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護國神山面臨內憂外患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賴政府正在書寫摧毀民主的《羅織經》
◆  聯合報黑白集/除役電廠還在撈
◆  經濟日報社論/護國神山面臨內憂外患








經濟日報社論/護國神山面臨內憂外患


2025-04-19 01:34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積電示意圖。 路透


台積電(2330)是台股的重要領頭羊,法說會釋出「關稅確實帶來風險,但訂單沒變」的訊息,穩住了投資人信心,但因川普關稅效應仍在,美國投資金額龐大、效率低,「護國神山」未來獲利是否會流失?引起廣泛討論。

「護國神山」台積電擠入全球十大市值企業,除了睥睨全球之外,實實在在地為台灣創造了七萬個高薪工作,所有台灣民眾都期待台積電能長期維持這種護國功能。然而,在國際地緣政治威逼利誘之下,台積電大規模赴美投資。坊間估計,若六座在美國的晶圓廠都展開營運,會有三成的營業額分布在美國,台積電的護國功能將大打折扣。

若台積電的技術能維持領先,只要多數高級晶片是在台灣生產,還可以維持相當的護國功能;但情況似乎不是那麼樂觀,五到十年之後,台積電是否還能維持目前的技術優勢,已經開始引發外界憂慮。因為,台積電已經面臨人才不足內憂,以及中日美歐急速追趕外患夾擊,若不能有效應變,恐怕維持不了太長的優勢。

首先是內憂,除了台灣資源承載能力幾乎已達極限外,最重要的研發人才是否能夠持續供應,確實是個重大問題。前科技部長、台大電機系榮譽教授陳良基發表文章顯露疑慮:由於108課綱過於重視「快樂學習」,高中數理科必修學分大幅減少,加上最重要的高三教材在大學入學考試免考之下,已造成台大理工生的數理基礎明顯弱化,而且難以彌補。陳教授質疑,在尖端科技人才的數理能力弱化之下,台灣不僅難以塑造第二座護國神山,整體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也將大幅下降。

不僅尖端人才的數理基礎能力下降,願意投入艱深理工研究的學生也在逐漸減少:台成清交四所頂尖大學畢業的理工科博士,從民國一O三年(2014年)的855人下降到民國一O九年(2020年)的413人;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念理工博士班的學生人數(10,160位),也只有十年前(民國一O一年(2012年),13,541位)的75%;若持續這種趨勢,到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連台積電一家公司的需求都將無法滿足,更別說其他的高科技產業。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提出的「IC 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指出,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的 IC 設計產業人力缺口將達到2萬人,研發人力面臨嚴重挑戰。

業界和學界都已看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幾所頂尖大學也努力從印度等國尋找優秀的研究所學生,他們畢業之後多數也願意留在台灣科學園區工作;但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其力道太弱而難以完全解決問題。若產官學繼續拖延問題,未來人才問題嚴重影響發展時,極可能看到高科技產業被迫大量對外投資,而非持續在國內發展,到時候再想設法解決問題已經來不及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調整國內的教育和吸引外國人才雙管齊下。首先,為眾人詬病的108課綱應該加以調整,增加中學基礎數理科目必修時數教材,以普遍提升國內理工學生的數理基礎,以及未來相應的研發能力其次,打造吸引優秀外籍生和外國人才來台就學和工作的意願,以補充本國人才之不足。

要吸引優秀外籍生和工作者,並不容易。真正優秀外籍生的留學首選,一般都是美歐日澳等國,因他們提供的獎學金眾多,聚集的外籍生和工作者也多,有現成的「留學環境」來吸引他們。但台灣並非沒有優點,包括:一、有堅強的半導體產業,容易找到良好的就業機會;二、地理位置優越,距離亞太諸國較近,往返方便;三、生活環境安全又有優質健保,可以放心愜意地生活;四、稅負不高且生活費用低廉。

「護國神山」台積電,以及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到底能維持多久,真的不容過於樂觀。產官學有必要積極研商,逐一解決面臨的問題;機會稍縱即逝,而後悔可能莫及。












聯合報黑白集/除役電廠還在撈


2025-04-19 02:17  聯合報/ 黑白集
台電核二廠廠長曾文煌涉收賄上百萬協助廠商取得焚化爐標案,18日晨被聲押禁見。 記者張宏業/攝影


民進黨政府推動廢核九年,最後一座核能機組也將在下月除役;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成為民進黨幻想的「無核新樂園」。誰料,近日竟傳出核電廠的收賄弊案,收賄者是核二廠廠長曾文煌,因收賄上百萬元遭到聲押

這就怪了!核二廠的兩座機組,已分別在民國一一○年與一一二年(二○二一年和二○二三年)先後除役;為什麼不運轉的電廠,還有油水可撈?這個問題,恐怕只有蔡英文和賴清德夠資格回答。核二都關了幾年,早就不再發電但「廠長」卻仍繼續在位支薪,工程也繼續發包,然後肥水繼續撈。這就是「非核家園」的最高境界嗎?

這次爆發弊案的工程,是焚化爐標案的採購和更新。兩千多萬的標案,廠長收了業者上百萬賄款,胃口不小。民進黨辯稱,核二仍在「除役過渡期」,還有些低放射性廢棄物要處理。問題是,政府不能任命廉潔的人擔任善後廠長嗎?更可怕的是,放任除役電廠處於三不管地帶,有人撈錢、有人放水,誰能保證設備維護及核廢處理不出問題?

民進黨是雄辯的政黨,也是瞻前不顧後高手。就像最近府院黨鬧出連串共諜案,民進黨竟理直氣壯辯稱:這證明綠營「反共才被滲透」。言下之意,國民黨沒被滲透,才可恥。笨蛋!民進黨會被滲透,是因為「下層意志不堅、上層識人不明」好不好!













聯合報社論/賴政府正在書寫摧毀民主的《羅織經》


2025-04-19 02:27  聯合報/ 社論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中)捲入罷免立委連署涉造假案,17日深夜移送北檢複訊後聲押。 記者曾原信/攝影


雙北、嘉南等地檢調偵辦罷免連署案,出現「辦藍不辦綠」的景象。儘管藍綠罷團皆傳出連署異狀,檢調卻一味鎖定藍營「罷綠,除國民黨地方黨部遭到搜索,也有黨工和國會助理被聲押。反觀「罷藍」團體,卻猶如金鐘罩護身,根本未被觸及。這種雙標作為,除腐蝕司法公信,更在摧毀台灣民主根基。

正本清源,無論是濫用亡故黨員身分的「死亡連署」,或是偽造身分的「幽靈連署」,乃至踰越期程的「偷跑連署」,都是違法行為。然而,檢調法網高張,卻一面倒重辦某一政黨,對另外一方則視若無睹,這就是打壓異己的「東廠」行徑。難以想像,台灣追求民主法治那麼多年,如今要毀於一旦,竟只是眨眼間的事。

罷免是仇恨動員,發動者往往不擇手段。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罷免黃國昌,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的公投綁大選,及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罷免韓國瑜,都曾出現死亡連署及幽靈連署。過去,中選會也曾表態會嚴辦並向司法告發,但歷經多次公投和罷免,檢調從不曾大規模搜索政黨或聲押黨工,迄今也未聞判決有罪事例。也因此,這次檢調的大動作完全令人不解。

選舉和罷免是政治競爭,如果司法任意介入並胡亂揮劍,當然會影響政治競爭的公平性尤其,中選會除負責把關審核連署書的真偽,更擁有勾稽連署人身分絕對公權力,可以剔除問題連署書。因此,幽靈連署死亡連署固令人厭憎,只要確實把關,即不致影響連署的公正性。當年高雄檢方不起訴有問題的罷韓連署,正是依此法理。何況,有些資料不實,未必是罷團刻意偽造,而是填寫疏失,甚或是對手陣營故意造假陷害所致

就算罷團涉及偽造文書及個資法,相較執政黨接連爆出的共諜案,兩者罪責也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如果涉共諜案可以廿萬元輕鬆交保,檢調卻動用搜索黨部、押人等「大砲」,去轟擊以往根本不起訴的「小鳥」,不覺得自己荒唐嗎?如今共諜案詐騙案積累繁多,檢方人力吃緊苦不堪言,卻還要配合賴政府「輕案重辦」,浪費司法資源莫此為甚

何況,依憲法學者董保城之見,連署書既已交中選會保管審查,即不存在跡證立即滅失的風險以往對此類案件,檢調多遵守「刑法謙抑」與「選後偵辦」慣例,以免影響民主正常運行。如今,檢調卻反常在最關鍵的罷免二階連署期間對在野黨發起大規模搜索聲押,這種東廠滿街的景象,也難怪在野黨會被逼上街頭「戰獨裁」。

事實上,綠營「罷藍」同樣充斥連署書錯假問題,卻絲毫不受司法驚擾。例如花蓮「罷傅」活動,傳出四千份連署書格式錯誤,應就是違法「偷跑」所致尤其,其領銜人李美玲以社區活動為名,近年拿了民進黨近千萬元的補助,更啟人疑竇面對這種「一手拿補助、一手推罷免」的行為,司法何以視若無睹

不難想像司法黑手正配合賴政府對在野黨進行全面清算表面上看是為了製造寒蟬效應阻擾「罷綠」氣勢,並藉由大罷免改組國會。但深一層看,「大罷免」發展至今,已將台灣政治撞離民主常軌,更從「賭輸就翻桌」的蠻橫,惡化成「司法東廠化。其下一步就是,凡綠營相關的共諜、貪瀆皆可輕縱,而凡與在野黨有關的事件,即便跡證不明,都會遭到莫須有的嚴辦。

唐朝酷吏來俊臣曾撰寫教人羅織罪名的《羅織經》,也是成語「請君入甕」的原創者。觀察近日賴政府揮舞司法大棒的威武,企圖「團滅」國民黨,直如今版來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