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關稅談判 參考日本「以慢打快」策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2324/web/ 

◆  聯合報社論/郭智輝六兆採購計畫,勿犧牲下一代利益
◆  聯合報黑白集/外表的納粹vs.心底的納粹
◆  經濟日報社論/關稅談判 參考日本「以慢打快」策略








經濟日報社論/關稅談判 參考日本以慢打快」策略


2025-04-18 01:21  經濟日報/ 社論
川普的貿易戰已進入與各國協商的肉搏戰階段。美聯社


川普的貿易戰已進入與各國協商肉搏戰階段。據華爾街日報消息,財政部長貝森特將與英國、澳洲、日本、南韓和印度五個國家為首要談判目標。日本與台灣的對美貿易順差額接近,加上兩國都有高度保護的農業部門,日本的談判策略與過程,值得我們參考。

美國的貿易協商基本策略,如同近期華爾街日報所分析,是速求結果。4月以來川普點火的貿易戰,遇到中國強硬的反制、同時美國股市、國債、美元震盪,金融體系極不穩定,美國百姓資產大縮水,關稅戰成為眾矢之的。因此川普團隊想儘速與盟友談判,如能達成協議,川普便能宣稱貿易戰能使美國獲益。

對日本的談判尤為重要。4月7日到11日這一周,美國10年國債利率上漲0.5%,是民國九十年(2001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飆升國債利率不僅增加美國政府的財政調度難度,也使得房貸、車貸與公司債利率急升,極可能讓美國經濟急凍

日本是最大美債持有國,是穩定美債的核心力量事實上市場有傳言,美債利率急升的各種力量中,日本是重要參與者4月9日出現莫名力量狂拋美債,讓利率一日上升0.2%市場謠傳,實質國營的農林中央金庫(日本農漁會金融總部)是主要賣方

日本到底有沒有讓官股行庫,在盤後交易急拉美債利率,這是美日雙方「心照不宣」的外交問題。就眼前局勢而言,美國有極大動機,想盡快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並獲取日方承諾協助穩定美債價格,以此告知市場,東京美債市場突然失控的情況不再發生。

然而日本政府透露的基本談判策略是:以慢打快自民黨的斎藤健在國會質詢:「既然被加關稅,當然是希望盡早達成貿易協議,但交涉是焦慮者輸,因此應該觀察美方,以長期跟短期兩個方向進行交涉。」石破首相回答:「我也認為性急壞事,我們將以前所未有精緻分析進行談判」。

當石破首相喊出「慢工細活」基本方針,日本輿論也出現擁護聲音。知名經濟學家木内登英(前日銀審議委員)發表文章說,大幅讓步以求快速達成協議,不是日本的最佳戰略。木内分析川普的高關稅,會在美國引起高物價、景氣衰退,引發民眾的強烈反彈,川普政府之後不得不做出修正。因此日本應該靜觀其變。

木内登英也分析速戰速決談判帶給日本的傷害恐怕大於維持現狀。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日對美貿易順差是8.6兆日圓,若按照川普主張,日方一口氣消除這龐大貿易順差,日本 GDP 減少1.4%,但若維持目前關稅10%與汽車關稅25%,日本 GDP減少0.42%,就算90天後對等關稅恢復24%,對 GDP 傷害也只有0.71%

日本多位專家分析,日本與其照著川普的劇本,朝全面減少貿易順差進行談判,不如照著日本國內經濟損失各種評估,選擇與一定程度的川普關稅共存。同時日本還握著東京美債市場的主導權,必要時刻可以出擊

就政治實務來看,90天對等關稅暫緩期後,日本將迎來夏季參議院大選。若執政黨在大選前與美方談出有利結果,例如降低日本最在意的汽車與零件關稅,自民黨可搭上政績順風車。但若大選前談出慘烈結果,例如大幅開放農業市場,自民黨恐在傳統優勢的農業縣大失席次。所以對自民黨而言,寧可三個月內無協議,也不能出現國民失望結果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5日表示,實務上難以在90天內完成與15大貿易夥伴的協議。這樣的表態有助於日本以慢打快的方針。儘管在貿易戰中,台日在乎的領域不同,日本在乎汽車業,台灣最關心尚未公布關稅率的半導體,但仔細觀察早台灣一步進入談判的日本,其以慢打快策略有什麼效果,是台灣談判前的重要功課。















聯合報社論/郭智輝六兆採購計畫,勿犧牲下一代利益


2025-04-18 05:04  聯合報/ 社論
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提出10年採購2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5兆元),遭在野黨批談判輕易就亮底牌。郭智輝今日赴立法院備詢,批在野黨邏輯糟糕,有沒有打過橋牌? 記者屈彥辰/攝影


美國昨天開始進行第一波的關稅談判,首波五國包括英、澳、日、韓、印台灣不在其中。我經濟部長郭智輝稱,以他的認知,「我們已經談過了」。很顯然,郭智輝誤將日前美台經貿官員的「視訊會議」當成正式談判,才會有「我們已經談過」的認知。賴總統同樣不察,才會沾沾自喜,聲稱台灣是第一波談判國家。

面對川普的高關稅硬仗,總統和經濟部長若連談判的「長相」都摸不清,如何穩紮穩打應對?日前的美台經貿視訊會議,只是相關談判程序預備會議,代表性和層級都較低,也無具體結果。否則,雙方若已達成協議,政府為何至今仍對民眾祕而不宣?而郭智輝身為經濟首長,對於雙方談判層級、談判內容的輕重虛實都搞不清楚,一路狀況外。在這種情況下,民眾如何相信他能為台灣經濟前景作出最佳抉擇?

郭智輝和行政團隊的輕率,不止如此。郭智輝在立法院提到,應對川普關稅,政府計畫在未來十年「對美採購兩千億美元」,以此作為條件和美國談判。立委質疑他太早「自亮底牌」,可能會被川普吃得死死的,不利最後的談判結果。郭智輝則反脣相譏嗆立委「邏輯糟糕」,並以打「橋牌」為喻,說這是先「叫牌」,看對方的態度再作回應。

郭智輝所謂的兩千億美元,是盤點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的各種可能資源,作出預估加總金額。兩千億美元相當於六.五兆新台幣,絕不是一個小數目亦即,政府每年平均要增加六千五百億元支出,約是一年總預算的兩成二。立委詢問這些財源如何籌措,郭智輝和閣揆卓榮泰都說「錢是滾動的」,跟美國買的東西,可以再轉賣出去。例如,買了美國液化天然氣進來,可以再賣給其他國家。

依此邏輯,可以看出郭智輝的如意算盤是:以承諾兩千億美元的對美採購案,換取美國的「關稅寬恕」。至於我國以「批發價」向美國採購的天然氣或其他物資,可能遠超過台灣所需要的數量;如果消化不良的話,日後還可以零售價轉售他國以求「變現」。這種「批發賺零售」的思維,反映了郭智輝的商人本能;但就台灣而言,我們能否承擔得起如此龐大的採購承諾,則是另一個問題。尤其,為了應付川普的四年「關稅暴政」,拿國家未來十年的財政去賭,不僅風險太高,也不合乎理性。一家企業可以任意押注,但一個國家能這樣賭嗎?

最令人擔心的是,在川普關稅壓力下,賴政府幾乎一面倒地採取投降姿態,極力宣揚「脫中入北」政策,卻從未謹慎地為下一代的經濟前景著想。試想,各種產業爭相遠赴美國設廠,包括蘭花產業都要聯手外移美國,不怕剝奪下一代的生存和就業機會嗎?事實上,川普的蠻幹,已引發美國和世界各國的不滿。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警告,川普關稅已讓美國經濟陷於通膨和經濟衰退的兩難。列為首波談判對象的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強硬表態「不會作出重大讓步」,也不急於達成協議。就連歐盟,也備妥四百多項商品的報復清單,準備回敬川普。在這種情況下,賴政府只想一味討好,不僅太過軟弱,也顯得極為不智。

且看台積電主動宣布加碼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並未換得川普的積極善意,還不斷祭出關稅勒索,全球晶片產業因此受到重創。即可知,面對川普無盡的索求,賴政府目前最好保持冷靜觀望,俟主要對手與美國交鋒塵埃稍落,並觀察美國國內對這波混戰的承受度,再作出決定,才不致貽禍子孫。












聯合報黑白集/外表的納粹vs.心底的納粹


2025-04-18 04:55  聯合報/ 黑白集
新北檢大動作搜索約談國民黨新北市黨部,帶回多名罷免民進黨立委的領銜人、罷團成員、地方黨部黨工。罷免李坤城案領銜人宋建樑(圖)晚上從調查站移送新北檢複訊。 記者林伯東/攝影


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毛澤東發表調查報告,最積極配合中共土地革命的人,正是主流社會瞧不起的「痞子」遊民。為了徹底打垮地主,可放任痞子過激;等到必須收手,再由黨自行清除「少數不良分子」,不容外人置喙,以免減損志氣。
毛澤東之邪惡自不待言,這番話確實看穿政治運作的陰暗面,以致後來《毛選》拿掉不少露骨句子。政治運動想成功,需要有「衝組」帶頭,但他們很高比例是社會邊緣人,須慎防反受其累。

罷免綠委李坤城的領銜人宋建樑,應訊時佩戴卐字臂章,展示納粹敬禮,惹火德、以駐台機構,蔣萬安與國民黨青年團也同聲抨擊。反倒朱立倫慢半拍,第一時間稱「反諷綠共」,下午才改口譴責,對於自己和黨的形象都扣分。

然而,群起而攻的網紅與「進步公知」,對八炯、閩南狼等人鼓動群眾騷擾陸配家庭,視若無睹。包括檢調嚴辦「罷綠」團體,力度遠強過府院黨的共諜案;陸委會要求取得台籍的原陸籍人士須補繳除籍證明,否則將失去身分。種種行徑,儼然在向希特勒、毛澤東時代看齊,許多人完全無視直到宋建樑出現,道德感才重新開機,且要求一路追究到國民黨主席

公然崇拜納粹必須譴責,但嘴上標榜反納粹、反共,實則把它們當成圭臬,披著民主羊皮的極權,其實更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