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專家之眼】睦鄰穩邊反圍堵 不畏衝突探底線

◆  【專家之眼】睦鄰穩邊反圍堵 不畏衝突探底線

◆  【專家之眼】立院通過三法 在野黨下一步?









【專家之眼】睦鄰穩邊反圍堵 不畏衝突探底線


2024-12-28 06:00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近來中國大陸與印度、越南以及日本關係有所改善。圖為2021年9月新疆軍區某團官兵前往2020年中印雙方戰鬥處悼念。(圖/截自「西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美國拜登總統即將卸任,川普捲土重來再度掌權,全球各國都領教過川普在前個任期善變強硬作風,因此從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後,除本身政局不穩、難以有所作為國家外,幾乎各國政府都開始調整政策,準備應對川普2.0版政策對國際社會,所可能產生衝擊效應。

許多政治觀察家與安全戰略評論者都注意到,在過去幾個月中,北京致力於發動外交攻勢,但最受人矚目焦點,就是其周邊關係顯著改善,特別是與宿敵印度往來互動,能夠順利獲得突破,雙方談妥邊境駐軍各自向後撤離,避免產生任何衝突誘因。

同樣在對日關係上,亦可見到明顯互動回暖現象;顯然北京睦鄰政策獲致相當正面進展,此對拜登政府在過去四年,刻意交好中國大陸周邊盟友,透過多種關係架構與合作對話機制,希望針對北京完成地緣戰略圍堵策略相關戰略布局。

對於北京來說,能夠穩住邊界地區情勢,對於反制華盛頓對其戰略圍堵布局態勢,更是極端重要。拜登政府運用北京與其周邊鄰邦之領土與邊境爭議,透過擴大矛盾與販賣戰爭恐懼,作為其拉攏中國大陸周邊國家,加入其對北京所建構戰略圍堵圈,其實是各方心知肚明策略,因此為能反制華盛頓圍堵戰略布局,改善鄰邦關係穩定邊境情勢,確實是北京必須採取之戰略選項。

在國際政治強權大國若打算約制各個與其打交道之對象國,使其為其所不願為,就必須仰賴迫使(compellence)策略,但若希望使其不為其所欲為,就須採用嚇阻(deterrence)策略。兩種策略經常會交叉使用,在收放之間去導引與約制對象國所將採取政策。誘之以利與動之以情當然就是敬酒,但威之以力與懾之以勢就顯然是對方不吃敬酒時,所不得不端出來之罰酒。

在與印度、越南以及日本關係改善同時,北京與馬尼拉雙方在南海較勁衝突,死結卻是愈打愈緊;菲律賓在美國撐腰支持下,在多個島礁刻意與北京高調對峙,並不惜採取主動進逼手法與北京海警與其他準軍事武力正面衝突,儘管馬尼拉確實是有其算計,但中國大陸亦是毫不示弱強勢應對,為何北京不畏衝突亦無視於華盛頓與馬尼拉聯手所發動媒體宣傳戰,其真正原因就是要去試探美國對此政策底線何在?華盛頓究竟能夠力挺馬尼拉到何種地步?

吾人必須理解到,從俄烏衝突開始,全球都在關注美國能夠支持烏克蘭到何種程度?華盛頓對於北約東擴到底願意付出何種代價?同樣對於美國掛在嘴邊,高調表態要實現之印太戰略構想,其所願意以及所能夠承擔之支援,對各個區域內國友邦來說,其實就是在考驗美國安全承諾是否可信。因此就北京與馬尼拉在南海對峙較勁來說,雙方都希望驗證美國向菲律賓所開出政治支票,在與中國大陸衝突對抗時能否順利兌現。

國際社會各國間互動關係總是起起伏伏冷冷熱熱,當強權大國願意為盟邦積極付出時,自然就會獲得許多國家願意扈從其後,呼應搭配其政策與戰略布局。但當強權開始只顧本身利益,不再願意為盟國友邦買單付出代價時,自然就不會再有國家願意與其唱和政策,當然此時要找到馬前卒為其效命,在危機發生時願意充當砲灰,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

誠然北京能夠改善鄰國關係,必然是經過努力,但之所以能夠順利獲得成果,相當程度要感謝整個趨勢是如此變化,而北京願意順勢而為,這也是因為能夠精準辨識整體情勢與氛圍發展趨勢。看到北京能夠順利睦鄰穩住邊境態勢,吾人亦必須思考,當整個世界局勢開始變化,臺海周邊戰略環境亦開始轉變時,綠營執政高層還是要繼續堅持目前政策運作軸向,不去思考有利戰略籌碼逐漸流失,還要繼續在這個看來態勢不利政治牌局與戰略賭局,堅持梭哈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