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方祖涵/潤到巴賽隆納的網球夢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潤到巴賽隆納的網球夢
◆  魏國彥/鑽取海洋岩芯 充實核三安檢
◆  葉匡時/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部會首長?
◆  林中斌/習近平穩嗎?
◆  蘇益仁/早期失智防治 健康台灣下一道必考題
◆  陳冲/凱恩斯的諍言 專業但不必過謙
◆  闕志克/族群滅絕受害者 如何變成加害者








方祖涵/巴賽隆納網球夢


2025-09-07 00:00  聯合報/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上個月在巴塞隆納待了一天,駕駛是朋友在中文社群媒體找來,開著寶馬的中年女性。她原本跟先生在中國大陸開工廠,不過賺夠錢就把生意結束了。離開中國以後,她曾經住過美國佛羅里達亞利桑那州,最後落腳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定居下來已經好幾年。她在城裡除自用住宅以外還有出租房,出來開車主要是想賺點外快順便試著熟悉觀光市場,為日後當導遊接團作準備。

「說真的,這一切還不是為了兒子」,她說。原來,她選擇居住的地方,都有知名網球學校。兒子在十歲就嶄露網球天賦,夫妻倆覺得國外訓練會給孩子更多機會,於是從邁阿密克里斯.艾弗特學校、再到鳳凰城網球訓練中心,一直到終點站巴塞隆納。這裡是頂尖網球學院匯集地,不但市內有桑切斯.卡薩爾、布魯格拉、皇家巴塞隆納俱樂部訓練機構,還有一海之隔馬略卡島上,納達爾親自打造網球學院。這些機構年費至少都是兩百萬台幣,十年累積是一筆沉重投資。

這種選擇,正是近年中國大陸民眾「」的一個縮影。與一般人印象中的倉皇出走不同,這是一種有計畫有資本有目標外移。家庭在中國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然後將錢轉化為下一代教育門票,把風險轉嫁全球體系中。看似是孩子的夢想,實際上卻是父母精心計算戰略

核心不是單純追求更高的收入,而是逃離不確定性。對一些家庭來說,中國內捲競爭政策環境充滿不可控因素。與其在體制內賭博,不如把孩子直接放到另一個體系裡。兩百萬台幣的年費看似驚人,但對這些已經積累財富家庭而言,這是可以承受保險費。如此投入不只是為了培養一個職業網球選手,也是買一張進入歐洲美國社會合法門票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有資格參與這場遊戲。需要資本、需要策略、需要人脈,更需要彈性。換句話說,能潤的人本來就是金字塔中上的一層。不是浪漫出走,也不是單純嚮往自由,而是冷靜風險管理。司機太太說現在留下來的企業家朋友都遇到政府查稅苦惱,還好他們早就見好就收

「誰知道,結果兒子到廿歲,說想要回國不想打球了。他說,網球是我們的夢想,不是他的」,司機太太說,「可是他也真厲害,我們幫他找家教補習一年,結果竟然進了北大」。

或許,這也是當代家庭」的矛盾之處,這家人繞了地球一大圈,結果孩子還是回中國。父母以為自己替孩子打開一條通往世界的道路,孩子卻走出意料以外選擇。至少,從網球學校私人家教,他們幫兒子買到人生選擇權,不管在哪個時代,那都是珍貴奢侈品

她說完故事,轉回方向盤,車窗外仍是盛夏巴塞隆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