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之眼】牛排吃多了怎會回頭啃槓子頭?(廿二)
◆ 【專家之眼】誰是甩鍋第一名的老闆?不戒視成謂之暴
◆ 【專家之眼】教育部長的「言論自由」(廿)
◆ 【專家之眼】沒看懂脫中上意 卓揆要終止ECFA嗎?(十九)
◆ 【專家之眼】進擊的巨人,中、美關稅戰的終極影響(十七)
◆ 【專家之眼】川普浪潮與中方應對
【專家之眼】誰是甩鍋第一名的老闆?不戒視成謂之暴
2025-04-18 07:28 聯合報/ 劉明德/四川大學前副教授
英國伯明罕4月2日街頭垃圾堆置,路人掩鼻而過,由英國聯合工會代表的伯明罕垃圾工人罷工已進入第四周。路透
你是否看過一些老闆,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怪罪下屬?就像明朝亡國之君崇禎自盡前所說:「皆諸臣誤朕」,究竟是誰誤誰呢?要是有幸碰到這種老闆,記得,離得越遠越好!
最近,英國又發生罷工,不過,這一次不是大學教授、不是鐵路工人,不是護士,而是清潔隊員。從3月11日開始,英國第二大城伯明罕的清潔隊員發起全面罷工,至今,罷工持續。由於整個城市的垃圾已經幾十天沒人清理,以至於整個街道景象令人怵目驚心:垃圾袋堆積如山、蒼蠅亂飛、蚊蟲肆虐、流浪貓和狐狸撕開垃圾袋找食物、長得比貓還大隻的老鼠在街上遊蕩,而那個曾經優雅的伯明罕,此刻淪為垃圾場。何以致之?
讓我們一步一步往回推,推到那個源頭,這是所謂的來龍去脈,而非片段歷史,這才是判斷事情的是非的方法。為什麼伯明罕的清潔隊員要罷工?按工會的說法,資方(即市政府)在「去年底過度減薪、減少人手、禁止加班等原因」,簡單的講,市政府「是想要不惜一切代價減薪和裁員」,他們不得已才發動罷工,否則,活不下去。
那麼,市政府為什麼要「不惜一切代價減薪和裁員」?為什麼不給他們該有的待遇呢?原因是 Birmingham 已經破產了,沒錢了。民國一一二(2023年)9月5日,伯明罕市政府宣布破產,除了垃圾清運、保護弱勢群體等法定服務之外,停止所有新的開支。
當然,就會有人問,怎麼伯明罕會破產?伯明罕破產是誰的責任?市政府的回答是:與資訊系統更新有關,延誤3年讓花費由1,900萬英磅升至1億英磅。另外,成人護理(adult social care)支出大幅增加、稅收減少、高通膨,也和同工同酬訴訟案的賠償金有關,過去10年已賠償近11億英鎊,仍有7.6億英鎊尚未支付。其實,上述理由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非深層原因。
那麼,中央政府怎麼看待伯明罕的破產?當時的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表示,「地方政府應該妥善管理自己的預算」,並補充「中央政府已委託獨立單位進行治理審查」,強調「這不是中央政府的工作」。換言之,在中央政府看來,首先,這無關中央政府,是伯明罕市政府自己的能力問題,不要亂咬人;其次,這是個案,而非所有地方政府都如此。
事情真相真的如蘇納克所說,是市長無能,伯明罕才破產的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諾丁漢(Nottingham)、瑟羅克(Thurrock borough)、克洛敦(Croydon)、沃金區(Woking borough)等地方政府也都宣布破產,這又怎麼解釋?到底誰是崇禎?誰在卸責?
對於這類問題,孔子有答案,他說:「不戒視成謂之暴」。問題是什麼叫「不戒視成」?錢穆說「不先告戒而臨時責其成功」、傅佩榮說「不先提出警告,就要看到成效」,毓鋆把「戒視成」理解為「有道德」,毛子水說「不預先告誡而要責其成功」、李澤厚說「不事先告訴卻突然要看成果」;朱熹說「暴謂卒遽無漸」,他們的理解對嗎?我以為,這句話應該是:該給下屬的配備不充分卻要求達成目標,這種情形叫大欺小,而英國中央政府,就是這種情形。
這幾年來,英國的地方政府為什麼接二連三的破產?有句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可能的。事實是,現在的英國地方政府就是陷入這種困境,而這種困境剛好就是中央政府造成的,這就是孔子說的「不戒視成謂之暴」。權力在我手上,你能奈我何?所以,蘇納克說「那不關我的事」!
要理解當前英國地方政府的困境只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財政不公。目前,英國地方政府有三大財源,以民國一O八年/一O九年(2019/20)財政年度為例,52%來自市政稅(council tax),27%來自商用房屋稅(retained business rates),22%來自於中央政府的補助,乍看之下,看不出任何問題。深挖下去才知道,十年之前,也就是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10月時,地方政府能從中央政府拿到自己財政總收入的六成,而如今降到22%。
一方面,中央政府大幅削減補貼,而另一方面,必須的支出卻只增不減,這就是很多地方政府破產的共同原因。據估計,目前約有30%的地方政府處於破產邊緣,這樣,還能說伯明罕是個案嗎?事情的來龍去脈已經說清楚了嗎?還沒,還可以再往前追究。且聽下回分解。
【專家之眼】牛排吃多了怎會回頭啃槓子頭?
2025-04-18 10:52 聯合報/ 主筆室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川普劍指中國,不客氣地攪亂全球經濟秩序的關稅貿易戰,中國不客氣接招、回敬後,僅管制對美稀土貿易一項,美國頓時陷入慌亂,就可能發展研判,川普發起的這場貿易大戰,美國幾乎沒有贏面;中國不僅稀土礦藏全球最高,加工量也是全球第一,加上勞工便宜,承受污染的環保標準低,美國即使知道稀土重要,但老美已不願碰這被認為過時的產業。
稀土元素在化學周期表上有十七種,川普列入關稅戰的僅其中七種,這七種稀土幾乎主宰半導體、軍工、資通等設備的靈魂角色,限制稀土對美出口,等於掐死美國尖端精密工業命脈;美國自家沒有稀土資源,甚至沒有稀土產業的基本要素;貿易戰開打才十來天,老美捉襟見肘,傷得不輕。
中國或許危機意識較強,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〇)起就開啟稀土產業建置,早已有了相當規模,以稀土資源作為應對美國貿易戰的籌碼早就準備充分。反觀美國,一直沒興趣發展這低階、高污染產業,反正需要向中國買就好;美國挑起貿易戰,中國毫不猶豫的稀土子彈上膛,美國這時喊糟也沒用。
美國在中國以稀土上陣應戰後才趕緊聲稱將以開採深海礦產來應對,問題是這些海平面三千公尺以下的礦藏開採難度很高,且運上陸地的冶煉、精製過程污染成本一樣也不會少,尤其養尊處優慣了的美國,以為過去拿中國當稀土元素靠山的局面還在,沒料到中國會撒手不賺這個錢,讓美國的尖端產業幾乎陷入停擺。
川普的關稅戰意圖讓製造業回流美國,他的商務部長加碼「讓蘋果公司鎖 iPhone 的螺絲」的說法卻洩了底,證實川普製造業回流不可能實現,理由是老美養尊處優,牛排吃多了,早已不吃老麵甩製的槓子頭;意味大家都想冷氣辦公室敲鍵盤,不想從事較辛勞的製造業。川普的製造業回流想法,需要三成人力願意投身製造業,但現況只有百分之二的勞工願意從事製造業,因為舒服日子過慣了。
川普的窘境要怪自己,美國早就是尖端產業頭把手,不會想重回黑手、低階局面;川普的關稅戰點醒老美,很多局面已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