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家過度介入政治 恐亂了套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黑白集/要開戰了嗎?
◆  聯合報社論/偵辦超思案別打假球,前朝幾案也還靜悄悄
◆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家過度介入政治 恐亂了套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家過度介入政治 恐亂了套


2024-09-28 01:12  經濟日報/ 社論
馬斯克的政治癮頭愈來愈大,不僅運用社群平台在全球投射右翼思想的言論,而且狂熱支持川普到口不擇言地步。 美聯社


政治與企業的關係密不可分,政治影響企業的經營環境,企業家的支持與捐獻給政治人物的選舉增添柴火。企業家關心甚至介入政治是理所當然的,但政治與企業仍應保有一定的分際,企業家與政治人物之間也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打破分際,界線模糊,就會亂了套,難免對政治與企業帶來不良影響。

政治與企業關係如果亂了套,首先將造成政治風氣的敗壞,助長官商勾結,也可能扭曲政府基於整體考量的理性決策,或者擾亂公權力執行的方向與力度;另一方面,企業家如果過度熱中政治,有可能妨礙本業的經營,甚至誤入自己並不擅長的領域,而對企業或本人造成傷害。

台灣企業家過度介入政治而帶來不良後果的情事不勝枚舉。歷來此起彼落的官商勾結只是冰山一角,無論政府的決策、執行以及法律的制定,到處留有官商勾連的鑿痕,帶來的紛擾也層出不窮。早先典型的案例是十信老闆蔡辰洲從介入政治到出馬選舉,當選立法委員後拉幫結黨,企圖影響政府的決策,也給自己的事業添加保護傘,但最後還是兵敗如山倒。後來有奇美集團老闆許文龍,因為政治立場太過鮮明又積極助力,結果被中共脅迫發表反對台獨的違心之論。近期則有鴻海集團(2317)創辦人郭台銘兩度參選總統,皆未獲國民黨提名,企圖獨立參選,以致影響個人形象。

這些都是政治與企業分際把持不當造成的不良後果。目前最受全球矚目的企業家介入政治是美國的馬斯克,他是傑出的創業家,但在買下 twitter 之後,先在政治言論的發表和控制上大放異彩,近來更積極介入美國總統大選,為川普出錢出力,川普甚至公開承諾當選後將延引馬斯克參與政府效能改造事務。馬斯克的政治癮頭愈來愈大,不僅運用社群平台在全球投射右翼思想的言論,而且狂熱支持川普到口不擇言地步,居然辱罵流行音樂天后泰勒絲,說「我會給妳一個小孩」,先前還與川普對談,戮力為他抬轎。他支持川普的原因,一方面是彼此右翼立場的契合,另一方面不排除有政治投機的企圖,希望川普當選後更支持他的電動車產業以及其他生意

美國企業大筆贊助政治人物選舉經費司空見慣,沒有上限規定,因為大法官認定政治捐獻是言論自由的表現。在企業過度介入政治的影響之下,美國政府和政客積極為企業或集團效力,回鍋的川普本身就是地產商,因而招來民主政治變成金主政治的譏評。不過,只要不是單一企業家基於自家企業利益而站到台前明助一位候選人,以及未帶來直接的官商勾結,則可視之為民主政治的常態,頂多當作民主的必要之惡。但像馬斯克這樣搖旗吶喊全力助陣,就太超過了,會引發多方面弊害。

首先是政企關係的混淆與扭曲。政治的正當目的在於追求公共利益,企業則為了牟取個別利益,如果因為大力輔選而干擾公權力運作的公益性與公平性,並且由單一企業或集團獲得回報,則有違民主政治的正當性。其次,成功的企業家有其社會聲望,公開力挺候選人,會起帶風向的作用,可能誤導民意;如果像馬斯克一樣,熱烈鼓吹極端的政治主張,更將擴大政治對立。另一方面,政治的運作方式有別於企業經營,企業家過度介入政治的不良後果之一,就是政府與政客趨向於急功近利,侵蝕了整體性、長遠性與公平性的理想政治範式。

企業家無論是基於國家整體利益或是企業個別利益而介入政治,必須把持分際,不宜過度熱中,否則可能後患無窮。企業的正當經營以及企業家的政治參與,必須有為有守,不可踰越界線。一個具有公益心的企業家,固然應該關心政治,適度參與政治,但絕不可忘乎初心,更不應別具圖謀,奢想公權力為己所用否則,介入政治的結果可能於公於私都不利












聯合報黑白集/要開戰了嗎?


2024-09-28 04:08  聯合報/ 黑白集
時隔數十年,共軍25日首度向太平洋海域全射程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引起各界高度關注。 圖/取自「中國軍號」微信公眾號


「要開戰了嗎?」這不只是網民在酸,看到新聞報導的阿嬤也在問。

中共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展現戰略威懾力,提醒美國,共軍具備核報復能力。當天,日本護衛艦首次通過台海,澳洲和紐西蘭的軍艦同時間也通過台海,三國會合南海演習。

台灣不再是隔海觀戰,戰火已燒到門口。前一天,賴清德總統出席福摩薩學院民防訓練,宣示台灣絕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要以備戰來避戰,還當場脫掉西裝,參加防災避難、社區兵推和擔架操作。隔天,賴總統臉書貼出「有準備、有保庇」的錄製節目,教導民眾民防知識。

接著,賴清德主持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議登場,宣布要培訓四十萬民力,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蔡政府曾痛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之說為認知作戰;賴政府的國安會不演了,坦承借鏡烏克蘭,結合民間組織,投入全社會防衛。

烏克蘭經驗之一,就是軍隊和武器部署在社區、民宅,釀成人道災難。為免社會恐慌,內政部長劉世芳製造假消息,說宮廟囤彈藥是假消息;說是要全社會防衛,劉世芳先對全社會進行認知作戰。

兩岸緊張,台海詭譎,開戰氛圍似乎愈來愈濃。許多人都願意為捍衛中華民國而戰,為維護台灣民主自由而戰,但看到國家領導人一手放火,一手防災,全社會都不知道要如何防衛。












聯合報社論/偵辦超思案別打假球,前朝幾案也還靜悄悄


2024-09-28 03:48  聯合報/ 社論
檢調單位偵辦超思案拖了一年,迄今未傳喚時任農業部長陳吉仲(左)、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右),令人質疑偵查虛晃一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地檢署偵辦超思進口蛋疑案,多名被告被傳喚、交保,其中包括三位公務員。不過,從偵辦過程、時機或目前傳喚層級看,實在看不出檢調面對綠色執政相關弊案時,有偵辦到底的決心;甚至讓人懷疑,此次偵辦動作恐怕只是為了「洗白」綠營政治人物、設立防火牆而已。

超思案起因,是去年雞蛋短缺期間,超思受農業部前身農委會委託,進口了八千多萬顆雞蛋,獲利高達數千萬元;由於超思資本額僅五十萬元,又是新設立公司,隨即引發各方質疑。直至去年九月,各種內幕諸如超思「一人公司」、大量進口蛋被銷毀、尋找蛋商進口雞蛋過程疑似圖利等情事,逐一被揭發,此案亦演變成選舉攻防焦點。

但對於相關質疑,當時檢調均視而不見,綠營更是從時任行政院長陳建仁,到農業部、衛福部官員及民進黨立委,都大力護航,甚至指質疑者散播假訊息、進行認知作戰。立委雖早在去年九月就向監察院舉發,但監院相隔一年,遲至今年八月才完成調查報告並糾正相關單位,避過選舉敏感時期

迄今北檢傳喚對象,除相關的超思、亮采公司負責人,公務部門只有時任畜產會、農業部的中、低階官員;真正做決策的畜產會前董事長林聰賢、農業部前後任部長陳吉仲、陳駿季,宛如與本案全然無關。難怪各方都質疑,北檢辦超思案只是「打假球」。如果最後真的只起訴幾名低階官員和業者,也就順勢為政治人物「洗白」了。

然而,民進黨想以北檢偵辦超思案,來證明司法並無不公,完全騙不了人。超思案「遲來的偵辦」,證明的是民進黨當初大力推動與護航的政策,確實疑雲重重;當初的護航者,就算不是共犯結構,也是幫兇

事實上,在野黨質疑蔡政府時期的幾個大弊案中,從牽涉層級、金額和案情輕重來看,超思案可能是最小的案子。其他如疫苗案、快篩案或綠能案等,是否涉及不當決策、政策疏失或人謀不臧,都亟待釐清。但這諸多疑案,不是大案小辦,就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疫情期間,蔡政府為核准高端疫苗,阻擋進口疫苗採購,以及高端釋出諸多假利多涉及炒股等情事,均非空穴來風。立委和民間人士紛紛提出檢舉,北檢卻於去年就偵結其中六十餘案,全部無涉不法」,僅辦了無關痛癢的內線交易案。監察院的調查報告,雖對疫苗諸多決策提出質疑,卻連糾正案都未提出。如果這不是放水,什麼才是放水?

又如快篩案,監察院和檢調也只辦了被明確揭露的「陸製快篩混充案」。至於准駁快篩申請是否涉及不當或不法,則無下文。例如「小吃店快篩案」到底為何許可?「口水快篩」僅核准由高端大股東公司提出之申請,標準究竟為何?對這種種「發國難財」的行徑,司法檢調靜悄悄。

此外,蔡政府為推動非核家園,大開綠電大門,造成弊案四起。檢調在各縣市查察綠電弊案雖有一定成果,但綠電弊案核心,仍是若干與民進黨關係密切的「綠色企業」大發其財、一枝獨秀的詭異情狀。所謂的「國產化」,也成了圖利的避雷針綠色企業獲利之道,與其綿密的政商關係脫不了關係但司法檢調仍然隱形。是否遇到決策高層的「深水區」,司法就會轉彎?

司法揭弊打弊,國人絕對支持。賴政府如確有藉由司法調查前朝弊案、澄清吏治的決心,只靠單一個案、找基層官員開刀絕對不夠。不設上限、不限範圍讓司法放手偵辦所有可疑的弊案,才是重塑司法公正形象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