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期待自我通報=姑息霸凌幫凶主管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期待自我通報=姑息霸凌幫凶主管
◆  賴政府的霸凌激勵機制
◆  統一霸凌定義 才能防治
◆  包庇謝宜容 誰在作主
◆  誇大言論傷國防部公信力
◆  川設鴻門宴?習去否兩難
◆  政府用幽靈軍演霸凌民眾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期待自我通報=姑息霸凌幫凶主管


2024-12-14 03:39  聯合報/ 楊哲銘/北醫大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學系醫管系教授(台北市)


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公務員在辦公室輕生,勞動部重啟調查,認定北分署署長有霸凌事實,但這是調查報告2.0,第一版調查報告認定長官是立意良善並無霸凌行為。

這個事件引發公務機關的霸凌申訴如滾雪球般擴大,衛福部也遭炎上,共有八人遭到申訴。衛福部剛公布的調查結果認定三人有霸凌的事實,五人不成立,處分包括保護司簡任視察記大過一支、調職、移付懲戒,長照司專門委員記大過一支、調職,社工司簡任視察記小過一支。

行政院對這場職場霸凌風暴的最新因應作為,就是行政院霸凌通報平台立即上線,行政院人事長說明該通報平台會提供多元的通報管道,重視當事人的隱私確保通報內容不外洩,權責機關三天內要把處理情形回報給人事總處,並在一個月內結案。

職場霸凌不論公私領域都可能存在,但因為這次的引爆點在公務機關,格外受輿論關注;主要是公務員的上對下關係一直被定義為特別權力關係,強調上位者的優越性及下屬或受支配者的服從性,傳統上公務員、學生都被歸類為是處在這種關係之下

台師大女足球隊日前也遭踢爆,教練要求隊員配合研究計畫抽血,學生如果不配合就會被扣學分、威脅退隊,連研究補助受試者的費用也遭教練以隊費名義扣住,台師大校方表示已成立霸凌與研究倫理調查小組,希望釐清真相還給學生健康的運動環境。

上例可見,台灣對特別權力關係中的脅迫跟不當影響一直以來都不太在意,所以最近才會有井噴式爆發,而且一定只是冰山的一角。為何這些事件都得都靠媒體踢爆?當然是在一個有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特別權力關係中,申訴管道的公信力跟公正性不可能受到信任,所以要期待甫上線須具名申訴的行政院霸凌通報平台能發揮效果,恐怕也是緣木求魚。

根據勞動部跟衛福部公布的調查及懲處結果,當事人都被懲處了,但是這些霸凌者的長官呢?他們是不是也該負責呢?許多霸凌者在長官的眼裡可是優秀的部屬,因為霸凌屬下的短期成果可能就是亮眼的績效,他們靠的就是壓榨下屬,信奉「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而這些霸凌者的幫凶就是只在意下屬是否創造出績效,不在意霸凌文化是否橫行的主官。

知名的變革管理大師柯特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在《哈佛商業評論》著名的文章「領導變革」中就指出,轉型變革要成功需要領導者採取八個有效的步驟也就是說,沒有有效的領導是無法變革的。就這次的事件中,在制度層面上應該要落實讓主管知道其必須考核下屬是否有霸凌的行為,不是除了績效一切免談。只有體認一旦爆雷自己也會被連坐懲處,主管/長官才可能真心、用心的考核跟矯正組織中的霸凌文化。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賴政府的霸凌激勵機制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吳成豐/靜宜大學企管系終身特聘教授(台中市)


當宮廟已採用 AI 管理信眾人流及鸞文與經文解說時,勞動部卻墜落在為建置資訊系統而霸凌公務員致死泥淖中。兩相對比,並非個案的說辭可以推託,極可能是公部門機器運轉中誤謬的激勵機制所致

不妨先從微觀角度看幾件事:

其一,「表決會輸,論述不能輸」的狹隘認知。賴總統先前邀集綠委餐敘後,一名吳姓立委轉述賴總統對綠營立委打氣加油,表示要凝聚共識與團結,即使表決會輸,但是論述不能輸

筆者疑惑,一是綠營立委會不會認知賴總統的打氣加油,是在立院中輸與贏的戰鬥;二是賴總統加油打氣的一番話,最後成為執政黨內的激勵機制。於是,綠委們火力大開,搶奪立院公文者有之,扯斷公用擴音設備者有之,有綠營黨工言語上「用膝蓋想都知道」的非常識論述亦有之。嚴重的是,綠委榮升部長政務官,黨工人員躍升國會殿堂。如此賴總統的話與立委或黨工被拔擢的因果關係,是否因此奠基賴政府激勵機制的常態呢

其二,「用人無視專業,唯忠誠至上」的局限心態。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謝姓分署長霸凌下屬致死的最新調查報告出爐,還有稍早幾位部長、政務官欠缺專業或出現言語前後矛盾自我顛覆,以及不適任的言行舉止等等,是否也是誤謬的激勵機制下的產物

其三,「公用品的悲劇」的官場病態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定的論文「共有財悲劇」,批判共有資源被個人或少數族群基於自身利益,而大肆掠奪,悖逆其他使用者的公共利益。上述霸凌案又復衍生公有的「就業安定基金」被主管公務員濫用的案外案,幾位濫權的已卸任政務官被公開黑幕一事,也曝露出此等公用資源被大膽濫用的根源,豈不與執政黨偏執的用人激勵機制有關嗎

古羅馬哲人西塞羅的「政府觀」是:精緻設計權力制衡系統,以防止任何政客造成公用資源被掠奪濫用的悲劇。但現今許多民主國家含台灣在內,卻常生公共財被私占等非倫理事件,那麼,類似賦予立法院適度調查權使更落實權力制衡等設計,就應被視為民主道路上倫理與智慧的實踐。















統一霸凌定義 才能防治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林滄崧/警大犯罪防治所博士、教育部定助理教授(台中市)


公部門霸凌不斷,有諸多立委為防止公務員再遭長官霸凌,提案應制定職場霸凌防治專法,或在現行法規中明確處理原則並增列罰則。這當然是好事,但若能更全面立法,就更能讓職場員工受到更完整的保護。

「職場霸凌」的樣態不僅在於長官對部屬,同時還包括同事之間;影響職場員工心理衛生情況者,也不是僅有霸凌,還包括性騷擾及歧視。因此,若政府真要照顧職場員工的心理衛生與安全,就不能僅是見樹不見林。

當前國際關注職場心理衛生與安全時,通常都籠罩在「公平就業」或「就業機會平等」的概念裡,以澳洲政府為例,在其政府裡就設置「公平工作委員會」獨立機關,接受各種職場員工所提出霸凌、性騷擾與歧視等三種類別的申訴;再以當中的霸凌為例,官方接到申訴後,會在兩周內與所有相關人員討論此案,並在十六周內處理完畢。因此當我國目前僅在意職場霸凌而修法,日後若有職場歧視議題產出時,是否又要再制定「職場歧視法」?

另外,防治職場霸凌規範在立(修)法之前,還有一個重要議題要先取得共識:統一霸凌定義與認定標準,免得在社會上產生「霸凌滿天、無所適從」的窘況霸凌是社會(組織)心理學與偏差行為學的專業融合範疇,在國際學理上已是經過實證研究的成熟見解,並將此一結論推向校園、職場、軍隊與監獄等場域進行防治處理。其中,在校園涉及學生間人際互動偏差與師生間的管教權濫用議題;職場、軍隊與監獄等則涉及同儕間人際互動偏差、不良組織文化及官僚階層管理權濫用議題。但無論在那個場域,霸凌總是有一共通穩定的定義與認定標準,以供各場域基於該定義與認定標準制定規範

就如性騷擾議題一般,無論是在校園的性別平等教育法、職場的性別平等工作法、一般社會的性騷擾防治法對於性騷擾的定義都有一共通穩定的定義與認定標準,以使各場域內的人員認識與自律,以供機關進行調查與處理唯有穩定、明確、一致的霸凌定義與認定標準,才能使各場域的霸凌防治,不因特權而變化、不因民粹而扭曲














包庇謝宜容 誰在作主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


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吳姓公務員在辦公室輕生,勞動部重啟調查,結果認定吳員確實長期遭受職場霸凌,他的輕生及被交辦的不合理工作與惡劣工作環境有關,「這就是霸凌!」

報載前分署長謝宜容處理「智能就服專案」過程中,曾在羅東就業服務中心打電話回北分署,以電話擴音方式,咆哮怒罵負責業務的吳員;吳員為了處理此案,身心俱疲,多次向同事、朋友表達,經常在清晨五點多上班,甚至是四點多就到辦公室,輕生前三個月,每月平均加班八十小時以上。謝宜容會一直刁難下屬,曾有簡報資料被退回修改達四十五次,她不滿意就持續怒罵、咆哮;謝宜容曾在機場因為等候五分鐘的接駁車就從機場一路罵到辦公室,下屬回家後還以 LINE 語音電話責罵…。

霸凌累累,罄竹難書但勞動部第一份報告,卻是謝宜容管理方式及情緒控管確有不當,不過「目的良善」,乃為有效推行業務以及提升同仁之工作能力;吳姓公務員是因為長期獨力從事龐大工作業務,且缺乏資源協助才選擇輕生,「與謝宜容的管理方式並無直接關係」明顯可見,首份調查報告是護航、包庇,因此讓外界無法接受

重啟調查後的報告,吳員輕生與謝宜容有「直接」關係。推翻前次的調查報告,政府打臉自己!謝宜容濫權霸凌,甚至還涉及貪瀆就業安定基金遭濫用,上下交相賊,系統性腐化

公務員遭長官霸凌後輕生,讓社會譁然!真相如何,全民關注。第一份報告究竟是誰作主?必須查明並且究責。還吳姓公務員及家屬一個真正的公道,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











誇大言論傷國防部公信力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揭仲/淡江大學整合戰略與科技中心研究員(新北市)


中共民航部門日前突然發布飛航通告,在東南沿海開設七處「空域保留區」,國防部為應處相關情勢,也通令國軍完成各級應變中心的開設,至十二日晚間通令解除。

然而,由於不具名國安官員近期對共軍行動的解讀過於誇大,遭美方先後透過匿名與正式發言的方式「校正」後,不僅引起外界對我國安單位的公信力產生質疑,也使部分國人懷疑國軍究竟有無必要開設應變中心?會不會是配合國安官員訊息操作的政治舉動?

雖然目前無法解國軍開設應變中心的決策過程,但國軍的行動有一定的合理性。

因為,這七個「空域保留區」雖不是演習區、更非實彈射擊區,但確實代表共軍有可能在這段時間,密集派遣軍機出海,中共民航單位才透過公告提醒民航機注意。通告發布後,中共也的確連續兩天派遣廿五架次與十五架次之各型軍機組成的「體系化打擊機群」,穿越浙江與廣東沿海的「空域保留區」,進入東海與巴士海峽進行海上長距離飛行訓練。

雖然,中共派軍機穿越「空域保留區」的數量並不特別多,但國軍無法排除中共在短時間內,密集派大量軍機經由保留區出海演訓的可能,何況其中一個保留區是在海峽中線以西、離台灣陸地較近空域。在前述風險無法完全排除前,國軍成立各級應變中心,絕不能算反應過度;國防部應變中心的成立,也有助於強化一旦雙方短兵相接過程時的管控,以防止擦槍走火。

國防部的決定有其合理性,只可惜在國防部記者會中,或許是為了能盡量「貼近」國安官員過於誇大的訊息,只好在專業性上自我打折,導致國防部公信力一併受傷憾事。















川設鴻門宴?習去否兩難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台北市)


川普在尚未正式就職前便對外界投下震撼彈: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其就職典禮。對美國而言,歷史上從未有外國領導人親自參加總統權力交接儀式先例;對中國而言,習近平若真踏入華盛頓、坐在國會山莊外等待新任美國總統就職誓詞,場面將極為不尋常。這場「鴻門宴」的政治寓意鮮明:若不去,可能被美國與國際視為軟弱、錯失美中互動新契機;若前往,風險重重,一旦川普臨場發難、或典禮過程出現難以掌控的外交戲碼,恐使中國陷入進退失據的難堪局面。

川普此舉看似出其不意,卻符合他的行事邏輯。回顧他過去作風,川普經常以「生意人」的思維處理國際關係。他不諱言喜歡冒點小風險,將外交談判視為爭取利益的籌碼布局。從他早先威脅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再到這次史無前例的邀請行動,都透露出他善於以象徵性動作製造壓力,並藉此獲取更有利的談判空間。無論是對手還是盟友,川普的策略常是先用高壓威脅,再拋出看似友善的緩解方案,讓對方不敢掉以輕心。這種手法不只是外交戲碼,更可能是未來四年美中互動的彩排。

問題在於習近平該如何應對?不出席,勢必讓外界臆測北京心虛。中國若因擔憂陷入陷阱而拒絕,難免遭到貶抑,甚至坐實外人眼中北京不敢面對川普的印象。但若決定前往,現場變數極大;典禮上不僅有鷹派國會議員的目光緊盯,還得防範川普隨時可能拋出挑釁性言論。過去以保護元首尊嚴著稱的中國恐難容忍最高領袖陷入不受控場面,畢竟一旦美方事後翻臉、加徵關稅、或在台灣議題祭出強硬手段,中國將難以對內交代為何領導人親赴就職典禮卻未能換來更穩定承諾?

就此來看,川普的邀請更像是高風險的鴻門宴,習近平去或不去都是兩難。中方若傾向婉拒,須透過外交辭令巧妙化解;若考慮赴約,則必須嚴密規畫,確保典禮不出意料之外的插曲。  

台灣而言,川普重返白宮可能代表整個華府調整對北京政策方向。儘管川普身邊多為對中強硬派,但他的生意人思維隨時可能出現「合中」伏筆。長期以來,台灣將美國視為安全依靠與經貿利基所在,但川普的商業談判手法使一切都充滿不確定性。川普或許不再採取拜登政府強調的「價值同盟」對抗中國模式,改以談判為美國爭取更大利益。若美中關係出現微妙轉圜,則在美中對抗下受惠的台灣產業恐會失去優勢;若川普導致美中矛盾更形複雜,台灣更得謹慎防備經貿因地緣政治波動而大幅震盪。

川普的大膽邀請,究竟是短暫外交戲碼,還是拉攏北京的長期策略開端?習近平選擇赴約或拒絕,都將釋出關鍵訊號。台灣身處美中博奕賽局,惟有預作準備、審慎觀察、靈活應對,方能在變局中穩健發展。















政府用幽靈軍演霸凌民眾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張重玖/軍退(高雄市)


民進黨政府「期盼」大陸「聯合利劍二○二四-C」軍演到來,竟成飄落的雪花,美有官員直言大陸軍事活動非針對賴總統出訪過境,此凸顯台灣國安研判失靈?還是賴政府習慣用假訊息霸凌民眾知的權利?

軍方演習火砲射擊或驗證,常用限航區、禁航區或危險區,有時較特殊的空域、海域,會律定管制地帶、管制區域與空中安全走廊,都必須提前向民航局及交通部申請,以利發布公告,讓全世界使用該空、海域的航空器、船艦避免誤闖進而產生事故。想不到政府新聞稿出現異常的新名詞「空域保留區」,是否該比照年初大選時發布國家級警報,將衛星誤譯成飛彈造成民眾恐慌,出面說清楚?政府不能只希望不明不白煙消雲散啊!

大陸實施軍演,台灣有因應對策啟動備戰操演,這屬例行性公事,否則權責單位失職。但「不升高衝突,不引發事端」向來是我軍秉持的原則。

媒體報導國軍各式演習作為,雖然是因政府所謂虛幻的「聯合利劍二○二四-C」軍演所致,然若能藉此上緊國軍發條也是樁好事;參演官士兵接受賴政府驚悚洗禮,還盼能撐得起保家衛國的重責大任,千萬莫如鄰國軍隊高階將領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肇生國家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