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神操作:製造業流向大陸?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4148/web/ 

◆  聯合報社論/當「國家怎會變這樣」成為多數人疑慮
◆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黨.中國黨.台灣黨
◆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神操作:製造業流向大陸?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操作:製造業流向大陸?


2025-07-04 00:42  經濟日報/ 社論
川普本想讓中國的製造業流向美國,結果卻反而是美國的汽車工業流向了中國。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對全球的關稅戰,中國則以管制稀土相關物資出口來回應。一開始,大概川普及美歐各國企業都不太在意,但兩個月後,終於感到不太對勁,因為有工廠開始停工了。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多家車企正考慮將部分汽車零組件生產轉移至中國大陸,以避免因缺乏稀土被迫停產相關現象也引發嘲諷,說川普本想讓中國製造業流向美國,結果卻反而是美國的汽車工業流向了中國

許多企業代表最近湧入白宮,希望政府能儘快解決問題,否則只能把生產線搬離美國;他們告訴川普,庫存只剩下數周,如果再買不到稀土生產線就會被迫關閉

稀土可用於各行各業,第一個受不了的之所以是美國車企,是因為它用量較大。其中最重要的電機,因為它依賴電磁驅動,而且用量不低新能源車需要,燃油車也需要。由於稀土難買,為了減少對電機的需求,現在有些車企考慮取消部分高端功能,例如將原本使用多個微電機的可調節座椅改為機械座椅;那些不願給自家產品降級的車企,則想到另一種方法,即把未完成零配件先賣到中國,在中國境內安裝上一枚口香糖大小的稀土磁鐵後,再出口到美國,這樣就可以規避「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條例」,這樣做,難免會增加大量成本。進一步想,如果非要把零配件半成品先發到中國,安裝好磁鐵後再送回美國,為何不乾脆直接在中國製造一整套完整零配件呢?這樣成本會更低,如此一想,那就不如把所有需要用到稀土永磁材料零配件生產線全部搬到中國

相對於汽車產業,美國軍工產業壓力更大,因為它們需要稀土更多依賴更大。製造一艘維吉尼亞級潛艇需要稀土40噸,製造一架 F35 需要稀土400公斤;製造一枚戰斧導彈需要稀土400克。中國現在並未禁止稀土出口,只是管制,目的是限於民用,不得轉為軍用。所以任何外國企業需要稀土,就必須讓中國核查,相當於對每一單位的出口稀土都加配上了電子核查身分證,全程監管滴水不漏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能建立起自己的稀土產業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嗎?很難!難到就現實而言是不可能

美國不是沒有稀土,甚至也是一個稀土出口國家,關鍵在於冶煉在中國宣布針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政策後,美國科技巨頭馬斯克社交媒體發文表示,指「稀土並非稀有,真正的挑戰在於冶煉加工技術能力,而稀土礦本身。中國的冶煉加工技術能力,無可取代

中國自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開始,展開了對稀土產業整頓,以國企主導統合市場,一方面嚴格要求環保,一方面不惜代價砸巨資研究稀土提煉科技廿多年來,中國的稀土行業裡出了百多位院士(外國幾乎為零),導致中國稀土提煉技術工藝水平遙遙領先世界

由於提煉工藝技術巨大差異,美國稀土開採成本1噸為2.8萬美元,中國僅為0.8萬美元。美國提煉電費是中國的三倍人工成本則高出五倍以上,所以,即使加徵300%關稅,進口中國稀土仍比本土生產便宜。在這樣的情況下,歐美建一座稀土工廠需時三至五年,現在稀土價格高,看來有利可圖,可如果辛辛苦苦投入巨資建好了提煉工廠,中國又開放稀土出口怎麼辦?試問在這樣的前景預期下,有哪一個美歐企業投巨資冒這樣的風險。美歐要想脫困,只有一法,就是也搞國企,但這一來就不是美國最崇尚資本主義了。

萬萬沒有想到,川普對全球發動的關稅戰,竟然逼出中國稀土戰,反而讓美國的製造業進退維谷,中、美兩強的世紀大博弈,棋下到了此處,棋局還將如何發展,真是充滿懸念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黨.中國黨.台灣黨


2025-07-04 00:43  聯合報/ 黑白集
馬斯克再開砲,指參院若通過「又大又美」錢坑法案,「美國黨」隔天就會成立。圖為5月底他和川普在白宮的檔案照。 (路透)


美國參院通過「又大又美」錢坑法案前夕,伊隆.馬斯克在 發文警告議員們:這項法案如果通過,「美國黨」隔天就會成立。幾個小時後,該法案以一票之多過關;但馬斯克的黨,卻還在孵夢

馬斯克說,美國需要一個民主黨共和黨之外的政黨替代方案,讓人民真正發聲。言下之意,民主或共和黨都是一丘之貉,它們共同架空國家,必須有代表人民的新政黨出來終結局面。他也未必沒有機會,恐怖國債正將美國拖入絕境,美國人誰不希望有人揭竿而起

好巧不巧,馬斯克發文時,隔著一個太平洋,中國共產黨正在慶祝黨慶,還提前發布令人咋舌的「破億黨員」新猷。馬斯克一邊還罵著民主、共和兩黨是「一黨專政」,對中國這個死硬最大黨,想必不敢恭維。他看著中共魔幻黨員數,再想想自己創黨維艱,心情恐怕只是酸澀

台灣同樣不堪雙少數執政的民進黨,藉著司法東廠言論法西斯民粹罷免潮,正在整肅反對黨。在野陣營猶如待宰羔羊,驚惶失措。綠營匪夷所思操作,皆旨在建造一黨獨大萬世一系台灣

連美國的制度都在夾殺第三黨空間,但這難不倒馬斯克。真正讓他猶疑的,或許只有台灣。看到柯文哲被打入大牢、其部屬家破人亡下場,馬斯克恐怕得猶豫再三













聯合報社論/當「國家怎會變這樣」成為多數人疑慮


2025-07-04 00:36  聯合報/ 社論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被關押已近10個月,圖為柯1日出庭應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京華城案被告的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在出庭前得知妻子墜樓,他痛哭鳴冤:「國家怎麼變成這樣?」這項悲號,引發許多網民同感共鳴。最近不斷發生青鳥當街「捉匪諜」,事後上網公審,許多民眾也有「台灣怎麼變這樣」的感嘆司法押人取供逼死無辜,青鳥凌駕公權力妨害自由賴總統的兩大護法侵犯人權,把國家帶向倒退

民粹青鳥製造寒蟬效應,維護正義司法淪為政爭打手,是台灣自由與法治沉淪的警兆。當人民吶喊「國家怎會變成這樣」時,司法沒有鬆手之意,賴清德甚至下達動員令,要求全黨力挺罷團全台遶境造勢。人民選舉總統,是為了讓他領導國家進入失能脫序

大選後立院朝小野大,賴總統召喚青鳥,直接訴諸街頭暴力。柯建銘的發言透露,國會才開議,府院黨密謀奪回立院多數。執政黨始終無意與在野黨對話,從賴清德一再利用憲法法庭對抗國會,一望即知。綠營綢繆大罷免前,卓揆還為總預算僵局大嗆藍白「不如倒閣」,在在都為重返完全執政布局

民意之所以選出四成總統及藍白過半的國會,是因為看到蔡英文完全執政的弊端,因而對民進黨心懷保留。賴清德無視六成民意不挺,卻全心投入「當家鬧事」的大業,將他在台南踐踏議會粗暴加倍奉還全民

綠營除藉口總預算被凍刪發動大罷免,還藉機大砍地方一般補助款達兩成五。只因多數縣市是藍營執政,賴政府便寧可犧牲基層教育、社福及基礎建設,也要火燒地方賴總統不僅當家鬧事,也毫無民主精神,選輸就翻桌拒絕被監督。如此病態權力不安感,正是台灣社會失序不安的主因。

國會淪為修羅場,一般民眾未必有感。但猖狂的詐騙、惡化的治安、高漲的物價及危險的供電等始終無解的議題,哪件能讓人民感到身為國民的幸福?以川普關稅戰為例,賴政府一味討好華府,卻不問傳產中小企業死活;政府放手讓新台幣狂升,將匯損全灌出口產業承擔。政府放任資本雄厚業者套匯取利弱勢企業只能任憑宰割。

賴總統治國能力不足,卻推諉立院阻撓;拒絕國會監督,便抹紅藍白政黨接受習近平指揮。面對民怨高漲,便激化兩岸對峙,操弄國族統獨議題,用「中國威脅」、「保衛台灣」轉移注意力。賴清德雖滿口「護民主」、「挺台灣價值」等口號實際作法卻是在摧殘民主瓦解監督踐踏自由,任由「綠能你不能」的雙標汙毀台灣價值。

比起陳水扁、蔡英文,賴清德面臨的政經情勢更嚴峻。但他對人民居住、少子、詐欺等困境端不出任何對策,卻在團結演說附和富商說,「普發一萬元買菜就沒了」。他雖出身寒微,卻對百姓缺乏同理心,動輒流露黨同伐異報復心態。如此褊狹不仁領導,人民能「信賴」嗎?

賴清德上任後,從鄭文燦、柯文哲到國民黨,都是他亟欲翦除對象台灣自詡亞洲民主燈塔,如今最能代表民意國會卻被總統稱為「民主之弊」,祭出檢調及大罷免伺候;我們離香港的命運,還會遠嗎?當「打雜質」運動四處延燒人民自拍街景、口音不台,都會遭「親愛同胞當街質問,甚至被警調約談,我們的國家為何變這樣

賴清德執政一年來,台灣最令人擔憂的,不是經濟轉型遲緩,不是兩岸對峙升溫,而是內政虛耗社會互信瓦解民主自由體制倒退嚕。當「為何國家變成這樣」的大哉問四起,賴清德可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