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9日 星期二

【專家之眼】現代貨幣理論恐躍主流 台灣須防備後座力

◆  【專家之眼】現代貨幣理論恐躍主流 台灣須防備後座力
◆  【專家之眼】抗中「美」夢碎?美國商界與中共超前部署

◆  【專家之眼】遠洋巡護救援理所當然 絕非莫名其妙
◆  【專家之眼】拜登就定位 美中台關係應列最優先項目






【專家之眼】現代貨幣理論恐躍主流 台灣須防備後座力


2021-01-19 17:51  聯合報 /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拜登日前在德拉瓦州宣布規模1.9兆美元的經濟紓困方案,受到全球關注。美聯社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就職前,宣布規模高達1.9兆美元的刺激方案。新政府列舉包山包海的龐大支出,顯現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參與民主黨總統初選倡導的「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簡稱 MMT),或已躍為拜登政府的財政政策方向

傳統經濟理論認為,政府支出應追求預算平衡或有盈餘,故應落實財政紀律,若過度舉債,將大幅增加利息支出,引發通貨膨脹、排擠私部門經濟資源,使國家財政陷入危機,且形成債留子孫之世代不公平現象。

過去被視為異端的現代貨幣理論,近年來在左派政治人物的推波助瀾下,開始受到重視。主要觀點是,擁有發行主權貨幣的國家,可以不管赤字,透過舉債解決社會問題(提供平價醫療、貧民補助與低廉的大學學費等),國家只要大量印鈔票,就可將財政赤字貨幣化

新冠疫情爆發,許多國家經濟重挫,許多企業面臨倒閉、產生數以百萬計的失業人口,生活難以為繼。各國紛紛祭出紓困方案,以美國為例,民國 97 年(2008年)金融海嘯歐巴馬推出 8,500 億美元紓困法案;川普去年三月先推出 2 兆美元紓困方案,去年底又釋出 9,000 億美元方案;拜登即將推出「美國拯救計畫」(American Rescue Plan) 的刺激方案,規模高達 1.9 兆美元,包含 4,150 億美元用於對抗疫情和疫苗接種、約 1 兆美元直接發給民眾、4,400 億美元幫助社區及中小企業等。

觀察其內容,每人可領補助加碼 1,400 美元,加上去年通過的 600 美元,等於每人可領 2,000 美元;失業救濟金從目前的每周 300 美元提高至 400 美元,且期限延長至9月;補助百萬受創小企業。另外,也將推減免1萬美元學貸,以及最低工資大漲逾一倍等帶有社會福利的措施,如此慷慨的作法,就隱含現代貨幣理論色彩。

同時美國聯準會(Fed)首次實施無限量量化寬鬆(QE)政策,資產負債表早已超越 7 兆美元。Fed 主席鮑爾日前表示,由於美國經濟距離通膨與就業目標尚遠,目前討論減少購債仍舊過早。易言之,Fed仍將持續推動寬鬆貨幣政策和超低利率。

由於拜登選前就提及許多社會福利政策與經濟政策,例如:推動歐巴馬時代的健保方案、7,000億美元買美國貨、4年2兆美元的環保能源相關支出與提升全國基礎建設,都須編列龐大預算。倘要一一落實相關政見,財政赤字貨幣化將是優先選擇。

對於現代貨幣理論可能的效益經濟學家莫衷一是,反對者認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MMT 宛如毒品,過度放任赤字惡化,將引發通膨並危及美元地位,連 Fed 主席鮑爾也曾提出批評所謂「對於那些可以用自己貨幣借款的國家而言,赤字無關緊要」是錯誤的想法。

反之,支持者則認為,美國透過石油計價機制與金融全球化讓美元具有霸權地位,美元地位難以撼動,美國永遠不會破產,且根據日本與美國 QE 的經驗,亦未引發通膨問題。即使鮑爾曾公開反對,Fed 事實上就是在施行財政赤字貨幣化

這場經濟學的重大實驗結果,有待時間證明成效。而台灣無法像美國等國家擁有優勢地位,得以財政赤字貨幣化,惟仍須防備其衍生的後座力。










【專家之眼】抗中「美」夢碎?美國商界與中共超前部署


2021-01-19 15:36  聯合報 /   楊穎超/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近日發布「預防優先次序調查」引發關注,圖為王毅2年前在外交關係協會發表講話。圖/本報資料照片


當台灣還沉湎於美國朝野對抗中共有共識的大夢時,美國商界與中共的超前部署恐怕早已開始了。蔡政府可以警惕是否有人在帶風向,使美中台關係發生變化。

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近日發布「預防優先次序調查」(Preventive Priorities Survey)報告,列出民國 110 年(2021年)全球30個潛在衝突點,台灣竟首度進入美國需要採取預防手段的最優先級別,屬於該級別裡中等(Moderate)可能發生衝突風險與對美利益衝擊最高的地區。

這個調查神奇的地方,是中等優先預防級別的地區,包括中共與印度間的邊界衝突,而南海可能發生的自由航行爭端,也從去年的最優先級別下降到此,發生衝突可能性更降為低等。換言之,該智庫認為,台海衝突是印太地區僅次於北韓,美國最該優先預防解決的問題

台灣地位變得那麼重要,應該是好事吧?但比較該報告對印太周邊地區其他衝突的列等,似乎是在說,拜登政府上台後,中共與美國將會在有可能爆發直接衝突的南海地區,有意識的迴避衝突,而中共與印度,也能相互克制,反倒是台灣有機會製造麻煩。

這與蔡總統近年來著力對美塑造出的形象背道而馳:她已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到「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我們會持續努力,也願意跟對岸展開對話」,這根本比不上川普與印度政府之前對中共的公開叫陣,但現在看來,美國智庫專家不買她的帳,很值得宣傳「台美關係40年最佳」的蔡政府警惕。

我們也許該考慮到,該份報告可能認為大國間的權力均衡,相互克制,而兩岸權力過度不對等,中共自然可以放手來做。只是台灣背後有美國,這一直是中共忍耐不動手的重要基礎,如果拜登與中共仍是理智的,但台海危機卻急遽升高,問題出在哪裡?答案應該是呼之欲出了。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是參考這份報告的美國決策官員,會怎麼做?

或有論者認為,這只是一個美國智庫報告,上綱到要警惕台美關係是否太過?我們要知道,外交關係協會不是美國等閒組織,雖然號稱是一個跨黨派智庫,但它其實代表的是美國東部財團的利益。從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其委員會成員除了產生過15個以上的國務卿、8名以上的中情局長外,它也擁有外交事務期刊Foreign Affairs),這是預判美國外交政策走向必讀的刊物,例如由肯楠George F. Kennan )撰寫,建構美國冷戰大戰略的”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的”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都是先在此發表,再形成舉國討論風向,可見其在美國言論市場的份量。

那麼,為何說這恐怕是美國商界與中共的超前部署呢?關於此類訊息,外界只注意到前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信給美國星巴克公司董事會名譽主席舒茲,希望星巴克能為中美經貿合作和兩國關係發展作出積極努力的消息,卻沒放太多關心在中共與美國金融巨擘們的合作

長期以來,美國投行、資產管理和信用卡公司均渴望擴大對中國大陸的業務,卻有礙於該類業務受到中共高度管制,擴展行動常常躑躅不前,直到去年1月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共才首次同意向美國開放金融大門。而要到11月,摩根大通(JP Morgan)才提升其在中國大陸合資企業持股比例至71%,高盛(Goldman Sachs)則隨即在12月宣布將收購中國合資證券公司高盛高華全數股權,這項交易擬於今年完成一旦獲准,會使高盛成為首家全資持股中國合資證券公司的外商銀行

非常巧合的,這兩家公司都是外交關係協會的企業會員、重要出資者Founders),協會高層領導也有在兩家公司任職交流的紀錄

把這些交流事件串在一起,我們很難不去聯想到這是中共佈局美東財經界配合的結果。怎麼扭轉美國智庫帶起的風向,要請蔡政府官員多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