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環保的轉型正義在哪裡?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你真的看到空汙改善嗎?
.聯合報黑白集/檢察官也該守法
.經濟日報社論/環保的轉型正義在哪裡?







經濟日報社論/環保的轉型正義在哪裡?


2017-12-16 03: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南部空汙嚴重,環保團體決定17日舉辦反空汙遊行。圖為11月29日台南的空氣品質指標(AQI)達159,已達紅害的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等級。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鄭維真/攝影

有鑑於中南部空汙嚴重,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舉辦「高雄兒童人權何在?」記者會,指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對紫外線指數及空氣品質指標AQI數據顯示,高雄學童1年竟然只有20天可以在戶外安全上體育課。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徐如宜/攝影



中南部空汙嚴重,根據環保署統計,高屏地區的空氣品質AQI自11月以來幾乎天天紅害,民眾入秋冬幾乎沒看過藍天,有人甚至說空氣竟是南北差距最劇烈的一件事,呼吸道和皮膚等疾病患者驟增,引發民怨沸騰,環保團體更決定17日舉辦反空汙遊行。
更嚴重的是,環保署AQI所反映的並非當下即時的空氣品質,例如會致癌的細懸浮微粒(PM2.5)是採移動平均,將前12小時平均的一半加上前4小時平均的一半計算,根本不是當下即時的空氣品質,亦即民眾看到紅害的當下,其實都不知道已吸入許多有害汙染物了。反而是民間建置的兩千部「空氣盒子」,才能即時掌握各地的空氣品質,不用再靠自己的呼吸道偵測,環保署實在應該感到汗顏。
然而,自行政院長以下的官員卻展開高明的政治操作,雖承認三分之二的空汙是本土製造的,卻屢屢「帶風向」暗示是「大陸」冷氣團南下,「境外」移入的空汙造成「紅害」,甚至說是「過去」一、二十年來累積的問題,刻意把責任推卸給大陸和過去,徒然增加民眾的反感。明年的地方選舉近了,縣市長才開始嚴審燃煤發電許可,卻觸了中央缺電的霉頭,閣揆只好拚命向中南部縣市撒錢補貼;民間環保團體要上街抗議了,副總統才想要「溝通」,還不如建議環保團體,因空氣品質不佳,不宜外出抗議。
政治操作之外,蔡政府提出的大抵都是打高空的政策。例如,賴揆宣示台中火力電廠改燃氣時間,將從原本的2025年提前到2023年,等於承認因為要實現非核家園,提高燃煤發電的比率而「火力全開」,是造成空汙的主要原因,其實也明白告訴中南部的民眾至少還要忍受六年的空汙毒害。另外,宣示全面使用電動車時程會比歐洲國家的2040年更早,不但讓人覺得遙不可及,更顯示政府對於占空汙三分之一的移動汙染源(汽機車為主)束手無策。
至於行政院倉促拍板的空汙法修正草案,雖然號稱有六大亮點,反而像是純為非核家園服務,避免缺電而修法,與減少空汙目標背道而馳。例如,為確保供電量穩定,環保署竟然同意加入緊急應變機制,當空氣品質不好、燃煤發電機組降載時,燃氣發電廠的排放量將不受年排放量上限規定,根本就是讓空汙的總量管制破功。因為燃氣排放的空汙僅有燃煤的一半,則以氣換煤本來就更容易達總量管制目標,此時反而不受總量管制的限制,豈不是藉燃氣來增加空汙量,以民眾健康為代價?而固定汙染源申請許可證展延時限拉長為三年以上、五年以下,與實際空汙脫勾,又如何能讓地方自治落實,有效改善空汙?
另外,空汙基金的分配,將移動汙染的空汙費20%增撥給地方政府,像是對民眾「以肺換電」的補償,卻無助於事前的空汙減量,中央如何分配都沒有答案,地方首長也只知搶錢,對於如何減少空汙興趣缺缺,全面執政的政府又如何能同心協力改善空汙?
由此可見,環保署的種種作為以及空汙法的修訂方向,在在都違背了環保的「轉型正義」。缺電和空汙增加是非核家園所造成的轉型不正義,且長達至少八年的期間要以民眾的健康為代價,以環保為職守的環保署,怎能視而不見?站在專業的立場怎能為錯誤的能源政策背書?何不參考工商團體的建議,勇敢地對閣揆或總統直說,在綠能和燃氣發電比重增加到位之前,不影響非核家園的目標下,應當盡洪荒之力使用核電,可使缺電和空汙問題迎刃而解。
總之,現階段的空氣品質已經惡化到嚴重傷害民眾健康,證明蔡政府「核能是最後選項」的政策是大錯特錯,環保署應該回歸專業良心,義無反顧地改善空汙,能源政策的最後選項才是非核。

聯合報黑白集/檢察官也該守法


2017-12-15 23:43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前總統馬英九(右二)日前到北檢遞狀,控告台北地檢署涉及洩密,引發各界熱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馬英九狀告北檢洩密,真是好大的膽子。根據北檢隨後發表的駁斥聲明,馬英九卸任後被告了一百多件案子,雖絕大多數以不起訴簽結,但「待罪之身」何以不知趨吉避凶?
檢方是否洩密,這議題不是第一次出現。媒體是神通廣大,或膽大包天到敢於捏造某些看來只有檢調才能掌握的證據,此事只能從各種社會現象旁敲側擊。例如,先前不少企業遭檢調大規模搜索,媒體記者往往獲知先機,守候在現場拍攝;如此,「權威消息」能不引發聯想?
對洩密有感的,當然不只馬英九。當年的檢察官「紅衛兵」高新武為辦吳蘇案,事後被冠以「越區拘提」之罪名而辭職,卻也因此掀起檢察官體系由下而上的內部改革熊熊烈火。知法如高新武者,何以甘冒「違法」越區辦案之險?顯然有內情重重的理由,讓他不得不越區。檢改運動至今火苗未熄,但在蔡英文親自表達重視的司法改革中,卻顯得無足輕重;證明當年高新武「俟河之清」的心願尚未實現。
檢察官「也」該守法,看起來是可笑的說法,實為沉重的社會心聲。稍早有前地院院長署名投書媒體,呼籲檢察官勿淪為政黨工具,何以對檢方公信力質疑到這般程度?其實並非無風起浪。國外亦然,韓國偶像明星趙寅成主演的電影「王者」,影射韓國檢察體系與政治權力間的關聯,顛覆韓國民眾對法律公正的認知。老百姓對司法無奈,只能說,希望檢察官也該守法。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你真的看到空汙改善嗎?


2017-12-15 23:3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當人民健康已受到危害,政府光談修訂空汙法是不夠的。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入冬這波嚴重空汙導致民怨大爆發,民間團體明天將發起全台「反空汙大遊行」,種種壓力終於迫使行政院緊急修正《空汙法》。但即使在這樣的氛圍下,政府仍沒有誠實面對問題。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一反專業認知,聲稱禍源來自「境外汙染」;蔡英文總統更罔顧民眾感受,聲稱空汙改善現在「已看到了成果」。不正視問題的政府,會認真看待人民呼吸的權益嗎?
蔡英文之所以自我感覺良好,主要來自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在民進黨中常會的專案報告。報告除了聲稱,「真的有中國汙染源」,又說「不能把問題簡化成中火因素」,還說政府將傾全力改善,盼在三年內看到成果。接著蔡英文就說「已看到成果」。對此,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立刻反駁,並引述新北萬里的空氣監測數據,與全台空汙最嚴重的屏東潮州作一對比,說明台灣空汙來自「境外汙染」之說是不實的說法;「總統錯了」,而且是被幕僚的錯誤資料所誤導。
律師出身卻當上環保署副署長的詹順貴,比起公衛學者詹長權的環境專業,究竟誰是誰非,外界很樂意看到這「兩詹」有一番公開辯論。無論如何,面對台灣的環境威脅與危害,絕不能有儌倖之心,這是在朝或在野都必須一貫的態度。如果在野時堅持嚴格監督,執政卻不能解決問題且放水,這是民眾無法接受的態度。尤其,若一味把責任推給「境外」,卻刻意輕忽自己的境內治理,這樣的迴避政策更該受到譴責。
檢視政院版的《空汙法》修正草案,雖強調將對固定汙染源下重手,包括停業或採高額罰款,並將運用空汙基金分撥地方以改善空汙。表面上看,條文似乎有模有樣,但誰都知道「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條訂得再嚴,罰金訂得再高,如果中央與地方政府缺乏執行落實的決心和能力,這一切都是空談。
台灣今天的空汙如此嚴重,難道是因為沒有《空汙法》嗎?當然不是!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法令,但一落到執行層次,許多官員不是抱怨授權不足,就是抱怨法令窒礙難行。再不然,就是擔心強力執行會惹出民怨,因而草草敷衍,放水過關了事。更嚴重的是,當空汙問題已經損及人民的生活品質,甚至已傷害到地方民眾的健康,中央決策官員卻還雙手一攤,把責任推給對岸,或者自欺欺人地聲稱情況已有改善。以這樣的態度,問題如何有改善的可能?
再說,除了修改《空汙法》,目前更迫切的問題,是如何協助那些空汙嚴重地區的民眾進行預防性的檢查與早期治療。近年,因空汙引發的民眾呼吸道疾病顯著增加。去年十大死因第一名是肺癌,死亡人數達九千三百多人,共用掉一一七億元健保經費,其中半數是肺腺癌患者。這些變化,是台灣疾病史上罕見的現象,致病禍因亦明確指向PM2.5。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還要裝作看不見問題,甚至承諾「三年後會更好」,這豈非是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無意追求有效的診療,甚至是畫餅充飢。
對於六輕排廢對雲林的影響,政府曾在當地進行長期研究,持續追蹤檢測當地橋頭國小許厝分校學童的尿液。直至今年,因無法證實六輕排放影響學童健康,才讓他們返回分校上課。許厝學童的健康是否受到危害,其實只是假設性問題,但為了以防萬一,政府積極採取了長期追蹤措施。那麼,諸如台中、高雄等地居民受到的空汙危害,在致病數據陸續出現後,政府恐怕也有必要採取比較嚴肅的因應。例如,鎖定某些影響嚴重地區,對居民集體進行肺部檢查;對已發病者,則追蹤其病情發展,並促請相關學門醫師加強治療研究。
當人民的健康已受到危害,政府光談修訂空汙法當然是不夠的,請積極著手改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