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魏國彥/減碳皆因災難 從來非自願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魏國彥/減碳皆因災難 從來非自願
◆  盛治仁/如何設計最適當誘因
◆  王正方/知識分子淪為娼妓?
◆  方祖涵/疫後難擋的匹克球風潮
◆  李清志/新宿舍運動
◆  楊志良/求生存,要革命
◆  林中斌/美國避戰中 兩岸將融冰







魏國彥/減碳皆因災難 從來非自願


2023-11-26 02:35  聯合報/ 魏國彥(作者為逢甲大學創能學院講座教授)
環境部10月12日公布「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對我國減碳是否有實效仍未可知。 報系資料照/記者劉學聖攝影


環境部十月十二日公布「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對於我國的減碳是否有實效還在未定之天;問題出在「自願」兩字,揆諸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歷史,每次減碳都是經濟衰頹痛苦不堪下的產物。

歷史上減碳最有成效的一年當屬民國一○九年(二○二○年)。那年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一月二十三日武漢封城,中國大陸的空運與陸路交通緊縮,經濟活動大幅下降,三個星期後,衛星監測資料顯示華北上空氮氧化物濃度大幅下降為原來的三分之一,原先每年冬末春初嚴重空氣汙染隱匿無蹤。同年各國相繼封控邊界,個別城市封城封街,經濟活動銳減,衛星監測數據顯示,英國空氣汙染情況相對於前一年下滑百分之六十,美國東北各州也下降百分之三十。隨著疫情蔓延增溫,「封城」、「停飛」、「停產三部曲造成全球景氣蕭條,經濟產出平均下降約五點八個百分點;但是,從減少空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來看,卻是立竿見影成效卓著,根據《全球碳預算》的權威統計,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相對於前一年減排將近十八億公噸二氧化碳,是史上減排最為「成功」的一年,減幅將近五個百分點

回顧人類的排碳歷史,民國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為四十九億公噸,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約三百七十億公噸,八十年間平均每年增加五億公噸(約相當於兩個台灣的淨排碳量)。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一年之間減排十八億兩千萬公噸,「成就」非凡!但是人類社會的回復力強勁,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立馬增加十八億六千萬公噸,換句話說,立即回到民國一八年(二○一九)的水平,甚而還增加四千萬公噸。這說明,全球經濟量體龐大,韌性十足,排碳量因新冠疫情的下挫幅度固然史上首見,其回彈的速度也是史上無雙。

所謂「經濟韌性」換個方式來看,根本就是人類排碳的「頑固性」,過去百年來的每次二氧化碳減排接皆起因於人類社會的大災難:民國八年(一九二九年)的經濟大衰退,連續三年,每年減排約五億公噸,民不聊生,路有凍死骨。下一次大衰退是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全球民生凋蔽。再來兩次發生於民國五十九年與六十九年(一九七○與一九八○年),與中東以阿戰爭造成的兩次能源危機有關。然後是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的蘇聯解體以及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中間有個民國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卻有賴於中國的經濟起飛,帶動全球經濟,免除了全球經濟陣痛。

檢視碳排放量的起伏歷史,大約每十年有一次頓挫(只有千禧年民國八十九年(公元二千年)例外)。每次頓挫後的增長坡度不同,平均約每年增長百分之一,但以民國八十九年至九十八年(公元二○○○年至二○○九年)最為驚人,每年以百分之三的速度增長,主要拜中國經濟騰飛之賜。

數字不會騙人,歷史真相是殘酷的,減碳從來是人類災難孿生兄弟,民國一三九年(二○五○)淨零排放漫漫前程也許隱藏的是災難,而非福音。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剝復之間,兇險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