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讀左拉「我控訴」 懷念林惺嶽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1275/web/ 

◆  矽盾被搬空 台灣還剩什麼牌
◆  歐洲難擔責 俄烏恐續戰
◆  川普政府 戳破民進黨謊言
◆  一烏三吃 台灣會被幾吃?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讀左拉「我控訴」 懷念林惺嶽
◆  別執著手術同意書 放心救命吧
◆  矽盾掛嘴邊 台灣自暴其短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讀左拉「我控訴」 懷念林惺嶽


2025-03-05 05:22  聯合報/ 潘襎(作者為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左拉是法國十九世紀下半期社會寫實主義偉大作家,以大時代史詩筆法,描寫社會苦難大眾。當時政教不分、族群對立、貧富懸殊、官員貪汙、勞動過度、疾病流行,政治社會問題糾結不清,他的「盧貢-馬卡爾家族系列」描寫拿第二帝國、第三共和實況。

這個系列小說由二十部長篇小說構成,第七部《小酒館》奠定左拉地位;第九部《娜娜》甫一出版,一天銷售五萬餘冊,成為代表性人物。書中描述一位出生於酗酒家庭的女孩,擔任舞台演員卻技藝不精,日後出賣肉體,成為周旋於上流社會的妓女,揮霍無度,內心渴望擁有幸福家庭,卻又紙醉金迷,然而樂善好施。

普法戰爭時皇帝拿破崙三世被俘,割地講和;法國內外矛盾急速升高,終於在一八九四年爆發改變法國近代史的「德雷福斯事件」。

德雷福斯是猶太裔法國人,亞爾薩斯-洛林割讓德國時,遷居巴黎,長大入軍校,任砲兵上尉。法間諜由德駐巴黎大使館內,截獲未署名信函,涉及武器外洩等情報,事態嚴重,軍情局下令撤查,德雷福斯終因猶太人身分等各種因素被判有罪,移送惡魔島監禁。事後某新教徒軍官舉證誤判,上書軍部,軍方礙於顏面,駁回,將其外調,日後甚而被誣入獄。

四年後左拉在克里蒙梭創辦的「黎明報」發表滿版〈我控訴-給共和國總統的信〉長文,事件達到高潮,法國社會撕裂為二,一方支持左拉,一方譴責左拉,極右派控制的法庭判處左拉拘禁一年與巨額罰款,左拉遁走英國,持續發文控訴。最終,輿論壓力下,重審案件,德雷福斯被押解回國,誣陷者入獄自殺,間諜畏罪潛逃。軍部依然不顧正義,減判為十年徒刑,最終新任總統要求德雷福斯認罪而給予特赦、釋放。十年間,軍部君主主義思想瀰漫,社會反德、反猶太主義高漲,動盪擾攘不安,一九○二年左拉煤氣中毒而死亡。一九○五年法國制定政教分離法,保障勞工權益、退休金制度、童工保護法等等,迎向新時代。

老友林惺嶽今年元月去世。他是台灣知名畫家,父母早逝,飽經風霜,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年)遊學西班牙,目睹軍事強人佛朗哥將軍去世後社會巨變,返國後創作不少台灣美術主體性的作品,學者陳芳明稱其為「荒寒之美」,現今總統府依然高懸他的巨幅作品。

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前後,林惺嶽畫室信箱,不斷收到不署名檢舉資料,舉發北美館館長的政治色彩與作為。他說時常聽到不明敲門聲,推開門只見一疊資料。家人、朋友勸他避開世事,保持沉默。他數次指出,內心時常掙扎難眠,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春節假期,前往巴黎,到先賢祠的左拉墓前,「德雷福斯事件」時不畏生死的道德勇氣,頓時讓他雙目淚流。回國後,四月十二日舉行「搶救台北市立美術館-來自藝文界的控訴」記者會,五月四日發〈我的指控!我的期待!就北美館事件給陳水扁市長的一封公開信〉,六月北美館館長下台,此後三年,他獨自往返法庭承受誹謗的指控。

正義是什麼呢?歷來許多學者留下無數論述。西洋圖像的正義女神,以布蒙住雙眼表示不懼不喜,不受利益、權力、財富左右一隻手持劍表現執行正義能力;一隻手拿天秤,不偏不倚

林惺嶽曾送我一幅油畫作品,紀念彼此的深厚友誼。身穿白色上衣的男子,孤獨地坐在海邊巨大岩石上,背著我們眺望著蔚藍大海。夜幕低垂,無限孤獨。林惺嶽走了,世間又少一位正義者,幸好左拉精神不滅,只是誰甘於孤獨呢?













矽盾被搬空 台灣還剩什麼牌


2025-03-05 05:27  聯合報/ 趙興鵬/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台北市)


一場史詩級的國際外交大笑話,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范斯在白宮二打一,語言圍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澤倫斯基亦毫不退縮反擊,你一語我一句,唇槍舌劍看得是全球人們目瞪口呆。

自川普上任以來天天有好戲可看,從不在熱門國際新聞缺席;如果說澤倫斯基是演員出身,不如說川普更像演員,一個善於交換條件的野心紅頂商人,精算以俄烏停火換取烏克蘭礦產,終極可能劍指中國。

川普對普亭的要求可說照單全收,烏國總統澤倫斯基對這種喪權辱國的停戰條件,既無事先參與,事後還得照單全收,包括國家的礦產,都由美國來開採以抵償先前援助;美與俄平分秋色,一瓜分烏克蘭領土、一瓜分國家資源,有如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澤倫斯基不能接受,任一國家總統也不能接受此種形同流氓的要脅。

最笨的是,澤倫斯基相信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及西歐國家,他們無非是要用烏克蘭防範俄羅斯歷史上的擴張主義。美要藉此拖垮俄,而俄入侵烏是為防止北約東擴,大家都有目的;只有烏克蘭在夾縫中難為小,在地緣上,天生注定是個悲劇國家。

夾縫中的悲劇台灣與烏克蘭完全神似、處境相同,在烏克蘭發生的事,在台灣發生的機率也很高。川普既要兌現選舉所說、就任美國總統後廿四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的支票,是否也對諾貝爾和平獎情有獨鍾,渴望加持?

美國前總統拜登禁止烏克蘭以美援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將戰爭局限在烏克蘭土地上,打了快三年,已說明美國用意只是在利用烏克蘭以拖垮俄國;但俄國沒被拖垮,卻拖住美國,最後死的是烏克蘭人民。

從修昔底德陷阱看,世界排名第二是中國大陸,不是俄羅斯,川普急於結束俄烏戰爭,目的當有騰出手來專門對付中國之意。大陸海軍下餃子、空軍六代機已試飛、航母一艘接一艘、導彈一個比一個準,軍事量體除航母、攻擊潛艦數量與美國尚有一段距離外,餘毫不遜色甚有過之。至於俄羅斯會不會上當來拖垮中國大陸,機率雖不是沒有,但目前看來,俄羅斯普亭似乎沒有被川普套住。

俄烏戰爭下來,拜登並沒有拖垮俄羅斯,反向讓美國債台高築。普亭拿領土、川普拿稀土、烏克蘭剩焦土;如果哪一天,兩岸因賴清德持續倚美謀獨一面倒而搞壞關係,屆時大陸拿領土主權、美國拿台積電。台積電董事長兼總裁魏哲家已與川普會面並公布投資計畫,在未來四年於美投資一千億美元興建晶片廠,包括新建三座尖端晶片的晶圓廠、二座先進封裝設施、一座大型研發中心。

川普宣稱,台灣若遭全面封鎖,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將讓美國「享有一定優勢」。台積電展現善意滿足了川普需求,但台積電「美化」後,台灣還剩什麼?














歐洲難擔責 俄烏恐續戰


2025-03-05 05:27  聯合報/ 汪哲仁/研究人員(新北市)


在川普與澤倫斯基的白宮大戲後,美烏雙方可能需要冷靜一段時間,才能重新開始和平協議的推展,讓原本預期今年停火的可能性降低,俄烏戰火或將延續到民國一一五年(二○二六年)中。

雖然澤倫斯基在華盛頓受到委屈,但是三月二日在倫敦舉行的烏克蘭安全高峰會,歐洲領導人一致表示聲援烏克蘭,強調他們將持續軍事支持以保衛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的侵略,一支沒有美國的援烏反俄聯盟已形成

由於目前歐洲難以接受俄羅斯在烏克蘭獲勝,歐洲國家已經開始動員以支援烏克蘭軍需。惟缺乏美國的歐洲與烏克蘭將面臨相當的挑戰,在軍費、彈藥與情報各層面,面臨挑戰的難易度不同。

歐洲近年來已將國防支出增加到二,五○○億歐元,加上歐盟有意提供烏克蘭二百億歐元軍事援助,但此軍援計畫有可能受到部分國家反對;但若再加上歐洲國家個別支持,如德英法等國,歐洲應尚有能力彌補美國停止援烏後的軍需款項,再不濟,還有手中凍結的俄羅斯外匯資產,因此在資金上烏克蘭應可勉強度過今年,惟俄羅斯的軍費仍高於歐洲國家的總合。

在彈藥上所面臨的困難較難克服,以目前戰場最需要的一五五釐米榴彈砲彈來看,在歐盟加大產量後,今年預計可生產二百萬發,該產量尚不足以滿足烏克蘭一年的消耗量。雖歐盟目前承諾於今年提供一五○萬發予烏軍,惟是否會如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交貨延遲六月而造成戰場失利情況,尚有待觀察。此外,過去透過美國採購韓國砲彈的做法,可能難以再現。

此外,遠程飛彈防空系統也是歐洲無法取代美國之處;英法的「暴風之影」遠程飛彈數量有限,遠不及於美國陸軍戰術飛彈系統的產量。

最近烏克蘭的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即將用罄,希望美方能再提供廿套,更寄望能讓烏克蘭在其境內生產愛國者飛彈,在川、澤翻臉後也可能斷供。因此若無意外,烏克蘭武器將在六個月後捉襟見肘。

最大的困難可能在於美軍所提供的情報共享,美軍擁有的衛星通訊與監控能力是歐洲無法提供的。目前馬斯克揚言關閉烏軍前線的星鏈通訊服務,此舉將造成烏軍指揮管制體系窒礙難行。若美方停止衛星情資或 GPS 訊號給烏軍,則即便烏克蘭拿到「暴風之影」飛彈,其準確度也將大打折扣。

在政治上,歐洲國家反烏聲浪不斷高漲;雖然挺烏的梅爾茨將成為下屆德國總理,但是席次次高且親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未來是否會刪減國防預算中的援烏款項,尚待觀察。此外,反烏言論在今年要舉行選舉的波蘭,已非僅限於極右派;今年波蘭總統主要候選人,如法律與公正黨(PiS)的納沃羅茨基(Karol Nawrocki)、公民聯盟(KO)的特扎斯科夫斯基(Rafał Trzaskowski)雖然仍支持烏克蘭抗俄,但對於烏克蘭難民福利與挺烏加入北約的態度已大不如前。

川、澤在白宮的風波,不僅對烏克蘭未來是個災難,且這災難已蔓延至歐洲。如果歐洲希望實現持久和平,那麼歐洲最終必須對烏克蘭的安全承擔起責任;但是這項責任,可能是長期躲在美國安全傘下的歐洲難以承擔的。















川普政府 戳破民進黨謊言


2025-03-05 05:22  聯合報/ 劉宗夏/金融分析者(台北市)


台積電是台灣的指標性高科技跨國企業,其未來的股價,可能也會影響民進黨政權能否延續。因為它是台股最大的權重股、是台灣經濟的領先指標;經濟會影響政治、選票,若未來台積電走空,也意味台灣高科技業出口將會衰退,直接影響台灣的經濟發展,也影響許多人的荷包。

全台都在看著民進黨政府怎麼應對川普的步步進逼。台美關係有一段甜蜜期,那時也是民進黨的順風期。但單押美國的策略終究受到考驗,美國想削弱台灣晶片優勢已非未來式,目前完全看不出民進黨政府的談判能力,台積電只能自己面對。

川普政府戳破了民進黨長期謊言,碰到考驗才知道一切都是虛幻,美國利益至上才是真的。台灣人正漸漸從民進黨的謊言中醒過來,對台美關係的幻想也證明有誤,現在才看出過度依賴美國的苦果。

目前斷言台積電走空還太武斷,但是民進黨最好祈禱不會如此;不然民眾看著政府處理台美關係弱勢窘態,若再加上資產縮水,肯定會對民進黨的信任度暴跌,民進黨的選票恐將跟著走空。在台灣,太多人直接或間接跟台積電的利益牽連在一起,民進黨政府無法處理台美利益衝突,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已經鬆動。

當然,影響台積電股價的因素不是單一,包括對高階晶片的需求、台積電技術能否保持長期領先、川普變數、全球經濟展望等。但只要台積電股價不好看,台灣人最直覺的反應,就會想起民進黨的無能。














一烏三吃 台灣會被幾吃?


2025-03-05 05:22  聯合報/ 游毓蘭/國民黨前立委(台北市)


在美國的撩撥與支持下,烏克蘭血戰三年,士兵死傷超過一百萬人,人口流失千萬。二月廿四日,聯合國安理會以十票贊成、零票反對和五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一項由美國提出的有關結束俄烏衝突的決議草案,沒有任何國家還記得譴責入侵者、撫慰被害國,而且未來一旦停戰的結果,是烏克蘭將被一魚三吃。

第一吃是俄羅斯,第二吃是美國,基本上吃掉了半個烏克蘭的領土與礦產資源,世人不忍卒睹。哪曉得第三位吃客登場了,繼續吃美俄留下的殘羹剩飯。

澤倫斯基白宮吵架後,立刻飛到英國,英國承諾提供廿二億英鎊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用來強化烏克蘭國防力量,雙方當日就簽署貸款協議,英國對澤倫斯基伸出援手,甘冒得罪川普的大不諱,頓時贏得尊敬。但三月二日英國首相施凱爾再度與澤倫斯基簽署協議,英國同意融資給烏克蘭十六億英鎊,向英國購買五千枚防空導彈。啊,原來英國竟是第三位吃客。

英國透過提供融資貸款給烏克蘭,既可贏得好名聲,又可確保貸款用在購買英國的武器裝備,嘉惠本國軍工產業,戰後還要烏克蘭償還本金與利息。不愧為老牌帝國主義掠奪思維與美國無二致。既然美國不邀請上桌,只能等到美俄吃飽後才上桌。

原來歐洲列強在川普公布停火方案後強烈反對,一致表示要繼續支持烏克蘭,背後的原因竟然是禿鷹思維。估計法德等其他歐洲國家也要繼續第四吃、第五吃。可憐烏克蘭,面對滿天盤旋禿鷹,無力抵抗

澤倫斯基在白宮以大衛之姿挑戰巨人歌利亞,這驚天一擊是哪裡來的底氣?歐洲。他知道歐洲力挺烏克蘭繼續戰鬥。只是這些歐美禿鷹都是以盟友面貌出現迷惑了澤倫斯基,迷惑了烏克蘭。

台灣會被幾吃呢?

事實上,美國已經開始第一吃了。拜登政府以保衛台灣之名,大賣軍火給台灣,並提供貸款供台灣擴大軍火採購。這些都是老招。昨天台積電在白宮宣布投資一千億美元,在美國新建三座晶圓廠與研發中心,這是台灣唯恐美國吃不飽,主動奉上大菜的新招。

誰都可以看到台灣政府支持、督促或主導台積電此時宣布加碼投資政治動機台灣政府希望開出一個遠期支票,換取川普對台灣的善意,免除對台灣新增關稅,並強化川普出兵保衛台灣的意願。

記者會上,一位記者問到,萬一中國拿下台灣,這筆投資是否會對美國晶圓產業的衝擊降到最低?川普答:負面影響不會降到最低,但這筆投資起碼讓美國擁有世界高端晶片很大一部分的產量。

前幾天,美國《外交事務》刊登了一篇重量級文章〈台灣心結:美國戰略不應寄託於一場無法獲勝的戰爭〉,顯示美國對於是否為台灣出兵已有顧慮。川普會因為台積電加碼一千億美元而改變主意,決定出兵捍衛台灣?這種幻想痴人說夢。但台積電宣布後,川普就不再擔心中國拿下台灣對美國晶片產業帶來的負面影響。

民進黨政府該清醒了,否則美國之後還有接二連三的吃客上桌,台灣將屍骨無存。












別執著手術同意書 放心救命吧


2025-03-05 05:22  聯合報/ 姚念慈/台北地方法院刑事醫療專股法官(台北市)


三月三日聯合報陽光行動報導,熱心里長感嘆獨居里民就醫,因找不到家屬簽手術同意書,最後喪命。並表示:這位老人家人不舒服,自己想辦法騎腳踏車去醫院,就表示他還想活,卻因為家屬都不在台灣,「沒人簽同意書就沒辦法手術,這不是太離譜了嗎?」等語。讓筆者驚覺,社會上有不少人,甚至醫事人員,對於「手術同意書」,仍存有相當的迷思。

根據現行醫療法第六十三條第一項前段、第六十四條第一項前段規定,醫療機構實施手術或中央主管機關規定之侵入性檢查、治療,原則上應向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進行告知同意程序,並經由上開人員之一簽具手術、麻醉或侵入性檢查、治療同意書後,始得為之。但,前揭條文的但書也明定:「情況緊急者,不在此限」亦即,救命為先

雖然一般情形,醫事人員必須先善盡告知同意義務,使病人或其家屬充分解前述醫療行為的內容與風險,然若命都快不保了,哪裡還有時間等這些?衛生福利部的前身衛生署,早在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十七日,便以衛署醫字第六五三八四七號函闡明:「醫療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現行醫療法第六十三條)規定『醫院實施手術時,應取得病人或其配偶、親屬或關係人之同意…但如情況緊急,不在此限』,所稱情況緊急,係指病情危急,時間不容許取得病人或其配偶、親屬或關係人之同意時,為解救病人性命,醫院可逕予實施必要之手術及麻醉。」可知,相關法令容無窒礙難行之處。

且,關於告知、同意以及簽署同意書之對象,基本上以病人本身為第一順位,若病人有意識不清、無行為能力等無法理解告知同意、簽署同意書之狀況,才由配偶、親屬或關係人處理。如前述長者能自己騎腳踏車去醫院,除非病情突變,否則應能親自簽署同意書。筆者猜測,最後發生這場悲劇,恐怕是溝通上出了問題。

筆者希望,民眾與醫事人員都能正確認知簽署同意書的相關法令,勿存「沒有家屬幫病人簽名就一定不能開刀」的迷思,更別再出現縱使病人病情緊急,卻因沒有簽同意書而發生憾事的狀況。

醫事人員尤應注意,醫療法第六十條第一項規定:「醫院、診所遇有危急病人,先予適當之急救,並即依其人員及設備能力予以救治或採取必要措施,不得無故拖延。」衛生署民國八十年二月六日衛署醫字第九二八○九一號函更已要求:「依醫療法第四十三、四十六條規定(現行第六十、六十三條),醫院、診所遇有危急病人,即予以救治或採取必要措施,不得無故拖延,又病人病情緊急,而無配偶、親屬或關係人在場,亦無法取得病人同意,則例外不受同意之限制,予以實施手術。」。所以,當病人危急時,別再執著於同意書的簽立與否,放心救命吧。













矽盾掛嘴邊 台灣自暴其短


2025-03-05 05:22  聯合報/ 黃惟冰/公共服務業(新北市)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與川普總統在白宮舉行記者會,宣布將在美國新增投資一千億美元。若與已在進行中的三座晶片廠投資案相加,台積電在美投資總額可望上看一,六五○億美元。

不禁想問,台積電將如此大量的產能移往美國後,台灣還會是全球先進晶片的主要產地?還能自恃因為擁有所謂的「矽盾」,因此中共必然投鼠忌器不敢犯台?或以美國為首的其他國家會為了確保先進晶片供應不至中斷,因此將出兵援台?

事實上,不論是從商業還是國安的角度出發,「矽盾」的概念不僅無助讓台積電根留台灣,反而還會迫使其他國家加強施壓台積電必須到其領土落地生根,正如川普的安排。

畢竟,沒有一個國家或企業,會樂見自己產業所需的關鍵原物料是由單一供應商所控制。更別提,如果這個供應商的生產基地還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只要將心比心,就可知將台積電「武器化」或「人質化」,看在外國政府與企業的眼裡,會是多麼災難性情境。很可惜,台灣卻有不少人一再將「矽盾」掛嘴邊,渾然不覺得這是在自暴其短。

如今眼看台積電的產能大量移往美國勢不可擋,台灣還有「矽盾」牌可打?如果沒有,還剩什麼牌?這個問題的答案,賴政府不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