是好事。各利害相關團體也可透過溝通合作,成為共同保護與保育海洋的夥伴,更可成為政府推動永續海洋政策的助力。
根據相關研究,廣邀海洋利害關係團體參與,有助於有效解決空間與時間上的分配問題。讓利害關係者更直接參與管理過程,更可讓其充分了解整個過程,進而有助於其遵循相關管理決策,以及建立利害關係者、專家及主管單位之間的夥伴關係。而對於在活動型態與價值觀等方面差異性都很大的釣魚團體而言,這類合作更有必要。政府的責任則在於建立有效的海洋治理機制,以促進包括商業性與娛樂性的永續漁業,創造合作管理機制
從好的方面想,各利害關係團體都「愛海」,也都有保護與保育漁業資源,進而保護與保育海洋生態系的類似目標。政府處理得好,可望吸引更多人關心海洋。但若缺乏溝通與整體治理,地方社群與經濟容易陷於不斷衝突中,以致危及漁業、海洋環境及生態系。這有賴廣泛納入專家及利害關係團體,透過公開透明討論與合作,共同努力。
透過釣魚等海洋活動,鼓勵民眾親近海洋、認識海洋,進而願意加入保護與保育海洋行列,或許是主政者面對捕魚衝突該看到的良機







融入不置入 破除美感教育迷思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王延煌/高中校長(彰化市)
教育部一再推出創意校園、生態校園和永續校園等計畫,都是美感教育的一環。例如跳脫一般建築的方正形式,加上仿如打翻調色盤繽紛的外牆塗裝,使得台南六甲國小被喻為是「全台最夢幻校園」。圖/六甲國小提供

十九日「全民美育的兩個四十億」一文點出目前推動美感教育的困境,筆者甚為佩服。但文中認為,美感教育五年計畫並沒有提到公共藝術和公園,覺得可惜,這個結論則必須進一步釐清。
政府為美化環境,遂在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明訂公有建築物應設置公共藝術,且其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百分之一,進而訂定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由此可知,凡為公有教育建築必受上述兩法令的規範,都應依法設置公共藝術。近年來教育部文化部、各大學和教育局處都有專書或網站推介校園公共藝術的示範案例,顯見教育部並未在公共藝術上缺席,反而是積極的貢獻者。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未提及公共藝術,並非教育部不重視,而是有更上位的法令和經費在落實美感教育。
誠如上文感嘆台灣都市的公園綠地太少,欠缺營造美感生活的條件,於是校園開放、學校社區化就成為彌補該缺憾的重要途徑;另外少子女化導致校園閒置空間增加,教育部也一再推出創意校園、生態校園和永續校園等計畫,這都是美感教育的一環
最新的措施是校園社區化改造計畫無論是社區共讀站、健康樂活空間,都要求必須對社區開放,其空間設計亦應符合藝術美感。教育部門管不到公園綠地,但盡其所能地開放校園,並加入美感元素,讓「美感即生活」得以實踐,是該給予肯定。
美育列為「五育」之一,教育部或學校雖然都聲稱重視美感教育,但其成效顯然無法被認同。第二期的五年計畫,整合為支持體系、人才培育、課程與活動、學習環境等四大策略及十六項具體行動方案。如能破除迷思,改變觀念,積極推動,將讓人有感。
首先,藝術非全部。美感教育在推動初期多仰賴藝術類科老師的專長,尤其是視覺藝術,這是因為美術、設計、工藝最能快速呈現美感作品。但從美學內涵縷析,美存在於各領域知識,不獨存於藝術中學校推動美感教育,應整合各科人力資源,進而形成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融入不置入。過去公共藝術常是突兀豎立於校園角落,缺乏在地性、文化性或脈絡姓,原本試圖藉由公共藝術提升美感素養,反成為負面教材。而為執行「美感教育」產生的計畫,也因功利性太強,無法獲得共鳴,淪為一次性活動。營造浸潤式的學習環境,讓美感成為校園生活的一部分,才是正途
最後,無形勝有形。受到流行文化和傳播媒體的影響,我們逐漸被洗腦認為有錢才配得上精緻、藝術或美感,用有形的名牌華服、豪宅莊園來妝點美,卻忽略涵養無形的「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富而好禮」精神生活,才是真正的美!國人喜愛的歐洲和日本,不都是這樣的?








百憂解退出 就是價格取向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蘇慧/退休人員(高雄市)
百憂解(左)將停止台灣市場供貨,醫師提醒患者回診,由專業醫師調整處方,以免影響病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別說百憂解退出市場,不是為了價格。舉個簡單例子,都是平價咖啡,市占率最高的便利商店咖啡,價格卻只要知名連鎖咖啡店的二分之一不到。連鎖咖啡店市占相對低,難道是口味不好,錯,其實就是價格高,一般人消費不起。那原廠的百憂解市占率低,一般基層院所採用學名藥,就是同樣原因。讓民眾自由選擇補差價,選擇用藥,才是王道
醫師說,民眾愛看病,愛拿藥又不吃藥,所以鯨吞蠶食了健保資源,造成健保資源的浪費。試問,民眾可以自行決定要領多少藥,領幾天份的藥嗎?領太多藥本身往往就是醫師造成的浪費,不要責怪民眾
經過幾十年來的「人體試驗」,證明是有效而安全的用藥,為何健保局無視於民眾的用藥安全,濫砍藥價而造成民眾的用藥恐慌?
醫者父母心,在用藥時,如果醫者不能站在民眾立場,為民眾用藥安全把關,說再多都只是廢言罷了。百憂解退出台灣就是價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