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6823/web/
.聯合報社論/「改革」二字不足以合理化所有劣政
.聯合報黑白集/經濟學家的加薪遊戲
.經濟日報社論/499之亂 不應破壞市場良性競爭
經濟日報社論/499之亂 不應破壞市場良性競爭
2018-05-16 00:3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電信三雄上周陸續推出499元4G上網吃到飽限時方案,引發搶購風潮,也出現對既有用戶不公平等諸多爭議,被譏為「499之亂」。不過亂象似乎都集中發生在中華電信,其他業者相對較少,有其根本原因,主管機關必須正視問題並有因應之道。
各界都將本次爭議的矛頭指向中華電信,中華電信也用給消費者「小確幸」以及商業競爭等理由回應。中華電信表面民營、實際國營的身分,使得問題更加複雜。再者,各業者優惠內容大同小異,甚至有新進業者下殺到399元,為何只有中華電信引發搶購,更耐人尋味。不過在論斷是非之前,有必要解析一下中華電信忽然大發佛心的真正原因。
論用戶數中華電信確實傲視群雄;民國106年(2017年)底時行動通訊用戶數為1,045萬人,全台最高,另外兩家主要業者台灣大及遠傳用戶也都在720萬上下,雖有差距但似乎還不到只有中華電信會因促銷而造成社會事件的程度。
進一步看看搶購的主要可能對象,一種是中華電信既有用戶,特別是目前月租一千餘元的吃到飽用戶,也包含其他月租超過499的用戶;另一種是從其他業者跳槽而來的新用戶。對現有用戶而言,降價換約之後,中華電信立即損失原本穩定的月租,打的算盤應該是在用綁約30個月來維持用戶數,並且搶來新用戶。這是因為以民國106年(2017年)為例,中華電信的4G用戶成長率為19%,是所有業者中最低的。相較而言,亞太及台灣之星二家新進業者用戶雖少,但成長率卻高達50%,可見新業者打的低價加吃到飽的牌確實有效,加上與遠傳合作的Line mobile也在4月推出Line 499吃到飽方案,因而為了留住現有用戶甚至維持成長,中華電信的確有出手的壓力。
許多目前千餘元吃到飽的用戶,是因為購買手機享有高額手機補貼而來,退租改用499方案必須補償手機補貼並不划算,因而雖是剝削感最強的一群,不爽程度最高,但未必是排長龍搶購的主力。中華電信爭取的關鍵對象,是之前為了低價選擇新業者的用戶,因為中華電信感覺上網路涵蓋最廣外,另一個誘因是網內互打免費。由於用戶數愈多、網內互打的機率愈高,按NCC統計,民國106年(2017年)中華電信行動通話網內去話的分鐘數,是新業者的六倍、台灣大的四倍以及遠傳的二倍,凸顯出中華電信499方案中網內互打免費也是另一個誘因。
另一個有趣的統計是,中華電信用戶雖然最多,但4G傳輸傳輸量竟然低於台灣大及遠傳。簡言之,相較於競爭對手,中華電信用戶的特徵是「講電話多、上網少」,採取上網吃到飽的促銷壓力也低於競爭對手。最後的考量可能是留住3G用戶。依據NCC規定,3G服務將於今年底終止,而在所有業者中,中華電信的3G用戶數最多(仍有246萬),藉由此一促銷不但可收留住客戶之效,還可藉機搶人。在此情況下,我們大概可以預見,等這一波促銷結束後,不但短期內中華電信的用戶成長率會顯著增加,且30個月內也能保持穩定。
對中華電的經營而言,此一結果自然有益,並非沒有成本。除過去幾天混亂的社會觀感及不便外,更重要的是網路就像高速公路,在車道有限的情況下,若用路人增加,自然就會塞車;這是重要的服務品質項目,主管機關須確實把關,絕不能以降低品質換取企業利益。再者,中華電身為國營企業,更有帶領電信業持續投資以確保4G寬頻的價值,不能單純以商業競爭為藉口,而犧牲服務品質。最後,本次爭議後是否會造成市場更為集中,導致競爭無以為繼,長期代價更是主管機關須嚴加監測把關的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經濟學家的加薪遊戲
2018-05-15 23:4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長賴清德(左)前天率領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右)等部會首長舉行記者會,宣示要解決低薪問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施俊吉在國內經濟學界的評價如何,未知其詳,但在稱不上人才濟濟的賴內閣之內,也算被委以重任了,負責端出搶救低薪的藥方。副閣揆的說詞林林總總,聽在民眾耳裡多半和「救低薪」無關,反倒像是在辯解「並非低薪」。例如,宣稱平均薪資乃被移工所拉低,又說實質總薪資近六萬創歷史新高。
老百姓若真有「實質薪資歷史新高」的感受,早就薄海歡騰了!實情卻是,施俊吉的移工拉低薪資說,馬上和賴清德的「低薪做功德」說並駕齊驅,列入網友最不爽的低薪「十大幹話」之一。
有人說,平均薪資被移工拉低,理論上沒錯;但低薪的痛苦要拿統計當安慰劑嗎?政府該管的是結構性問題,是產業架構和市場規則。而當前的景況是:企業主不肯投資,中產階級不敢消費,銀髮族擔心變成「下流老人」。這些,無一不和國民信心有關,追根究柢更是政府的政策反覆、隨意變更市場遊戲規則所致。不信的話,請翻出在台美僑商會、歐僑商會的白皮書建言,一看即知。
「政院提救低薪藥方」令人好奇,但看完了經濟學家的數字遊戲,讓人心生「又被騙了」之感!這不就像拔管案由教育部反覆玩文字遊戲一般,這條路說不通,就換另套說詞再混一遍,拗久了讓人聽累了,出手的人遂得意自認矇混過關。台灣經濟如死水一潭,但見人才出走潮益發活絡,不知當官的經濟學家能繼續編出什麼加薪戲法?
聯合報社論/「改革」二字不足以合理化所有劣政
2018-05-15 23:4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執政即將滿兩年,民調持續低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執政將屆兩周年,本報民調顯示,五成六民眾不滿意她的施政表現,滿意者僅二成九。值得注意的是,中立選民有六成一感到不滿意,高於平均水準;而民進黨傳統票倉的南部地區包括雲嘉南和高屏澎皆出現大逆轉,不滿意蔡總統施政的比率都遠超過滿意之比率。民進黨完全執政才兩年,即出現如此民怨高漲的情況,是一記當頭棒喝。
對於民調節節下滑,蔡總統似乎已發展出一套良好的自我防衛機制,她慣常以「改革路上的必然過程」為由自我辯解,彷彿她受到了民眾的莫大誤解與冤屈。她近日接受專訪時再度重彈此調說,自己的改革一直是「急行軍」,但「如果不做,國家會墜入懸崖,我把它拉回來」,她並強調自己並不後悔。
一流的國家治理,應該是要讓人民感覺良好,以做為國家的國民為榮,而不是只有執政者自我感覺良好。蔡英文屢次把民眾不滿意度高升,歸因於她推動多項「改革」、「戰線開得太多」,因而得罪太多人。這樣的說法,不僅簡化了執政問題,也不符合事實。事實上,根據本報的民調,在蔡英文各項施政作為中,滿意度最高的正是「推動年金改革」;由此可見,不少民眾肯定年金改革,雖不滿意結果,並不全然否定其作為。
換一個角度看,民眾最不滿意的蔡政府施政的前三名,依序為「推動經濟發展」、「處理兩岸關係」和「推動司法改革」;這三點,也是蔡英文滿意度最低的項目。先談「司法改革」,這是蔡英文大張旗鼓召開司改會議宣示要推動的工程,但至今看不到任何民眾關注的改革成績,參審制猶在風中,恐龍法官依舊活動自如,而大法官會議立場日漸向政治靠攏。如此連半吊子都算不上的改革,如何贏得民心?
再看,民眾對「經濟發展」和「兩岸關係」兩大施政項目如此不滿,主要原因是這兩大範疇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家的實質感受越來越糟,蔡政府卻毫無改善的能力或意願。以「兩岸關係」為例,蔡總統上任後不斷重複「維持現狀」的口號,實際政策作為上卻採取「反中」、「抗中」的基調,導致陸客來台不斷下滑,因而廣泛影響到相關觀光產業、夜市商家生計和兩岸的農漁採購契約,甚至影響到台商的投資意向及大學的陸生招生。亦即,兩岸關係的惡化實質緊縮了台灣不少產業活動和交流善意,蔡政府卻對民眾的哀號無動於衷,寧可教人民勒緊褲帶,也要討好少數獨派。如此不恤民情的政府,有何仁心足以贏取認同?
之所以有高達六成二的民眾不滿蔡政府的經濟施政,也就不難理解。蔡總統一上任,就以「勞工是心頭最軟的一塊」為由大修勞基法,卻弄到勞、資、消費者三方都深受其害,最後不得不換掉林全重新修法。四年四千多億的前瞻建設計畫手筆雖大,卻不是用在瞻矚深遠的國家基礎建設,而是向地方撒錢綁樁,花在如育兒「百寶盒」之類的雞毛蒜皮項目上。包括為了營造「推動新南向有成」的假象,對於東南亞及日韓旅客來台胡亂砸錢補貼,甚至要將全國農業金庫的七千億元投入新南向的開發補助。如此漫無目標地撒錢,只求表面速效的建設,卻不用心追求產業的更新轉型、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蔡政府的作法其實正在把台灣經濟推向懸崖邊緣,不是嗎?
當民眾的不滿意度已經來到新的高峰,蔡總統卻仍在重複「不後悔改革」的老話,顯示她已失去自省能力。蔡英文的盲點是,以為拋出「改革」的大帽,即可合理化所有的劣政。事實上,施政不是只有「改革」,施政還包括各種「興利」,包括分享人民的挫折和喜悅,包括召喚和回應人民的需求。更別忘了,胡亂及殘酷的改革,往往比不改革還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