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專家之眼】武統狂想曲(廿九)

◆  【專家之眼】格陵蘭島爭霸戰:跟狗有什麼關係?(廿九)
◆  【專家之眼】武統狂想曲

◆  【專家之眼】中國大陸環澳航行軍演不違國際法(廿八)
◆  【專家之眼】三星有機會贏台積電嗎?如果他能知論語(廿七)
◆  【專家之眼】尋找在地協力者:賴政府與美智庫不太協調
◆  【專家之眼】讓你想不到,台灣鮮奶世界最貴的主因?(廿六)
◆  【專家之眼】川普的手段與目的(廿五)








【專家之眼】武統狂想曲


2025-03-28 06:04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陸配亞亞日前表示,自己的言論被斷章取義,很冤屈。記者董子誠/攝影


中國大陸籍配偶「亞亞」劉振亞,因為被指透過社群媒體鼓吹武統,招致移民署廢止其依親居留許可,並要求其限期離境;目前此事在當事者離境後暫告落幕,後續是否會餘波盪漾尚待觀察。不過就對岸對此並未多予評論來看,希望不要再起波折,禱告能夠順利收場。

但在當事者離境前與政府展開法理攻防與輿論較勁,確實是讓其知名度與曝光度急遽提升;在該事件尚未定案前,筆者曾經接到過媒體記者來電,希望能夠對此事件發表評論。當時筆者堅稱此非本身研究領域亦非專長所在婉拒受訪,但卻向來訪記者提到,假若要真正是主張或是贊同武統當成罪大惡極,其實真是會讓人極度尷尬。

當年與筆者同輩投身軍旅者,有那個不是篤信並且支持政府聲稱未來將要揮軍西渡反攻大陸光復河山?若是現在筆者出面主張要以軍事力量反攻大陸統一中國,不也就是在主張武統嗎?只要回顧當年只要公開聲稱反攻無望論,不但政治極不正確會面臨口誅筆伐,大家都還可以查得到持此論者最後下場如何。

世事變化無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兩岸情勢不斷變化,走過面對中共高調宣稱將血洗臺灣,然後調子放軟到解放臺灣,最後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開始宣稱將推動一國兩制和平統一臺灣。兩岸關係起起伏伏,峰迴路轉冷冷熱熱,儘管當前狀況確實是互動不睦,溝通管道中斷,但執政者突然高調將對岸定位成境外敵對勢力,又如此強勢手段處置陸配劉振亞宣揚武統案,確實是讓人相當錯愕。

筆者當時在回覆記者時,其實也逗趣鬼扯出另個狂想曲;筆者提到假若有位臺灣小姐,比方說名字是田苔媚(不能叫辣臺妹,所以換個口味成為甜臺妹),嫁到大陸去以後,仿照陸配亞亞也在社群媒體開帳戶,同樣是主張武統,但卻是呼籲中華民國國軍早日反攻大陸,不知道帳戶會不會被關掉?還是同樣會被檢舉,然後被北京要求離境,並以強硬手段驅離,抑或是被大陸網友當成笑話,根本就不在乎甜臺妹怎麼講,最後變成網路有趣笑料,我們可能永遠猜不到真正答案!

政府不論如何作為,總都要付出代價;要求亞亞限期離境,整個過程其實並不平順,同時亦激發出許多社會負面評議,當然亦讓許多對當事者抱持負面觀感者,獲得許多在網際空間四處胡亂射擊時可用子彈。但吾人必須思考,此事是否會對臺灣在國際社會聲譽產生負面效應?此事是否會損傷臺灣國際社會形象?但最重要的是主政者是否在乎?

臺灣鄉親必須冷靜思考,政府強勢處置亞亞案,究竟是存心揮劍指向北京,在兩岸關係上立馬樹威,抑或是滿足國內政治消費需求,成為內部政治動員誘因與催化劑?吾人更必須再問,在北京對臺是否動武決策體制中,亞亞有何地位?其高聲吶喊到聲嘶力竭地步,能否更改兩岸關係運行方向,能否轉變雙方和戰決心變化軌跡?公部門如此動員與投入資源及人力,究竟是要達到何種目的?

筆者試問,假若在兩岸對話研討會中,態度嚴肅地提出主張臺灣應當反攻大陸,透過武力統一中國,大家猜猜會有何種反應?其實筆者早就在兩岸學者唇槍舌劍互不相讓時如此試過,通常都會惹來哄堂大笑,亦會將對立氣氛轉為緩和。認真想想,為何目前執政高層要以如此強勢態度去將主張武統當事者驅逐離境,究竟是要藉此彰顯政治意志堅定?抑或是反而弄巧成拙,無意間招認出內心恐懼與缺乏信心呢?

筆者走過臺灣社會戒嚴時期,更在軍旅服務期間內,多次在海峽歷經過劍拔弩張隨時可能開戰緊張時刻,人生不堪回首,不論如何撥弄時針,歷史終究難以反轉。臺灣社會最難堪歷史教訓,說起來就是各個政府最不想讓其成為事實之論述觀點,並且拚盡全力要反對與抵抗之歷史浪潮,到頭來都會變成苦酒不得不吞下去;所有當權者全力宣揚與倡議之信念,到頭來都成為泡影。只有我們這些傻瓜,就算有可能會餓死在首陽山,還在認真主張武統,打算要反攻大陸吧!















【專家之眼】格陵蘭島爭霸戰:跟狗有什麼關係?


2025-03-28 11:00  聯合報/ 高永光/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美國副總統范斯夫婦擬率團訪問格陵蘭招致抨擊後,川普政府決定訪團此行僅限於造訪位於當地的美軍基地。(美聯社)


美國副總統范斯與其夫人原宣布3月28日訪問格陵蘭島,引發丹麥總理批評謂丹麥官方沒有發出邀請,范斯夫婦是「不請自來」,極具「挑釁性」及對格陵蘭人民的「不尊重」。原本范斯夫人還宣稱要參加觀賞一年一度的狗拉雪橇比賽,這項比賽是狗拉著雪橇在最快速度下完成一定路線的競賽,在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及像格陵蘭這樣地方冬季的盛事;過去的比賽紀錄,冠軍有過70分鐘跑完24公里的成績這個項目也曾在奧運賽會表演

由於范斯夫婦是不請自去,而隨後還有川普政府中的國家安全與能源的顧問及國務卿盧比奧要前去訪問,加上范斯夫婦要出訪之際,川普繼續狂喊:格陵蘭島我們要定了。格陵蘭島民眾,以前所未有的示威規模,戴著帽子上寫著Make America Go Away”(美國走開,此口號的每一個字第一個字母合起來就是 MAGA,意在諷刺川普的:使美國再偉大,MAGA -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以及高舉反美布條上面寫著:洋基佬滾回家Yankees go home),展現民眾反美情緒

基於丹麥及格陵蘭民眾對美國的這種不友善的氛圍,狗拉雪橇的主辦單位也宣稱,他們並沒有邀請范斯夫婦前來觀賞比賽。再加上外界質疑,美國駐格陵蘭首府紐克的大使館,有補助狗拉雪橇賽事經費,並贊助格陵蘭航空公司為比賽所提供的交通運輸。迫使范斯夫婦改變行程,決定不參加觀賞狗拉雪橇比賽,只前往美國在格陵蘭的軍事基地 Pituffik

本來只是看看雪橇狗拉車賽事,怎麼狗狗比賽會扯上美國要佔有格陵蘭島之事呢?原來當初范斯夫人宣布要去看狗拉雪橇比賽時,其發言人聲稱,這是為了接近格陵蘭社會及解該島之文化。但丹麥國會議員及格陵蘭島自治政府官員,則認為范斯此舉根本就是對格陵蘭社會的「滲透」,不具善意,反而具有不好的用意而反對。當然在范斯夫婦宣布取消前往觀賞狗拉雪橇比賽後,丹麥的外交部立即改口讚許范斯的決定,並對范斯前往格陵蘭美軍基地訪問表示歡迎。

面對美國想併吞格陵蘭島的壓力,小國如丹麥及毫無「國力」的格陵蘭自治政府和居民的抗拒令人敬佩!川普在第一任任內即向丹麥提議購買格陵蘭島,但遭到拒絕;在川普第二任當選前又高調提出要取得格陵蘭島,並且補上一句:不排除動用軍事力量。如同想併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州及奪回巴拿馬運河,美國對丹麥(格陵蘭)、加、巴都是一種對他國主權的不尊重,但對格陵蘭則明示了不排除動用軍事力量。何意?難道是武力占領或征服式吞併嗎?這真是赤裸裸的帝國主義殖民作風!丹麥政府第一時間義正嚴詞駁斥:格陵蘭是不出售的(not for sale)。如今,格陵蘭島居民對美國副總統及第二夫人要來觀賞雪橇狗比賽,都予以拒絕。丹麥及格陵蘭對帝國主義及殖民主義的反抗精神,以及小國拒斥大國的頤指氣使,在國際關係值得名標青史

川普為什麼如此在意格陵蘭島,細看媒體報導很容易知道,他講的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國防安全。從國家安全來看,美國最大的敵人當然是俄羅斯及中國。但美國是唯一在格陵蘭島擁有空軍基地的國家,Pituffik 基地是美國可以在最早時間,偵測到攻擊美國彈道飛彈軌道的軍事基地,可以予以攔截。所以,美國其實不必太擔心俄羅斯及中共,向美國打飛彈經過北極;加上丹麥(格陵蘭)是北約國家,不可能讓俄中前往設立軍事基地,為美國國家安全或國防奪取格島,實在沒有正當性。而且美國也是北約國家,對同是北約國家的丹麥(格陵蘭)動用軍事力量,其實就是北約解體的時刻。

川普真正算計的應該是格陵蘭島稀有的礦產。由於過去幾年中國大陸大量投資探勘及開採格島上的稀有礦產,美國十分憂慮,會增加中美對抗下中國的優勢。但根據瑞典國際事務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其研究員 Patrik Andersson 在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1月17日所發表的評論文章,題為:「中國已離開,什麼是川普的格陵蘭戰略?」一文指出,由於格島的強烈環境保護意識,以及在冰層覆蓋下稀有礦產探勘不易,中國基本上對於格島的投資已暫停。

而對於中國所宣稱的自己是「近北極國家」,美國已經提出只有「北極國家」及「非北極國家」,以及美國相關官員也都申明不會讓北極成為另一個南海,用此來拒絕中國大陸的「極地絲綢之路」;事實上對於北極,中國大陸最大利益在於北極航道貨運利益,經過北極海的海運、空運可以節省一半的時間,意謂減少一半成本。但如果只是商業或經濟利益,強化中俄之間的合作即可獲得,何需再花大力氣去經營格陵蘭?強調中美在格島的戰略競爭,應該只是美方的藉口

川普併吞格陵蘭如果動用軍事力量,那和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半島又有何不同?在考量格陵蘭島民的自主意識環保主義下,川普一方面會強化與丹麥(格陵蘭)的經濟及軍事關係,取得主導格島的政經發展影響力,進而控制格島蘊藏全球10%稀有礦物產量開採及買賣;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利用格島的政黨競爭,加上他們都渴望「獨立」的期待,製造機會或政治混亂,乘機奪取格島。當然,無論採用什麼手段,都遮掩不了川普「美國再偉大」的外衣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