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盛治仁/當今政經氛圍 能再創產業奇蹟嗎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當今政經氛圍 能再創產業奇蹟嗎








盛治仁/當今政經氛圍 能再創產業奇蹟嗎


2025-06-30 00:00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著有《領導自己的人生》)


最近拜讀了夏珍女士新書一座總統圖書館的誕生」,有兩方面重要敘事紀錄,一是朱雲漢教授克服各項困難十年磨一劍的全心投入;另外則是蔣經國前總統過去事蹟的點滴回憶。本文先聚焦於後者。

在這個分歧的社會,經國先生在某些人眼中是經濟發展、安全維護和民主改革的貢獻者,在某些人眼中則是威權體制代表。即便如此,歷年來的民調都顯示蔣經國總統是歷任元首民意評價最高的。

多元化社會裡一定會有多元評價,連經國先生本人都在日記裡說:「此生對黨國同胞關係,有正亦有負,不知正負兩者足以相互抵銷乎,不過,一生存心無惡意,此則可自慰者」。他也不期待被美化神化,但求無愧於心

書中提到經國先生很不喜歡不必要花費,連夫人蔣方良換了一台新電視都被責備,所以當住處漏水時都得等到他出差才趕快抓緊時間修繕。我想這正是為何一個威權體制的掌權者身後如此令人民懷念的原因。蔡英文前總統面對內部和部分支持者的不同意見,還是選擇在園區正式開幕時親自出席,也側面印證了經國先生跨越政黨認同

我曾有幸在和朱雲漢教授討論園區餐廳營運時被導覽參觀七海寓所,裡面擺設和家具十分簡樸,甚至還有用膠帶貼桌面的修補,以及幾卷據說是蔣方良夫人喜歡看的錄影帶。相對金權政治緊密結合的當代,這位黨國合一時代權力一把抓的強人過的卻是如此儉樸生活

人們不需要看他什麼,只要看他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什麼(車)等,自然就會有個判斷,他們做事動力是為什麼?為了誰?跟我之前看「林肯的兩難紀錄片感受一樣,都是有權力的人發自內心地去關懷什麼都沒有的人。

經國先生曾經錯用過葉姓陶姓兩位品行不佳的人,從此不但斷絕王姓介紹人來往,也不和政商界私下往來深自檢討,從此更慎重地自覺自律以免再因自己誤判導致敗壞官箴的事情發生。「我的地位愈高,被部屬矇騙的機會愈大,此有關事業之成敗,不得不謹慎將事,對於吹牛拍馬之徒應遠離之」。這個風格向下延伸到七海警衛室,「在外面說自己是七海的人,絕對不是七海的人」。

我想到最近不管是紀錄片造山者」或是跟半導體發展的許多書籍中所載,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巨大商業和科技成功,歸因於當年政府正確決策財務政策支持卓越個人領導力、和一群有使命感優秀團隊全力投入綜合因素結合,再配合客觀國際政經環境加上時運,缺一不可,絕非僥倖或運氣。很多人懷念的,是在那個物質缺乏年代,卻能攜手共迎挑戰團結精神

歷史可以各有記憶所有過去都是讓台灣成為現況部分原因,都該功過並陳,誠實面對思考過去是為了惕勵未來,不是為了黨同伐異現實是大家都面對共同未來命運共同體不只是形容詞而是真實描述當今對抗到底政經氛圍,有可能攜手創造繼半導體之後的下一波奇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