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能源偏食」 何不歸零思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什麼都不改的民進黨,要和誰對話?
◆  聯合報黑白集/向人民宣戰嗎?
◆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能源偏食」 何不歸零思考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能源偏食」 何不歸零思考


2019-02-02 01:1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趕在農曆年前,經濟部先後拍板兩項攸關台灣未來的能源新政策,一是上調今年度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每度電是5.516元;第二是因應去年底「以核養綠」等能源公投過關,經濟部歷經兩個多月的歸零思考,仍決定讓現有核電廠不延役、不重啟,讓台灣自然廢核
這兩項決策,看似獨立事件,其實互為表裡,也一併佐證了經濟部未說出口的弦外之音,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推動民國114年(2025年)非核家園。但是,當一道深具理想性的政策,開始質變為一道只有時程、可不計代價的政策鐵律,由此發生的各種荒謬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兩起事件的荒謬之處,首先是,政府一再陳述新版離岸風電費率,之所以比原預告的費率高,原因包括了台灣海床、海象特殊,自然墊高風電商的建造成本,再者是風電商承諾會協助台灣發展本土風電產業鏈前者說法尚且合理,但是要全民買單包含支援國產化的電費,就讓人匪夷所思了
政府推動國產化是好事,但是這筆錢,應當從政府的科技預算或是產業發展經費來支付,它不是稅費捐,不應算在電費裡。若他日國產化成功,全民固然可喜,但若未成,這些年多支付的電費,政府會退費嗎?
第二個荒謬是,去年「以核養綠」公投在九合一大選中,獲得了近590萬張同意票,在公投過後,政府雖然在形式上,符合公投法規定,廢除了以核養綠公投主文上提到的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條文,但是在精神上,政府還是刻意忽視了公投理由書上提到的,應保留大眾選擇能源的權力
政府鑽法律漏洞,雖然可怪罪台灣的公投法訂得不夠周延,但是即便英國國會面對脫歐公投,這般對國會沒有法律拘束力的諮詢性公投,也不敢忽略。台灣政府竟然堂而皇之地鑽法律漏洞,也算民主國家中的奇觀了
第三個荒謬,也可從經濟部排除核能做為未來能源選項的說法看出。經濟部強調,已因應公投結果歸零思考,但是評估後認為,不論是核能延役或重啟,都將面臨重重困難。這些困難包括了,延役申請過期、核四重啟總期程預估要六到七年、核廢料無處去、地方民意不支持等等。如是說法,更讓人驚覺,保留核電做為發電選項,其實是有路徑可走,只是政府認為過程太困難
當民國114年(2025年)非核家園,從執政者選前的信念、政見,變成了選後的政策,乃至於面對民間不同意見質疑,政府為求辯護,讓它成為了一道不容挑戰的政策鐵律時,台灣未來可用的能源選項,就只剩下官方所言的,核電不可取,燃煤處處受限,唯有綠能、天然氣方能成為未來供電主力。
政策缺乏彈性、想像,民眾擔心的電價上漲,工商業界憂慮的供電不穩定,政府如何保證不發生?而台灣的能源政策,在政府的「能源偏食」下,只能建立在狹隘的幾個能源選項與配比上,又豈是台灣之福?
政府此刻真正需要做的歸零思考,不是死守民國114年(2025年)一定要達成非核家園的時程表,況且這項時程,已隨著「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因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廢除而自然解套。政府應當要做的事情是,中性地看待核能,藉由合理的能源配比,兼顧電價與供電穩定、安全






聯合報黑白集/向人民宣戰嗎?


2019-02-02 00:1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儘管去年選舉通過以核養綠和反空汙公投,但經濟部仍宣布核電不延役不重啟、火力發電年減百分之一僅實施兩年。圖為核一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看到沒有,這就是民進黨式的民主!選舉輸了,結果是「敗者升官」;公投輸了,結果是民意被狠踹一腳,丟進垃圾堆。這種態度,簡單說,就是向民意宣戰了
去年選舉一舉通過了「以核養綠」、「反空汙」、「反深澳」等三項能源公投,對蔡英文的能源政策投下最高不信任票這三項公投加起來有兩千一百萬票的民意,但蔡政府的回應卻是「一概不予理會」,不調整能源配比,也沒有減碳計畫然後,剩下的缺電及漲價問題,統統回歸給百姓
那麼,公投難道是投假的嗎?當初提案人辛辛苦苦連署宣傳,與中選會的官僚奮戰纏鬥,民眾不辭辛勞地排隊苦候投下一票,目的就是要給愚頑的主政者一個當頭棒喝誰料,到頭來被當頭敲了一棒的,卻是老百姓蔡政府用的是「相應不理」這招,也把自己高唱過的「公投就是民意的最高展現」的名言丟進糞坑
自稱「最會溝通」的政府,把它的膝蓋留給了風電外商,向他們完全稱臣對於台灣民眾,它拉長老臉,正眼都不瞧一眼,繼續走它的能源神話之路對蔡英文而言,如果明年可能要下台,今年幹嘛還費事去修改能源政策萬一能拗到明年繼續執政,那可就飽賺一票,誰想被公投民意綁住
歡迎來到民進黨的動物農莊在這裡,老大哥說了算,公投只是供賤民窮忙的娛樂,毋須認真在沈榮津吐出一連串「不可行」時,他代言的是蔡英文的不屑









聯合報社論/什麼都不改的民進黨,要和誰對話?


2019-02-02 00:1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九合一選戰結果民進黨大敗,身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宣佈辭去黨主席以示負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因為敗選而換血,民進黨主席卓榮泰強調春節後民進黨要「變陣型」,開啟與社會大眾對話。他說,民進黨過去有《台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等,現在不排除有一個「新時代的東西」出現。這個「新東西」的出現,是要幫蔡英文總統鞏固兩岸強硬路線嗎?
所謂對話,是指不同主張的人交換意見與溝通的過程。以「民主進步」為名的政黨,不斷強調自己是多擅於溝通,多尊重民主,多包容異議,卻難見黨內意見自由鳴放即便蔡英文辭去黨主席,儘管民進黨號稱「中生代接班」,它仍是受蔡英文與新潮流遙控的政黨說穿了,它只是在敗選的共同危機感下,以「團結再起」為名,重新包裝「蔡總統說了算」的新保皇黨而已
敗選後,民進黨政府一直喃喃自語說要檢討,要傾聽民意,民眾卻看不到它的改變與傾聽蔡英文則說,總統大選是更重要的戰場,民進黨要盡快找回支持者換言之,民進黨要找的是同溫層的「流失選票」,根本沒有直面異見者的準備所以蔡英文才會出現那個經典神句:「我們在往進步價值前進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社會大眾有沒有跟上。」
民進黨的敗選檢討是,「改革沒有錯」,錯的是思想落後的選民,沒跟上進步的民進黨。因此,蔡英文頻頻站上第一線指點江山,到處發紅包送暖;賴清德自惜政治羽毛堅辭,結果一離職後即開始大談台灣「制憲」。重組內閣讓敗選的三都候選人全「升官」,就是要證明民進黨精英的卓越,沒有把票投給他們,就是選民的錯誤。這就是民進黨對待民主的態度,死不認錯,敗選後更傲慢而頑強
蔡政府唯一的改變,就是拚命扮網紅開直播,要向選民宣傳洗腦。政府和黨機器的網路操作部隊大肆動員,藉著防堵假新聞、防堵駭客、防堵華為,掀起反中對抗意識。因此,蔡英文春節勞軍也不忘強調共軍恫嚇,要強化部署防空飛彈,繼續將「與大陸衝突」當成民進黨的選舉提款機
卓榮泰說,政院敗選檢討報告中的「不意味台灣大多數人民會願意為了經濟利益,放棄對於主權的追求」,這是賴清德親自加入的重要話語,其實就是民進黨的底線與堅持。從蔡英文的「四個必須」,到把「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民進黨無心要在兩岸政策上挪移寸步甚至還可能為了「下一階段的戰力」,藉「挺台灣」重新集結獨派意志
羅文嘉稱自己願出任黨秘書長,是「為了讓孩子在未來可以持續不斷呼吸自由空氣」,言下之意甚明,即「衛黨等於衛民主」。正如卓榮泰誇何志偉為「台灣民主」保住立委一席,可見民進黨已毫不臉紅地把自己視為「台灣民主」的同義詞,所有與民進黨相左的主張都是「反改革」、「反民主」。民進黨已為今年的戰鬥路線畫下清楚路徑,這也是卓榮泰主席要推「新時代決議文」的主因,要把它當成選戰主軸,護住民進黨死也不改的江山
民進黨歷年來的決議文多為選戰工具:《台灣前途決議文》是為爭取中間選民,把陳水扁送上總統大位;比台獨黨綱更獨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是為了幫謝長廷助選,結果未遂;蔡英文為避免爭議,棄決議文而以「維持現狀」取代。如今現狀維持不下去了,民進黨再祭「新決議文」登場,無非是要再次以「民主」胭脂為獨派主張抹粉罷了。這仍是一場「新台獨」遊戲
這樣的企圖,哪有任何與社會對話的誠意,哪有絲毫為國家求解的思考?在舉國皆曰不可下,蔡政府的能源政策不改,卻向風電廠商作出大讓步,其原因在此把選舉、公投結果視若無物,把民主溝通當成幌子,這種什麼都不肯改的政黨,還要任由它來左右台灣的前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