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進口核災食品 豈能昨非今是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人事改組能否打通國安血脈
.聯合報黑白集/人民搬紙 內閣搬風
.經濟日報社論/進口核災食品 豈能昨非今是






經濟日報社論/進口核災食品 豈能昨非今是


2018-02-25 00:0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財團法人綠色消費者基金會21日上午舉行日本核災區食品議題公聽會,邀集食安辦、食藥署、原能會、民團、監委與立委代表共議。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羅真/攝影




過去指責馬政府考慮放寬限制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不遺餘力的民進黨,在執政之後,內閣官員、駐日代表,甚至政府高層一再透露考慮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的進口;髮夾彎之迅速,令人驚訝。當然,在時空環境以及其他條件改變下,政策並非不能調整;不過,如果執政黨真的以為開放核災食品進口是互利雙贏,那麼必須給台灣人民一個完整的答案,清楚說明政策轉彎的理由。
目前使政策立場有180度轉變,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當時不能開放的理由都已經不存在了。那我們必須要檢視現在政府準備開放進口的地區與檢驗標準,與過去的是否相同?如果相同,是什麼原因目前可以解禁?如果有所不同,那麼開放的理由是什麼?
依照目前政府的說法,未來開放是要以國人健康為優先,並依據科學證據及國際標準;但是馬政府當時也是以此方向做為解除限制參考,卻被嚴厲指責危害台灣人民健康,這一點是政府必須釐清的首要重點。
其次,當時台灣禁止進口的核災區食品,雖然在日本已經可以流通,但日本人普遍認為風險很高,所以仍然不敢買;基於此,絕對不可用日本已流通做為台灣也可以進口的理由。當然也有日本是因為滯銷所以才要求台灣開放的說法,請問現在滯銷情況改變了嗎?另外,我方也曾要求日本必須比照其他國家提供官方檢驗證明或輻射檢驗報告,不可以有差別待遇,請問未來若放寬限制,日本可以提供官方文件及報告嗎?
如果政府可以釐清上述疑點,將所有資訊公開透明,並將現況說清楚,講明白;若是情境真有變更,政策轉變是可能有其合理性,也會得到民眾支持。
開放核災區食品進口攸關國民健康,絕對不可牽拖不相干的理由,例如日本曾針對韓國限制日本核災區水產品進口,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提告,在小組判決中,韓國敗訴。政府以此案例作為台灣不能置身事外,而必須開放日本核災區產品進口。但是韓國與台灣對於日本的限制措施及範圍並不盡相同;而且WTO單一爭端解決案例的結果只限於個案,並沒有通盤適用的性質。特別是目前此案例並未結案,韓國仍保有上訴一次的權利,未來仍有翻盤的可能;以日韓初步的結果做為支持台灣必須開放的理由,並不太具有說服力。
新政府上任之後,在經貿外交方面表現仍有待加強。例如為了推動新南向政策,單方給東南亞國家免簽待遇,不但不符合國際慣例;而且免簽下使得國門大開,衍生了不少社會問題。為了要解禁日本核災食品進口,官員紛紛表態支持開放,完全站在日方的角度替日本解套,失去了中華民國官員的身分及立場。特別是相較於以往在野時堅決反對的態度,現今政府官員所展現的柔軟身段,以及過去強力反對的一些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如今幾乎全部不出聲,更給人有時空錯亂之感。
日本福島核災事變即將在3月11日滿七周年,相信日方要求開放的壓力必然會接踵而來;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協定(CPTPP)也將在3月8日正式簽署,台灣非常積極尋求加入。但政府千萬不要誤判情勢,以為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就可以使台日關係更上層樓,日本就會支持台灣加入CPTPP,甚至可以啟動台日自由貿易協定。開放核災區食品進口,更不代表台灣就可以走入世界而與國際接軌。
政府必須根據事實,堅守立場。在民眾對於核災食品安全疑慮未消除之前,不可貿然行事。政府也要想清楚,是準備拿開放核災區食品去換CPTPP及台日FTA?還是拿台灣人民的健康去換CPTPP及台日FTA?



聯合報黑白集/人民搬紙 內閣搬風


2018-02-25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內賣場衛生紙傳將漲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內閣改組,外交、國防、勞動部、陸委會及退輔會等五部會換將,但除了林美珠外,多屬職務移動或另作安排,稱之「搬風」再貼切不過。人民無感之餘,更因衛生紙將大漲,而忙著「搬紙」。兩相對照,何其諷刺!
這波衛生紙上漲,廠商的理由是國際紙漿上漲四成,有成本壓力。衛生紙是民生必需品,一大包一漲就多一個便當錢,更恐引發萬物跟漲,影響不可小覷。行政院卻說,「已責成公平會、消保處了解,若價格有不合理波動,將採取作為。」這種說法,多麼老調、官僚而推託。
在衛生紙價格蠢蠢欲動之際,一些飲料店家也宣布每杯將調漲五元。若是乘上每人每月的飲用杯數,對人民荷包的真實剝奪,只怕更甚於衛生紙。
反觀勞工薪資,蔡政府雖以軍公教帶頭加薪、道德勸說、獎勵等方式敦促企業跟進,閣揆賴清德甚且宣稱有七成企業加薪。但真實性如何,是因基本工資調升而形式調整或是真實加薪,仍然待考。政府可以打迷糊仗,但人民的荷包不會說謊
前幾年國際油價每桶漲上百美元,馬政府反映成本油電雙漲,卻飽受「覺醒青年」批評。如今國際油價降到六十多美元,九八無鉛汽油仍是當年的價錢,一般物價也齊聲喊漲,卻不見當時吶喊的覺青出聲。也難怪會有人說,要發「尋人啟事」
人民搬紙,荷包更空;內閣搬風,覺青失蹤…。不要懷疑,這正是當前的台灣


聯合報社論/人事改組能否打通國安血脈


2018-02-25 00:0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漫畫 波波
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將轉任外交部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次政府人事改組,有些陳腔濫調的分析稱譽「老幹新枝」或「秉持統帥意志」之言,或謂在總統充分尊重下,賴清德做了相關內閣人事調整云云。事實上,改組的基調是「重國安、輕內政」,如本報昨日社論評述,蔡總統主導之國安、外交、兩岸團隊的異動幅度遠超乎預期,這是因為在蔡總統執政廿個月後,國安團隊已經出現嚴重的功能不彰的問題,不能不動。
國安團隊要面對的是雙重挑戰:一是因應中國大陸日益升高的政治壓力,二是籌劃新的國際合作空間。年底九合一選舉在即,兩年後的總統大選亦形勢逼人,國安團隊倘有任何疏失,馬上就會反映在選情上;正因如此,國安運作不容有任何疏誤。
先談國防部長的角色。蔡總統上任之初,多方徵詢有資格的將領出任部長,多遭婉拒;馮世寬挺身義助,蔡英文應點滴在心頭。但是,馮世寬浮誇的個性影響社會觀感,也令軍中士氣消沉,他的階段性任務告終,此刻換人已嫌稍晚。下階段軍人年金改革,條件雖可能較公教寬緩,但引發軍人抗議勢不可免。新任國防部長嚴德發與退輔會主委邱國正沉穩治軍,必須妥善因應現役與退伍軍人的不滿
國防重頭戲,在未來台美軍事合作。嚴德發經過國安會的歷練,視野應更上一層樓,台美軍事合作已不僅僅是軍售議題,而是仿效北約體系朝亞太同盟發展,包括美、日、澳等的「互通整合」(interoperability)發展,這是新部長的挑戰。
兩岸方面,海陸兩會雙雙異動,陸委會換上新主委陳明通,海基會實際操盤的秘書長柯承亨調國安局;對照大陸三月初國台辦與海協會新人將雙雙到職,絕非偶然的。蔡政府一直認為,兩岸關係僵持是國台辦主事者從中作梗,故其間也曾由陸委會匿名官員多次發言批評;雖是奉高層之命行事,但對岸都把帳算在張小月頭上。一旦兩岸都換了新主事者,過去的心結歸零,或可以有個新開始。但這也只是期待,除非蔡英文的態度有基本的調整,大陸對台灣的要求不會改變,僵局也不變,即使換了與對岸稍有交情的陳明通,也一樣難以施展。
吳釗燮挾其豐富的資歷出任外長,看似「過分合格」,但他要面對的卻是從未有過的外交挑戰。兩岸僵局未解,大陸將繼續收縮台灣的國際空間,在國際上向我施壓。梵蒂岡即將與大陸簽訂主教任命協議,雙方談判建交隨時會開始,大陸外長王毅更揚言要拿掉我在非洲僅存的兩個友邦——布吉納法索與史瓦濟蘭
我外交處境自去年底以來,每下愈況。李大維任內丟掉聖多美與巴拿馬兩個邦交國,面對深綠的批評,他背負的是「老藍男」的原罪。相對而言,「根正苗綠」的吳釗燮或可訴諸悲情牌,幫蔡總統卸下許多壓力;但對人民而言,挫敗就是挫敗,責任難逃。吳釗燮或許也有開創新局的雄心,但結構限制如此,他要超越李大維並不容易。
一年多來,外界對國安會功能不彰迭有批評,據稱蔡總統本人都嘖有煩言。在國際外交事務上,不時還要吳釗燮跨刀協助,實非常態。李大維以穩健見長,但現在的國安會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尤其是幕僚作業的精緻化及狀況室的相關部會中級官員的值班等,目前的運作極不理想。國安諮詢委員是研究與執行的骨幹,若不稱職,當換即換,不能為了顏面任其繼續尸位素餐。
歸根究柢,國安會問題之鑰其實在蔡總統之手,她必須調整領導思維,才可能有解。目前各副秘書長、諮詢委員、乃至重要駐外代表,都由蔡總統單線領導,交辦任務據聞,大陸政策由蔡總統與辦公室主任詹志宏一把抓,他人無法置喙,這相當危險。
在越來越複雜而危險的區域環境中,如何凝聚智慧以防微杜漸,蔡英文的責任顯比她的意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