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系統整合若完備 跨區線上兩相宜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2438/web/ 

◆  展現同道偕行的教宗方濟各
◆  美藉關稅清除非關稅障礙
◆  賴總統喊保護「起家業」 策略呢?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系統整合若完備 跨區線上兩相宜
◆  倒閣是藍營最佳選項?
◆  「大小中華民國」之爭白熱化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系統整合若完備 跨區線上兩相宜


2025-04-23 03:15  聯合報/ 趙坤茂(作者為台大資工系教授)


為因應美國關稅跳針政策的衝擊,所得稅的申報及繳納期限將從五月底展延到六月底。若能適時提供配套,此便民措施應能緩解當前普羅大眾的壓力。

猶記早年申報所得稅前的準備工作相當繁雜,從年初就得開始收納各機關行號寄來的所得扣繳憑單,待申報時還得在紙本上一一謄寫,然後再結算應繳稅額。接著就要臨櫃辦理,耐心的在長長的人龍中等候。所幸如此費時耗日的報稅工程,現今已不多見。

拜稅務稽徵系統電腦化之賜,國稅局已可主動提供納稅義務人所得稅試算服務。納稅義務人只要在法定申報期限前,依國稅局試算之「應自行繳納稅額」金額完成繳納或回復確認,即算完成年度所得稅申報。

如果試算結果有所疏漏,亦可臨櫃或線上取得查詢碼,藉以下載所得及扣除額等課稅資料,然後再補正完成申報。

此外,透過手機報稅既快速又方便,從驗證身分、填寫資料、確認稅額、繳退稅款等都可在彈指間完成申報。

如果納稅是國民義務,那麼讓人民能便捷納稅即是政府職責經驗告訴我們,只要系統整合完備,則跨區或線上申報皆非難事。目前所得稅申報系統已有不錯成效,但其他國稅恐仍有待改善,例如遺產稅的申報作業。

以往遺產稅的申報限定在戶籍地的分局或地方稽徵所,讓很多人誤以為遺產稅屬地方稅,其實不然,它不折不扣是國稅範疇。年初好友老孟的至親仙逝,傷痛之餘還得在期限內申報遺產稅,卡關經驗讓他不吐不快。

身為北漂族的老孟,先返鄉請領一份「遺產稅財產參考清單」,並申辦「遺產稅申報稅額試算」。一個月後,他收到「不符合遺產稅申報稅額試算服務通知書」,肇因於遺產中有下市多年的股票。那家公司倒閉多年,眾所周知其股票淨值為零,但致電詢問時仍被冷冷要求附上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以便估算其淨值。這不是刁難,什麼才是刁難

老孟試著跨區申辦,沒想到竟碰到軟釘子。服務人員說各局處標準不一,他們只是代收,倒不如你自己掛號郵件寄送。老孟納悶,除了因地制宜的特殊狀況外,國稅申報不就應該只有單一標準嗎?

山不轉路轉,老孟透過查詢碼於網路申報系統下載被繼承人財產參考清單,然後再以申報軟體自行試算。該軟體的操作介面復古風味極濃,每個欄位的填寫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可能就誤刪先前已鍵入的資料;上傳附件時若少了某項,補件時竟得全部附件再重傳一次。

上網申報後,戶籍地承辦人員致電確認關鍵事項。令老孟驚訝的是,他們竟不清楚遺產稅的網路申報系統,經說明後才察覺地區應檢附資料與該系統的要求有所差異。所幸該承辦人員勤奮負責,其暖心服務終於讓老孟順利完成申報作業。

其實,網路申報系統正好可以整合全國審核標準,讓民眾有所適從,理應持續加強推廣。













展現同道偕行的教宗方濟各


2025-04-23 03:17  聯合報/ 孔子言/大學教師(台北市)


在今年耶穌復活節後一日,教宗方濟各蒙召返天國,這位高齡八十八的宗座圓滿結束在地上為全球基督信友服務工作。他在廿日復活主日的講道文稿中明白指出:耶穌臨在於每一個地方,「居住在我們中間」。「祂活著,而且始終與我們同在。祂與受苦的人一同悲泣,在我們每個人不起眼的愛的舉動上使生活之美倍增」。

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三月十三日,來自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教區的總主教伯格里奧樞機主教,獲選為第二六六任教宗,他是首位出身於拉丁美洲、南半球與耶穌會的教宗。特別選擇「方濟各」作為名號,主要是為紀念天主教著名聖人亞西西的方濟各。而宗座牧徽上的座右銘是「因仁愛而被揀選」(Miserando Atque Eligendo),他還被時代雜誌譽為「人民的教宗」,擁抱貧困與生病的教徒

方濟各教宗繼承了前任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前進中國」的政策,中梵定期關門會議(民國九十四年至一一四年(二○○五至二○二五))就沒停過。教廷屢向北京釋出善意,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雙方簽定了「中梵主教任命臨時協議」,採取了越南模式,由中國提名主教名單,再呈教宗批准。為此寬赦並承認原遭教廷「絕罰」中國自選八位主教(其中有一位已過世),遭當時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及香港樞機主教陳日君的強烈批評。

這份主教任命臨時協議,民國一九及一一一年(二○二○及二○二二)續約兩年,到了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才改為續約四年,其間曾發生中方兩次違約事件,特別是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四月初海門教區沈斌主教轉任上海主教的任命,一度讓中梵關係出現緊張。最後梵蒂岡讓步,在當年七月十五日承認了沈斌轉任上海主教。從此立場調整可看出首先,方濟各教宗渴望中國主教團與羅馬教會完成共融;其次,教宗期盼中方減緩過多的猜疑並減少對福傳工作的阻礙;最後,教廷期望在中國開設一個常設聯絡處。事實上,方濟各最希望的就是能到中國做福傳之旅。(問題還是在北京,對於宗教自由的嚴控,要求一定要向愛國會登記。方濟各為此特頒「牧靈指導」來緩和地下神職人員與教友在登記加入「愛國會」時的良心掙扎與衝突,但這些忠貞教友顯然寧願選擇犧牲也不願遷就,以至於迫害事件時有所聞。)

教宗方濟各曾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爆發俄烏戰火後時有發言,在去年二月,他還表示烏克蘭應拿出「舉白旗」的勇氣,並透過談判終結與俄羅斯的戰爭,引發不少爭議。不過,教廷隨後澄清,方濟各是呼籲與俄羅斯停火,而「舉白旗」意味著「停止敵對行動,通過勇氣談判達成休戰」,而不是指投降。如今再看川普調停俄烏全是為利益而行的曲折,反見方濟各對戰火無情的痛恨與對人民痛苦的關懷,更顯見其仁愛之心。

方濟各教宗隨時準備好回天鄉,在他病重期間曾批准延長雷樞機和桑德里樞機分別作為樞機團團長和副團長的任期,就是希望能穩定教務推動與未來教宗選舉的舉行。至於後事,方濟各先前已選好安息處,過世後將葬在羅馬的聖母大殿且希望簡化葬禮流程。成為繼前教宗良十三世之後,逾百年來首位不安葬在梵蒂岡的天主教教宗。全然展現其基督「同道偕行」良善心謙的作風!












美藉關稅清除非關稅障礙


2025-04-23 03:17  聯合報/ 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台北市)


川普發動全球關稅戰後,美國政府近日又核定對四個東南亞國家太陽能產品徵收的關稅水準,根據美國商務部廿一日的公告,稅率最高可達三,五二一%(柬埔寨的太陽能產品),依個別公司或所屬國家而異。川普表面在與各國談判調整對等關稅,實則將焦點對準清除非關稅障礙。川普早先透過真實社群平台對各國提出八項「非關稅作弊」指控,或可清楚看出他的真正戰略意圖,不在於談判對等關稅高低,而在清除各國對美國的非關稅貿易壁壘。

川普點名的非關稅壁壘,包括貨幣操縱、增值稅作為變相關稅、傾銷、出口補貼、保護性農業和技術標準,以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轉運規避關稅行為等。川普特別舉日本針對汽車產業的「保齡球測試」保護性技術標準,以及歐盟針對玉米的「禁止基因工程改造玉米」保護性農業標準為例說明。至於傾銷、補貼、侵犯智慧財產權、及洗產地以規避關稅,則是暗指中國。川普透過發文來表達他對各國「非關稅欺騙行為」的強烈不滿。

長期以來,各國透過非關稅貿易障礙,有效保護自身弱勢產業,避免直接關稅調整可能引發的貿易衝突。然而,這些非關稅壁壘卻逐漸成為各國保護主義的新工具,嚴重阻礙國際貿易的公平與效率。川普直指此種弊端,主張透過施壓以進行談判甚至報復性措施,以徹底清除這些隱藏於技術和標準之下的貿易壁壘。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所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並非單純增加關稅,而是希望建立公平、透明且對等互惠的貿易體系。策略意在迫使各國調整政策,消除對美國商品的不公平待遇。例如日本已經開始考慮放寬針對進口汽車的技術標準,顯示美方施壓後的實際效果。

台灣而言,美國貿易代表署在三月卅一日公布針對各國三九七頁的「二○二五國家貿易障礙估計報告」,在第三三三頁至三三八頁,共用六頁篇幅點名台美之間的非關稅障礙,包括:美國稻米進口數量限制、基因改造及非基因改造(如玉米與大豆)以不同稅則進口海關障礙、針對美豬檢驗措施及瘦肉精檢疫障礙、符合美國聯邦汽車安全標準(FMVSS)但不符合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標準的汽車進口數量限制、針對基改食品及牛肉的動植物檢疫障礙、智慧財產權保護及金融服務障礙、醫藥品與醫療器材及投資障礙等,都可能成為未來台美貿易摩擦的重要導火線。

從實務層面來看,美方所認定的非關稅壁壘並非完全沒有根據。例如台灣對美國肉品的進口限制,固然有國內食品安全和民意壓力的考量,但在國際標準與貿易規則之下,這些限制若無充分科學證據支持,將很難獲得國際貿易仲裁支持。此外,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力度不足,以及服務業市場的進入障礙,都可能使台灣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時處於不利地位。

因此,政府除了主動進行國內規範的檢視與調整外,更應積極透過雙邊貿易談判與美國達成共識,避免被捲入更廣泛的貿易衝突。

川普的真正意圖在推動全球貿易的結構性調整,清除非關稅壁壘可能才是川普團隊真正想談與想要的核心利益,對等關稅只是拿來逼迫各國就範的工具。對台灣而言,如何建構因應台美之間非關稅貿易障礙的談判策略,已成為當務之急。













賴總統喊保護「起家業」 策略呢?


2025-04-23 03:17  聯合報/ 李武忠/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台北市)


日前美國宣布對台加徵卅二%關稅,波及台灣吳郭魚(中國大陸稱羅非魚)、鱸魚等養殖漁業外銷,引發養殖業者恐慌,儘管該對等關稅「暫緩九十天」,但風險仍在。為此賴清德總統日前在與養殖業者座談時,強調農漁業是各行各業的「起家業」,一定要優先照顧。

儘管政府表示針對農漁業方面有六大措施,看似內容豐富,但能否貫徹執行才是關鍵。要擬定有效的應對策略,精準的數據收集分析是基本。此次可能受到川普高關稅影響較大的養殖水產品應是台灣鯛(體型大於一公斤的吳郭魚),鱸魚外銷美國數量有限,整體風險評估在可控範圍。

賴總統提及台灣鯛在「政府支持之下」,疫情期間原本占美國市場六成,疫情後占美國市場變成八成然而根據資料顯示,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吳郭魚進口國家,主要進口種類為冷凍全魚,冷凍魚片,生鮮/冷藏魚片;其中冷凍全魚,中國居首位(廿四點六八%),台灣居次(十一點四%);冷凍魚片中國居首(八十四點四五%),台灣居次(十一點四%);生鮮/冷藏魚片,哥倫比亞占首位,巴西居次;台灣均不及兩成,與官方八成的數據有很大的落差,如何制定精準有效策略?

儘管面臨進口下降、生產困擾和地緣政治的不利因素,吳郭魚仍是美國第四大消費海鮮種類。全球吳郭魚產業正經歷深刻的市場重組,在此過程中,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吳郭魚出口國,面臨來自美國市場的巨大壓力,尤其是川普政府宣布新一輪關稅後,將削弱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確實給台灣帶來機會。

問題在於中美關稅貿易戰結果難測,加以中國大陸的吳郭魚養殖具備規模經濟及低成本價格優勢,多數品質也不差,而台灣養殖歷經成長、繁榮到穩定期,養殖規模已呈穩定狀況,且目前出口到美國的吳郭魚以冷凍全魚和冷凍魚片為主,前者獲利有限,多數養殖想透過取得國際認證來提高售價並非易事,何況近年來巴沙魚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已超過吳郭魚,預計今年巴沙魚可能會取代大部分吳郭魚市場,須納入考量。

遺憾的是,近年來台灣鯛養殖已少有破壞性創新,如過去的全雄性吳郭魚,潮鯛魚片,即便在品種、品質上較與其他國家具競爭優勢,但差距已明顯縮小,不能再自我感覺良好;若貿然透過獎勵補助增加產量及輸美數量、或一味依賴冷凍全魚及冷凍魚片銷售,而無法提升整體品質、創新,恐帶來更不可預測的風險,應審慎評估。

由於濫捕、過漁、非法捕撈等影響,海洋捕撈數量已落於養殖漁業產量之後,高品質養殖水產品,將成為全球消費需求的趨勢。而台灣遠洋漁業問題多多(如自由公海限縮,非法漁撈及漁工人權侵害等等),未來發展重心將由海洋漁業轉為養殖漁業。不過國內養殖漁業曾風光一時,享譽國際,有「養殖王國」的美稱,卻因政策偏誤,漁業高層惡鬥,科研成果浮誇,科研人才遭排擠,致使台灣養殖漁業一落千丈,尤其未妥適規畫即預計拿一萬公頃魚塭來配合漁電共生政策,更是將養殖漁業推向高度風險,急需導正!

台灣養殖漁業面臨許多問題待解,光靠補貼關稅、貸款利息、包裝、運費補貼等難以解決,何況其他競爭國也會如法炮製,想照顧好水產養殖業,應有完整的規畫,日本產官學研正積極建構「可持續日本下一世代水產養殖系統,賴政府呢?













倒閣是藍營最佳選項?


2025-04-23 03:10  聯合報/ 鄭自隆/政大傳播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倒閣」是不是國民黨最佳選項?要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要確認倒閣是目的,還是手段?

當然是「手段」,若是目的,那去年五二○新閣成立的隔天,國民黨依據憲法增修條文設計,藍白聯手隨時可倒閣,增修條文規定,只要立委三分之一以上連署就可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再經全體委員二分之一以上贊成,行政院院長即應辭職,這就是「倒閣」,但行政院長還可以有回馬槍,就是一方面辭職,一方面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

真倒閣成功,會有兩種狀況,第一種狀況是倒閣通過後,「行政院院長應於十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換句話說,被倒閣的行政院長若沒有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時,總統只要換個行政院長就可以,立委不必全部改選,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另一種狀況是,「總統於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後十日內,經諮詢立法院院長後,得宣告解散立法院」,且在六十日內舉行立委選舉,這也是民進黨默默期待的結果。

民進黨為什麼期待立委全部翻牌重選?看現在大罷免激起的千堆雪,幾乎所有新聞台都尋求政治正確向黨看齊,站在民進黨那一邊;再看看政黨民調數字,二月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調查,有百分之四十三點九的民眾靠向民進黨、百分之卅點九傾向支持國民黨、百分之廿一點八不偏任何政黨,這個調查只針對兩大黨,民眾黨不見了。

這種情況下,重新選立委,國民黨能夠占到便宜,還能在立法院維持多數黨的優勢嗎?何況立委重新改選,不是只有區域立委,連不分區也要重新投,現在民眾黨的八席是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一月柯文哲顛峰期所創造的,再選一次,民眾黨的不分區會剩幾席?難怪藍白峰會後,黃國昌婉轉表示不支持。

所以倒閣絕對不是國民黨最佳選項,民進黨的大罷免之議剛起時,國民黨掉以輕心沒有立即滅火,眼看著讓它燎原。「大罷免」是全世界憲政史笑話,罷免制度的設計是針對不稱職的公職,是對個人,豈有針對政黨的「團滅」,就如到餐廳點一桌菜,不喜歡某道就請廚房更換,即使黑道大哥也不會直接「翻桌」。

錯失質疑大罷免正當性,是國民黨的第一個失誤第二個失誤是罷免綠委的死亡連署。國民黨失掉政權久矣,忘了「少林足球」的金句:「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所有的單位全是我的人,你怎麼和我鬥?」還以為現在是七十年代可以為所欲為。死亡連署讓國民黨反制氣勢大挫,以罷反罷已經沒機會了,國民黨唯一的機會只剩罷免投票的強勢對抗,基隆市長謝國樑不就是這樣挺過來?

台灣憲法的倒閣胡亂拼湊的設計,內閣制國家倒閣是行政首長的總理與立法的議員一起面對新民意的檢驗,台灣倒閣卻動不了總統,藍白兩黨以全黨立委對賭一位閣揆,划算嗎



季青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