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謹慎應對明年經濟四大風險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蘇貞昌涉假訊息案,警方自宮造成三輸
◆  聯合報黑白集/石木欽們呢?
◆  經濟日報社論/謹慎應對明年經濟四大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謹慎應對明年經濟四大風險


2021-12-26 00:53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變種病毒對全球經濟成長影響會有多大,高盛經濟學家列出四種情境。(美聯社)


全球經濟在2021年繳出亮麗成績單,雖然Covid-19疫情拖累經濟成長力道,但在國際商品貿易穩健成長、疫後新生活帶動新商業模式的正面效益之下,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持續穩健上升。國際機構多預測2021年經濟成長率將突破5.5%,甚至上看6.0%,例如國際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12月預估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5.6%,國際貨幣基金(IMF)10月則預估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5.9%。

我國經濟於疫情期間走勢強勁、展現韌性,2020年經濟成長率3.36%,躍居全球前五名;2021年更上一層樓,在國內投資與出口雙引擎驅動下,持續推升經濟成長率。依主計總處11月估計,2021年經濟成長率將達6.09%,為2011年來的新高成長紀錄,表現極為亮眼;主計總處亦預估2022年經濟成長率將達4.15%,果真如此,即自2019年至2022年將連續四年經濟成長率大於3%,是近20年首見。

2021年可說是多災多難且國際政經情勢極為動盪的一年,在年終歲末之際,回顧國際經濟情勢變化,有下列四項風險對當前及2022年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其一是Omicron新種病毒的爆發及蔓延程度;二為全球化通膨的威脅;三是美中經貿及科技角力等地緣政治的風險;四為極端氣候。能否對這四大風險提出有效因應對策,關係著當局能否在世道渾沌下再創經濟新局。

首先,Omicron於12月初的極短時間之內已擴及34國,其特質是傳染速度快但重症者少。我國因政府防疫得宜,目前只有零星境外Omicron病毒染疫者,但都屬已打兩劑疫苗的突破性感染;目前國內打完兩劑疫苗的覆蓋率僅約六成左右,對Omicron新種病毒的威脅不可掉以輕心。唯有紮實防疫,2022年經濟方能在高基期下達到主計總處預估的4.15%成長率。

其次,面對來勢洶洶的全球化通膨,政府必須步步為營。自今年5月起我國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已經連續七個月漲幅超過20%,主要肇因於石油、大宗物資及糧食價格大幅上漲。行政院已凍漲電價,油價亦採階段性穩定價格,且財政部對部分大宗物資採取降稅措施,以因應日益高漲的物價上漲壓力。但主計總處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仍高達2.84%,創近九年來新高,躉售物價指數(WPI)亦較上年同月上漲14.19%,可見台灣同樣籠罩在全球化通膨的風暴中,加上房價高漲,通膨及預期通膨將是2022年必須面臨的另一重大挑戰。

美中經貿及科技角力等地緣政治的風險,是2022年必須面臨的另一重大挑戰。在兩強經貿及科技角力中,台灣必須步步為營、碎步前行,方能明哲保身。台海兩岸日益升高的緊張關係,也是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地緣政治風險,日前彭博資訊甚至把台海危機拖垮半導體產業鏈,列為2022年全球十大黑天鵝之一,可見種種地緣政治風險必須謹慎面對。

最後須考慮的是極端氣候風險。2050年淨零碳排是全球共同的目標,今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曾宣示台灣在2050年也要達成淨零碳排;國際企業方面,包括蘋果、Google及微軟等亦做出相關承諾。台灣是國際主要供應鏈,減碳減排風險勢必影響國內產業的競爭力,尤其歐盟將於2023年實施碳邊境關稅(2026年正式課徵),政府應及早擬訂溫室氣體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計畫,包括總目標設定、管制對象、額度分配方式、抵換機制、交易標的及相關法規遵循等,方能讓國內企業有足夠時間,對世界各國因應極端氣候的措施做出應變,降低風險。

綜合上述,我國經濟在疫情期間極具韌性,連續兩年表現亮眼,展望2022年政府只要能妥善因應新變種病毒、全球化通膨威脅、地緣政治風險及極端氣候這四類風險,將能於2022年迎來一個經濟成長率漂亮的好年。












聯合報黑白集/從「脫北潮」看竹竹併


2021-12-25 00:4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縣市合併六都變九都?「竹竹併」成關注焦點。 圖片來源/unsplash


蔡總統下令要力推新竹縣市合併升格,以為如此即可打造新竹都會新風貌。殊不知,這只是「錦上添花」,新竹縣市目前的發展已相當亮麗,兩縣市分居全台平均家戶所得最高的第二、三名。一般人可能想像不到,新竹縣的家戶所得其實還比新竹市高;所以,現在是誰併誰?

蔡英文顯然是「都市化」的愛好者,但要把全台從六都變九都,不必想想後遺症嗎?台北市就是最好的例子,首都的政經地位帶來工作機會和人潮,但隨之而來的是高房價、高消費、交通和居住壅塞。近幾年,台北市出現「脫北潮」,每年淨移出人口多達四萬多人,這是物極必反現象。

德國就是講究一個區域均衡的國家,全國沒有一個國際超級大都會,首都柏林也不過三百多萬人,比新北人口還少。然而,德國在每州都有一個核心城市,作為區域重鎮。例如,法蘭克福人口不過七十五萬人,卻扮演著全歐空中通衢及金融中心的角色。

新竹縣市受惠於前人的遠見及市民的勤奮,這些年蒸蒸日上。優秀的工程師,欣欣向榮的產業,更創造了當地年輕化、高所得化的特質。簡單地說,「竹竹併」是政治攀附現實,新竹縣市不升格已發展得很好。怕就怕,升格引來財團壓境炒作土地房價,搞到民眾都住不起,還得被迫外流。













聯合報社論/在野黨集體失能,是蔡政府濫權的幫凶


2021-12-25 00:4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下令黨公職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立院民進黨團歷經四天三夜排班守議場,昨天一早6時甲級動員拂曉出擊,確保地制法修法第一個遞案付委,直到7點議場大門打開前,國民黨立委皆無人到場。記者吳亮賢/攝影


公投投票後短短幾日內,蔡政府連續祭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和「總預算逕付二讀」兩大爭議政策。儘管後者在輿論撻伐下,民進黨同意收回,但蔡政府的濫權行徑已至為所欲為境地。蔡政府敢如此肆無忌憚,在野黨的無能、散漫顯扮演了最佳「助攻」角色。

蔡政府上台後濫用權力漸成常態,此次公投愈發明顯。在野陣營明知面對的是鴨霸政府,卻無法在主張或策略上站穩制衡立場,反而各自為政,失誤連連。以公投為例,國民黨主張「四個都同意」,這和民眾黨的「二好二尊重」、時代力量的「三好一壞」其實差距不大。但三黨卻從未聯手合作號召選民,依然各自算計。最後結果,在野黨等於全輸,這是一盤散沙的必然結果。

大獲全勝後,民進黨顯認為自己已無堅不摧,凡事均能手到擒來;因此,公投結束次日即謀劃修《地制法》推促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妄圖將新竹縣市一舉納入自己版圖。新竹合併升格「讓林智堅可以再選」,只是表面動機;更深的意圖,是拿掉人口限制,讓原本「由下而上」及人口門檻等升格條件,變成中央可以任意主宰誰能升格。

對於如此因人設事、極度擴張中央政府權力、破壞既有升格程序的做法,三個在野黨雖在口頭上皆嚴詞批評,步調卻不一致。尤其國民黨,在精算即使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自己仍有勝算」後,立即態度曖昧起來,僅提出「合併升格應加入苗栗縣」的對案。殊不知,此議題涉及大是大非,國民黨不堅持國土區劃的應有價值與原則,卻跟著民進黨和稀泥,分明是在炒「分贓」的短線。

國民黨對升格的曖昧是出於算計,但民進黨將總預算逕付二讀,則是全然錯估形勢。民進黨提出「逕付二讀」之議後,第一時間,三個在野黨皆未意識到此案對於民主憲政、權力分立和國會尊嚴的傷害,都輕描淡寫以對。直到媒體發覺此案嚴重,大加撻伐,在野黨們才猛然驚醒,跟進批評蔡政府蠻橫霸道。身處立法監督制衡的第一線,在野黨立委對把關職責如此心不在焉,也難怪蔡政府樂得軟土深掘、得寸進尺。

最後經朝野協商,民進黨同意對此案提出復議,收回「逕付二讀」;這樣的峰迴路轉,絕難稱為在野制衡的「勝利」。「逕付二讀」事件代表蔡政府的霸道與蔑視民主程序,但時力卻指稱這是「兩大黨報復結果」,還要求國民黨應承諾在年底前完成預算審查程序。此舉看似「藍綠各打五十大板」,實際卻是「暗中護航」民進黨,幫大綠開脫,表現了「小綠」的隨侍心態。

同樣離譜的是,國民黨立院黨團竟也同意年底前在委員會審完預算;這等於坐實民進黨是因為國民黨杯葛而逕付二讀的藉口為真,自失立場。事實上,政府並不會因為預算未在時限內審完而停擺,國民黨退卻、時力護航的結果,仍將勝利果實送給鴨霸的民進黨。

至於民眾黨的制衡,則秉持一貫「集中討厭藍綠選票」之原則,對任何政治爭議永遠「只出口、不出力」,甚至批評國民黨的公投戰略是「頭伸出來給人砍」。一副國民黨被打趴,自己即可坐收漁利的姿態。殊不知,柯文哲的首鼠兩端,除混淆是非,也是讓蔡政府一權獨大的幫凶。

公投結束後,朱立倫幾乎是全面「神隱」,未聞任何內部檢討,黨中央似已無法面對政治現實。再加上其他小黨各懷鬼胎,便造就在野黨的集體失能。當民進黨一黨獨大到極致,在野黨縱不被「團滅」,也會變成麻糬任人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