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經貿戰 改變世界遊戲規則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7043/web/ 

◆  聯合報社論/天算不如人算,酬庸與派系政治難擋民意!
◆  聯合報黑白集/川普相信習近平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經貿戰 改變世界遊戲規則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經貿戰 改變世界遊戲規則


2025-11-05 02:36  經濟日報/ 社論
美中經貿戰 改變世界遊戲規則。美聯社


美中元首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共同決定美中經貿戰暫停,休兵一年。這場經貿戰,從今年4月2日美國發動,到10月30日,歷經七個月,牽動全球,但畢竟雙方均手握王牌,打得兩敗俱傷,不得不叫停,但只以一年為期,因為雙方均自信手中王牌最終必能扳倒對方,一年,只是給自己一個緩兵休整機會重振旗鼓,待來日再戰。

這場看起來分明是勢均力敵、平分秋色的火併,西方媒體卻給出了跟川普總統完全不同的評價。川普認為美中元首會晤十分成功,「若以0到10來打分,這次有12分」。川普之言未必誇張,因為會前他頭上有兩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分分鐘就會落下要命,一是大豆,二是稀土,與習近平會晤,通過交換,總算暫時解除危機,大鬆一口氣,給個超滿分,的確是他當時的心境。但《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紀思道CNN 卻都不以為然

紀思道撰文表示,當今世界最重要雙邊關係是美中關係,而川普把它搞得一團糟。他發起了一場美國一直在輸的貿易戰,即便目前雙方正式達成休戰協議,也可能是以中國掌握主動權削弱美國影響力形式收場

紀思道論點中的兩個關鍵詞主動權影響力。美中這一場經貿戰美國手中兩大武器,一是關稅,二是晶片,但用來打中國最多是打痛而不能打死。至於中國手中兩大武器,則是大豆和稀土,都能打到川普和美國要害,特別是稀土,中國打到的是美國死穴,而解藥沒有五年根本搞不出來,即便休戰一年,主動權仍在中國手裡。至於他所謂的影響力,那就跟 CNN 的觀點很接近了。

CNN 認為,美中以平起平坐姿態登上全球舞台,不管談判結果如何,就是中國勝了。CNN 的觀點是從宏觀國際角度來看的,川普發起的貿易戰針對的不僅是中國而是全球,幾個月下來,絕大多數國家,下跪的下跪、諂媚的諂媚,最近日、韓兩國的表現尤其讓人錯愕,但中國從頭到尾不但不跪,甚至強烈反擊反擊到美國倒過來向中國示好,這即是為何 CNN 認為只要美中平起平坐展開會談,就是美國輸了的邏輯,而這也正是紀思道看到的美國影響力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換一個角度看,這一輪經貿戰打下來,不僅是一個原本還屬抽象、現在輪廓已浮現而出的「G2」格局問題,還要看到,近一個世紀來,一個由美國主導構建世界秩序遊戲規則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上世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二戰結束之後,美國作為全球頭號大國,主導構建了一個既為美國利益服務,又能裨益於世界各國全球化秩序,遺憾的是,進入新世紀後,美國發現它已不能從全球化中像過去一樣攫取巨大利益,反而讓一些國家尤其是中國成了全球化最大受益者,於是從民國一O五年(2016年)川普上台開始,即不惜從原本的全球化鼓吹者捍衛者倒轉旗幟,成了反全球化前鋒,不僅打亂了原本的世界秩序,而且通過它自訂霸權遊戲規則霸凌全球甚至不分親疏,也包括其一眾盟友,此一形勢在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川普2.0上台之後臻於顛峰

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打壓全方位的,中國對美國的反擊也是全方位的。首先是反霸反制裁,無論在科技、軍事、貨幣或太空領域,中國都要奮力打開一條屬於自己出路,結果,無形中就衝撞了原本在每一個領域由美國建構秩序遊戲規則反霸破舊破舊同時還有立新

對於如何才能有一個更好更有利於所有國家世界秩序,中國也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和「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遊戲規則,這些就是立新

紀思道也許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說中國正在通過經貿戰削弱美國影響力,對於美中兩強的世紀大博弈,這也許是一種更深廣層次觀察
















聯合報黑白集/川普相信習近平


2025-11-05 00:2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川習會10月30日舉行,美國總統川普稱沒有談到台灣。美聯社


川習會以「休止符」無聲演繹台灣,各方為之糾結。川普接受 CBS 專訪,主持人一再追問是否會下令美軍保衛台灣。川普強調,習近平已承諾,不會在他任內對台動武;若真發生中國武力犯台,「習知道後果」。

解放軍對台動武,川普何嘗不知後果?川習會前,他說不知對方是否會談台灣,但「不想讓問題變複雜」。上半年雙方兩次通話,習近平已強調美國應慎重處理台灣問題。馬德里談判安排川習會,王毅談判再度提醒美國務卿魯比歐:「對台灣問題謹言慎行」。不談台灣,算是美中元首會晤階段性默契,因為已經先談過了。

為推動美中大交易,川普相信習近平的承諾,「不會在我任內動武」,宣稱「G2 會晤」將帶來持久和平。連防長赫塞斯也跟著川普改口,大讚「美中關係史上最好」。賴清德過境美國、軍援台灣等有礙 G2 交往,因而被擱置

賴總統不許人民疑美,自己卻順從美國提高軍購預算以示自我防衛決心;但川普卻相信習近平不會對台動武。更怪的是,若川普相信台海無事,為何又要避險要求台灣科技大廠「撤離」到美國?

大陸試圖讓川普相信和統對美國有利。台海看似比俄烏、中東戰場平靜,讓川普自信滿滿。賴清德拍馬川普得諾貝爾和平獎,但願不是以台灣為獻禮。

















聯合報社論/天算不如人算,酬庸與派系政治難擋民意!


2025-11-05 00: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吳音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政府內定吳音寧出任台肥董事長,顯不相稱酬庸,飽受外界譏議。台肥前天深夜臨時發布重大公告宣布總經理張滄郎為法人董事顯示人事生變。果然,昨天台肥董事會通過張滄郎為董事長,吳音寧與董事長擦身而過天算不如人算,賴清德這次的酬庸算計,栽在民意手裡

吳音寧經驗和資歷本非公司治理,卻屢受拔擢出任要職,一再引發議論。尤其年輕世代更是冷言冷語,深有相對剝奪感。最後一刻,賴政府能聽取民意及時打消原任命計畫,也算是懸崖勒馬否則,酬庸質疑不斷擴大,台肥決策動輒得咎派系分贓雖然逞一時之快,未來勢必要付出慘痛代價

拔擢吳音寧未遂的台肥案形成對比的,則是賴清德對南部兩名女性綠委林岱樺陳亭妃打壓。因手法顯不公平,也讓民眾深覺反感,但「信賴團隊」迄無收手跡象。

林岱樺深受助理費案拖累,一度遙遙領先的民調下滑。近日她展開「三山大造勢」,其所屬的派系「正國會」由掌門人外長林佳龍發文肯定她「有為有守,不貪不取」,其他正國會要角卓冠廷、王義川也積極聲援。未料,林佳龍隨即遭到綠營網軍圍剿,卓冠廷和王義川則遭黨秘書長徐國勇告誡「不得介入黨內初選」。一聲令下,果然中央黨公職無人敢為林岱樺站台。但林岱樺首場岡山造勢仍湧入上萬群眾,她聲淚俱下控訴暗黑勢力蹧蹋高雄女兒」,砲轟檢調濫權,「小女子對抗大黑手」的悲情訴求當場爭取許多鄉親同情

此情此景,令人想起昔日「蔡賴之爭」。當年,賴清德曾拜託蔡總統的網軍停止攻擊他;如今卻主客易位,賴清德是刀俎,正國會和林岱樺成為魚肉。問題是,徐國勇「不得介入黨內初選」的命令喊得義正辭嚴黨中央「黨務中立」的標竿形同虛設。林俊憲與陳亭妃在台南市長初選廝殺,台南市黨部主委郭國文一再片面砲打陳亭妃,黨中央完全裝作沒看到。陳亭妃因缺乏高層關愛,只能「啞巴吃黃連」,但她的支持度依然屹立不墜。莫非,選民已看透賴清德的雙標

林岱樺和陳亭妃原本民調領先群雄,只因兩人不是「國王的人馬」,便一路遭到打壓。民進黨口口聲聲「黨內民主」,卻說一套做一套。對比之下,「高薪實習生」吳音寧仕途一路順遂,與其專業能力毫無關係,只因家族背景派系「正確」使然,「小英女孩」及「新潮流系」的加乘效果,加上前農業部長陳吉仲的極力背書,便屢屢受到高層關愛這樁人事任命,除有派系酬庸分贓脈絡,又有蔡、賴政治交易身影,完全非常識所能理解。否則,以吳音寧的經驗和過往的資歷,她如何能獲得這種撈過界待遇

台肥名義上販賣肥料,但它真正「肥」在擁有百億地產,已近乎是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從吳音寧的人事看,民進黨似乎有意要以酬庸來清理初選戰場,國家資源像蛋糕般被他們切來切去。前政委張景森直言,民進黨若要承擔長期治理國家責任,須把人事從叢林帶回文明,不可再放任派系分食

五年前民進黨爆發 SOGO 收賄案時,蔡英文曾呼籲黨公職,「升官發財請走別路」。此話,如今顯得格外諷刺:吳音寧走升官發財路,林岱樺則孤軍篳路藍縷。民進黨全力挹注「綠友友」,光電、廢土集團吃銅吃鐵造成國土破毀還不夠嗎?民進黨初選刀刀見骨,吳音寧、林岱樺都是賴神「二刀流」的見證人;但天算不如人算,神功再強也得通過民意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