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7901/web/
◆ 聯合報社論/治世用重典,選舉殺很大
◆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要以川普為戒
◆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自經區 為企業開大門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自經區 為企業開大門
2019-03-15 00:4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韓國瑜上任高雄市長後馬不停蹄的走訪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成功把高雄農產品大量銷往這些國家,接著他準備前往港澳和大陸南方,持續推銷農產品。然而,農產品畢竟只占整體產業的一小部分,高雄還有石化、鋼鐵與電子等更重要的產品等待新市長推銷出去。因此,韓國瑜想到過去馬英九政府推動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想要利用示範區的開放條件,賣更多貨物出去、吸引更多人才和資金進來、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高雄人民發大財。高雄擁有優良的空港和海港,如果能有更開放的政策配合,經濟一定會更好。
但是,行政院蘇貞昌院長立即跳出來,指出自由經濟示範區有四個不可行,包括會造成租稅不公平,大陸產品會利用此機會轉到台灣出口,對台灣不利,也會傷害台灣農業等。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拚經濟的構想,不但不支持,反而處處扯後腿,令人遺憾。
我們先看一下,民國101年左右,馬政府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主要內容。依照當時示範區條例,主要包括五大項,即智慧物流、國際健康、加值農業、金融服務和教育創新;也就是說,示範區不只是單純的銷售和加工,還包括許多服務業,所以其開放業務範圍要遠比現在已經有的自由經貿港區條例要大很多。另外,當時也已經包括了六個海港、一個空港和一個農業園區,實際開放的區域也比自貿港區要來得大。最後,當時取名示範區就是希望「六海一空一農業園區」先開放當成示範,未來任何縣市只要有興趣而且提出符合條件的區位,也可以加入成為示範區。簡單說,示範區就是希望未來可以有愈來愈多的縣市和地區加入,最終目標就是要讓整個台灣成為一個自由島。國發會大力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理由很簡單,當台灣面臨國際經濟快速整合,包括TPP和RCEP均已成形,台灣想要加入這些組織,必須有更自由的國內環境才行。
雖然前年美國退出TPP,但是剩下的11個國家將之改名為CPTPP,而且已經在去年底正式生效;同時,RCEP也很可能在今年內完成協商。另外,日本與歐盟FTA也在2月初生效。也就是說,現在台灣面對國際經濟整合的情況,比當時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政府應該更關心這個議題才對。沒想到當地方首長重新提出示範區想法時,蘇貞昌院長立即潑冷水。
其實行政院的說法有很大的商榷餘地。首先,任何國家只要有類似的自由經貿區,就會有區內外稅率不同的問題,例如台灣以前的加工出口區和現在的自由經貿港區,區內外稅率就會不同,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政策。其次,所謂加值農業是希望開放國外農產原料到示範區內加工生產,然後成為台灣品牌的農產加工品出口,如此可以擴大台灣出口規模,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許有人擔心進口到示範區的農產品原料可能偷偷流進國內市場,影響台灣農產品的銷售。以現在大數據的科技技術,這些農產原物料的來源和去處都很容易追蹤和掌控,這個疑慮應該很容易破解。最後,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有許多台商想要轉移生產基地,示範區正好可以扮演吸引台商回台生產的角色,只要生產的附加價值夠高,符合原產地規定,這些產品就可以轉由台灣出口,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何樂而不為?
政府如果真心想要拚經濟,就應該努力去為企業創造機會,而不是凡事先看有什麼障礙或是問題。一個新的政策推出,當然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但是只要這個政策的大方向是對的,政府部門就應該努力去推動,展現拚經濟的決心。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要以川普為戒
2019-03-15 00:0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全球經濟走衰,蔡政府惡化兩岸關係,勢將衝擊台灣經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川普喜歡拿貿易赤字來數落歐巴馬,嘲笑民主黨的政策失敗,以為自己片面提高關稅即可遏制中國商品入侵。從結果看,他的雷霆之怒雖打得各國貿易秩序大亂,卻無法達到他預期的目標。很顯然,美中及全球市場結構因素要比想像頑強而複雜,不是光憑一個人的意志就能扭轉。
美國赤字擴大,並不表示中國大陸就更好過;事實是,許多國家都連帶遭殃。大陸去年經濟成長率減速降到六.六%,這恐怕還是灌水,今年二月進出口都轉為負成長。影響所及,台灣廠商的接單量已經連三個月衰退,包括微軟拿鴻海祭旗提告,都是美中貿易戰禍所致。
川普好鬥,上任以來在國際上到處煽風點火,挑起戰端。最近連梅克爾都無法忍受,砲轟他專斷獨行,破壞多邊主義組織。然而,蔡英文總統不僅選擇與川普站在好鬥陣線,最近更為了選舉造勢大打反中牌,企圖利用兩岸歧見拉抬自己的聲量,顯非明智之舉。
原因很簡單,當台灣民眾愈來愈感受到經濟發展的重要,蔡政府惡化兩岸關係,勢將嚴重衝擊台灣經濟。這在今年全球經濟走衰的情況下,很難為民進黨締造好感。小英要以川普為戒,勿蹈其損人傷己的覆轍!
聯合報社論/治世用重典,選舉殺很大
2019-03-15 00:1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提出拿掃帚禦敵,引發外界熱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閣揆蘇貞昌最近對治安問題動了肝火,放狠話說若特種店門口發生鬥毆,警察局長就得下台。行政院也火速研修《刑法》,將「聚眾」從必須隨時可能增加鬧事人數的嚴謹要求,放寬為「三人成虎」。與此同時,行政及立法部門也研議將虐童及酒駕致死當成殺人罪來辦。這如同歷史劇中動輒「推出去斬了」的情節,真是殺很大,大快人心!古有明訓:亂世就是要用重典,不是嗎?
當然不是!首先,今天的中華民國即使稱不上「盛世」,至少也算「治世」,治世不能也不必用重典。亂世是因為兵荒馬亂,很難抓到犯案者,才需要大刑伺候;而治世的防微杜漸工作較易收效,問題只在律法是否對症下藥。故意把刑度訂得很高,卻讓法官輕判;或是用直播手法上演酒店臨檢秀,都是虛招,起不了嚇阻作用。
西方對罪與罰的研究多如牛毛,從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到英國邊沁從功利主義探討犯罪學,到美國經濟學者貝克以經濟誘因研究罪與罰的關係而榮獲諾貝爾獎,均十分深入。國家嚴謹執法保護庶民,是合理的憲政期待,也是本報一貫的立場。重點在,施政執法必須要有清晰的政策邏輯和一貫方針,不能橫衝直撞。若執政者動不動就說拿出掃帚禦敵,那不如找清道夫來做宰相!
法理上,治安與執法問題的核心是在「比例原則」之拿捏。眼睛雪亮的民眾都知道,許多強化治安或加強整頓的大動作,都只是政治秀。民進黨去年選舉大敗後,接下來的總統與立委大選也已開打;蔡政府看準多數老百姓會埋單治安牌,所以必須在罪與罰的領域痛下殺手。
諷刺的是,民進黨一邊痛罵對手以爭取選票,但自己手上做的卻又是過去曾猛力抨擊的事,這將把台灣搞成一個法治不正常的國家。郝柏村擔任閣揆時,也曾對「八大行業」開刀,但至少建立了發照制度,「取締非法、保障合法」。而民進黨口口聲聲轉型正義,閣揆一發威,卻只會拿警察局長調動權來威嚇,威權不就是這樣悄悄復辟的嗎?
包括《促轉條例》的制訂或促轉會的成立,民進黨都宣稱是仿效國外的先進做法,其實只是假藉外國之名來遮掩耳目。蘇格蘭的比較法學大師華生早就警示:那些搞「法律移植」的人,都是為了國內的政治目的,硬挑一個國外的例子來訴求大眾。偏偏台灣人又相信「外國月亮比較圓」那一套。譬如,酒駕致人於死,依英美刑法理念,是屬於無謀殺意圖的「致」人於死,而非「殺」人。
即便在司法改革上,蔡政府也無法跳脫選舉政治秀的框架。例如,為配合司法院建置「大法庭」制度,法務部也準備引進美國的「庭訴總長」制度,徵調績優檢察官代表政府出庭。但只要了解美國司法傳統的人就知道,若非法學巨擘或具大法官分量的泰斗,是坐不了這位子的。蔡政府的作法如同東施效顰,擦脂抹粉就上台。
正因緊抱歐陸法系的大腿,蔡政府的憲政裁判改革反而忽略了比較制度上最重要的一點:美國人認為憲法是國之大法,因此從最基層的地院法官開始,各級法官都可在審判中憑著專業與良知來釋憲。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從來只是「最終釋憲者」,卻不敢獨占釋憲權,以免激起民怨。若像台灣一樣,老百姓把官司打到終審,人間已不知何年何月。且看,台灣幾十萬名軍公教人員在年金改革的行政爭訟中全軍覆沒,奢想要憲法法庭受理,恐得等到地老天荒。
尤弔詭的是,一向以崇尚法治及抨擊政府介入而知名的美國傳統基金會人員年初來台,由我國官員和學者陪同站台,稱台灣經濟自由度已名列全球第十,超越美日韓,跌破財經法政專家的眼鏡。看來這場選舉秀有外國演員加持,不只殺很大,國際上也能演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