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短評】要怎麼痛 國民黨才能真心改革?
◆ 【即時短評】農業補貼雖可恥 但對選票有用
◆ 【即時短評】綠再掌國會新龍頭 能展泱泱大黨風範?
◆ 【即時短評】監督難使力 國會恐再暴衝
◆ 【即時短評】民進黨贏了 年輕人,你贏了嗎
◆ 【即時短評】再次完全執政 民進黨如何當泱泱大黨?
◆ 【即時短評】小英故鄉藍綠大亂鬥 賭爛票是警訊
◆ 【即時短評】未呼應身障者改裝車需求 交通部為德不卒
◆ 【即時短評】想要怎樣的4年?珍惜作主的這1天
◆ 【重磅快評】92可被出征 「下架民進黨」也可被滲透
◆ 【重磅快評】武漢非典型肺炎很陌生 台灣能貢獻什麼?
◆ 【重磅快評】王立強兜售邱義仁,選前「共諜」還有戲?
◆ 【重磅快評】王立強兜售邱義仁,選前「共諜」還有戲?
◆ 【即時短評】大撒幣+小確幸=選票?
◆ 【重磅快評】從反滲透法一把尺到陳師孟霸凌司法
◆ 【重磅快評】共諜鬧劇再攻防?蔡政府獲利難了結
◆ 【重磅快評】別打著「事實查核」的招牌當韓黑、英粉
◆ 【重磅快評】謝長廷棒賽說連三失誤,嫌蔡英文票太多?
◆ 【即時短評】謝長廷的「沙西米刀」 切割出來的事實
◆ 【重磅快評】韓國瑜沒說錯 謝長廷不可能秒變純潔
◆ 【重磅快評】公開審視空難環節 才是最好的追念與撫慰
◆ 【重磅快評】黑鷹折翼那個單位能說真相?
◆ 【重磅快評】哀榮折翼黑鷹 團結不是逃避檢討的藉口
【重磅快評】九二共識要進化 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呢?
2020-01-13 17:23 聯合報 主筆室
民進黨陣營批民眾黨在扯民進黨後腿,對此柯文哲聽到相當驚訝的問,民進黨都過半了還不滿足? 記者楊凱竣/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領軍的台灣民眾黨在這次大選初試啼聲,政黨票拿下158萬餘票,一舉攻下5席立委,柯文哲已取得民國113年(2024)大選的門票,但在超越藍綠的大戰略之下,他必須有效整合第三勢力,時力固然要拉攏,但抗綠仍是主調,如果藍軍不思振作,綠白爭鋒恐是未來政局的主旋律。
民眾黨拿下5席立委其實比柯文哲選前的預期稍好,他曾表示如果他投入總統選舉,民眾黨的立委席次是10席起跳,但選前他最悲觀的預測是連5席都有困難,結果不分區排第五的蔡壁如順利擠入榜內,將在立院黨團實際執行柯的意志,意義自是非凡。
說實在,在民進黨單獨過半的情況下,民眾黨拿10席或5席,意義差別不大,5席雖少,但仍有發揮空間,柯文哲雖說「不關鍵少數」,但精確一點地來說,柯文哲這台民國113年(2024)大選拼裝車還是上路了,柯定調「示範作用」、「影子內閣」即是車上裝載的沉重行李。
開完票後,柯文哲昨夜搭機出訪進行城市交流,他特別提到未來兩岸關係如何調整,雙方都需要智慧,雖是「不是答案的答案」,但刻意提高高度的用意明顯;此外,他強力回擊綠營批民眾黨是大選的攪局者、戰犯的說法,柯半酸半怒說民進黨都過半了還不滿足,況且許淑華會贏?那不可能啦云云,調侃意味濃,未來四年柯文哲對綠營不假辭色,必然不會少於過去的一年。
蔡壁如如願進入立法院,讓柯文哲吃下最大的一顆定心丸,被問到民眾黨未來的目標,蔡壁如很精準傳達柯的想法:要往第一大黨目標前進,最終目的是要取得政權;蔡壁如沒有當總召,但卻是黨團運作軸心,民眾黨將有政黨補助,不再事事仰賴募款,後年的地方選舉則是民眾黨全面打陸戰的重要選舉實戰。
蔡壁如貫徹柯文哲的意志,接下來要啟動國會助理海選,並開始部署民國111年(2022年)的地方選舉,這次選舉民眾黨在新竹市得票率最高,政黨票拿到15.3%,蔡壁如不避諱有柯文哲家鄉效應,思考民國111年(2022年)推派人參選新竹市長,民眾黨在不少縣市都超越時代力量,在民眾普遍不滿藍綠兩大政黨的情況下,民眾黨確實有整合第三勢力的條件與空間。
看到蔡英文狂奪817萬路之選票,擅長政治精算的柯文哲或許不再後悔缺席民國109年(2020)這場硬戰,但民國113年(2024)機會不再,他勢必不缺席,民眾黨順利成為第三大黨,從政黨票的分配來看,第三勢力有空間發展,國民黨這次輸在兩岸政策論述,柯文哲深烙兩岸一家親,蔡英文雖順利連任,但台灣的困局並未消解,國民黨此刻正忙研發九二共識進化版,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又豈能停滯?
【即時短評】農業補貼雖可恥 但對選票有用
2020-01-13 11:08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即時報導
「花生之亂」讓雲林立委選戰成焦點,去年底多位雲林花生農民北上陳情,質疑農委會收購花生政策「話唬爛」。本報資料照片
民國107年(2018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潰敗,農委會被視為「戰犯」之一。總統大選大翻轉,雲林以南立委選舉綠營全壘打,農委會全力輔選功不可沒。只要民代提出要求,不論是否合理,農委會就補貼,慷全民之慨。成為民代選舉彰顯政績的助攻代表,選舉結果證明,農業端不出政策牛肉靠補貼,雖可恥、但有用。
政府一直將台灣農業當作老苦窮的代表。從老農津貼福利式的補助,到農地、種苗、資材、農藥肥料、貸款、保險、獎學金,以及各式各樣的農產品收購。從農會、合作社場、農民,還有外銷運費、包裝、海外行銷費用,無一不補。
既然台灣農業環境與生產樣態如政府宣傳的這麼好、都賺大錢,我國應該是世界農業強國,人人何不搶著做?因為散財童子當久了,就弱化了農業本質。農民甜頭嘗到後,不論品質好壞,好的、高價的自己賣;壞的、差的、賣不出去的就是政府的責任。
不論農產品的等級與品質,政府硬是把價格撐住,只能漲不能跌,不然就是用納稅人的錢收購做「土壤改良」。從公糧收購無上限,到毛豬、台灣鯛、文旦柚、高麗菜、花生、芭樂、鳳梨、香蕉、火龍果等農產品都是如此。對農業生產者來說,哪裡還需要思考如何好好照顧各項農產品,達到一定的商業品質?對納稅人來說,可有公平正義可言?
民國102年(2013年)8月21日,時任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受訪時表示,政府花錢、農民感受不到成效,每年包括老農津貼逾500億元、休耕補助110億元、保價收購100億元、化學肥料補助40億元、水利會會員補貼30億元,農委會真正能運用的預算只有300億;認為補助排擠農業建設。
到民國109年(2020年),陳吉仲已貴為農委會主委,今年歲出預算編列1,339億8,927萬4,000元,比108年度預算1,227億1,222萬3,000元,增加112億7,705萬1,000元,增幅9.19%。打著改革大旗,但六年多前他批評的各項補貼不僅多數都存在,選舉年還加碼。
說穿了,農業建設、調整體質,不是優先選項,選票才是。
【即時短評】要怎麼痛 國民黨才能真心改革?
2020-01-13 12:42 聯合報 記者蔡佩芳/台北即時報導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右二)與副手張善政(左二)敗選,開票夜在競選總部感謝支持者。 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大敗,黨內檢討聲浪如海嘯襲來,但綜合各種檢討聲音,卻讓人感到似曾相識。
民國105年(2016年)1月16日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國民黨寫下「歷史上的大挫敗」。黨內年輕世代組成的「草協」開出改革第一槍,要求公開辯論國民黨兩岸議題在內未來定位的議題 ,重新建立以中華民國為核心價值、以台灣為主體的政黨主張與論述;青壯世代組成的五六七聯盟、中興菁英聯盟則籌組「開放聯盟青壯參政平台」再造國民黨。
四年後,近30位黨內青壯派議員、幕僚成立「+1」團隊,在黨中央門口開砲,要求推動黨內世代交替工程。
民國105年(2016年)2月3日,中常會提出這次總統、立委大選名為「輔選工作檢討」的第一份敗選檢討報告,歸納五個敗選原因:執政未獲認同;兩岸論述因民進黨拿香跟拜,無法凸顯兩黨品牌差異;黨內矛盾不團結,導致支持者失望;網路經營不夠深化和多元,議題論述未能有效爭取支持;缺乏長期培植人才,本黨理念與願景無法贏得多數青年認同。
四年後,同樣的問題卻再次重演,兩岸論述、培植青年沒有成果,黨內矛盾更是圍繞黨主席吳敦義為中心,爆發各種衝突。
民國105年(2016年)的敗選,至少還有吳敦義在選後第3天,出面表達「義不容辭」承擔黨的責任;而現在是選後第2天,國民黨青壯派寄望出面推動黨改革的中生代還在靜默,有沒有人勇於主動承擔,是個問號,還是要等黨內千呼萬喚才出來?
國民黨的問題一直都很清楚,即使不用檢討,人人心中也都有答案,但四年來,國民黨改革腳步卻不進反退,黨內不論大老還是中生代,改革誠意讓大家都打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