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謝哲青/失業,重新思考生活的無限可能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謝哲青/失業,重新思考生活的無限可能
◆  陳立恆/起手而悔的民主,不就是威權?

◆  王健壯/台灣媒體兩面受敵
◆  盛治仁/人生 就該浪費在美好事物上
◆  方祖涵/初選民調與季後賽
◆  黃介正/避險靠智慧 和平靠國防
◆  楊志良/中華民國如何不亡!?
◆  葉銀華/該如何修改企併法?

◆  薛承泰/搶救生育,搶救母親?
◆  王正方/執政做了很多的事?不提也罷
◆  洪蘭/最好的語言啟蒙 在餐桌上
◆  周行一/台灣需要槓桿競爭
◆  馬凱/時不我與矣 快迎頭趕上
◆  林中斌/小英連任 情勢翻升
◆  盛治仁/驚豔馬祖

◆  王健壯/講幾個胡適的故事給你聽
◆  沈呂巡/向首任外長致敬 併謝歐盟免簽
◆  方祖涵/選秀會場的政治手段
◆  嚴震生/202020
◆  馬家輝/他們與蠢的距離







謝哲青/失業,重新思考生活的無限可能


2019-05-20 23:41 聯合報  謝哲青(作者為旅行作家、電視節目青春愛讀書主持人)
圖為示意。如果遭逢中年失業,不妨轉個念,把自己歸零,尋求自己真心想作的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開春,意外收到一位好久沒聯絡的朋友所發的訊息。
「最近好嗎?」
「還好,日子繼續在走,你呢?」
「我被公司裁員了,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怎麼辦?」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被工作單位辭退都是件難堪的事,突如其來地重創我們的生涯規劃與自尊。尤其是中壯年失業,更令人感到意冷心灰。接下來的日子,除了要面對財務支出的捉襟見肘,如何重拾個人自信,也是課題之一。
二○○九年由傑森.瑞特曼執導的《型男飛行日記》(Up in the Air),故事就圍繞在幫企業瘦身的專員喬治.克隆尼身上。其中一幕讓許多影迷記憶深刻的,就是男主角與JK.西蒙斯的對手戲。當JK被通知裁員感到忿忿不平時,喬治對著JK說:「你的孩子對你感到驕傲嗎?」
接下來的話更讓人省思:「他們花了多少錢要你放棄夢想…現在,你有機會實現自己。」
也許,面對失業最健康的態度,就是把這場意外,定位成一場解放,一個脫離枯燥勞動的機會,重新讓我們思考生活的無限可能。用點阿Q式的自我安慰,也許,不是自己無法勝任這項工作的挑戰,另一項「可能」是:這工作原本就不適合你。回想一下,每天要上班前你有多興高采烈呢?
寫下十九世紀最偉大美國長篇小說《白鯨記》的作家梅爾維爾,還有另一本不太多朋友閱讀過的短篇小說《抄寫員巴托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講述一名在律師事務所擔任抄寫員的故事。巴托比是一位整潔安靜,自帶白平衡降色溫的寡言男子。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抄寫一式四份的法律文件。看起來溫良恭儉讓的巴托比,也有難搞的時候。當老闆請他將要抄寫的文件先看一遍時,巴托比回答說:
「我不願意。」或「我希望不要。」
隨著故事推進,我們知道,巴托比只肯作最基本的「份內工作」,也就是抄文件,其他老闆或同事的需求,他總是丟出這句:「我不願意。」或「我希望不要。」
小說將讀者帶向一個希臘悲劇式的困境:「個人意志」與「世界」的拉扯。巴托比除了工作,什麼都沒有,但他卻也是個打死不退的硬派。面對謙和有禮,看起人畜無害,卻又固執異常的巴托比,老闆該怎麼辦才好呢?
「如果你覺得不自由,是因為你『自由地』選擇了不自由。」巴托比為什麼拒絕離開他的辦公桌呢?我將這謎團,留給讀小說的你去思考。或許,我們需要的是被強制驅離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重新想一想,我們的生命還有哪些可能性。
幾個月後,我又和朋友通上訊息。
「最近好嗎?」「還過得去,雖然有點辛苦。」
他現在找了一個小店面,做他最喜歡的事:飼養昆蟲與生態教育。也許,當我們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時,邁步向前,另一種圓滿,就在對面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