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春山/因應兩岸形勢,發球權在誰手中?(解讀大選系列 2)
◆ 王健壯/台灣從此將進入威權民粹年代(解讀大選系列 1)
◆ 陳亮恭/東京大飯店
◆ 王正方/下一代的事怎可以不管?
◆ 洪蘭/邊改考卷邊煮飯的鬱卒
◆ 周行一/投資人應很關心地緣政治風險
◆ 嚴震生/新的一年 新的論文
◆ 馬凱/滄海桑田卅年兩岸驚夢
◆ 盛治仁/了解自己、理解別人的最好方式
◆ 楊志良/寧可骯髒勝選 不可乾淨敗選
◆ 方祖涵/棒球名人堂的全票通過危機
◆ 趙春山/盼兩岸關係回頭是岸
◆ 薛承泰/成見、偏見、歧視
趙春山/因應兩岸形勢,發球權在誰手中?(解讀大選系列 2)
2020-01-13 00:31 聯合報 趙春山(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連任總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二合一」選舉落幕,不僅蔡英文總統以壓倒性多數勝選連任,民進黨也在立法院取得過半席位。面對「九合一」選後,台灣政治生態再度改變,兩岸關係何去何從?這是選後備受各方關注的議題。
從民國105年(二○一六年)民進黨重獲執政地位後,兩岸關係每況愈下,已從馬政府時期的兩岸和解,倒退至目前兩岸「冷和」和「冷對抗」的狀態,不排除未來雙方有直接對抗的可能。蔡總統當然理解,處理兩岸關係是一個十分棘手的議題,所以她在勝選感言和國際記者會上,花了相當多篇幅,陳述她的兩岸政策。重點是「不挑釁、不冒進」,堅持「守主權、護民主」的立場,願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重啟兩岸良性互動關係。
我認為這些都是蔡總統兩岸政策的基本理念,已見諸於她多次的相關談話當中。當落實到政府的大陸工作時,蔡採取的策略是「以靜制動」、「俟機而動」。過去如此,未來也不會有太多改變。只是,因為現在擁有八百多萬選民的背書,她此刻說的話,聽來就有「軟中帶硬」的味道。
雖然外界認為蔡英文敢向對岸「說不」,是她這次勝選的關鍵所在;但「維持現狀」仍是台灣的主流民意。蔡無意也無力改變現狀,但卻必須因應她所面對的現狀改變。
首先,民進黨雖因利用香港「反送中」運動,成功炒作「芒果乾」,為這場選戰累積了足夠的糧草;但人散曲未終,「選舉資產」在選後卻成為執政者,促進台灣內部團結的「政治負債」。《紐約時報》在投票前就評論,選舉已造成台灣社會的兩極分化。如毛澤東說的「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蔡總統選後必須「先安內、再攘外」,做好療傷止痛的工作。
其次,蔡英文的連任當非北京所樂見,但國台辦的回應卻是舊調重彈,顯示中共老神在在,對台工作仍是按表操課。選舉對中共對台政策的影響,只限於戰術層次,其「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對台戰略目標不會改變。中共會在選後加強對台「極限施壓」,力度更大,範圍也更廣。諸如外交孤立、經濟制裁、軍事威嚇和文宣作戰等,都是可能運用的手段。
最後,蔡英文去年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曾說,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有史以來最強的。這句話從美國官方祝賀蔡勝選的態度和用語,得到了驗證。中美針對台灣此次大選進行的角力,美國顯然占了上風。美國智庫做的研究報告早已預期,蔡英文會贏得這埸選舉。美國會強調對台灣的軍事和外交支持;而中共在激怒之下,也會以香港和台灣為標的,測試川普反擊中共行動的意願。知名國際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把中美緊張關係,列為今年第三大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台灣難以置身事外。由於川普的政策充滿不可預測性,這將使台灣的處境變得非常困難。
美國官方選前即公開表示,樂見兩岸展開和平對話,但民共陷入九二共識的文字之爭,重啟對話必須建立新的互信基礎,只有美國才有能力從中協調。形勢比人強,兩岸關係的發球權不在台灣手上。蔡總統只能就「可操之在我」部分,儘速建立一套危機管理的應變機制,避免台灣淪至「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