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經濟/正視投資數據衰退警訊

.聯合報社論..修礦業法應解決問題而非增加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段宜康的大業已了?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投資數據衰退警訊








經濟/正視投資數據衰退警訊


2017-06-30 00:0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面對經濟復甦動能不足,國發會年來不斷強調投資的重要性,陳添枝主委「三駕馬車」政策如火如荼展開,但日前經濟部投審會發布的今年1到5月的投資統計卻不免令人憂心。投審會的數據中,包括僑外資來台投資、國人對外投資、陸資來台投資以及我對中國大陸投資四大項目全部衰退。
投審會解釋這些數字的衰退多是因為去年同期有多項大案墊高了比較基期所致,例如僑外資來台的美光併購華亞科與荷商ASML收購漢微科、對外投資的鴻海投資日商夏普等,如果扣掉基期數據高的因素,「今年投資水準並沒有明顯下跌」。然而,我們憂心的正是何以去年有這麼多熱鬧的大案,今年反而付之闕如?這些投資項目的衰退實都潛藏著一些隱憂,值得嚴肅面對。
首先,以僑外資來台投資而言,最佳的情形當然是新增投資,因為最能帶來就業機會、改善勞動條件與技術移轉;然而這種外來投資已甚為少見,退而求其次的是外來併購,去年美光併購華亞科、荷商ASML收購漢微科兩大案正是如此。
外來併購的實質經濟效益遠小於新增投資,因為只是經營權的移轉,反而可能是損失比獲益大。華亞科與當時的股后漢微科都算是產業模範生,也都為台灣股市增添不少光環,也無怪乎漢微科被併購時令人一痛。即便如此,漢微科被收購至少顯示台灣半導體設備檢測技術備受肯定;只是這類個案難再出現,也顯示台灣類似的模範生級企業真的不多,令人慶幸中不免傷感與憂心。
其次,國人對外投資今年前五個月投(增)資金額衰退了三成五,主要也是因為去年5月份核准了鴻海等三家公司投資日本夏普墊高了基期。若不計此一大案,樂觀來看,對外投資並沒有明顯衰退,但務實來看,實是台灣企業在當前全球併購熱潮中仍然未有積極作為。
消極而言,對外併購是開發中國家取得更佳技術以協助產業升級轉型的捷徑;積極而言,好的對外併購還能強化產業連結整合、多角化經營、開拓或掌握通路,也無怪乎全球併購熱潮持續不墜。去年鴻夏戀成局時,獲得國內一致好評,認為是台灣企業進化的首部曲、有助於建立產業的全面國際觀,進而推動台灣產業連結全球。一年來鴻海對夏普的經營的確也不負眾望,只可惜這仍是台灣產業中少有的個案,並非普遍的現象。
兩岸之間的相互投資關係則較為複雜。前五個月陸資來台投資金額衰退6%,在當前政治氛圍與國安考量下,對陸資審查更加嚴格,因此衰退並不足為奇。
事實上,前五個月陸資來台投資不到1.5億美元,相對於僑外資對台投資的33億美元,比例不高,加上陸資來台亦多為參股且少能帶來高新技術,因此影響不大,尚不足為慮。
至於1至5月我對中國大陸投資核准金額則比去年同期減少二成四,原因也是去年2月核准台積電以10億美元投資南京導致基期偏高所致。雖然前五個月對陸投資金額減少,但仍近26億美元,超過其他對外投資49億美元的一半,且件數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0%,這反映了台灣廠商對赴大陸投資仍然熱中,顯示投資與貿易相同,對中國經濟的依賴仍重。這對力陳應避免過度依賴單一經濟體、應致力連結國際的新政府來說,還是頗大的考驗。
整體來說,台灣的外人直接投資不振,尤其缺乏優質新增投資,已落後競爭對手國不少。此次投審會公布的數據再度將事實赤裸裸呈現,也為強調投資的新政府帶來警訊。政府除了老生常談的致力改善投資環境之外,也必須儘速強化與先進國家的連結,積極吸引優質外資,才能奠基台灣產業的升級轉型。
如今台美、台日、台歐關係都處於不錯的狀況,即使自由貿易協定難以一蹴可幾,至少也應積極洽談雙邊投資協定,正因好的外人直接投資與對外投資均對台灣產業的脫胎換骨甚為重要。

聯合/段宜康的大業已了?


2017-06-30 00:0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綠委段宜康在國會年改戰場大殺一場,隨即宣布不再參選立委,並放話要算帳的人趕快來找他。大幹一票就收山,真的好會算。
若覺得年改是一場正義大業,段宜康放手而為有什麼好心虛,卻要宣布引退?他提出的激進年改版本難謂理性,但其他民進黨立委既然都搖旗跟進了,有責任當然大家一起擔;否則,難道他退出政壇,其他人就沒責任了?
這種奇怪邏輯,對照段宜康近年的偏激言行,不難找到脈絡。段宜康近年常發表爭議言辭,用語唯恐不夠狠。他罵龍應台「厚臉皮」,罵韓國瑜「菜蟲」,批蔡正元「不要臉髒東西」;包括藍軍贏得花蓮市長補選,他也說「沒法假裝不鄙視那些選民」。
段宜康也擅長烏龍爆料。復興航空失事,他急批馬公機場有兩條跑道,一條被軍方控制不准用;事實上,「兩條跑道」不過是同一跑道的兩個方向。他指控林滄敏涉入曲棍球協會弊案,稱若爆料不實就「吞曲棍球」;結果林滄敏查無不法,他吞球之事卻賴皮了事,至今仍遭網民譏諷。
從前的段宜康還比較理性。扁政府末期,他鼓吹「反省從容忍開始,穩定是執政的天職」,反對王世堅等攻擊施明德,結果遭深綠點名列入「十一寇」,政治生涯差點提前告終。也許是受此刺激,段宜康改走激越路線,奪下政治生涯最高曝光量,也見證台灣民主的質變。
段宜康或許「大業」已了,但他留下的攤子,將夠蔡英文收拾了。


聯合/修礦業法應解決問題而非增加問題


2017-06-30 00:0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環團要求經濟部速修礦業法,並撤銷亞泥礦權展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電影《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墜機身亡,他生前感嘆亞泥位於花蓮的新城山礦場挖得比過去更深,引發外界關注採礦對環境的衝擊。行政院長林全則拍板,包括亞泥新城山礦場等早年未實施環評的礦業開發案,在《礦業法》修法通過後,均要補辦環評。
亞泥新城山礦場自一九七四年推動開發,十二年後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緊鄰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的亞泥新城山礦場因而成為環保人士指責的對象。產業與環境的矛盾積累廿餘年,終於在齊柏林過世後一次引爆,外界對水泥業的撻伐排山倒海而來。然而,在激昂的情緒中談修法,恐怕要越發謹慎,切不可解決不了舊問題,反而引發新問題。
《礦業法》修法一直落後時代的腳步,但要跟上民眾對環保的期許,須先釐清台灣水泥業的現況。最近有立委質疑,台灣水泥產量過剩,甚至有餘裕外銷,是企業以破壞國土為代價換取外銷利潤;甚至說,台灣其實不必自產水泥,可以全數改以進口替代。這些說法,雖有部分真實,卻也存在明顯的盲點。
水泥的產品特性,是不能久存,最多只能存放數月。然而,包括基礎建設、各種民間工程,乃至國防建設都需要水泥;因此,它一定程度上屬於戰略物資,國內若要完全放棄生產,全靠國外進口,風險太大。以日本和南韓為例,兩國生產的水泥總量均超過國內總需求,因此均有外銷,甚至銷來台灣。日韓保有一定的水泥產量,自非只是考慮水泥產業本身,而是著眼於國家建設與戰略的需求。
立委率爾發表「台灣完全不用自產水泥」的言論,只為爭取曝光,而非理性發言。試問,汽柴油在提煉過程中亦會造成環境負擔,但台灣的汽柴油可以完全仰賴進口嗎?問題是,當不理性的情緒持續發酵,未來立院在修訂礦業法時,難保不會訂出悖離現實及國家利益的法條;如此一來,就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增加問題。類似的情況過去在台灣多次上演,例如,三年前高雄市發生石化管線氣爆造成重大傷亡,事後不少民代主張要將所有石化管線移除,改用槽車運送;殊不知,改用槽車將使石化氣變成移動的風險,反而造成嚴重的公安隱患。
近年台灣社會面對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衝突時,常以為只要強力禁止設廠,即可以一步到位地解決問題。若這樣的思維不變,企業將不斷被迫放棄新的投資,揚棄製造業,回歸到農業社會。若我們承認水泥與汽油一樣,是民生需求與產業發展時的必要之惡,則在討論《礦業法》修法時,便應回歸現實,尋找一個可以兼顧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路徑。
要降低水泥業對環境的衝擊,可從降低需求、外銷管理、及礦場監督三管齊下。例如,近年新的建築材料不斷推出,已逐步取代對水泥的倚賴。過去十年,我國水泥的使用量逐年降低,從二○○五年的近一千三百萬公噸,降低至二○一五年的一千萬公噸。需求愈低,水泥開採的規模自然會逐年降低。
去年我國水泥外銷占總產量的比重是二成六,對照鄰國,日本近年水泥外銷比重則約為一成五。對此,政府不妨邀集產、官、學界共同評估國內未來水泥使用量,訂出合宜的外銷天花板,讓國內水泥達到自產自用、不浪費資源的目標。此外,在礦場開發監督上,不妨設下更嚴格的開發管制配套,像是採取豎井運礦、封閉式送料等方式,都可以減輕對景觀的衝擊及對環境的汙染。
齊柏林的電影留給國人的啟示,是指出了產業發展時對環境的種種傷害。我們的目標,是要從減少傷害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這中間沒有捷徑可走,也不能光靠民粹。在環保與產業發展中找到一個可實踐的平衡,是政府推動礦業法修法時不能忘記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