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重磅快評】蔡英文的「悲劇」才剛要開始?

.【重磅快評】蔡英文的「悲劇」才剛要開始?
.【即時短評】一國兩制:港人不信,台有票房?
.【即時短評】美國宣布軍售 是替小英總統掛保證?
.【重磅快評】花大錢的軍售 為何沒讓國人眼睛一亮?
.【重磅快評】台美軍艦互訪港口決議 是在幫倒忙
.【重磅快評】台美軍艦互訪港口決議 是在幫倒忙
.【重磅快評】蔡英文終於聽到 一例一休繼續折騰全民







【重磅快評】蔡英文的「悲劇」才剛要開始?


2017-07-01 17:19 聯合報  主筆室

蔡英文說如果年改有任何代價要付,所有的責難由她一人承擔。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鄭清元攝影


因為年改,蔡英文總統前幾天到復興崗參加國防大學三軍六校聯合畢業典禮,遭遇了極為尷尬的抗議場面。不但有人向車隊丟鞋,最後甚至得用警方築成「人牆」,才能協助蔡英文的車隊脫困。反年改團體揚言,未來這些抗議還將「如影隨形」,伴隨蔡英文出席的各個公開場合。
在同一個場合的致詞裡,蔡英文說,改革一定有許多的壓力,改革的壓力,她會承擔;「所有的責難,也就到我為止」。「如果有任何代價要付,我一肩扛起」,不需要為難其他的人。
這樣的場景,甚至蔡英文講的話,都讓人覺得似曾相似。國民黨馬英九政府時期,馬英九所到之處,也曾經一再遭遇包圍、丟鞋、丟書的待遇。無獨有偶,馬英九在2015年元旦致詞時,就曾說「台灣沒有分裂的本錢,所有的不滿應該到我為止,由我承擔」;同年520馬英九就職七週年,他又說「希望改革引起的風風雨雨,到我為止,我負完全的責任」。
更有趣的是,在馬英九兩次演說之間,當時仍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文膽、現在是總統府副秘書長的姚人多,曾經以「馬英九的悲劇還沒結束」為題,評論說「證據顯示,今年元旦的時候,馬總統曾經想要回到台灣政壇的制高點。比如說,他發表了一篇在我看來是他就任總統以來最好的演講。他以總統的高度告訴大家:「所有的不滿應該到我為止,由我承擔」。這是一種魄力的展現,某種程度來說,他在下罪己詔。」
蔡英文的「文膽們」雖然很不想承認自己學馬英九,但還是在遭遇了類似的窘境時,把馬英九曾經說過的話原封不動的照抄了過來。但最令人好奇的是,蔡英文的這番談話,是不是也是在下「罪己詔」,陳明自己的過失?但大家同樣要問的是,這樣的罪己詔有用嗎?
但畢竟蔡英文面對的狀況,還是和馬英九有很大的不同。馬英九在「罪己」時,已經進入任期的最後一年,蔡英文的文膽,說「馬英九的悲劇還沒結束」,指的該是是他所剩不多的任期,以及馬英九下台後的政治態勢。但如今蔡英文上任才剛過一年,如果馬英九是悲劇還沒結束,若施政風格不改,那蔡英文恐怕是「悲劇才剛開始」了。


【即時短評】一國兩制:港人不信,台有票房?


2017-07-01 13:12 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即時報導

習近平上午表示,一國兩制是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香港回歸20周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午表示,一國兩制是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任何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這番話說給香港聽,從台灣聽來也有弦外之音。但在台灣,即使連國民黨都沒有主張過一國兩制,若要說這是解決兩岸問題的「最佳方案」,對藍綠都不具說服力。
自從蔡英文總統去年五二○就任以來,兩岸關係就陷入冰封狀態,兩岸政策的討論也多了無新意。直到日前台南市長賴清德拋出「親中愛台」一說,才又引發熱議。
這段期間,雖有人質疑賴清德「親中愛台」是放棄台獨的「髮夾狂彎」,但他過去「鐵桿台獨」的印象太鮮明,民調顯示,綠營支持者並不認為他「轉彎」。倒是「親中愛台」的論述,讓獨派大老林濁水說出對中戰略應該「立場堅定/態度善意/政策彈性」,其實也給了蔡總統堅持「維持現狀」的良性刺激。
但縱然鐵桿深綠也可以「親中」,習近平所稱「一國兩制底線不容碰觸」,在台灣迄今卻是「不能接受的底線」。不僅賴清德說「一國兩制才是真正的問題」,即使接受「九二共識」的國民黨,準黨主席吳敦義也馬上撇清「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他(賴清德)不要亂講什麼一國兩制」,還強調「國民黨從來沒有說過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
習近平在香港談一國兩制,對台灣而言,雖然意在言外,但「銅鑼灣書店員工被失蹤」,已讓港人質疑兩制「走樣、變形」,更別提李明哲還在無止期的關押之中,要台灣人民相信一國兩制是「最佳解決方案」、「最佳制度安排」,實在難上加難。




【重磅快評】認同英港中或中華民國?港人回歸的迷惘


2017-07-01 19:26 聯合報  主筆室

香港回歸中國20年,大陸不少城市矗立起歡慶標誌,香港卻是一片愁雲。20年前在「我是英國人」或「我是中國人」間擺盪的香港人,如今對身分與理想國家的認同變得更多元,卻也更迷惘。圖/潘俊宏



香港回歸中國20年,大陸不少城市矗立起歡慶標誌,香港卻是一片愁雲。20年前在「我是英國人」或「我是中國人」間擺盪的香港人,如今對身分與理想國家的認同變得更多元,卻也更迷惘。
香港社會近年的動亂不安,全球皆知。部分年輕人由於對現在社會不滿,想像起港英政府的美好,一心覺得由英國人統治還更好,論者稱為「戀殖」。然而經歷過早期港英政府者皆知,如此幻想不過是粉紅泡泡:實情是,被殖民的港人當時不過是二等公民,只有與英國政府交好者才能晉升為「高等華人」;就如台人在日本殖民時代,即使成了「皇民」,仍是二等公民。
也有港人認為理想的中國應是「中華民國」。年初香港故宮展覽引發爭議時,有中學生現場揮舞中華民國國旗;今日香港街頭抗議群眾,也有人高舉「中華民國才是正統」標語。然而港人若知在台灣,許多人正亟欲與「中華民國」切割,擁抱根本還沒出現的國家實體與國號,勢必又要理想幻滅。何況港台兩地主客觀條件都不相同,無法簡單參照或借用。
根據香港民調,近年自我認同為香港人而非中國人者激增,甚至冒出香港民族論。然而香港人本身即構成「民族」的論點,在種族分類上,至今無法得到學界認可;隨之而來的港獨說法,不少人甚至認為背後是大陸、在港失去勢力的左派甚至美國CIA操控。
也有許多港人本來認同中國與中國文化,但不認同執政的中共,但因中國政府認定反對中共就是反對中國,最後變得也反對中國,新生代年輕人更中國、中共都一起反對。論者認為,許多港人一提起中國就咬牙切齒,正是中國政府自己造成。
不論要認同英國、中華民國、香港或中國都有問題與困境,香港人自然深感挫敗徬徨。然而政治層面儘管難解,生活還是要過,港人往內,應好好了解香港歷史,釐清困惑;往外,不妨如越來越多港人般投入社區營造、社會企業行動,在小小的實際行動中,或許能緩緩打開窗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