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專家之眼】大陸以「得寸進尺」對付賴清德台獨三段論

◆  【專家之眼】文化部長不該討厭周杰倫
◆  【專家之眼】大陸以「得寸進尺」對付賴清德台獨三段論

◆  【專家之眼】談「二六共識」前 應先做好一事吧?
◆  【專家之眼】蛋價崩跌 為何農業部超量引進種雞?
◆  【專家之眼】台灣的安全困境








【專家之眼】大陸以「得寸進尺」對付賴清德台獨三段論


2024-10-25 06:58  聯合報/ 高永光/考試院前副院長
日前對岸對台進行聯合利劍演習,賴清德總統之後勗勉聯合利劍演習應處部隊,包括空軍作戰指揮部、海軍海鋒機動中隊及海巡署艦隊分署。圖/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在今年520的就職演說,明白說出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互不隸屬,但因為他特別強調: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都是我國的名稱,被認為是「新兩國論」,大陸認為他在做一套「台獨的自白」。當下,「新兩國論」已被陸方涉台學者專家稱為賴台獨論述的「第一段」。

緊接著賴在10月5日台北市政府於大巨蛋承辦的「國慶晚會」,刻意避開唱「國歌」時段後入場致詞,突兀地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台灣的祖國,反而說大陸75歲以上的人的祖國是中華民國,此說被批評者及中國大陸簡稱為「祖國論」,當然就被視為是賴為建構台獨完整論述的「第二段」。賴的第二段已經顯露出他和他的核心幕僚企圖以「切割」歷史截斷手法,斬斷「中國」和台灣的關係。

因為今年是民國113年,所謂75歲以上的大陸民眾,就是民國38年前出生的,為何特別講民國38年(1949)?推測賴的意思是1949年前的中華民國對他而言並不存在,1949年以後大陸出生的人,和中華民國及台灣沒有關係;所以賴及其核心撰稿幕僚,恣意選用歷史年代來敘事,主要也是凸顯台灣民眾的「祖國」不是「中國」。

賴的台獨論述「第三段」是10月10日國慶大會的「落地生根論」。賴在國慶大會的講話,提到中華民國113年的歷史,但沒有提辛亥革命,只是說「推翻帝制」,卻使得部分藍營人士聞之雀躍,傳說也有一部分大陸的學者專家認為賴釋出善意,因為賴願意把台灣和中華民國建國的歷史做連結;但賴國慶演說雖提到113年的歷史,也提到823炮戰和古寧頭戰役,但隨即強調民國68年的美麗島事件「前前後後」的民主運動;這種歷史論述刻意避開民國卅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二戰結束台灣「光復」,到民國卅八年(1949年)的歷史;因為如果從民國卅四年(1945年)算起到現在應該是經過79年,而不是賴講的75年,賴的用意何在?是否不承認台灣「歸還」給中華民國,隱喻「台灣地位未定論」?民國卅八年(1949年)起是被「外來政權」國民黨政府的專制統治,直到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美麗島事件後的台灣,有了「民主化」的發靱,才是賴心中定義的中華民國?

不過大陸涉台學者專家沒有糾結在民國卅四年或卅八年(1945年或1949年)的差別,反而是賴國慶演說開頭所提到的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就是前文提到大陸所說的「落地生根」論。其實「落地生根」在就職演說中就已提出。

以上批賴的「台獨論述三段論」的定調,並非出自大陸官方文件。但筆者最近參加大陸的兩岸關係的研討會,有包括來自北京、上海、南京的約15位學者專家,似乎口徑一致,都傾向這種論調。關鍵不在於是賴的幾段論或是「三段論」,而是不同於李登輝、陳水扁及蔡英文在就任總統初期,大陸仍不願意在非常短暫時間內急著定調。但是,對於賴的定調十分迅速,一方面當然是當前美中台三邊關係不同於以往另一方面,也是大陸認為賴及其幕僚的論述極具挑釁性

賴政府挑釁中國大陸的言論俯拾即是,例如極其敏感且具有代表性的行政院陸委會官員,在賴政府組成後不久,隨即說出台灣與大陸不是「兩岸關係」,後來在在野立委的質問下才又改口。

又如為辯護「落地生根論」,扯出台灣的「國之北疆」是「東引」,而不是薩彥嶺,民進黨政府官員還振振有詞說「北疆」一事過去從未被人質疑過「違憲」。其實在野要反駁「北疆」,大可質問那中華民國的「南疆」在南海曾母暗沙,何以從蔡英文以來都不敢宣示及登島?何必獨獨強調「北疆」?

要批評賴的「台獨三斷論」,從歷史整體的連貫性來看,一點也不難;現下重要的是,大陸對於賴的三段論會採取什麼對策?對台灣及兩岸有什麼重大影響?筆者前面提到的在大陸的研討會中,涉台學者專家很嚴肅的強調,對於賴的不斷挑釁,中國大陸會採取「得寸進尺」的方式對付。

「得寸進尺」一說出自《戰國策.秦策三》,原意是戰國時代秦經商鞅變法而強盛,秦昭王卻想越過韓、魏攻打較遠的齊國,策士范睢勸阻獻「遠交近攻」之策,即與較遠的國家交好,而對於鄰近國家,則不斷的進攻,得一寸地是一寸地,得一尺也是一尺,此乃穩紮穩打方法,昭王採用果然奠定後來秦滅6國的基礎。不過,後來「得寸進尺」卻有「貪得無厭」的意思

大陸對賴的「台獨三段論」主張,要採「得寸進尺」方式,當然不是「遠交近攻」,而是在向賴警告,如果賴的邁向台獨之路「寸寸進逼」,你進一寸,大陸將逼近一尺,或逼你退「一尺」;換句話說,大陸對於台獨的任何言論或具體行動,會越來越採取更強硬及更激烈的具體行動。至於會是在武統之前採取什麼更具體而激烈的反制呢?推測在經貿上有可能全面取消對台輸陸產品優惠,也就是 ECFA 的廢止;政治外交上更是步步進逼,長期以來比較鷹派的外交系統私下都說過,要讓台灣的邦交國歸零;至於在軍事上,聯合利劍演習 2024B,在國慶演說後立即無預告登場,六面圍台,旨在演練封鎖台灣,但大陸的短視頻(影音)用畫面示意,是要全面攻打台灣的北中南。因此將來的所謂的「得寸進尺」,會不會在台灣週邊地區進行實彈射擊的軍演?或向鄰近台灣的週邊海域發射飛彈?在在都是會令台灣民眾擔心的激烈行動。

賴政府在拋出極具挑釁的「台獨三段論」之前,是否做過如果中共採取「得寸進尺」的反制,台灣的回應會是如何的沙盤推演嗎?還是只逞口舌之利,卻把台灣推向戰爭煉獄呢?
















【專家之眼】文化部長不該討厭周杰倫


2024-10-25 07:37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周杰倫才宣布12月大巨蛋開唱,黃牛票盛行。圖/杰威爾提供


睽違七年,天王周杰倫將於年底在台北大巨蛋開演唱會,門票才開賣五分鐘 ,15萬張票就一掃而空,接著黃牛票滿天飛,喊價傳出高達30萬。臉書上充斥著公開販售黃牛票的貼文,「私訊轉讓」、「面交」等訊息,五花八門。

面對眾多網友的譴責,還有黃牛回嗆:「我有本事弄到票我就敢開價」、「好想被罰喔,賺好幾次了」等等,十分囂張。即便這兩天台北市刑大破獲了全台最大黃牛票業者,黃牛貼文還是多得令人眼花撩亂,果然「沒在怕的」。

這對文化部而言,實可謂奇恥大辱。為了杜絕黃牛票,去年專程修改《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增加了第十條之一,規定「將藝文表演票券以超過票面金額或定價販售者,按票券張數,由主管機關處票面金額或定價之十倍至50倍罰鍰。」以及「以虛偽資料或其他不正方式,利用電腦或其他相關設備購買藝文表演票券,取得訂票或取票憑證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科或併科新台幣300萬元以下罰金」。並且成立了檢舉黃牛專區 ,獎金最高可得10萬元。

今年初,文化部曾在立法院就實施成效做專案報告,黃牛票的整體販賣數字已經下降。這很難說是因為重罰的威嚇作用,還是因為過去一年的演唱會不夠火熱。然而可以確定的是,這次周杰倫演唱會黃牛票泛濫,已無情地打臉文化部,演唱會越受歡迎,黃牛越猖獗。

主要是黃牛太難抓。他們敢明目張膽地在社群網站公開標售,是因為相關單位無法取得個資。FBDcard 不願配合,執法者也莫可奈何。再者,如果要檢舉加價轉售,必須提供藝文表演票券資訊,包括名稱、時間、場館、座位區及座位號碼、搖滾區及入場序號、票券標號或流水號,以及票券原始販售價格、黃牛販售價格及相關佐證資料等。想取得詳細資料,就必須買下黃牛票 ,形同參與犯罪,而且檢舉獎金未必補得上損失,何況自從文創法修法後的一年當中,「形式要件不齊備」的案件就超過1千件,檢舉成功的機率並不高 。

最好的防範方法就是採取實名制購票,可惜必須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尤其入場時間拖得太長 ,很不划算,所以也只能鼓勵,難以強制。

既然現有的法令與技術很難遏止黃牛票,那麼根本的辦法,就是拒買了。只是,最近連「有周董的票可抵租」的租屋廣告都出現,形同變相鼓勵黃牛,要人人拒買難如登天。

黃牛票固然可惡,但諷刺的是,它似乎又是文創發展指標。假如一場演唱會連黃牛都不屑光顧,豈不表示它不夠受歡迎?所以,文化部長不該討厭周杰倫,而應該討厭那群不勞而獲的黃牛,他更應該擔心的是,台灣的流行音樂界還能再出幾個周杰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