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成立主權基金 先消除社會疑慮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緊急避難包很夯,誰把台灣捲入戰爭?
◆  聯合報黑白集/觀光署的魔法KPI
◆  經濟日報社論/成立主權基金 先消除社會疑慮








經濟日報社論/成立主權基金 先消除社會疑慮


2025-06-29 03:0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成立主權基金 先消除社會疑慮。 聯合報系資料照


我們曾多次在本社論中剖析川普混亂」,提醒民眾川普不但在「關稅魔鏡」中,看到了自己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更在「海湖莊園協議」中,確認對等關稅是用來欺凌各國搶錢工具。川普以單方面提高關稅逼迫各國跟美國談判,但談判的內容並不僅限於貿易問題解決,而是包括任何可以「捐輸金錢利益給美國的各種方案。

川普誓言恢復美國的製造業能力,除了要求赴國外設廠的美國企業如蘋果公司回美投資之外,更脅迫外國企業如台積電(2330)須積極投資美國。面對此一變局,各國政府與企業無不戰戰兢兢的思考如何與之談判對弈。但於此同時,美國卻仍然不斷地推出各種各樣搶錢花招。美國眾議院日前快速通過了一個川普所謂「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其中第899條款賦予美國財政部針對對美國實施不公平課稅的「歧視性外國」,課徵最高稅率達20%的報復稅。雖然美國財政部與G7國家談判,已刪除這個條文,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這個稅的課徵對象,是美國的談判籌碼,不僅包括企業與個人投資者,還納入政府實體以及機構投資者例如主權財富基金退休基金等。

近來,台灣社會正在熱烈討論賴總統執政周年所提出的主權基金構想大體上而言,主權基金功能有二一為增加財富價值另一為提升產業發展前者重點在於創造投資收益,類似財務投資後者目的在於經濟戰略布局,較重實質投資,是「提升台灣經濟發展動能」的國家級投資平台。

賴總統宣示台灣未來走的是「立足台灣、布局全球,並加強美國」的經濟路線。合理的推論,台灣主權基金未來當有不少對美國產業投資。由於台灣遵行全球最低稅負制」的國家,被美國列為「歧視性國家」的可能性很高。賴政府顯然以為成立主權基金擴大投資美國,應是一個因應川普關稅貿易壓力解套良方

其次,主權基金的設置在國內已爭議廿餘年,一直未有共識,主要原因即在於社會對政府管理效能監督機制沒有信心。政府為引導協助產業發展早已設有「國家發展基金」,民國一O六年(2017年)更另成立台杉公司投資新創產業,其中國發基金就占約40%的資本額。這種「類主權基金」的設計無非是想逃避政府相關人事預算監督法規限制,但卻也更凸顯出民眾對政府投資不信任,歷來政府從沒有對症下藥解決過問題。

這次賴政府決定制定專法明確規範主權基金的財源管理操作監督等。但根據財政紀律法第8條規定,非營業特種基金的新設「應具備政府既有收入國庫撥補以外新增適足」之資金來源,「且所辦業務未能納入現有基金辦理」。而所謂政府既有收入更明訂為「政府依照財政收支劃分法所收取之收入,且已循年度預算程序納入總預算歲入來源之收入」

依此,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應屬政府既有收入,殆無疑義,自不能做為新設主權基金財源就算財政部欲以國庫撥補,亦為法所不許。如何找到「新增且適足」的合法財源,在在考驗著賴政府的智慧。

總之,主權基金設立最重要的是基金類別宗旨確立以及社會信任度爭取。我們欠缺的到底是創造財富價值還是引領創新產業的基金?為什麼?民眾如何相信政府?我們不要模糊不清空洞浮華說詞

至於財源問題,政府當然可以在制定專法排除財紀法第8條的適用。然而,這種便宜行事的做法正好坐實了政府帶頭破壞法紀」,也難怪社會輿論主權基金爭議始終無法消除了。
















聯合報黑白集/觀光署的魔法 KPI


2025-06-29 01:0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交通部新任觀光署長,由松山文創園區前總監陳玉秀(右)接任。 記者曾吉松/攝影


交通部觀光署長陳玉秀新上任,為化解國際旅客千萬人次難達標的窘境,提出檢討以量作為 KPI 單一指標等策略,被業者批評過於理想外行

陳玉秀是否外行?交通部長陳世凱強調,陳玉秀是出身民間業界首例,但未明說的是,她雖有文創策展資歷,卻從未參與觀光政策制訂,也無觀光旅遊業背景;輿論對她「外行領導內行」的質疑,實不下於民進黨青年軍出身接掌交通部的陳世凱,以及無交通專業出任高鐵董事長史哲

改變觀光 KPI 是否太理想化?振興觀光的確不能只看旅客量,但卻是觀光 KPI 指標的基礎,且與產值正相關。有旅遊業者即直言,量縮價跌產業就崩盤,從沒看過哪個國家旅遊人數衰退,產值卻能創新高。

新冠疫情五年,來台旅客年年破千萬人次,陸客數始終居冠;疫後解封,卻因兩岸關係急凍,去年來台旅客不到八百萬。反觀放寬陸客簽證的日本,卻暢享報復式觀光」紅利尤其陸客停留天數、平均日消費、購物金額等多超過他國旅客,因此業界有「一陸客產值等於兩日韓、三東南亞旅客」說法

陳玉秀改變觀光 KPI,說穿了就是不願正視台灣觀光 CP 值遠遜鄰國的自欺欺人,以及不敢忤逆賴政府不喜陸客鴕鳥心態,只能大玩魔法 KPI 矇混人民,但這要如何改變去年觀光逆差史上最慘事實












聯合報社論/緊急避難包很夯,誰把台灣捲入戰爭?


2025-06-29 01:0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3月27日在台南安平區郵局對面廣場進行演練,賴清德總統(中左)親臨視察,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中左二)出席。 (中央社)


總統府舉行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四次委員會議,賴清德總統宣布,今年七月是「國家團結月」,漢光四十一號演習和城鎮韌性演習將陸續登場。同一時間,賴清德的「團結國家十講」也持續在全台展開,激化兩岸關係,更為大罷免煽火賴清德一方面重塑國家認同,一方面以「國家」和「團結」為名,將台海防衛城鎮韌性演習變成護航大罷免政治動員,不僅撕裂社會,更犧牲國軍專業台海安全

今年漢光演習時間特別延長,並且聚焦城鎮韌性演習,尤其全聯福利中心門市也要進行警報發放、員工應變、賣場顧客避難引導、情報傳遞與狀況處置等民防模擬演練,未來還將擴及四大超商民營賣場配售點合作。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議後並特別介紹「緊急避難包兼任委員會執行秘書的內政部長劉世芳還說,近期緊急避難包「非常夯」

台灣地震和颱風頻發,政府過去曾宣導家戶準備防災包;近期緊急避難包突然很夯,則反映了民間對於台海情勢緊張直接感受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最近在臉書開箱介紹避難包,強調隨時備好避難包,才能在突發狀況快速應對,也被民眾解讀是在暗示台灣應該「備戰」了。但除了黑熊學院大賣昂貴避難包爽獲暴利、搶賺國難財外,賴政府似乎只得意推動全社會韌性有成,卻看不到民眾對於兩岸可能戰爭相殘憂懼

當民眾備妥三日生存所需災難來臨一拎就走的緊急避難包時,當民眾進入全聯門市購物卻被引導進行防空避難時,在戰爭陰影社會防衛韌性名義下,這些都顯得理所當然。但賴政府不要你思考回答的問題是,誰把台灣捲入戰爭,然後要求全民防衛,又藉國安進行政治動員

中共不願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共軍機艦繞台,破壞台海穩定。但從馬政府到蔡政府,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從蔡政府到賴政府,兩岸情勢急遽升高。賴清德上任一年,從就職演說國慶演說新兩國論,到賴十七條定義境外敵對勢力,接連引發中共三次環台軍演;就職周年演說刻意不談兩岸關係,反而另提兩岸「併購」說,氛圍則似略見和緩。這顯示賴清德完全清楚美國的底線、中共的紅線,以及台灣民眾的和平願望,但他很快又用「團結國家十講」挑戰各方

賴清德的「團結國家十講」,才進行到第二講,已經隱隱然帶來國家級災難。第一講以台獨史觀新兩國論更明確定義台灣、中華民國和兩岸關係,立刻又引起中共點名批判。第二講要求透過一次次的選舉罷免,「打掉雜質」;然而賴清德從去年的「洗滌人心」到如今的「打掉雜質」,顯露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分化排他心態,而大罷免就是披著民主形式打掉雜質重要手段,更令人擔心賴政府逐漸走向「純化」社會的極權目標

七月將臨,這不僅是民進黨推動大罷免政治熱季,也是漢光四十一號演習和城鎮韌性演習登場的國安熱季。賴清德在全台進行「團結國家十講」,又宣布七月是「國家團結月」,兩者合而為一。但「團結國家十講」是要為大罷免動員催票,漢光演習和城鎮韌性演習卻是要鞏固國家安全;團結反共保台,既被用來進行政治分化意識形態清洗,同時又被拿來進行軍事演練社會動員。賴清德利用漢光演習城鎮韌性演習掩護大罷免動員,也許能滿足他的政治意圖權力需要,卻對國軍專業國家安全民主政治社會團結,都造成嚴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