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辛翠玲/中歐關係的「轉折點」是什麼?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辛翠玲/中歐關係的「轉折點」是什麼?
◆  嚴震生/TICAD:中日在非洲競逐的平台
◆  盛治仁/服務的本質始終圍繞「人」
◆  方祖涵/失去美國舞台的亞洲球王
◆  王正方/治療癌症不要學內唐亞胡










辛翠玲/中歐關係的「轉折點」是什麼?


2025-08-29 00:00  聯合報/ 辛翠玲(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中國與歐盟今年七月底在北京舉行峰會,適逢中歐建交五十周年。與會的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會後指出,中歐關係正處於「轉折點」。這是什麼意思?在川普重返白宮國際局勢丕變之際,中歐間有無因同步面臨美國壓力,而催化出新合作契機?雙方過去幾年積累的戰略對立價值分歧貿易衝突是否消解?所謂轉折,意指關係改善還是更加緊繃?此次會議意義何在?留下「轉折點」之說的范德賴恩,並未解釋。

自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歐盟以「合作夥伴、經濟競爭者、制度對手」三重定位中國以來,中歐關係衝突不斷。然而今年一月底川普就任後,中歐雙方屢次互釋善意,看似有意聯手應對川普障礙:中國外交部稱許「歐洲是可信賴的夥伴」,歐盟也表達願與中國發展「有建設性的關係」。中方和歐洲議會繼而同步全面恢復交往,中國政府並宣布計畫解除歐洲議會人權小組,以及對五名現任前任歐洲議員制裁。同時,歐盟貿易執委塞夫柯維奇積極與中方展開對話試圖棘手中國電動車補貼爭議尋求突破

不過,幾度互遞橄欖枝之後,雙方在接下來的貿易摩擦中,再現爭端。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中國鎖定歐洲白蘭地互控傾銷。中俄關係是歐盟另一難以妥協的議題,中國則反控歐盟誣指其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峰會前夕歐盟在新一輪對俄羅斯制裁方案中,將兩家中國邊境銀行納入制裁清單;被激怒的北京揚言反制連串爭執中,峰會議程從兩天縮短為一天,輿論普遍不看好此次會談。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人唱衰聲中,此次峰會反而比預期平和。會議呈現務實克制基調,雙方都表達超越摩擦持續對話意願、也傳達支持氣候合作主張多邊主義共識最具象徵意義的是,中國宣布建立「稀土出口快速通關機制」,直接回應歐盟關鍵原料供應穩定關切。由於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歐盟自中國稀土進口占比超過七成,供應穩定與否直接影響歐盟的綠色轉型戰略。而歐盟方面,儘管會前與中國衝突不斷,但在峰會中並未進一步升高批評,反而重申願在氣候治理綠色轉型數位規則制定領域合作,並就人工智慧治理供應鏈韌性議題進行討論。同時,雙方也粉飾太平,從貿易糾紛到對俄羅斯問題的看法分歧也都見諸檯面

中歐關係未來仍有待觀察,但從此次峰會可見醞釀中的互動方程式:在變動的國際政治中,敵或友、夥伴或對手的二分法不再適用。國與國間的關係轉變不是從對抗走向合作線性過程,而是具制度韌性複雜競合過程。在不斷互動中,雙方以風險管控功能協作持續磨合,也保留各自彈性空間就此,歐盟得以調適其內部對中政策分歧,例如范德賴恩強調與美國合作對中國去風險必要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則發揮其務實合作的立場,歐盟藉此在美中戰略競爭尋求自主。而在中國方面,面對美方關稅科技封鎖雙重壓力下,同樣在此互動默契下,與歐盟繼續周旋

所以,中歐之間將有一段競合並存非敵非友風險共管過程沒有破局,但也沒有立即關係突破,而此也正是當前主要國家對抗中尋求互動真實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