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新興市場貨幣的變因與憂慮
2018-08-23 00:44 經濟日報 吳孟道(本文由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口述)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對聯準會(Fed)的政策發表談話,同時指責中國和歐盟操縱匯率,再度引爆話題。觀察今年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新興市場5月以來,包括阿根廷披索、中國大陸的人民幣,相繼出現重挫行情,人民幣美元匯價還在不久前向整數關卡迫近,情勢相當危急,人民銀行也因此推出罕見的穩定措施,力求維持匯價的穩定。
日前輪到土耳其里拉上演重貶戲碼,新興市場的大幅貶值走勢接踵而至,整個金融市場也因此瀰漫著恐慌的氛圍,令人不禁想起,去年間就不斷的傳出「十年一次的金融風暴,將在2018年出現」的警語,是否真的即將捲土重來。另一場以新興市場的主的金融風暴是否又要襲來,今年底前都會持續受到市場的關注。
如果以之前亞洲金融風暴的情況來對照,目前的情形,真有那麼一點風暴來襲的味道,值得提高警覺。亞洲金融風暴當時的「重災區」,全是亞洲的新興市場,包括泰國、菲律賓、印尼及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沒有一個逃的過,台灣在那個時候也一度被點名,風雨欲來之勢,許多人應該都還記憶猶新。
進一步分析當時的情況,這些國家有著最大的共同結構性問題,包括外債很多、外匯存底不足,經常帳也處於赤字狀態。在此情況下,傳染效應自然相當顯著,一個國家重感冒,其他鄰國就會跟著打噴嚏,從泰國開始一路延燒下來。今日阿根廷、土耳其的背景,確實與亞洲金融風暴時的東南亞國家非常類似,值得我們提高警覺。
舉借大量美元外債的新興市場,如果貨幣持續弱化,將拉升企業成本壓力,這時候國內經濟情勢若不如想像中穩健,Fed又維持激進的升息步調,恐將導致資金自新興市場撤逃,促使國際金融市場問題惡化。
所幸台灣與目前問題嚴重的阿根廷、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國家,往來較不密切,即使真有問題出現,感染傳染病的機會應不大,何況我們的體質相對健康。
但這也不代表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目前最令市場關注的,是身為新興市場「龍頭」的人民幣匯率表現,現在觀察的焦點在於人民幣美元匯價能不能「保7」,如果真的貶破了,外界會認為人民銀行在防守上力不從心,恐將加強市場拋售力道,進一步引發新興市場資金的逃亡潮。
人民幣上一次頻頻破底出現在2015年間,當時市場同樣一片看壞聲,認為美元匯價貶破7元幾無懸念,最後結果貶至6.9元。巧合的是,這次人民銀行同樣想守住相同的價位,不久前人民幣匯價貶破6.8元時,人行出了手,繼2015年「811」匯改以來,再度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20%,也收到止貶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發動貿易戰以來,被攻擊的國家貨幣走勢都相當弱勢,加上美國聯準會(Fed)9月將啟動今年以來第三次升息,人民幣後市受到國際變數的干擾仍不容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