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經濟/樂陞啟示錄--強化股市治理刻不容緩

.聯合報社論..三百億救觀光,政院開錯藥單
.聯合報黑白集.廿五條命,一聲無奈?
.經濟日報社論.樂陞啟示錄--強化股市治理刻不容緩








經濟/樂陞啟示錄--強化股市治理刻不容緩


2016-09-12 00: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日商百尺竿頭公開收購樂陞股票案,創下台灣股市公開收購之收購者毀約的首例,約三萬投資人參與應賣,遭受巨額損失。本次樂陞收購毀約案最惡質之處,是公開收購已經成為股市炒作或內線交易的工具,而為何淪落至此?最大的問題是證券交易法並未對公開收購毀約有直接的罰則,而且,在公開收購相關辦法也未要求收購人有預繳保證金或履約保證的制度。
而公開收購是指股權收購方預計在50日內對被收購方(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股票購買要約,預計收購目標公司20%以上股權。因此,在宣布公開收購時,收購方應該已經準備好資金,包括:自有資金或銀行借款。
反觀,如果投資人從台灣證券交易所或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買賣上市、上櫃公司股票,一旦違約交割,足以影響市場秩序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0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金。一般股市交易違約交割有如此重的罰則,而公開收購毀約卻沒有,可見目前公開收購相關法規有不平衡之處,明顯有漏洞。
而投資人保護中心對百尺竿頭提告,認為百尺竿頭出具公開收購說明書,具有買方確實證據卻未履約交割,也只能以違反「民法」,而非證券交易法,在接受受害投資人登記辦理後,將展開團體訴訟。
上周五投資人保護中心召開之樂陞公開收購座談會達成四項共識,分別是未來公開收購人資金來源應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公開收購交割日期原則上不可變更、公開收購期限最長由現80天改為90天、公開收購達成預定收購上限,須就應賣股數資訊完全揭露;至於提供保證金部分,考量大多數先進國家未採行,且與會者意見分歧,不建議採行。
其中,以公開收購人資金來源最受重視,與美國相比,台灣公開收購辦法資訊揭露透明度不管深度與廣度都不如美國,由於美國對於資金來源揭露得非常詳細,如收購的資金來源有無跟銀行借款、借款比重,或是自有資金等,且須提出相關證明文件。
至於獨立董事的審查責任則必須強化,獨立董事應組成審議委員會,審查公開收購條件的公平性及合理性,同時應課以獨立董事更嚴格的審查責任,金管會應另外研議如何強化或衡平其責任。
如果金管會依照投資人保護中心的上述建議,仍然無法確保收購方一定會履約交割。在管理上就應再加強,當公開收購成為炒作股票或內線交易的工具,那麼就必須從源頭控管,而上述建議是強化收購資金來源的揭露,可以監管收購方做到一定程度的履約責任。其實目前在公開收購說明書已經有針對以現金為收購對價者,應載明自有資金明細,以及如有以融資方式取得者,應詳細載明所有融資計畫內容,包含融資資金來源、借貸雙方、擔保品等;但是,樂陞收購毀約案仍任由發生了,可見在監管收購資金方面還有改進空間。
至於,要求審議委員會要審查收購方履約的可行性,這在實務上不切實際,很難落實,因為審議委員會只有十日的時間,而且是由目標公司組成,如何審查、確保收購方一定會交割?如此要求只是在出事後,有人負起責任而已。試問如果改由金管會在十日內審議,有辦法達成收購方履約保證嗎?
我們呼籲金管會要正視如何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可思考以下兩個建議擇一採行,第一是修改公開收購辦法,加入收購方要提供保證金或付款履約之「有法律責任的保證文件」。第二是修改證券交易法第155條加入公開收購違約交割,足以影響市場秩序者,負有該條的刑事與罰金的責任,如此可與在股市違約交割的責任有衡平性。

聯合/廿五條命,一聲無奈?


2016-09-12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陸客團火燒車事件偵查終結,認定是司機蘇明成預謀輕生,拉全車旅客陪葬;因其身亡,不予起訴。如此,廿五條人命,只換得一聲無奈的喟嘆,真是難以想像的荒謬。
此案從「車禍意外」變成「預謀殺人」,是比「髮夾彎」還要彎的大逆轉。車上藏油、司機喝酒等關鍵事證,都在陸客全部接受理賠後方才出現,未免來得太遲,也難怪招惹台灣刻意「隱匿事實」的議論。老實說,陸客來台大減,除了與兩岸關係變冷有關,政府在這次事件的冷漠處理,恐怕才是讓陸客心涼的主因。
試想,如果喪生的是台灣人,政府如此草率的處理,民眾能接受嗎?如果不能,為什麼政府要降低標準來對待陸客?再試問,如果台灣旅客在大陸發生類似事故,我們能接受對岸用草率、冷漠的手段打發嗎?如果不能,為什麼我們不用對等、善意的態度來處理這些事件?
桃檢在宣布結案時,發表了一段顯不合適的註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無論生與死。而我們只能憐憫~」我們看不出來,檢察官到底在向誰表示憐憫;是凶手,還是受害者?何況,檢察官的職責在追求真相、訴諸正義,如今卻說出「每個人有路要走」這種不著邊際的話,未免離譜。
蔡總統藉機對罹難陸客家屬致哀,也算是對她先前被批表現冷漠的彌補。然而,遊覽車未裝行車紀錄器、安全門鎖死,及對前科危險司機的管理不足等,都不必改善或追究嗎?

聯合/三百億救觀光,政院開錯藥單


2016-09-12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13個觀光相關產業的公會、協會組成「百萬觀光產業自救會」,以「912站出來,觀光產業危急存亡之秋,政府不該漠視」為題,發動台灣觀光史上最大規模遊行。圖/黃義書


觀光業不滿來台陸客驟減,十三大旅遊業今天將上街抗議。為化解業者憤怒,行政院日前迅速提出四大方案因應,包括提供三百億元的紓困貸款,擴大國內旅遊,及開拓多元市場等。但業者對這些方案並不領情,大呼「我們需要的是客源,不是金錢」,一語道破政府開的藥單根本「不對症」。
陸客不來,主要原因是新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轉冷。此外,綠營人士一再冷言冷語,並在網路上散播「陸客不來,寧靜來了」等惡意文宣,弄到許多原對台灣具有好感的民眾產生「惡台」心理。如今,觀光業的困境在客源不足,政府應做的是設法讓陸客回流,與開拓內外多元市場並進;但行政院卻推出三百億紓困貸款,根本是一個「頭痛醫腳」方案,如何可能解決業者的困境?
更有甚者,有民進黨官員把責任全推給前朝,指責馬政府未做好風險控管,致使台灣觀光業的命脈被牽繫於陸客。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事實上,觀光業「命繫」於陸客,台灣並非特例,看看鄰近國家的情況即可一目了然。
陸客近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觀光客來源,在許多國家的旅遊人數都位居前茅。去年,陸客來台人數有四一八萬人次,佔外來觀光客的四成;而鄰近的韓國與日本,去年陸客總數分別為六一一萬及四九九萬,都超越台灣甚多。其中,赴韓陸客更佔韓國觀光客總數的四成八,比台灣更高。可見,觀光業「命繫」陸客並非台灣特有現象,而是全球觀光市場的普遍現象。
撇開觀光客的增減不談,陸客在台消費能力高於其他地區旅客,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據觀光局統計,來台陸客人均日消費額為一二三美元,是日本旅客四十美元的三倍之多。在韓國,去年陸客人均消費超過七萬元台幣,年總計達二二○億美元,佔韓國去年GDP的一.六%。可見,就消費力而言,政府想要招攬新南向客源以填補陸客流失的損失,根本不可能達陣。
再看,中日兩國近幾年因釣魚台主權爭議而關係不睦,但陸客赴日旅遊的熱潮卻絲毫未受到影響。近年在日本的積極招攬下,陸客赴日旅遊人數年年逆勢增長,其做法或可供台灣借鏡。
第一,是日本的政經分離措施:二○一二年安倍政府宣布釣魚台國有化後,中日關係急速惡化,但日本並不因兩國外交失和而抵制陸客,反而大幅放寬陸客赴日的簽證條件。例如,原本「年收入三十萬元」的簽證門檻,降為「十萬」人民幣;原本十五天的停留天數,也延長為三十天。同時,為了因應陸客增加,日本駐陸使館還破例發放臨時簽證給陸客團,這讓該年陸客人數大增八成。最近,日本政府更考慮全面開放陸客赴日免簽證。
其次,是日本的務實態度。陸客驚人的「爆買」力,讓日本商家趨之若鶩,紛紛在百貨及免稅店設置中文解說員,以鼓勵陸客採購。位處九州偏遠的佐賀縣為了招攬陸客,甚至從去年十月起,由地方政府出資代為支付陸客超重的行李托運費用。日本不僅從未對陸客的爆買行為發出任何負面評語,還進一步放寬自由行陸客的簽證。事實上,陸客強大的消費力,也成為日本經濟復甦的一大推力。
反觀台灣,除了政府兩岸政策堅不鬆手,民進黨內部還不斷自己打政治口水戰。日前張景森一席「陸客是朋友」之說,立刻遭到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打臉,林全和其他綠營同志次日又再加補幾拳。在關鍵時刻,執政者還充滿義和團式的自大心態,如何產生振興觀光的動力?
今年來台陸客將減少六十五萬人,估計台灣將減少三六○億外匯收入。現在,行政院故意不提客源問題,卻要掏三百億紓困,這抵得過台灣減少的觀光收入嗎?又解救得了業者的燃眉之急嗎?要客源,給紓困,這簡直是請鬼拿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