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3546/web/◆ 聯合報黑白集/卓揆好意思講輪迴?
◆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丟了法治,更失卻時代感和進步性
◆ 經濟日報社論/穩定幣解救不了美債危機
經濟日報社論/穩定幣解救不了美債危機
2025-06-10 01:23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債務危機正在擴大,川普政府在推出「大而美」減稅法案的同時,讓眾議院通過穩定幣法案,成為市場的熱門話題。彭博資訊
美國債務危機正在擴大,川普政府在推出「大而美」減稅法案的同時,讓眾議院通過穩定幣法案,成為市場的熱門話題。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估,減稅與開支法案施行後,將讓美國國債未來十年增加2.4兆美元,而美國國債目前已超過36兆美元,欲以減稅來減債,萬萬不可能。
美國政府債務不斷快速攀高,全靠持續發行大量美債,以債養債支撐,但政府赤字不斷擴大,問題更加深重。如今美元霸權地位因市場信心脆弱而動搖,美債不再是「無風險資產」。數十年來,投資人把美國政府公債視為「終極安全資產」,現在聯邦政府債務已增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22%,其中一大部分又將在未來數月展延,他國與世人對美債旺盛的胃口恐持續不了多久。原本沉睡的債券義勇軍已經醒來,於是傳統的美股、美債、美元的正向關聯性逐漸瓦解。
天文數字的美債是美國政府的燃眉之急,但沒有藥到病除的解藥,於是穩定幣應運而生,被美國政要視為解決美國國債危機的曙光。「天才法案」(GENIUS Act)已在眾議院過關,穩定幣在參院通過後即將躍上國際貨幣舞台,期望為緩解美債危機提供助力。這種想法恐怕太過樂觀。
穩定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由私人銀行以信託方式所發行,錨定美元一比一。穩定幣被認為價格穩定,因而可以成為代幣,幫助解決美債短期流動性的燃眉之急,也有潛力再經由華爾街大型國際銀行共同運作,逐步取代美元成為國際貿易與資本流通的替代貨幣。
穩定幣的發行可視為美元霸權的有效延伸,有助於維持美元霸權地位,同時緩解美債危機。這是一廂情願的奇想。美國意圖將穩定幣轉化為數字時代美元霸權的制度性基礎設施,但不足以解決美國資產的信心危機問題,如果世界經濟強權國家基於不信任或刻意去美元化,則穩定幣的發行也沒法緩解美國債的迫切危機,更有可能加速美元霸權的崩塌。關鍵問題是穩定幣的幣值完全倚靠發行公司的承諾,誰又能保證發行公司的承諾一定有效呢?
畢竟,所有的穩定幣發行公司換來大量美元後,並不是放在第三方帳戶託管,而是拿來進行投資,難免存在虧損風險。若有穩定幣發行公司買的企業債券爆雷,這家穩定幣公司就有可能被拖累甚至倒閉,這些年也有穩定幣公司因遭遇擠兌而爆雷的情事。
美國政府試圖通過穩定幣舒緩美債攀高危機,存在諸多限制和風險,未來的穩定幣監管框架固然可使穩定幣市值增加,根據樂觀估算,每1美元從銀行流向穩定幣,將產生0.9美元的增量需求,如果因而形成債務循環,也擴大鏈上交易,美元大量回流穩定幣發行,且再購債,效益也有限。假設循環損耗率20%,理論上槓桿率可達五倍,即用存量美元支撐五倍美債規模,但美債與穩定幣的規模差距太過懸殊,當前穩定幣持有美債僅占美債總量36兆美元的0.4%,即使規模增至預估的2兆美元,占比仍不足6%,難以消化美債年增數兆美元的供給。
另一方面,即使美元銀行交易存款大量流向穩定幣,也將導致傳統銀行信貸能力萎縮,而推高美債短期需求,形成拆東牆補西牆的局面。何況現在市場對美元資產的系統性系風險有疑慮,而穩定幣依賴美債信用,若美債違約或評級下調,可能觸發鏈上擠兌。美國財政部也承認,穩定幣對美債的依賴可能成其脆弱性來源。所以,穩定幣像是美債危機的一劑止痛針,可為債務續期爭取時間,但只是通過金融工程稍加延緩,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卓揆好意思講輪迴?
2025-06-10 01:07 聯合報/ 黑白集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語出驚人,說「支持中央政府,就會支持地方政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預算被刪,行政院大幅砍殺地方政府一般補助款,各縣市哀鴻遍野。閣揆卓榮泰在民進黨執政的屏東語出驚人,說「支持中央政府,就會支持地方政府」。原來,補助與否不是看需不需要,而是聽不聽話。
刪減預算是立法院憲定權利,更是義務。卓揆說,「不支持中央政府,如何支持地方政府?」除對憲政毫無常識,更是把風馬牛不相及之事混為一談。為掩蓋心虛,卓揆還說,這不是報復,而是「輪迴」。他所謂「輪迴」,就是說因為在野黨刪了預算,所以地方補助得被砍。這不是報復,什麼才是報復?
如要談輪迴和因果,中央政府總預算被刪,正是賴政府完全忽視自己「少數執政」的惡果。賴政府就任以來一路造謠,散布假訊息,挑動朝野對立不遺餘力,社會殺伐之氣日熾。如真有輪迴及因果,最該遭譴的,正是民進黨自己。
卓榮泰的輪迴說,除為綠營地方執政縣市開後門、發紅包埋伏筆,更是為大罷免營造「藍白立委害地方被砍補助」氣氛。目的在敦促選民起而「報復」藍委,投下同意罷免票。但如此話術,太過膚淺粗暴,只會更激起民眾憤慨。民進黨自暴其短,結果將適得其反。
卓揆大談輪迴,是掌權者目空一切的極致表現。魔鬼的本質,仍是魔鬼,不會因為口念佛經、身披袈裟,就成佛成神。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丟了法治,更失卻時代感和進步性
2025-06-10 01:00 聯合報/ 社論
賴清德總統。 記者劉學聖/攝影
賴政府動用各種政治工具為大罷免添柴火,表面看似成功,卻也留下「當家鬧事」的惡劣印象,讓民眾質疑民進黨缺乏執政能力和真誠。最近的連串事件,從監察院公務車私用風波、卓榮泰砍地方補助款的「輪迴說」、劉世芳要求中正路改名、攤販找錢又摸食物將罰兩億,乃至中華電信憑證信任遭谷歌撤銷,在在反映了民進黨執政的迷茫。
從目前大罷免卅一比○的懸殊對比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反惡罷」的應對荏弱,應該受到嚴厲檢討。然而,中選會的一味偏袒、檢調偵辦連署的自我工具化、府院黨排山倒海的仇恨動員,皆充分反映了執政者的濫權操弄。簡單地說,這是一個重視「權術」甚於「權責」的政府,民進黨為掌控權力不擇手段,甚至扭曲法制當自己墊腳石。在它眼裡,選民只是可供操弄的棋子。
賴政府去年屢屢動用覆議、釋憲手段杯葛國會改革法案,嚴重破壞立院的憲政功能;今年的總預算對峙更是狼煙蔽天,極力醜化國會的監督。其間,缺額的大法官不斷作出「唯賴命是從」的解釋,陳菊長期請假的監察院則不斷濫用公務車,五院分立的體制已潰不成形,僅剩行政獨大。當年民進黨如何嚴厲批判蔣家的「威權體制」,但到頭來,只要自己有機會,它絕不放棄享受桌上每一道權力美食。這就是不畏人言的賴政府。
一般民眾對於憲政問題或許較不關心,但在賴政府統治下,卻連基層里長赴陸旅遊都遭無端調查,甚至有新北里長被判刑一年半,這難道不是無妄之災?再如,行政院大清查軍公教是否領有大陸「居住證」,但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只限制人民不得在大陸設籍或領有其護照,陸委會卻將臨時性質的「居住證」也法辦。這皆在驅民於淵,也在展現「綠色恐怖」的威力。
尤其可議的是,府院黨最近爆出連串共諜案,賴清德、吳釗燮的近身幕僚都捲入其中。賴政府迄今無法交代這些案件的去從及衝擊,吳釗燮也仍然安居國安秘書長大位,無意請辭。黨政高層及國安大員被共諜滲透,政府祕而不宣,卻反過來調查基層公務員和里長。這分明在聲東擊西轉移焦點,卻毫無修補國安破網的用心和謹慎。賴政府的虛矯,看不到誠意。
在民進黨八爪章魚般地攬權濫權之際,人們更看到它的眼界限縮、思維窄化,乃至跟不上時代節奏,這是更可憂的問題。例如,台灣詐騙猖獗已獨步全球,民眾一天被騙走四億元;政府自詡科技大國,也成立了數發部,對打詐卻一籌莫展。再如,政府不斷吹噓綠電多麼了得,但廢核之後,卻只能用骯髒的火電彌補。也正因賴政府無法帶領台灣走向更健全開放的公民社會,劉世芳才會碎碎唸要求中正路改名,繼續啃食轉型正義的殘渣。
衛福部近日推出新的食品衛生準則,規定業者不准「摸錢後再摸食物」,違者可處兩億元;攤商為此群起譁然,衛福部便立刻叫停。這個案例再度顯示政府決策多麼無腦:會同時觸摸錢和食物的,不過就是小攤商,官員竟能訂出兩億罰金,是要嚇誰?再說,原本政府可用「文明運動」的方式宣導推進,或者推動像大陸那樣普遍的「支付寶」無現金交易;但無腦傲慢的官員卻只想用鉅額罰款嚇唬百姓,結果只能眼高手低收場。
民進黨過去動輒宣稱自己的「進步性」,具有超時代的眼光。而如今賴政府留戀著權位,卻追不上時代民意,只能藉硬拗與濫權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一個忘記前進的民進黨,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