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 星期日

李清志/在名建築裡吃午餐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李清志/在名建築裡吃午餐
◆  魏國彥/馬太鞍溪 預知災難記事
◆  方祖涵/其實,美國也有體育班
◆  王正方/一分鐘的電影
◆  陳立恆/台灣當棋手的機會來了
◆  陳力俊/IC薄膜研究領航人 杜經寧院士
◆  魏國彥/我那小小多坑谷的國家










李清志/在名建築裡吃午餐


2025-09-28 00:00  聯合報/ 李清志(作者為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在名建築裡吃午餐」是一部浪漫又有知識性短篇日劇,劇中一位熱愛建築的大叔,與夢想開咖啡店的少女,因著對歷史建築的愛好,一同相約探訪日本城市裡的「乙女建築」,並且在建築中享用午餐,進而觸發對人生、友情與夢想的沉思,是一部頗受歡迎的日劇。

所謂的「乙女建築」(少女建築)是指那些能觸動「少女心」、引發怦然心動建築美學,不僅限於女性,也能激起所有人的浪漫感受。當然劇中挑選的「乙女建築」都是城市中重要歷史建築,因此這部日劇不僅吸引網美少女們喜愛,同時也是建築迷歷史迷愛劇。導演藉著鏡頭與空間氛圍傳達情緒,宛如一場視覺與心靈的散步,讓建築成為真正的主角。

為了更多地體驗歷史建築之美,暑假我到日本關西,也特別安排去名建築裡吃午餐;包括大阪的大林大樓本館、堺筋俱樂部、中之島公會堂,以及京都的祇園石大樓等

建於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的大林大樓本館(ダイビル本館),由日本近代建築師渡邊節設計,為當時最華麗現代辦公大樓,是「大大阪」(Grand Osaka)時代的重要地標建築。大樓建築因老舊朽化,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重建為 「新ダイビル本館」,重建保留底層部分歷史外觀復原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的設計上層改為現代辦公大樓底層大廳有幾家不錯的餐廳咖啡店中午套餐都很不錯,能在名建築裡吃午餐,也算是「成就解鎖」。

中之島公會堂也是大阪重要歷史建築最特別的是,這座建築並非市政府出資建造,而是由大阪商人岩本榮之助全額捐贈;其宏偉華麗程度為全日本之冠,可見當年大阪已是一座富裕繁華現代化商業城市公會堂建築見證了「大大阪」時期的城市榮耀,裡面也有不錯的餐廳,特別是中午限量提供牛肉咖哩蛋包飯,是我每次去中之島必去品嘗的餐點。在這麼華麗建築裡用餐,即便是牛肉咖哩蛋包飯,我都覺得美味異常

能在大阪名建築裡吃早餐,也是體驗建築的另一種方式。民國廿年(一九三一年)建造堺筋俱樂部原本是幢華麗銀行建築,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整修重新開放,闢為麵包坊餐廳提供豐盛早餐;在宏偉銀行大廳用餐,空間中瀰漫著麵包烘烤的香味,加上香醇的咖啡,真的十分夢幻餐廳還在原本的金庫裡設計了一個特殊座位,很適合情人求婚晚餐使用

另一天我跑去京都下午茶,來到京都四条的「祇園石喫茶」,那是一幢昭和四十四年設計建造建築,由建築師三澤博章設計,似乎是受到當年粗獷主義影響,整體建築神似柯比意廊香教堂。喫茶店的招牌名物檸檬果凍,上面一坨奶油,吃起來甜甜酸酸,非常適合炎夏,在店內喝咖啡有種摩登時代奇妙氛圍

在名建築裡吃午餐,重要的不只是吃飯,也是享受建築空間台灣最近盛行頒發許多美食評比,受到大家熱烈歡迎與關注,證明台灣真是個美食天堂。但台灣美食評比幾乎僅聚焦在食物好不好吃,對用餐環境衛生服務態度不是那麼在乎而民眾似乎也只關注食物美味與否追求味蕾滿足而已

事實上,美食的體驗不應只局限在味蕾,完整美食體驗追求五感滿足;除了料理美味之外,環境衛生貼心服務合適音樂美感的氛圍等,都是需要同時注意。在名建築裡吃午餐,不只是滿足口腹之慾,也滿足了一個挑剔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