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跨部會協助企業 應對供應鏈重組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4450/web/ 

◆  聯合報社論/只要罷掉六藍委,白營的八席也形同失效
◆  經濟日報社論/跨部會協助企業 應對供應鏈重組
◆  聯合報黑白集/卓榮泰與民眾的距離









經濟日報社論/跨部會協助企業 應對供應鏈重組


2025-07-17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高科技供應鏈面對更高的國際政治壓力,在敵我陣營益發明顯之下,恐怕也不得不表態選邊站。圖/AI生成


川普政府陸續公布對等關稅稅率,並且要求各國不得進行報復,否則將施以更高的稅率。世界各國除了繼續尋求與美國政府談判外,部分國家恐怕也將開始預備可能爆發的貿易戰。

觀察近期世界局勢,不只是籠罩在貿易戰的陰影下,還有地緣衝突下的局部戰火威脅6月下旬,在美國強力介入下,以色列與伊朗甫達成停火協議,暫時停止戰爭狀態在此之外,目前在歐洲仍有延宕超過三年仍無法終結的俄烏戰爭在中東也有尚未停歇的以哈軍事衝突。不但如此,南北韓與兩岸間的緊張局勢,及中國在南海引起的潛在衝突,同樣蠢蠢欲動

在國際貿易壁壘成形,再加上地緣對抗衝突不斷,原本奠基於國際穩定政治貿易秩序全球分工生產模式,恐怕已經回不去了。估計未來各國的產業生態,將從全球化分工轉變為短鏈生產模式國家安全考量更將融入各國的產業政策思維中。製造業軍事國防工業基礎關聯產業製造業更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因此,台灣高科技供應鏈將面對更高的國際政治壓力,在敵我陣營益發明顯之下,恐怕也不得不表態選邊站。更重要的是,高科技供應鏈業者在各國政府與客戶的壓力下,勢將需要配合客戶要求,前往各市場所在地進行生產布局。過去以生產要素成本低廉規模經濟為主的布局思維,將改變為以靠近客戶、市場的短鏈為主

短鏈生產模式將大幅挑戰業者的營運能力,尤其是在美國、日本、歐洲等主要先進國家進行在地生產,即便有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其高昂生產成本仍將對業者造成獲利壓力,更遑論跨國生產據點所帶來的管理問題。也因此,在未來一至三年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中,勢將形成另一波產業淘汰賽對於無法有效運用新興科技智慧製造人工智慧的業者而言,恐將在這一波競爭中成為輸家,甚至被淘汰。只是智慧製造人工智慧等科技卻有明顯的技術資本形成進入障礙,對中小企業、傳統產業甚為不利

對於我國政府而言,除了以政策輔助措施,協助業者度過因台幣升值與美國關稅所造成的短期營運衝擊外,更應思考在全球短鏈的趨勢下,以政策工具協助業者進行海外布局,尤其是中小企業傳統產業,更需要智慧製造人工智慧等科技,克服於先進國家生產的成本劣勢,進而搶占各國在地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

目前政府已陸續推出相關產業扶持政策,但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壓力,我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所需要克服的挑戰、瓶頸既多且廣,從跨國經營文化衝擊新興科技導入應用資金募集運用在地供應鏈結合在地政策資源爭取等,皆可能使中小企業主面臨高度風險

因此,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挑戰,不能僅有單點單一部會的政策支持,而是需要跨部會協調整合,從軟體、硬體科技輔助導入,到資金、國外通路引薦與當地政策資源介接等。而這些分屬不同部會工作,需有行政院層級專責辦公室進行協調整合,並由單一窗口來服務相關企業。

這些對企業的輔助工作,不應等到川普關稅確定後才展開,應及早預備。建議初期可透過相關產業公協會、各部會轄屬的財團法人、智庫、金融機構等,一方面進行重點國家在地供應鏈與市場的情資蒐集;另一方面擴增海外據點,與當地公協會、法人智庫對接,進而形成跨國投資顧問服務能量,藉此減低我國業者進入當地市場供應體系門檻加速引導產業迎向此波全球供應鏈再造的浪潮。















聯合報黑白集/卓榮泰與民眾的距離


2025-07-17 00:4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視察仁武糧倉,批評普發1萬元只能買冰箱或遙控飛機,對國家發展無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閣揆卓榮泰視察仁武糧倉,談到普發現金一萬元時說,民眾只能買「冰箱」或「遙控飛機」,對國家發展並無助益此話引起許多民眾反彈,有人怒嗆「你管我買什麼」也有人說,「你以為我買冰箱,但我只想買便當你想遙控飛機,我只咬牙求生存」

卓榮泰與社會多麼脫節,由此可見。當他提到遙控飛機,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不知道這位院長心裡在想什麼。事實上,區區一萬元根本買不到冰箱或遙控飛機;會想買這些東西的,多半是有閒有錢階級吧!至於一般人,頂多想吃頓大餐,或為日常家用添些驚喜,誰會想到遙控飛機?

卓榮泰的神邏輯是:民眾把錢拿去買了遙控飛機,海巡署就沒有「無人機」可以保護國家了。問題是,海巡署需要無人機,應該是政府編預算購買,而不是臨時跳出來跟民眾「搶錢」。何況,以賴政府之好戰,買再多飛彈、戰機也不夠用;難不成要全民「捐款」買武器,才稱得上「對國家發展有益」?

換個角度看,讓人民吃飽睡好不愁生活,不也是政府的責任?就算有民眾想要買冰箱或遙控飛機,政府也應樂見其成,輪不到閣揆說三道四。至於譚艾珍反對發放萬元,認為「弱勢」更需要錢;事實上,只有普發現金,錢才會到達窮人手上,而不是被政府拿去買武器、填虧空


















聯合報社論/只要罷掉六藍委,白營的八席也形同失效


2025-07-17 00:4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眾黨在立法院能發揮槓桿作用,是靠著與國民黨合作或分工撐起支點。圖為民眾黨團日前赴新竹球場考察,黃國昌喊話賴清德總統勿再製造對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罷免投票僅剩十天,各界對結果有不同臆測:從綠營最樂觀估計的十二席,到藍營最樂觀估計的四席,都是可能結局儘管反對大罷免的民眾居多數,但許多人未必前往投票因此,投票率將決定最後的結果。事實上,一般民眾只要記住關鍵數字「六」即可:只要有六名以上藍委遭到罷免,民進黨將再度掌控國會多數,人們就等著迎接「綠色專政」時代的到來。

為何大罷免的魔幻數字是六?原因是,立委的總席次是一一三席,至少要五十七席才過半。而民進黨立委目前為五十一席,如果能增加六席,便達到過半門檻,成為擁有絕對優勢的第一大黨。以民進黨一向的強勢作風,未來勢必在立法院呼風喚雨,配合賴總統及行政院部門為所欲為屆時,民進黨專政將席捲整個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能監督、節制或與之抗衡

表面上看,「六席」只是區區之數,只是造成立法院第一大黨易手,影響似乎不大。事實上,只要有六名藍委被罷,整個國會生態就會全盤改觀最殘酷的現實是,民眾黨雖擁有八席不分區立委,屆時也將形同被點穴「作廢」,再也發揮不了作用原因很簡單,目前民眾黨能發揮其槓桿作用,是靠著與國民黨合作或分工撐起它的支點;一旦民進黨贏得過半絕對優勢,綠營馬上會變成一個「大小通吃」的政治怪獸巧取豪奪輾壓一切。屆時,喪志的國民黨恐難有所作為,民眾黨也必然被邊緣化

由於民眾黨八名立委都是不分區產生,這次大罷免,他們全都得以倖免。問題是,民眾黨若因此選擇置身事外,坐視「不義的」大罷免吞噬正規選舉的民主;其惡果也將引火燒身,使白營身陷絕境。最近,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數度與藍營聯合造勢,為可能被罷的藍委站台,顯已深切解藍、白陣營唇亡齒寒共生關係。然而,其他白營立委可能仍未意識到這點,「小草們」更渾然不知這場大罷免竟關係著民眾黨的興衰,這不免令人憂心。

一旦六名以上藍委被罷,將使八名白委連帶「失效作廢」,聽起來是不可思議的故事,卻是如假包換政治算術。回顧去年大選,拒絕「藍白合」的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未能贏得大選,仍想藉八席立委的「關鍵少數」地位在藍綠之間游走取勝。豈料,賴政府對白營的八席不僅視若敝屣,更直接以貪瀆罪名將柯文哲起訴羈押至今換言之,柯文哲藉關鍵少數「左右逢源」的夢想,基本上是「遇綠即破」。一旦民進黨取得國會多數,民眾黨更只會被吃得死死的,有再多理想抱負都難以施展,往後只能在國會發表一些不起作用反對言論。這點,是民眾黨和小草們必須認清的現實;這場罷免看似與他們無直接關係,卻嚴重影響他們未來的走向

從任何角度看,這場大罷免都是台灣一個莫大政治噩夢首先,執政黨對在野黨發動如此大規模的罷免,不僅在民主國家前所未聞,更創下踐踏民主推翻民意惡例其次,為了推動大罷免,國家許多政務都處於停擺狀態府院黨全力動員醜化在野黨到了黑白不分地步,連司法檢調都被當成武器,在野黨則窮盡其力反制,社會理性因仇恨動員而萎縮。第三,除下月還有一波罷免,年底前還得舉辦兩場立委選舉,以補選被罷免區域的立委缺額;可以預見,罷免之後仍有長達半年政治動盪期這些,都是全民為了一個缺乏民主氣度總統要付出代價,「以民為壑」莫此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