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浮濫追加預算 不能常態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5713/web/ 

◆  經濟日報社論/浮濫追加預算 不能常態化
◆  聯合報黑白集/詐騙救觀光?
◆  聯合報社論/川普翻轉抗中戰略,賴清德勿拿筆尖戳槍口









經濟日報社論/浮濫追加預算 不能常態化


2025-09-09 02:39  經濟日報/ 社論
浮濫追加預算 不能常態化。路透


行政院日前正式將明(2026)年度總預算案送交立法院審議,但由於行政院還在對今(2025)年度的總預算聲請釋憲中,這種朝野對立氣氛會不會殃及下年度總預算案順利審查,頗令識者憂心。

其中,一個最大的變數是,行政院並未將已經立法院通過有關提高警消退休金的「警察人員人事條例」與志願役每月加給調增三萬元的「軍人待遇條例」所需經費編入明年度預算中。此外,還表示將針對該兩法案提出釋憲救濟

對於一項已經完成法定公布程序法律,行政院竟然可以悍不執行,實在很難看出賴政府有任何朝野和解盤算誠意

其實,類似的狀況才剛剛發生過。去年6月立法院通過「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明定禁伐補償金從今年起每公頃3萬元提高至6萬元,但行政院在8月底送給立法院審議的總預算案中,卻未將這筆經費納入。隨後整個預算案在立法院遭在野黨退回,引發兩院相互僵持憲政危機。最終,朝野勉強妥協決定編列追加預算補救。立法院日前才趕工會期最後一天,完成了今年度追加預算案的審查,但接下來卻馬上又要面對行政院民國一一五年(2026年)度總預算案重蹈覆轍」的挑釁,試問立法院將如何應對。

行政院應「依法行政」乃最基本憲政道理編列預算正是執行法律重要條件。針對行政院的這二次「故意漏編預算禁伐補償案也許還可勉強以編列時間過於緊迫作為藉口,但軍人加給案則根本是明目張膽違抗執法義務完全表露出賴政府的蠻橫無理

行政院膽敢如此傲慢,全係拜濫用追加預算以及在野黨失察無能之賜。行政院送交立法院審議預算預算案,經立法院審查通過的叫法定預算。依預算法規定,各機關提出追加預算得先已完成法定預算,亦即追加預算如同法定預算延伸。體之未存,皮焉何附,沒有法定預算就無追加預算之產生。

是故,只要在預算案審查通過之,任何因相關情勢變化導致的經費增加,都應設法透過行政立法協商法定預算妥善解決追加預算制定並不是為了補救行政院來不及遺漏編列預算,更不是用以妥協政治爭議掩飾違法亂紀工具去年禁伐補償案朝野協商濫以編列追加預算解決,係立法院集體打混犯下的嚴重錯誤,從而導致賴政府今日更加囂張氣焰

預算法第79條規定,各機關只有在依法律增加業務/事業致增加經費、依法律增設新機關、依有關法律應補列預算者以及所辦事業因重大事故致經費超過法定預算等四種情形才可提出追加預算。從「致增加」、「增設」、「補列」與「超過」等文字,可清楚推知這些情況皆是發生在法定預算執行,因而才有追加預算予以補救之必要。

當初的立法者萬萬沒有料到,今日的行政院竟然如此膽大妄為,以聲請釋憲為藉口,悍然拒絕編列法律明定經費預算。更荒謬的是,行政院長卓榮泰還辯說,若釋憲不過,未來再追溯補齊預算利用不執法來混淆法律實際生效時序,把追加預算當成政爭工具使用,賴政府心中完全沒有財政紀律

法律一經公布實施即生效力,不因行政院聲請釋憲改變,除非憲法法庭做出「暫時處分」,凍結暫停施行該法律。不論是「警察人員人事條例」或「軍人待遇條例」,在行政院編列民國一一五年(2026年)度總預算時,都是確確實實有效法律,行政院必須忠實執行。行政院口口聲聲說釋憲目的是為維護憲政秩序,但自己卻連最基本憲法 ABC 都不遵守。

賴政府動輒釋憲,好像只有它受盡委屈。其實,根據憲法第57條「立法院對於行政院之重要政策不贊同時,得以決議移請行政院變更之」。在野黨立委們站出來「以憲制憲」,聯手做個決議














聯合報黑白集/詐騙救觀光?


2025-09-09 01:02  聯合報/ 黑白集
刑事局日前偵破越南移工組成的車手、收簿手集團,圖為警方壓制畫面。 記者廖炳棋/翻攝


沒了陸客,台灣觀光進入長冬東南亞旅客每年來台超過二百萬人次,已成我外籍觀光客主力。但近兩年來自東南亞詐騙集團「車手」激增,包括性工作者趁機在台短期兼差,在在使觀光變調染黑、染黃。

「外籍車手」問題有多嚴重?警政署統計,前年抓到的詐騙集團車手僅八十九人為外國籍,去年暴增為七五三人,今年前三季更增加到逾千人。與前年比,增幅達十二倍。被捕嫌犯,多為持觀光簽證來台的東南亞籍

藉觀光名義「招募外援」的犯罪組織,並不限於詐團,進入性產業者更不計其數,形成另類黃色產業觀光打工」。國人對於他國犯罪集團台灣人「騙」到國外從事詐騙性交易,無不深惡痛絕;豈料,台灣犯罪者也在扮演類似角色。

在這個「外籍暗黑產業鏈」中,民進黨政府「功不可沒」。蔡政府時代全力推動「新南向政策」,為彌補陸客空缺,給予東南亞民眾觀光免簽、不限次數進出,甚至提供補助。來台不設防的結果,非法產業鏈自然不斷茁壯。

賴政府至今仍在宣傳新南向「帶動觀光」成效,說去年來台觀光客前十名,有五個是東南亞國家。絕大多數觀光客當然都是守法的,但當方便之門變得毫無限制犯罪成本極低,就在為非法開方便之門。台灣靠「詐騙救觀光」,臭名也將傳遍世界

















聯合報社論/川普翻轉抗中戰略,賴清德勿拿筆尖戳槍口


2025-09-09 00:58  聯合報/ 社論
中共九三閱兵多款洲際飛彈首度亮相,圖為東風-5C洲際戰略核飛彈駛過天安門廣場。 (中新社)


中共九三閱兵撬動國際權力結構,並牽動世界秩序重整。這場閱兵最主要觀眾-美國總統川普,對此作了直接回應:下令將國防部更名「戰爭部」,重建軍隊恢復對中俄的威懾力。美國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國防戰略NDS報告草案,也翻轉美國軍力長年聚焦抗中作法,以保衛美國本土和西半球為優先。美中戰略競爭的態勢,反映了地緣政治板塊的錯動台灣必受搖撼。賴總統或許很不想看中共閱兵,但他是否看到美中對抗格局區域安全情勢改變

賴清德企圖消滅中華民國抗戰歷史記憶,導致中共以紀念抗戰勝利為名的「九三閱兵」能獨攬抗日話語權,重塑中共歷史地位,對內凝聚支持力量,對外展示國際影響力。強調軍武的九三閱兵,雖讓中共的形象更具爭議,但其政治軍事效應已為大國崛起建立更厚實支撐,區域各國都必須重劃戰略地圖戰爭圖像。尤其,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九三閱兵加乘效應,更直接牽動世界權力格局中俄印朝領導人以不同組合亮相,彷彿都在秀給川普看。

因此,川普不只看到一場「美麗典禮」,也彷彿偷聽到中俄朝「密謀抗美」,只是還不能確定印度是否已被中共搶走。無論川普對盛大閱兵感想如何,他下令重建軍隊,則表達最強烈回應然而,川普的國防戰略優先順序,卻從「印太抗中」退回到「美國國土保護」。對照中共閱兵展示陸海空三位一體核武嚇阻遠程投射全球覆蓋打擊能力,拳拳似都打在美國身上。加上台海戰爭區域拒阻優勢美國國防戰略重心向本土移轉,不但有新孤立主義影子,也彷若國防版 TACO(川普總是臨陣退縮)的再現

川普在其首任總統任內,也曾發表國防戰略報告。從民國一○七到一一四年(二○一八到二○二五),中共都被視為主要戰略競爭者,美國必須阻止中共的冒進;但如今川普的國防戰略重心從印太轉向本土,任務重新調整,資源分配風險承擔也有不同要求。美國仍然強調嚇阻,責任卻丟給盟邦共同承擔;美國仍要拒止中國,日韓澳都被迫表態擔責;美國還會協助台灣,但台灣須先自己扮成刺猬;台灣安全非常關鍵,但無關美國生存核心利益

中共以多邊外交對抗美國單邊霸權,以大閱兵挑戰不平衡的美中權力關係;川普要重建美國威懾力量,連國防部都改回「戰爭部」。但中共地緣擴張,打破軍事平衡,讓美國優先考慮本土防衛,更顯得理所當然。唯美國對印太安全承諾收縮,削弱了嚇阻的可信度,讓疑美論更加盛行,而台灣自我防衛的成本、壓力和風險都將大幅提高。

賴清德對抗日勝利冷漠以對,甚至把抗戰勝利改成「終戰」,對不起三千五百萬抗戰傷亡軍民。面對九三大閱兵,川普想著重建美國軍隊,賴清德卻先褻瀆國軍忠勇軍魂。賴清德雖對中共閱兵冷嘲熱諷,但賴政府把頭埋進沙堆裡,台灣就能免於中共軍事擴張與美中權力結構擠壓的衝擊嗎?大罷免大失敗後還不死心的賴清德,面對的兩岸與國際情勢變化,是無感還是無知

賴清德冷眼看習近平大閱兵,只悻悻然說「台灣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民眾看了九三閱兵場面,則更想告訴賴清德:要和平,不能拿筆尖去戳槍口。賴清德揚言要「用實力達到真和平」,但民眾想問的是,兩岸軍力巨大落差台灣搞軍備競賽能達到和平嗎?台獨金孫和他的國安童子軍必須體認,強化國防與兩岸溝通交流並進,才是最佳防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