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 星期四

盛治仁/給下一代宜居環境 你我有責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給下一代宜居環境 你我有責
◆  林中斌/另類李強 破一言堂
◆  趙春山/陸對台新走向:撥亂反正,爭取民心
◆  王文華/家有「法拉利」,為何開「喜美」?






盛治仁/給下一代宜居環境 你我有責


2023-05-18 04:57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日前參加歐萊德聯合報願景工程基金會合拍解凍格陵蘭紀錄片首映會,看到片中隨時都會發生的大片冰塊崩裂,令人怵目驚心。格陵蘭前總理 Kleist 在開場就提到從小看到大習以為常的冰山,就這樣慢慢消失了。事實上,格陵蘭的冰山正以每秒鐘融化一萬噸速度流入大海,這是非常驚人的數據。

不只如此,格陵蘭地底永凍土層開始融化,不只造成地基鬆軟房屋傾斜,還可能將其中封存碳大量釋放出來,造成更嚴重的氣候危機

另外一群受害者則是雪橇犬。因為冰蓋融化速度加快且結冰時間縮短,當地人逐漸以船隻取代雪橇,當地本來有八千隻雪橇犬因為缺乏資源照護大量死亡如今只剩約三千隻

更嚴重的問題是即使是住在格陵蘭的居民,對於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也有不同解讀。有人是消極地沒有感受到什麼差別,有人甚至還認為暖化很好,讓當地植物有更長的耕種時間,也能種出更多種類和數量。這樣的看法完全只局限在很狹隘的範圍,而忽略了巨大的外部負面效應

格陵蘭發生的事,跟遠在台灣的我們有什麼關係?

格陵蘭的冰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估計將會上升七點四公尺,會影響到全球約四十%居住在沿海地區人口造成許多人變成氣候難民。氣候變遷的問題,全體人類休戚與共,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氣候變遷最大的危機,是許多人因為不了解問題嚴重性而缺乏危機意識或是有危機意識而未採取行動。不要等到大規模森林野火燎原農作物歉收以及海水暴漲時才開始亡羊補牢。

我就屬於前者。在這必須坦承,幾年前的我不具備環保意識。近幾年因為工作關係學習到的資訊,才讓我愈來愈關切這個議題,並意識到其嚴重性。

另一方面,我很欣賞片中非常理性的呼籲,宣導這一些科學研究數據的目的不是要大家被焦慮或無助感淹沒,或是造成社會恐慌和對立,而是希望引起討論與重視,讓公共政策商業模式都能有所調整,共同找到有建設性長期解決方案

這很不容易做到。去年成千上百位科學家花了幾年時間研究後發布了 AR6 氣候變遷評估報告,結果不久就發生威爾史密斯在奧斯卡典禮掌摑克里斯洛克的事件,吸走了大量媒體和社群的版面,讓研究者有些氣餒。

可以短暫氣餒但沒有權利放棄努力,眾人的事,只能眾人解決。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努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宣導並落實。每個人對碳排放都有「貢獻」。查詢網路資料顯示,吃一份牛排或開車四點八公里,碳排三三○公克;用電一百度,碳排七十八點五公斤;每天用手機通話兩分鐘,一年碳排四十七公斤。

台灣人均年碳排量約十點七公噸,全球排名十九,曾經是亞洲最高,也高於許多已開發國家。我們都該負起責任,給下一代一個宜居的環境。歐萊德和願景工程的努力做了企業和媒體很好的示範。

作為八十億人口的一份子,不要輕看自己的影響,也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集體力量破壞或是改善貢獻,都是很驚人的,端看我們要站在天平的那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