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黃齊元/台灣未來藍圖,賴總統新作業

◆  黃齊元/台灣未來藍圖,賴總統新作業









黃齊元/台灣未來藍圖,賴總統新作業


2024-05-16 06:21  聯合報/ 黃齊元(作者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


最近我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參加座談,題目是台灣經濟前景與產業創新,主持人要求與談人提出對賴清德準總統的建議,我提出以下五點:

第一、改善兩岸關係。台灣的未來取決於美中,單獨依賴美國只會讓台灣更危險。美國至少懂得在表面上和中國合作,加強雙方溝通,以去風險。賴清德如繼續推動隱性台獨,兩岸情勢會更緊張;兩岸關係不佳,台灣未來不可能好。

台灣有綠藍白三黨,民進黨需要和藍白妥協,不能一意孤行;美國兩黨政治體制,政黨角力之外仍會協商。同理,兩岸也須加強溝通、表達善意去風險;海基會是未來重要橋梁,董事長鄭文燦責任重大。

兩岸脫鉤並不現實,台灣產業首當其衝,政府莫隨美國起鬨「民主供應鏈」。我們不妨查一下,台灣有多少企業依附華為、比亞迪、小米和聯想產業鏈,難道都要禁掉?台灣經濟並非只為美國政府及大型科技企業服務,也並非只依靠特定產業而活。各國發展「主權AI」,是台灣商機,但也需謹慎,企業很可能捲入地緣政治風暴。

第二、修改能源政策。台灣缺電已成共識,不管民間或外企都清楚問題嚴重性,解決之道,若無法讓核能延役,就只能放緩成長腳步。

經濟發展考慮永續,目前能源政策使用大量化石燃料,增加碳排放量。台灣碳排放世界排名敬陪末座,影響台商供應鏈地位,現在連碳費都無法達成共識,乃當務之急。

第三、注意產業平衡。台灣產業發展受美國影響,除 AI 與半導體外,讓 AI 應用於所有產業,打造智慧生態系,帶動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升級,政策重點。美國有科技七雄,台灣卻是一個人的武林;隨著社會貧富差距拉大民怨將會反映在選票上。

台灣正面臨成長極限,未來必須在經濟成長與永續間取得平衡。許多產業只能外移,或朝「智慧化」及「低碳化」轉型。台灣偏重智慧轉型,但低碳轉型離世界標準相當遠

台灣股市和房市都依賴台積電,這不是台灣之光,而是台灣之危最近台積電進駐熊本拉抬薪資,當地中小企業悲鳴活不下去。這和中國電動車輸出全球造成旋風類似,但陸企帶來影響是通縮不是通漲造福當地消費者

台灣股市好,並不代表台灣經濟好,除了成長,還重視分配和永續近期日韓領導人熱情攏絡美國,但國內民調卻創新低,就是一個教訓

第四、培養企業再全球化能力。在去全球化當下,台灣企業必須積極走出去,不管是印度、越南、墨西哥都代表新環境,除了語言外,還有文化與經營管理重大差異必須訓練人才短期具備國際運營能力。政府將重心放在晶片外交,實在搞錯了方向。

中國製造正走向「全球在地製造」,布局廣、速度快、整合深、應變活。此外,中國有最強綠色產業鏈以低成本達成節能減碳中國製造世界零碳經濟促進者、而非破壞者。「台灣製造」面臨挑戰,未來必須轉型「台灣創造」,在全球複製新台灣模式。

第五、給年輕人機會,促進新創企業發展。近年南韓和新加坡市值前十大公司,均有新經濟企業,唯獨台灣仍由科技企業占據。政府必須從金融政策資本市場改善活化台灣新創投資環境,年輕人的期望不是只幫大企業打工。

未來台灣需要宏偉願景,也要有清晰路徑圖,面對時代挑戰,我們祝福賴總統帶領台灣走出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