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一帶一路」風雨中漸有所成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從龍科之亂看張忠謀示警台灣半導體之憂
◆  聯合報黑白集/漫不經心的政府
◆  經濟日報社論/「一帶一路」風雨中漸有所成





經濟日報社論/「一帶一路」風雨中漸有所成


2023-10-21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社)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8日閉幕,適逢這項倡議屆滿十年,所以備受全球矚目,其功過也可初步檢討。

民國一○二年(2013年),中國大陸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成「一帶一路」倡議,隨後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這項全球性倡議與建設是以亞歐大陸為重點,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可說是一個開放性合作平台,為各國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這次論壇聚集全球140多個國家、23個國家領導人與會,證明十年有成,除了經濟發展先進國家之外,全球各方多盼藉著這個平台繼續推動共同發展

十年來,中國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上兆美元投資,其中雖然有灌水、有弊端、有隱憂,但成果豐碩難以否定。尤其是在全球化遭遇逆風的背景下,各相關國家展現共同發展的心願,實有助於提升國際社會經濟全球化的預期。在目前不確定、不穩定的世界中,各國合作促進發展更加迫切,因而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多數國家發展需求

一帶一路倡議首先嘉惠中國。目前來自共建國家的商品在中國整體進口中占比已經接近一半,一大批中國企業國際市場獲得承包項目有效紓解產能過剩問題,讓中國對外開放對外合作獲益良多。其在結合後進國家助益地緣經濟發展上的外溢效應明顯而巨大,這也是中共當局竭力落實倡議根本緣由

中國透過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合作夥伴在鐵路、港口、金融、稅收、能源、綠色發展、綠色投資、減災、反腐敗、智庫、媒體、文化等20多個領域建立多邊對話合作平台,對中國的後續經濟外交效益十分可觀,在南方國家聯盟漸次成形國際環境之下,其重塑地緣政治格局深遠影響更不可小覷。

一帶一路所受批評與質疑之處不少,尤其造成一些國家的債務危機,不乏實際案例可循,但也必須認清,這些國家如果沒有財務困絀問題基礎建設何須仰仗一帶一路機制?何況舉債投資基礎建設有助於經濟發展,經歷一些磨難總是難免。至於一些國家在計畫過程和償債方式喪失國家自主性,期間的透明度不足、未達既定目標,乃至貪腐、人權、民主倒退、資源掠奪、新殖民主義質疑等問題不一而足,其實這是建設國必須自己承擔的

如果在全球推動基礎建設那麼簡單,為什麼國際上其他抗衡計畫,如「藍點網路」、「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全球門戶」、「重建更好世界」成果更差?可見一帶一路還是比較務實而能落實的。

美國等經濟先進國家對一帶一路多所批評,但多半出自見不得人好心態,多數批評太過誇大。其實,至民國一一○年(2021年)底為止,一帶一路出現爭議項目僅占5.3%,出現爭議的金額占10.4%,推動上大致瑕不掩瑜。但也不能否認,中國正與美國在全球政經秩序搶奪主導權中國經營一帶一路計畫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單一債權國,確實在利用手中的籌碼影響他國政策,從而擴大自身利益。這也是一些國家考慮是否持續參與一帶一路的隱憂。

經過十年操作,一帶一路已見成效,在和西方國家抗衡的目的,中國從中獲益不少,但也在全球形成了互聯互通國際化大流通格局,通過數千項實實在在的項目,改變一些國家的基建面貌,成為提振發展與緩和區域貧富差距平台更重要的是,一帶一路向世界展示了新的價值取向,即人類命運休戚與共而須相互扶持思維,這有別於西方國家主導世界秩序數百年所抱持的價值觀











聯合報黑白集/漫不經心的政府


2023-10-21 00:3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游淑慧踢爆陸委會的國慶晚宴出現的國旗背板出現「13道不對稱光芒」國旗。圖/取自游淑慧臉書


陸委會舉辦國慶晚宴,前頭一群高官一字排開很嗨地比讚,後面舞台主看板大型國旗的藍色青天上,畫的卻是「十三道光芒」的白日。被抓包後,陸委會查出是委外廠商疏失,廠商則稱是誤植錯誤圖檔,雙雙致歉。

既是國慶晚宴,又是陸委會主辦,卻用了錯誤的國旗徽誌,官員的漫不經心令人難以想像。當初十二道光芒的設計,是取自時辰及月份的時間運轉,視覺上也合乎對稱原則。問題是,網路上有人惡搞,廠商任意誤用,主事官員卻一無所覺,任由大家看笑話。

近日國家符號出錯的,還不只這樁。數位部舉辦跨國網路攻防演練,邀十八國代表來台,在圓山飯店的晚宴上,一道「麒麟龍膽魚」的英文菜單說明,竟把中華民國寫成「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此離譜的錯誤,引發與會大使的好奇,紛紛拍照留影,真把台灣的臉給丟光了。

這次錯誤,政府依例把責任丟給圓山飯店,認為「手民之誤」問題不在政府,所以由圓山飯店出面致歉了事,數位部則一副事不關己之狀。問題是,政府官員那麼愛擺排場,對於國家尊嚴國家符號卻滿不在乎難道民眾供養你們,就是為了看你們擺架子耍官威

國旗被變造,一無所覺國名被竄改,一推了事。蔡政府還有什麼事情會認真對待,覺得自己必須負責?












聯合報社論/從龍科之亂看張忠謀示警台灣半導體之憂


2023-10-21 00:3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積電宣布龍科三期喊卡,地方反應不一。圖為台積電位於龍科一期的先進封裝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積電舉行法說會,總裁魏哲家釋出半導體景氣可能觸底的消息。去年以來,全球景氣處於庫存過高、消費不振的陰霾,魏哲家的樂觀預估,對該公司和台灣經濟都是好消息。但此前數日,張忠謀以創辦人身分出席台積電運動會,除勉勵台積電再創奇蹟,也向各界示警:台灣半導體的優勢可能只剩二、三十年光景。

過去十年,張忠謀屢在關鍵時刻向政府和企業建言,除對台積電營運產生積極效果,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也極深遠。蔡總統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上任後,財經旗艦政策提出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包括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該計畫一提出,產業界的質疑聲浪不小;原因是,其中與科技相關的「亞洲·矽谷」計畫,鎖定的是「物聯網產業」,我國產值最大半導體業竟不在蔡政府的施政優先目標中。

當年,張忠謀即對該計畫提出批評與建言。他認為,推動新事業是蔡政府的選項,但半導體產業不應被忽略,因為這是台灣少數在全球具競爭力的產業。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宣布退休前,張忠謀重申,政府在發展經濟中最重要的角色是要把基礎建設與法令做好反對蔡政府用政策主導產業發展,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當年,若非張忠謀多次直言批評產業政策失焦,讓蔡政府回過頭來重視半導體業發展環境,「護國神山」的招牌恐怕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光鮮明亮。

張忠謀的經濟思維,是主張「小政府」。他曾引用美國前總統雷根的就職演說:「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他認為,政府只要把投資環境做好並減少干預,一流的企業自然會想辦法做大做強。這個理念,在美中科技戰與地緣政治緊張的態勢下,出現空前挑戰。張忠謀在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台積電運動會上預言,台積電將成為「地緣政治兵家必爭之地」,不幸言中。過去四年,歐美日各國開始推動半導體本地製造,即便張忠謀在 APEC 等國際會議上多次出聲反對,但仍難敵西方強權硬上弓。對此,張忠謀只能嘆息:半導體業已無全球化。

政府的手伸進產業,成為台灣半導體發展的最大變數。張忠謀認為,台灣半導體目前雖有絕佳優勢,但二、三十年後恐怕即非如此,這跟國家政策有關。在對外競爭上,張忠謀認為,外國公司會利用地緣政治的優勢來打敗台積電;他講的,就是美商英特爾。在對內發展上,張忠謀以民國四十四年至六十一年(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二年)的美國為例,當時美國的投資環境和現在的台灣一樣好,但隨著環境變遷,已被台灣及亞洲國家取代。

當台積電成為各國「必爭之地」,蔡政府並未力阻相關的不合理安排,反而以台積電可去海外生產「民主晶片」而沾沾自喜。對內而言,台積電變成蔡政府的政治提款機,從捐贈疫苗、到投資設廠,處處可見綠營吃護國神山豆腐。最近台積電宣布放棄在龍潭科學園區投資,這項「被投資案」是去年底地方選舉時,當時的閣揆蘇貞昌聯手桃園市長鄭文燦炮製出來的利多,目的在拉抬鄭運鵬聲勢。事實上,龍科土地尚未完成徵收,政府就把台積電抬出來卡位,反使它成了民眾抗爭對象;台積電為維護形象,只能宣布退出。

惡劣的是,蘇貞昌、鄭文燦並不反省自己胡亂消費台積電,還藉此攻擊桃園人沒選對人。有這種政府,台積電等於被綁著手腳在跟國際大廠比拚。國家產業優勢流失,最怕的就是這種無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