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粹幽靈飛在台灣上空
◆ 「零日攻擊」不也在鼓吹武統?
◆ 大罷免是戰爭與和平對決
◆ 誰為亞亞的孩子們發聲
◆ 衝罷免 只換來更大對立
◆ 台積「昭君和親」 賴總統怎療傷止痛
◆ 「台灣有事」 民眾要撤往哪裡?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納粹幽靈飛在台灣上空
2025-03-28 03:36 聯合報/ 汪志雄/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美國伊利諾州)
民主的幽靈四處盤旋
在島嶼的夜晚尋找脫序的靈魂
它啃食著自由的羽翼
讓沉默成為新的良民證
文字在鍵盤上顫抖
被無形的刀修剪
每一句未說的話
都成了暗室的囚犯
人們學會用暗號交談
在陰影裡種植真相
但是連影子都開始害怕
擔心自己的輪廓太過鮮明
思想審查的風
正在吹散我們的姓名
如果連呼吸都要過濾
我們還能留下什麼聲音?
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對台灣當前面對的中國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制定十七項最新國安因應策略,其中包括將中國視為「敵對勢力」以及恢復「軍法審判」。賴總統的談話無疑是將台灣放到了「準戰爭」狀態,兩岸關係緊張枉如一輛失速列車。
不出所料,台派民眾一片叫好之聲。立委吳思瑤在立法院就陸配「亞亞案」更表示,「政治性言論的限制應採嚴格審查標準」,換言之,言論自由並非百分之百,在國安的大旗之下,言論自由的尺度在哪裡,都由政府說了算。
此舉果然引起輿論譁然。有七十五位學者聯合聲明指出,思想審查已降臨台灣。果不其然,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近期因接受大陸央視訪問引發熱議,教育部接獲民眾陳情、認為區桂芝有不當政治性言論,移請台北市教育局處理。區桂芝雖目前無事,但民進黨政府的「步步進逼」,恐將使人民在發言時更「自我審查」。
言論自由是民主自由制度的普世價值,更是民主政體的試金石。其重要性乃在於,任何掌權者都想壓制反對意見,因為反對勢力的存在就是對當權者權力的最大威脅。
賴清德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限縮壓制言論自由,在專制跟民主之間,走在懸崖的險端。一些當權派的學者更加碼提出,「戒嚴乃是保護民主的手段」。一時之間,納粹的幽靈彷彿飛在台灣的上空。
以亞亞案為例,她只是在網路發表個人對武統的看法,就在法律無明文規範的情形之下,被迫出境,離開先生與三個孩子。一個正常的民主政治理當依法行政,在無法源的情況下,利用民粹壓迫人權,那是極權專制。當我們對人權重要的價值沉默,民主從那天起便開始凋亡。
歷史上,專制政權經常會以「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為由審查言論(如禁書、封鎖媒體)。無疑地,這種審查必然會扼殺社會進步,侵蝕言論自由(如以假新聞名義打壓批評)。言論自由與思想審查的張力反映了社會在「自由」與「秩序」之間的永恆博弈。
絕對的言論自由固然會引發混亂,但過度的審查更會窒息思想活力與批判,為專制的獨裁政府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溫床。
「零日攻擊」不也在鼓吹武統?
2025-03-28 03:39 聯合報/ 吳建國/高雄科大前校長(台北市)
台劇「零日攻擊」因涉及政府出資操作認知作戰,引起各界高度關注。(本報資料照片)
近日為了陸配亞亞(劉振亞)被指公開鼓吹武統一事,民進黨政府大加炒作,不惜祭出限期離境的處分、拆散兩岸婚姻家庭,也限縮了台灣人民思想與言論自由的憲法保障權利,引起七十五位跨領域人士發表公開聲明,向賴清德總統提出抗議。這種做法,已經明顯將台灣從高度自由民主的陣營,朝極權獨裁的另一端挺進,令人憂慮。
在此同時,筆者不禁想到去年在民進黨政府大力支持下,投入高達兩億多元新台幣資金,預計在今年播出的十集電視連續劇「零日攻擊」。該劇以假想的故事,講述在台灣舉行總統大選後,大陸解放軍藉故挑起對台灣的武力攻擊,以達醜化解放軍暴力殺害台灣人民與強化仇中教育的目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零日攻擊」不也正是變相鼓吹武統、妨害兩岸應盡力維持和平現狀,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故意操作嗎?這難免令人產生「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疑慮。
事實上,如果我們回顧兩岸分立分治的七十五年間,大陸除了曾經砲擊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的金門、馬祖外,尚未侵犯台灣本島,這是斬釘截鐵的事實。而大陸至今仍堅持「和平統一」為對台政策的基調,但並不排除在台灣走向台獨之際,以武力阻止台灣獨立。
如今,在民進黨政府毫不掩飾要走向台獨之時,已經造成兩岸情勢緊張,大陸機、艦不斷繞台的結果,讓台灣人民普遍產生兵凶戰危的危機意識。民進黨政府不但不思應如何有效緩和兩岸緊張情勢,反而變本加厲,更加惡化兩岸現狀,文化部補助拍攝了虛擬的「零日攻擊」電視連續劇,大幅增加了兩岸的不確定性。而今甚至驅逐陸配,難怪連眾多學者與中研院院士都要發表聯合聲明,反對民進黨政府的倒行逆施,真是其來有自!
其實,真正瞭解兩岸形勢的有識之士都很明白,以今日大陸的軍事實力,早已列身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勢地位,而且對完成兩岸「統一大業」具有堅定意志與信念,民進黨政府應思考並帶領國家避免戰爭才是正途,也方能保護台灣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賴總統罔顧中華民國憲法明確的規定,將兩岸關係定位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將中國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坦白說,照此情形發展下去,恐逼大陸採取更強勢的舉措、甚至不惜動用武力,這就是台灣人民的選擇與宿命嗎?值得大家深思熟慮。
大罷免是戰爭與和平對決
2025-03-28 03:32 聯合報/ 游毓蘭/大學退休教授(台北市)
民進黨針對國會改革覆議案再吞敗,拿慣用的「抗中保台」牌煽動仇恨值,將戰場鎖定立委罷免潮。 聯合報資料照片
兩岸敵意愈來愈高,過去我們一直以為大陸不可能武力犯台,即便廿年前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就已明文揭櫫,會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不排除採取非和平方式遏止台獨。這些年來,國際間不斷提醒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我們卻仍依恃美國保護,馬照跑、舞照跳。
或許是美方不斷示警,除了國防部將今年漢光四十一號演習首度設定「以民國一一六年(二○二七年)共軍犯台可能行動」為想定發展基礎;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昨天也召開第三次會議,同時在台南市進行首次「大規模疏散撤離及避難收容處所演練」,正副總統與各國駐台使節都南下視察觀摩。同時間,共軍則在昨天再次發動聯合戰備警巡,出動大批機艦出海。
我們與戰爭的距離究竟有多近?恐怕超出意料之外。
以親台著稱的美國國務卿魯比歐日前對台灣問題表態。他直言,台海關係目前非常脆弱,但美國目前政策與以往一致,認為台灣的地位不應以武力、勒索或脅迫等任何方式強迫改變,亦即暗示美國還是挺台灣。
只是魯比歐承諾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時效多久?看看阿富汗與烏克蘭的殷鑑,再看看川普介入加薩停火後又是烽火連天,我們應該心知肚明。在台灣已經雙手奉上台積電、又繼續枵腹縮食籌措 GDP 三%、五%、十%的鉅額國防預算,向美國獻上投名狀之後,安全真有保障?
台海的終局,從最近的發展看來,賴政府選擇了戰爭,必要的時候進行巷戰,寧為全國玉碎。賴清德總統宣布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對所有公務人員進行忠誠大調查,緊縮言論自由尺度,即將恢復軍事審判,甚至倡議成立國安法庭,提升國安三法的定罪率。
兩岸軍力懸殊,此時主戰,幾乎等同主降;在沒有外援下,台灣與大陸交戰必敗、敗則必降,敗兵之將沒有任何談判的籌碼。看看烏克蘭的慘痛例子,台灣唯一的希望是在戰爭發生前,透過和談避戰。
民進黨為了政權,不惜賭上可能踩到紅線,輕啟戰端,不惜冒著生靈塗炭的高風險;還要把主張和平的異議分子戴上紅帽子,打成共匪、打成中共同路人;更藉此激化對立,發動大罷免來扭轉國會少數的劣勢,以排除未來打算「類戒嚴」、恢復軍法,及以國安法庭箝制異議、打壓異己的障礙。
大罷免的動員讓人民彷彿吃了迷幻藥,在抗中保台的亢奮中,忘卻了政府在當下詭譎的國際形勢中,對打詐、關稅、台積電外移等問題,完全無作為的無能與怠惰。美其名為公民自決的大罷免,骨子裡卻是「戰爭與和平的大對決,為了下一代,我選和平、反惡「罷」!
誰為亞亞的孩子們發聲
2025-03-28 03:39 聯合報/ 龔瑞慧/退休社工師(新北市)
陸配「亞亞」劉振亞(右)涉武統言論遭處分限期離境,她25日晚間已搭機離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配偶亞亞被政府驅逐出境,鏡頭前她擁著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哭泣,孩子們被迫和母親分離,看了令人心酸,不禁讓人思考到底是政治意識形態重要、還是維護這些孩子的親權和受養育權重要?
剴剴被保母殘忍凌虐致死引起大眾的不平憤怒,甚至上街抗議。那麼這三個孩子有母有父、卻被迫分隔兩地,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是否也遭受了傷害?當他們身處學校,在社會、環境中不也可能遭受敵視的對待和眼光嗎?尤其某些人對著他們的母親喊「滾啦」、「滾出台灣啦」這類謾罵、攻擊,聽在孩子們的耳裡,是否又是另一個相互仇恨意識的開始?這是台灣自詡民主、進步、開放、重視人權,對待自己未成年人的方式嗎?
誰來為這需要母親的三個孩子發聲?
衝罷免 只換來更大對立
2025-03-28 03:33 聯合報/ 李坤隆/大學教師(高雄市)
民進黨各縣市黨部與黨公職服務處轉為民主連署站,協助大罷免。 記者黃羿馨/攝影
當台灣進入大罷免的時代,我們的生活都被迫改變了,因為這種全面性的政治活動顯然已經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即使是不關心政治的人也都感到不耐。因為立法委員無法討論民生相關的法案,而政府官員更是名正言順的以宣講之名荒廢政務,這樣的國家還有前途嗎?
記得每次在相關的調查中,政治人物幾乎都是最被討厭的族群。原本他們是在政治圈內鬥爭,如今大罷免引發的種種效應卻是讓他們公然跨出政治圈,對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衝擊;尤其為了達成執政黨大罷免的目標,許多單位傾巢而出,這樣的政府即使不引起更大的民意反彈,更讓人擔心的是大罷免結束之後,勢必引起更大的社會對立,到時候政府恐怕也沒有能力化解。
按照目前執政黨的氣勢,已經讓大多數政府單位無法置身事外,所以我們看到檢調公然出手、不分青紅皂白地搜索,甚至「小案大辦」,這不是配合大罷免,什麼才是配合大罷免?另外,教育部也在進行課程修訂,這究竟跟提升孩子學習力有什麼關係?更離譜的是內政部對待陸配更有明顯針對性,而這一切,只要想到「賴十七條」,似乎就變得合理了。
民進黨不甘心居於國會少數而發起大罷免,不管結果如何,國內原本對立的情勢一定還會再升高。而以賴總統的性格,只會「用更大的衝撞來解決可能的衝突」,根本沒有溝通與和解的可能,也不可能看到所謂的政治智慧,可預見台灣將處於更大的對立。
在國際局勢緊張的狀況下,如果缺乏朝野共識,真不知道台灣要如何順利度過危機?
政治家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只有政客才會用蠻力;台灣需要的是政治家,只會用蠻力的結果是傷人七分、自傷三分。屆時無法收拾國內殘破的政局,難道主事者不該負絕大部分的責任?
台積「昭君和親」 賴總統怎療傷止痛
2025-03-28 03:25 聯合報/ 吳思鍾/西陵電子創辦人,曾任電電公會、工商建研會、青創會理事長(台北市)
賴總統3月初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開記者會,說明台積電赴美的投資計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人說,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到白宮見川普,好比李鴻章當年到日本被迫簽定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兩人都有孤臣無力可回天的心酸與無奈。
我的看法略有不同,我認為台積電更像是「昭君和親」,漢元帝為了大漢和平,不得不將公主遠嫁匈奴,王昭君出塞,西出陽關。政府和台灣人民應明白,這是屈辱又無奈的歷史,不應有驕傲和喜悅。
魏哲家在川普身邊宣讀台灣晶片的「和親嫁妝」,把經國先生留給台灣人民的遺澤台積電,讓川普捧走「半碗」;我在想,怎能由一個質樸善良的企業家去面對政治老狐狸川普?直到賴清德總統和魏哲家一起舉行記者會,總算說清楚原因。我基本接受魏哲家「台積電赴美投資是基於市場和客戶的需要;在美設立研發中心不會動搖台灣根本」的說法,希望他說到也能做到。
我也認為,眼前最壞的狀況應僅止於此!原先最擔心的「川普逼迫台積電在美註冊,變成美積電」的連根拔起沒有發生。台積電只要根留台灣,仍有機會繼續壯大;且川普要美國再次偉大的做法簡單粗暴,台灣應避其鋒芒,不要步澤倫斯基後塵。但是,台灣經濟前途,自己卻無權決定,賴政府應知恥知病,有朝一日,台灣自己要能當家做主。除此,我認為賴總統與魏哲家的說明,仍有四點不足之處:
一、飲水思源,不能忘了經國先生。經國先生任用孫運璿、李國鼎等人開創台灣晶片產業,請張忠謀篳路藍縷創立了台積電。賴總統感謝了張忠謀、魏哲家、台灣科技人,卻遺忘了經國先生,其實可以再更大度些。
二、感覺心裡不踏實。魏哲家把台灣能給的都給了,但政府手忙腳亂、該要的沒有要到。比如,台積電大筆投資之後,台灣晶片出口美國,是否仍要課稅?台灣掏心掏肺,比未投資國是否有關稅優惠?
三、賴清德說「政府從未受到美國壓力」,其實並不可喜。畢竟川普曾有台灣是晶片小偷、搶走原屬美國的晶片生意、要對台灣晶片課百分之百關稅等語。這樣的粗暴言語,台灣人民都感受到壓力,政府怎麼會沒有壓力?
四、經濟部是企業海外投資審查單位,連經濟部長都表示「台積電要去談時,大家都不知道」,是事後才被告知。政府不能自毀長城,無論台積電赴美投資是否合理,先斬後奏都是嚴重疏失。
即便台積電對美投資是「昭君和親」、不得不為,賴政府如應對得體,則台灣倖免於難;反之,如果賴政府對晶片產業的外移處置失當,對台灣經濟造成持久傷害,賴清德和郭智輝都將難逃駡名。
如以經營面分析,以美國的高成本,台積電投資回收恐需十餘年或更久,期間充滿政治和經濟的變數。可以想像,如果不是川普以關稅相逼,根留台灣才是正確的選擇。眼前台灣最重要的,是認清現實、立即止損、療傷止痛,顧好自己,在險中求勝,並給賴總統五點建議:成立川普2.0經濟戰略小組、晶片產業政策應堅持台灣優先、政府應設法管制相關人才外流、應解開台灣人民對台積電「去台化」疑慮,以及設法讓台積電的台籍董事過半,以安台灣民心。
「台灣有事」 民眾要撤往哪裡?
2025-03-28 03:20 聯合報/ 吳斯懷/陸軍退役中將(新北市)
日本政府因應「台灣有事」,已制定沖繩離島居民撤離計畫。然而台海一旦開打,民眾如何撤離?撤往何處? 美聯社
台海情勢升溫,戰爭風險逼近,日本政府因應「台灣有事」,制定沖繩離島居民撤離計畫,預定分六天撤離十二萬人。根據計畫,日本政府將出動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船隻、民間渡輪和飛機,確保每天可運輸二萬人,運往福岡機場、鹿兒島機場,由九州和山口縣等卅二個市或町接收。為了維持原本的社區,政府決定將同地區居民疏散到同一個市町村。明年將實施疏散演訓,當局要求旅宿業者空出所有客房配合,旅宿業者也將提供疏散者食物和飲水。
請問賴政府,台海一旦開打,民眾如何撤離?撤往何處?目前賴清德總統的一連串施政,只看到朝著全民皆兵、全民備戰方向準備,虛浮的「加強社會韌性」演習就足以應付戰爭?看看烏克蘭、加薩走廊的人民面對戰爭的慘狀,上千萬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他們有聯合國維和部隊、國際人道組織協助,還有地方可撤離;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戰時維和部隊、國際人道組織能否進入台灣都不確定。
再說台灣四面環海、地狹人稠,島內空間無處可避難,海空撤離民眾是緣木求魚,政府是否打算全民死守台灣,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問過人民嗎?政府高官及民進黨員是否應該簽署忠誠切結並公告周知,戰時與全民站在一起,絕不離開台灣!
人民不要戰爭,要和平發展、安居樂業,只有四成的民意支持的賴清德及民進黨請告訴全民,若台海發生戰爭,民眾如何撤離?撤往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