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負油價亂象 給市場上了一課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2956/web/

◆  經濟日報社論/負油價亂象 給市場上了一課
◆  聯合報黑白集/真的想參加國際活動?
◆  聯合報社論/「加零」的驕傲與哀愁:看台灣政經圍城







經濟日報社論/負油價亂象 給市場上了一課


2020-05-14 23:3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時間4月21日凌晨,5月份西德州WTI)原油期貨倒數第二個交易日,期貨合約價出現史上首見的負油價 當日結算更落至每桶負37美元的驚人價位前所未見的負油價及單日跌幅高達306%,重創在期貨市場做多或炒底的投機性交易人,為數眾多的原油ETF商品投資人也蒙受損失。

回顧當日,全球第三大原油 ETN── iPath B 系列標普高盛原油指數OIL),由 4.01 美元大跌至 1.88 美元,並在4月22日宣告清算下市槓桿型做多的原油 ETF 所受衝擊更大,ProShares 兩倍做多彭博原油 ETFUCO)股價由 33.75 美元劇跌至 13.11 美元、單日跌幅達61.1%全球三倍做多槓桿型原油 ETF 更因淨值過低或呈現負值而下市清算這種原油 ETF 商品幾乎全軍覆沒的情形,顯示出許多投資人、部分專業投資機構及商品發行商對該金融商品的了解及準備仍不夠充分。

具體地說,過往投資人習慣期貨價格最低僅為0元,以致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西德州原油期貨出現負值之際,投資人反應不及,未能立刻平倉停損,導致虧損極為驚人更有部分投資人因未即時停損,使保證金維持率過低而遭期貨商系統強制砍倉,承受大量的超額損失其中,最慘的是中國銀行旗下石油期貨衍生性理財商品原油寶」,因未能及時將5月原油期貨轉倉,遂出現按照結算價計算後的投資人不但賠光本金,還得倒賠價差給銀行的怪事。諸如此類的糾紛頻仍,使全球各地出現許多投資人對期貨商提告的事件。

經此一役後,全球各大原油 ETF 紛紛推出相對應的因應措施,以便在國際油價大跌或負油價再現時,可保住最多籌碼,並防止類原油寶事件重演當前國際主流做法大致可分為三個方向,一是在股本總值不變下,將多股合併進行反向分割減少流通在外股數,此舉可提升每股淨值避免觸及下市門檻;二是轉倉至遠月,以避免近月原油期貨負值與巨額波動之風險;三是拉高保證金維持率至合理水準,以確保交易安全,因而暫時降低曝險水位。當然,也有採行混合做法者

舉例來說,UCO 在4月21日宣布反向分割,直接以 25 股併1股,避免清算下市,並將期貨部位轉倉至9、12月份;另一檔兩倍做多的 ETF ── BetaPro Crude Oil 2x Daily Bull(HOU)則在4月22日宣布暫將部位曝險調至一倍,以降低波動性風險;全球規模最大原油 ETF ── United States Oil Fund LP(USO)在4月21日將近月期貨合約由分散轉倉到 6、7、8 月,之後並採取 8 股合併為 1 股的反向分割以提高每股淨值,接著再次轉倉更遠月份。

只是,如此調整又衍生出新問題。例如反向分割使價格拉升,吸引投資人再度進場,且投資人若因不瞭解價格走揚緣由而追價,反而造成投機風更甚,若油價又出現巨大跌幅,將讓更多投資人受傷;至於轉倉至遠月合約或調降曝險比重,都是減少波動、控制風險以保護淨值的方法。惟在近月原油期貨價格反彈時,轉倉至遠月的 ETF 無法充分反應漲跌幅,讓投資人享受不到油價反彈的好處,令投資糾紛再起。不過,在這個油價波動劇烈的非常時期,發行商在發行條款規範內端出因應風險措施,尚不失為符合情理的操作,目前國際間也未有監理機構認為此做法有何不適切之處

綜上,即便近期油價明顯回彈,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各地肆虐,且全球經濟回復正常活動時間難料,是以經過負油價洗禮後,投資人應更充分了解自身風險承受度,並對金融產品特質有更深的體認。當前唯一可堪告慰的是,在各大 ETF 紛紛轉倉至遠月後,6 月份到期的 WTI 原油期貨未平倉量已降至5月初的 27 萬口,遠低於前月同期的 63 萬口,本月再度出現交割日前多殺多的負油價機率已大幅下滑。












聯合報黑白集/真的想參加國際活動?


2020-05-15 00:13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我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團常任代表朱敬一去年八月退職,職位卻懸缺八個多月未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世界衛生大會(WHO)即將召開,政府正極力動員友邦提案,敦促世衛邀請台灣與會。但反觀我國早已是正式會員的世界貿易組織(WTO),上任大使朱敬一去年八月退職後,職位卻懸缺八個多月至今未補要說政府真想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從這點看,一點都不像

我國成為世貿組織正式會員已超過十八年,我駐 WTO 代表具大使身分,和其他國家代表平起平坐,是台灣最重要的國際參與舞台。如此重要的職位,蔡政府任其閒置不管,卻拚命在哪裡罵世衛組織秘書長,又拿磚頭砸世衛大會的門。這樣的國際參與態度,令人不解。

說穿了,蔡政府最近敲鑼打鼓製造參加 WHA 的聲量,重點不在「拚外交」,而是玩政治給百姓看,證明我們多麼賣力爭取,而對岸多麼鴨霸打壓最好中共表現得野蠻一點,蔡政府就可以拿來大內宣,激化民眾的反中情緒,那才叫穩賺不賠。馬政府時代台灣應邀參加 WHA,民進黨竟派人去場外謾罵我國代表,它哪裡是真想參與國際活動。

好笑的是,朱敬一退職半年後,蔡英文才核定已退休的前國貿局長楊珍妮出任世貿副代表」;兩個月過去,楊珍妮也從未赴瑞士就任政壇傳言,這項任命不過是在幫某人卡位」,赴不赴任當然不重要

最重要的國際組織職位空著不管,卻在進不去的世衛組織門外喧囂叫罵。蔡政府這種輕重不分的作法,若說是認真的國際參與態度,誰會相信?








聯合報社論/「加零」的驕傲與哀愁:看台灣政經圍城


2020-05-15 00:1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5月20日將發表第二任就職演說,美國學者極為關注。圖為她4月9日在陸軍台南營區,視導部隊戰備任務演練。 (路透)


新冠肺炎逾月本土零確診,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自稱「初步成功」。「加零」為蔡蘇體制五二○連任施放禮砲,在大內宣吹捧「防疫有成」之際,紓困之亂卻揭露台灣另一個的面貌:原來加零背後掩藏另一層民生疾苦防疫成績犧牲經濟換取的成果。全球各地正試驗各種解封策略,希望盡快回到正常生活;但對台灣而言,更嚴峻的考驗是:一場大疫,是否讓台灣進入一個巨大的政治與經濟圍城?

抗疫一百多日來,政府高唱「超前部署」,但除了口罩生產線,不見任何疫後社會重建的行動方案。蔡總統任命蘇揆續任,並送上「護國院長」的高帽;然而蘇揆部署的是個人聲望,把責任都推給防疫指揮官和地方首長,看不出瞻矚格局。民眾期待經濟復甦,卻只見政務委員炒冷飯,宣稱台商回流等投資台灣規模已加碼到近兆元台幣,將創造八萬工作機會。然而,對照讓勞動部頻感意外的無薪假和失業數字,乃至各行各業關廠與倒店市況,令人慨嘆高官和小民像是活在不同世界。

疫情重創我國產業,消費信心急劇萎縮,內需及就業市場所受傷害,與防疫成績截然不成正比。疫情其實只是最後一根稻草,真正讓業者卻步不前的是眼前只見時代的終結,舉目看不到未來

這波疫情,讓全球都面臨產業鏈及需求鏈的斷裂與重組。但台灣的問題早在疫前即已發生,卅多年來支撐經濟繁榮的政經社會條件,前兩年已瀕臨瓦解。蔡英文在美中兩強對峙中選擇親美抗中,不僅高科技、傳產業者得遠離中國,另謀出路;內需市場也因兩岸關係惡化消蝕,曾承受和平紅利的零售服務業被斷手斷腳

仗著防疫至上,蔡政府輕忽經濟的雙重衝擊,並以「零確診」自我感覺良好,粉飾太平。而滿朝文武忙於爭權卡位,不見一個肩膀扛起責任,讓民生活動循序解封。指揮中心顧問張上淳,社會對病例「零容忍」,讓下令放鬆的決策者壓力沉重此話的另一解讀是執政者把防疫當成集權治理的工程,要靠「加零」來維持其統治的神聖性;也因此,即使疫情趨緩,台灣仍被封印在圍城中。執政者唱和民粹鼓吹加零,除了防堵,沒有其他進攻對策,台灣缺乏如韓國或中國般一邊抗疫、一邊分階段復工自癒能力

蔡政府極力創造防疫神話,包括各類世界看到台灣的置入性行銷,但這些虛榮都無助解決生計問題。蔡政府雖因反中贏得防疫首戰,得到美國助我加入世衛的「口頭支持」,仍未拿到門票,卻被困在美中對抗的靶心。美國每天新增確診數仍未低於兩萬人,蕭條危機迫在眼前;蔡政府脫中入美的經濟路線猶如空中樓閣,提不出推動復甦的新政。

面對疫後的世界經濟秩序變化,台灣顯然毫無想像,更缺乏具體因應之計。這次韓國疫情大爆發,卻能藉由擴大篩檢,迅速控制文在寅總統日前發表就職三周年談話,要以經濟引領疫後發展,並揭示產業發展方向與策略,以及就業保障具體措施。他並不擔心病毒可能捲土重來,用明確政策鼓勵人民迎戰病毒與大蕭條,並就兩韓問題和區域安全提出合作主張,將危機轉化為國家再出發的契機,包括與中國大陸合作規劃新經濟組合,雙方人員的安全快速通關青瓦台不自滿於抗疫績效,積極開拓生存空間,蔡政府應虛心學習其行動力

台灣民粹政治之為害,在防疫過程盡顯無遺。先有「順時中」,後是「加零」,許多人在危懼中不問是非利害,只知黨同伐異紓困之亂背後顧腹肚的呼聲提醒我們:再多「零確診」,都只是原地踏步蔡政府必須思考如何突圍解困,台灣才能更上層樓面對中共政權的威脅,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