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場防疫加強動線、空間規畫
◆ 陳部長沒說的另一半答案
◆ 後觀光時代的預想
◆ Fed 雙帖振奮劑震盪全球
◆ 央行降息…政府應防資金亂竄
◆ 長輩見鬼中邪?當心失智來襲
◆ 畫中有話/政府準備18套劇本了嗎
◆ 鼓勵消費發現金最實惠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另類第三次世界大戰
2020-03-21 00:07 聯合報 / 林政忠
基於國人從事國際旅遊均有感染風險,指揮中心宣布自台灣時間3月21日零時起提升全球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網上流傳一段順口溜:「過去打仗叫戰役,這次打仗叫戰疫。過去戰爭靠大炮,這次戰爭靠口罩。過去打仗要攻城,這次打仗要封城。這場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打上半場,歐美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
歷史上人類多為領土而戰,這次是為健康而戰。這顛覆傳統戰爭定義,船堅砲利不再是勝利保證,科學文明在病毒面前顯得渺小,每個人既是盟友、也可能對立,社會面臨三大挑戰:
一、文明化挑戰:新冠肺炎從東方席捲到西方,不論貧富,無一倖免;先進國家引以為傲的生活文明、醫療體系、公衛觀念,都在這場病毒試煉中現形。中美兩強一手防疫、一手指控對方。諸強國在病毒肆虐下出現破口,若從防疫能量考核國力,SARS經驗反讓台灣成佼佼者。
二、全球化挑戰:地球村、全球化浪潮裂解。因為去除國界藩籬,反讓病毒如入無人之境,各國紛祭鎖國、封城手段,斷交通運輸是起點,接下來經濟活動、體育交流、文化展演等勢必限縮;高度依存的國際社會不可能永久閉關,鎖國是權宜之計,除非退回部落世界,否則病毒還沒消滅前,自己先自生自滅。
三、人性化挑戰:新冠不只散播病毒,更多的是未知恐懼。檢疫隔離措施打破人際互動和互信,歐美傳出對戴口罩東方人歧視和霸凌,為求自保紛紛搶糧搶子彈;台灣也是高度緊繃,只要有「逆時中」論調,馬上被網友出征、肉搜,忘了指揮官陳時中曾耳提面命:「我們的敵人是病毒,不是人類,合作才會成功,對立就會失敗」。
每當瘟疫橫行,世人總會聯想起諾亞方舟,因為人世間充滿仇恨嫉妒,上帝引洪水毀滅前,特別指示諾亞打造方舟求生,方舟象徵著最後希望。
這場全球防疫戰爭,許多人寄望上帝的諾亞方舟,希望炎夏到來,能消滅病菌。但至今沒人知道病毒從何而來、如何而終?新冠肺炎打破世界秩序和常規,也讓人重新檢視,這不只是人菌、更是人性大戰;雖充滿挑戰,日相安倍仍堅持完整舉辦東京奧運,相信人類智慧和意志,終能戰勝困境。
後觀光時代的預想
2020-03-21 00:49 聯合報 / 李明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監事(台北市)
我摩洛哥旅遊團在受困近48小時後,平安返抵桃園機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球疫病蔓延,給觀光業帶來衝擊;疫情減緩後,能再恢復榮景嗎?我覺得該有「預測想像」(scenario),一方面各行各業能事先調整體質,免得屆時無法因應新局。
此前旅行業繁榮美景,可能「回不去了」,即使不是永遠,預估也要十年左右的修整調養。可確定的是,對亞洲人的憎惡已造成極大衝擊,當然種族歧視非理性又不道德,但這是無法避免的殘酷現實。
即使疫情過後,個人去歐美地區也會審慎考慮,建議最好跟團,至少能增加一層安全保障。
異國觀光吸引力,是建立在安全前提下,因此,所有觀光體系與服務,是為觀光提供「環境庇護圈」,觀光客透過這層保護圈欣賞異國風光。一旦保護圈喪失,異國環境即成恐怖異域,看到一篇「摩洛哥逃命日記」,悚然心驚,摩洛哥是多少人嚮往觀光之地,如今死命也要逃回台灣!
但人們對於休閒需求是永不止息的,異國觀光雖受極大影響,但接近大自然的戶外遊憩,如登山、露營、踏青、賞花等,將是新休閒熱潮。此外,居家休閒也會異軍突起,一方面培養足不出戶休閒方式,如閱讀、品茶、聽音樂、玩遊戲等,對於休閒業者而言,也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陳部長沒說的另一半答案
2020-03-21 00:19 聯合報 / 黃崇源、陳威全/長庚大學教授、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研究員(桃園市)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圖為從泰國曼谷飛抵桃園機場的航班,兩名女性乘客從頭到腳包得密不透風下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以本研究團隊長期從事「新興流行性傳染病傳播動態電腦模擬及公衛政策成效評估研究」觀點分析,可解答民眾上述疑問。對於土耳其、埃及、台灣、歐美等國都一樣,許多境外移入案例,都是搭乘飛機,在機場辦理查驗證照通關手續、托運和提領行李。陳部長只說出一半答案,機艙殘留許多新冠肺炎病毒,民眾應盡量避免搭乘飛機。答案的另一半是,大量乘客出入、供飛機停靠和維護的大型國際機場,才是提供病毒傳播、到處殘留蹤跡的平台。
以統計觀點,在大型國際機場和機艙裡,接觸一個有傳播力的新冠肺炎患者,或者手部觸摸到新冠肺炎病毒機率,遠遠高於目前在住家附近、工作場所、學校行政機關等國內各式場所,接觸到患者和觸摸到病毒的機率。
透過流病模擬,我們必須正視,新冠肺炎之所以擴散得如此廣、這麼快,主要風險根源之一在各國大型國際機場和機艙。也呼籲,為了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也為協助政府延緩新冠在台灣大流行時機,若非必要,當前切勿安排出國旅遊,貿然進出機場!
機場防疫 加強動線、空間規畫
2020-03-21 00:15 聯合報 / 周文軍/前中正航空站主任(台北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旅客返台都要居家檢疫14天。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旅客長時間大量擠在入境通道,恐增加相互感染機率,造成防疫缺口;相關配套規畫、機場應變能力均應加強。
桃園機場每天都有班機旅客預報資料,統計隔天每小時旅客數量,據此可估算檢疫通關所需人力、設施,需要支援數,規畫每小時防疫車需求。桃機每航廈有南北兩個登機廊廳、每個廊廳有左右兩側。目前航機班次已大減,可依每小時班機旅客人數,彈性調整入境班機分散停放,於各入境層檢查,避免擁擠。
機場工作單位未能應變規畫,仍依往常運作,致不符旅客運作需求,應檢討。國際旅遊快速成長已為趨勢,現下為因應防疫需求,加速檢疫通關,除應檢討加強軟硬體設施外,可研究建立如免簽證旅客預先審核機制,讓國籍旅客於返國登機前,網路填報檢疫所需資料,預先審核。
三航廈有關規畫亦應檢討。三航廈因設計理念,入境證照查驗設於航廈四樓。旅客離機後,要走極陡坡度空橋上三樓登機門,續上四樓入境廊廳,走到航廈證照查驗後,再往下到一樓提領行李,行程較一、二航廈增加三、四分鐘。旅客多有隨身行李,且逾百分之九超過六十五歲,逾百分之七年齡不足十五歲。為安全、方便行李上下,許多旅客會選擇乘坐電梯,旅客擠在電梯封閉空間,成為高風險區。
四樓證照查驗區空間不足勉強設置,受限柱子及挑高空間影響,人工櫃檯排隊空間僅及二航廈百分之五十,需在擁擠環境運作,亦增加傳染風險。
登機門區域增加往四樓樓梯、電扶梯、電梯,縮減登機門運作、等待空間,影響防疫等相關作業。旅客離登機門即需轉換樓層,許多團體、親友會等同行者到齊再一起往上,登機門區域空間有限、電梯排隊空間不足,影響離機作業,延誤航機續航班次整備、防疫工作時間。
入境動線規畫不利旅客、航廈、防疫運作,也應調整設於二樓,四樓空間回歸航空公司貴賓室、轉機旅客休憩使用。
畫中有話/政府準備18套劇本了嗎
2020-03-21 00:52 聯合報 / 葉信菉
圖/葉信菉
民眾開始失去信心,賣場見搶購人潮,泡麵、衛生紙、罐頭等皆被掃光。更有趣現象是,民眾為搶購商品把購物車停在走道,呈現購物車排隊有趣畫面;亂中有序,恰如機場防疫景象。
但,民眾對疫情的恐慌指數漸增,不論是醫療、經濟、民生等種種問題,不是蘇揆「貨很多,盡量買」,即能化解;政府有如當年李總統「十八套劇本」的準備嗎?
鼓勵消費 發現金最實惠
2020-03-21 00:37 聯合報 / 葉美霞/公退(彰縣和美)
川普擬砸1兆美元救經濟每人發1千美元紓困。 (美聯社)
當新冠病毒疫情不斷延燒,確診個案也隨之上升同時,百業日漸蕭條,雖然政府提出六百億紓困,日昨又說要給一千億救企業,但口惠而未實至,各行各業一片哀嚎之餘,莫不希望政府能儘快出手,尤其能效仿美、日等國發現金給全民,才是最實惠的紓困之道!
疫情日益高張之際,別說禁止出國,國人也不敢在國內旅遊;儘管政府提紓困預算,但與其只給部分對象、少數經費,如何「振興經濟」?因此,不妨參照美、日、韓等國,拿出大筆經費救急,美國大手筆,要發每人一千美元,等於台幣三萬;日本則是逾一萬二千日圓,約台幣三千五百元…我們不敢奢求跟美國一樣,只要有一萬元消費,並仿效之前國旅,鼓勵國人在島內消費,相信這不失為一帖良方吧?
長輩見鬼中邪?當心失智來襲
2019-08-17 00:00 聯合報 / 陳乃菁/醫師(高雄市)
八旬吳姓老婦向家人表示家中「不乾淨」,晚上也不敢睡,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又出現副作用;老年精神與失智症專科醫師周伯翰診斷評估老婦罹患「路易氏體失智症」。 記者郭政芬/攝影
在診間就發生過,兒子帶母親來神經內科找我,抱怨媽媽最近都拒絕上床睡覺,頂多坐在椅子上瞇一下;母子都因為沒能好好睡覺而掛著黑眼圈。
兒子單純期望我開助眠藥讓母親睡覺,不然兩個人都要垮了。我先問阿姨,為什麼只在椅子上坐、不想去床上睡呢?阿姨神情疲倦的回答,讓大家都嚇一跳:「我不能去床上睡,因為床上躺好多人啊!我是要怎樣去把他們趕走?我看他們睡很好,不忍心叫他們起來啊。」
當下兒子眼睛睜得好大,才知道母親是有更嚴重的認知問題。我告訴他,在失智症中有一種在高齡時發生機率較多類型,叫做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會產生類似巴金森氏症患者動作慢現象外,還會有栩栩如生的幻覺,及時好時壞意識。
該症患者除會產生上面「見鬼」行為外,還有一種表現症狀也很常見。在過去民智未開時代,常會被誤認為是「中邪」。曾有家屬描述:「我太太是前一天正常、隔一天就變得不正常,正常的時候自己可以好好吃飯、看報,可是不正常時候就倒在地上打滾,根本聽不懂人話。」先生一臉焦慮問:「這是不是她血路一天有通、一天沒通?還是說發作是因為有不好東西來找呢?」這是典型的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行為啊!我耐心解釋病症,教導他們如何面對和用最自然的心情照顧患者。
路易氏體失智症對大眾來說,是比較陌生病症,但和其他失智症類型一樣,即使可配合用藥控制症狀,最好的照顧方式,還是透過日常生活安排減緩病情,因此家屬的應對方式,就格外重要;所以不要急著跳入「吃藥就好」結論,更不要誤信「驅魔」民俗方法。我們能做的,是多與家人談談,例如兒子若多問問母親,助母親卸下心防,就能提早發現母親並不是失眠問題。
對時下照顧老人家的兒女輩來說,我們應該要多花時間陪伴、觀察與溝通,也需要多理解失智症的不同類型,那麼當覺得長輩「怪怪的」,就可依靠醫學,提早給長輩正確醫療,也減少自己照護辛苦。
Fed雙帖振奮劑 震盪全球
2020-03-21 00:24 聯合報 /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台北市)
Fed主席鮑爾認為,美國經濟前景很大程度取決於肺炎疫情的發展,然而疫情目前充滿未知。 (路透)
為因應新冠疫情對美國影響,Fed祭出前所未見金融雙帖振奮劑:一次降息四碼及QE印鈔七千億美元;川普寄望可因此振作股市與選情。但金融市場卻引發投資人與跨國企業喝倒采與喝大采的拉鋸戰:一方看好國際股市可回穩,前景看俏;另一方則認為,這是錯誤診斷,視為穿腸毒藥。
新冠疫情在中國武漢大爆裂,引發全球重視。中國採取「限制人員移動」,以禁絕擴散速度與範圍,短短兩個月有效控制疫情。相較民國92年(二○○三年)SARS及民國96年(○七年)H1N1疫情造成感染率及致死率,中國管控模式創造了佳績。
歐美大國也賡續,疫情初始紛採封城鎖國模式,對付疫情:城市封城、製造業停車禁工、服務業閉市、貨品貿易暫停、國內外旅遊中斷、交通減流等,等同社會經濟大停擺。實物經濟停擺,當然會震盪金融交易市場。
封城鎖國或有利於疫情「止病」,但也造成「停市」傷害。人流、物流、金流、財流、商流、知流、訊流等,都是知識經濟活力與動能的基礎骨幹,「人流」一旦停滯或中止,其餘也同告停擺。任何失去動能的經濟,當然會像自由落體般下墜;於是,在個體國家,乃至世界宏觀層次,出現「供給面熔斷」的商品供應鏈大斷鏈危機,以及「需求面熔斷」商業服務供應大斷鏈危機。
此次對Fed喝采的跨國企業,認為絕無僅有的一次降息四碼,邁向「負利率」,立即效應有二:一是降低國內資金成本,解除繳息壓力(但對實物經濟一無用處);二是利率水準降,也意謂美元由強勢轉化為相對弱勢。
QE印鈔救市,等於進一步向市場加注五分之一數額強力通貨,其最短視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挽救川普「緊急搶救新冠易情惡化衝擊」的國庫空虛窘境,及銀行業營運困頓;不過「降息加上QE」,也同時激升美國通膨水準,減損消費購買力,不啻更惡化美國經濟景氣復甦力道。
美國以外金融市場,普遍只看Fed的「及時救經濟魄力」,跟隨華爾街起舞,沒有細審這帖迷幻藥,對非美國地區經濟的衝擊:一是「地緣性貨幣戰爭」潮或將再起;二是大量流出的國際資金,將轉入亞洲市場。
美元貶值,相對的,亞洲貨幣,包括人民幣、日圓、韓元、新台幣等都會必然性要相應「被動升值」。此與稍早亞洲貨幣競貶態勢,恰好相反;在當今世界經濟環境,資金大量流出美國,主要又流向亞洲;亞洲體質佳的各國股債市、黃金、房地產等金融資產,必然會因Fed的金融雙帖振奮劑,而大大受到激勵向上推升。
所以說,近日亞洲金融市場,竟與態勢完全相反的華爾街同步大跌大漲,根本是場非理性無厘頭式反應,應該要儘快回神才對。
央行降息…政府應防資金亂竄
2020-03-21 00:42 聯合報 / 魏世昌/工程師(宜蘭市)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此次降息目的是要減輕企業與家庭的利息負擔。 記者陳柏亨/攝影
為因應新冠肺炎對經濟與市場衝擊,一如外界所料,央行降息一碼。然而降息目的是為刺激消費與促進投資,但如以投資言,利率已經低到一趴水準,資金成本高低已不是投資重要考慮,而是缺少好的投資項目、適當的投資管道。
國內其實不缺資金,反因超額儲蓄過多,不少上市公司辦理減資、把錢退回給股東,企業逐年減少在台投資,寧願把錢放在銀行閒置。
換言之,除非台灣一直存在的五缺問題—缺水、缺電、缺工、缺地和缺人才,獲得決解與改善;否則降息不是雪中送炭,僅是錦上添花,宣示作用大於實質作用,不必過分期待。反倒是大量資金可能因流入房市而暴衝,政府應慎防資金亂竄。
再者,定存利率降到零,民眾就會去公共場所消費嗎?當美國景氣衰退,乃至受疫情影響,全球市場受到衝擊,台灣出口勢必也會受打擊,供給與需求面的雙重打擊,才是這次市場下跌主因。
只能說從經濟學角度及台灣經濟現況,央行降息明知道沒什麼效果,但因各國都降息了,且去過SARS期間央行也曾象徵性降息半碼,現在看來我國央行是騎虎難下,同樣是不得不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