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堰塞湖土石仍有致災風險 不可輕忽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堰塞湖土石仍有致災風險 不可輕忽
◆  勞工有恙 老闆可更有人情味
◆  換發身障證明太折騰
◆  再撐一下 毀了勞動尊嚴
◆  投下這一票 終結綠濫權
◆  國民黨拚執政 先擺脫醬缸文化
◆  喊通共行內鬥 缺乏對戒嚴反省
◆  限制計程車進入機場是雙輸政策 問題不會因拖延而消失 2025-06-13 00:00
◆  審慎管制輔以自律機制,促進融資租賃業與企業共榮 2025-05-21 00:00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2024-12-20 10:00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2024-12-02 10:42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2024-10-24 00:00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堰塞湖土石仍有致災風險 不可輕忽


2025-10-18 00:57  聯合報/ 游威耀/應用地質技師、新北市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新北市)


花蓮光復鄉才剛受堰塞湖洪災,昨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又發現堰塞湖,相關單位嚴陣以待;又因有新颱生成,光復災區今天下午也將實際演練三階段疏散撤離。

台灣這樣地形陡峭氣候多雨環境中,颱風豪雨上游崩積土體輸送入海主導力量。當颱風豪雨發生時,崩積土體滲水軟化孔隙水壓上升,使得土體抗剪強度顯著降低;同時,表層逕流坡面造成切蝕坡腳淘刷更進一步削弱邊坡穩定性;此外,地下水位上升也會促使潛在弱面沿滑動面產生滑動當這三種作用加乘時,極易造成崩積土體大規模沖刷搬運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一一三年台灣水文年報》資料,花蓮溪花蓮大橋測站顯示,該年最大輸砂量發生於十一月康芮颱風期間,而最小輸砂量則出現在七月;颱風豪雨所造成的輸砂量與平日相比,兩者差異高達數千倍

近日媒體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區域內仍殘留約一點一億立方公尺鬆散土石,更不論已經在中下游墊高河床沉積土石。這些土石未來極可能須仰賴後續颱風豪雨事件逐步沖刷入海。然而,如此龐大土石量勢必需多次颱風豪雨方能搬運完成,也可能引發泥石流土石流,甚至導致鬆散土石再次滑動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這些現象都將使光復鄉等地區處於高度致災風險之中,預警撤離務必落實,以避免再次造成人命損傷

易言之,我們不能寄望每一次颱風豪雨都「恰到好處」地帶走土石而不釀災,唯有充分準備,才是確保安全的唯一途徑。至於對堰塞湖上游區塊,建議地質面向應對方案如下:

一,地質勘查:從空拍影片觀察到很多岩體裸露狀態,易使風化作用加劇。馬太鞍溪上游屬片岩區,片理明顯,若和坡向一致,即具有層面滑動的條件,加上大雨容易滲入片理和雲母片岩遇水容易軟化兩項條件,後續颱風豪雨可能誘發岩體深層滑動。故建議派遣地質技師團隊前往堰塞湖現地調查,確認上游邊坡的地質、構造與穩定性,評估是否有生成新崩積物的可能性及其範圍規模。

二,監測作業:除水位監測外,每次豪雨或地震過後,利用空拍機監測地形與地貌變化,掌握堰塞湖的變動情況。

三,模擬分析:進行極端情境模擬,評估堰塞湖崩積土石受颱風豪雨造成潰決,土石流中、下游衝擊範圍程度,據此規畫安全溢流路線檢核下游橋樑結構抗災能力

四,植生保護:長期考慮坡面採用無人載具進行植生噴播作業,在崩積土石或薄層覆土區形成植被覆蓋,以減緩坡面沖蝕與風化侵蝕。對裸露岩石部分,則應先設置粗糙化處理人工裂溝以利基質附著,再以無人載具進行植生噴播。

馬太鞍溪上游目前雖表面穩定,但地質基盤片理發達區土石壩體鬆散堆積量大地下水滲流強複合性致災可能性高潛勢暫時受控,但隱藏危險仍在,所以希冀政府相關單位詳盡調查,並據此進行各項防災措施,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2025-10-18 00:13 聯合報 / 季青 季青漫畫








再撐一下 毀了勞動尊嚴


2025-10-18 00:56  聯合報/ 翟敬宜/高教工會副理事長(台北市)
長榮航空孫姓空服員病逝,長榮航空昨天舉行記者會,長榮航總經理孫嘉明率高階主管公開鞠躬道歉。記者曾吉松/攝影 曾吉松


近日長榮空服員抱病執勤後不幸過世、家屬還被公司追討請假證明,引發輿論對勞權的討論,長榮航空高層昨天也集體鞠躬道歉,並承諾一周內完成調查。此事就算是「太巧合的疏失」,勞動環境不良已讓品牌觀感跌到谷底

無數勞工都有過帶病帶傷「再撐一下」的經驗,因為太多主管的口頭禪都是「你要對薪水負責」。勞工不願被當薪水小偷,只好再撐一下但代價有多高,只在倒下的那一刻才知道社畜血汗故事讓不少年輕世代寧願斜槓也不進公司,或很難長時間留在組織。企業喊缺工,但能不能招募到好人才,跟勞動權益保障高度相關;資方願意遵守法規制度,戒慎恐懼不可濫權、以免風險太高損失太大,才能取得員工信任。

友善環境並不常見,進入職場,唯一能自保的是帶著勞動意識上班知道法律賦與你的權利有哪些,資方不能踩的紅線是什麼,以及萬一「遇人不淑」碰到惡劣上司,要怎麼善用權利保護自己

只是台灣的上班族對勞權二字非常有距離感,怕問出讓上司或人資尷尬的問題會被貼標籤。主管動不動喊「團結」,在一些時候不過是情緒勒索,要你從眾別唱反調,再唱就等著黑掉。

巨大的沉默螺旋裡,有權利意識的人往往比較辛苦寂寞,但這並不是你的問題,而是太多人只想求個平安,放棄激活自己的權利腦。很多勞工團體教育團體,經常四處奔走進行「勞教」(勞動教育),就是要讓更多人知道:你去上班,是用能力有尊嚴換得薪資,法律為了替你維持尊嚴,設了各種邊界,保障你的勞動權益你必須學會使用,不讓它睡著

勞動意識並不等於造反,只要你依法可以表示不同意,就不必為了團結的假面,犧牲工作權益身心健康。你的堅持,也可能會漸漸影響周邊同事勞動內涵制度法規與時俱進人力資源提升,對國家社會力產業發展太重要,政府必須培養更多具備專業思維能力的新一代,成為勞動環境中的倡議者實踐者改善者

遺憾的是,全台極少數設立勞動系私立大學,近日傳出因招生情況不理想可能廢系的消息。空服員猝逝和大學勞動系搖搖欲墜,是加乘效應警示勞動尊嚴勞權意識備受輕忽已到邊界,政府必須透過法律制度教育,讓它成為所有企業組織和勞工的「通識課程現在不做,最切身危機就是我們的下一代,將會更容易遇到視血汗為理所當然霸凌環境,受到影響深遠傷害














勞工有恙 老闆可更有人情味


2025-10-18 00:57  聯合報/ 鐘重發/退休教師(彰縣北斗)


長榮空姐抱病服勤發生悲劇後,讓不少人開始討論:除了喪假、生育假、公假及特休等假別外,請不得已的「病假」是否能拿全勤獎金並且,既然勞動部長洪申翰也表明「全勤獎金屬工資一部分」,是否能依「比例制」對請半天、一天、兩天事假及病假者,發與「比例制」的全勤獎金

開飲料店多年的朋友說,其實就是看老闆對待員工。她說,飲料店的僱用人員少,因此非常怕員工請事、病假,因此她將每月的全勤獎金設為三千元,幾乎已達月薪資的十分之一,就是盡量要穩定第一線人員人事。但她說:「人是肉做的,生病總是難免。」因此,員工因身體不適需就診請假,她會包三千元的慰問金給員工;員工因要帶孩子看病而請事假,也發一千元的慰問金

她說,給員工的病假慰問金一年最多就給三次給員工家人慰問金一年最多就給兩次。因此雖然取消了員工的全勤獎金,但員工都沒有反彈,而且員工的穩定度工作忠誠度非常高。

她說,在人員編制不大的小店,或許就能多了許多彈性與人性。在長榮那麼大體制、有各種不同類型員工的企業,或許許多規章制度難免僵化。但事在人為,只要公司體諒員工,多樣的做法還是可讓員工感受溫馨

洪申翰表示,勞工請病假卻被沒收全勤獎金不合理,將透過制度性要求保障勞工權益。洪部長如此強調,會不會因此讓現有全勤獎金的公司乾脆取消,免得被勞動部稽查?當然,若取消的全勤獎金歸入制度性每月薪資,也是好事一樁;若歸入年終獎金節日禮金年中分紅等也是好事,就怕一年下來員工可能難免損失。

勞動部以法律規定資方,讓「全勤獎金」成為勞工法定薪資的一部分;若勞動部無此能力又強權介入,以後若有公司取消現有全勤獎金制度,因而讓勞動者的每月實質薪資減少,勞動部難保不遭批評。

制度都是僵化的,資方要激勵勞工對公司認真盡職的做法是多元的,只要資方有照顧勞工的心且夠溫暖,自然也會有變通方式。當然,對於只以利潤考量無良資方,勞動部及相關單位要鼓勵員工吹哨,對於苛扣加班費無薪加班資方要稽查開罰。此外,勞動部可多表揚溫馨照顧員工資方,一則讓其他資方借鑑;二則透過正向表揚獎勵形成資方願多花心思照顧勞工正向風氣創造勞資和諧雙贏社會















換發身障證明太折騰


2025-10-18 00:57  聯合報/ 耿遵翔/退休教師(台北市)


九十高齡媽媽的身心障礙證明快到期了,區公所通知要換發。媽媽是五年多前中風,從此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不知道為什麼政府對我媽媽的身障狀態這麼有信心,就怕她突然不需要列為身障人士,兩、三年定期要換發,而且換發流程非常折騰

我需要拿舊的身障證明,到區公所社會科請領身障鑑定,第一關就是要兩張照片。我媽媽已經沒有辦法維持同一個姿勢超過十秒,怎麼照?請工作人員翻拍舊照片,他叫我回家翻拍並洗出來、下次再來。

拿到鑑定後,又要交給地區醫院級以上醫生填表,然後要約時間和社工會診。這家醫院的社工很忙,每個星期只有一個上午有空,可想排時間有多困難。

這段期間,我跑了兩趟區公所,推著媽媽去醫院兩次,每次帶媽媽出門都像搬家一樣必須帶齊各類用品,然後會得到一張展期身障證明。想想過一陣子又要重來一遍重新鑑定。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九十高齡的身障人士突然不身障機率到底有多高















投下這一票 終結綠濫權


2025-10-18 00:00  聯合報/黃文韜/文史工作者(屏東市)


今天國民黨主席選舉投票,這場選舉牽動台灣的未來。身為曾經是這個大家庭一分子的失聯黨員,有些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參選人數眾多選情緊繃。檯面上六位參選人鴨子划水,拚搏較勁,氣象一新。鄭麗文、郝龍斌、羅智強、張亞中、卓伯源、蔡志弘。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稍早之前,看到國民黨主席選舉的相關新聞報導,因風災及多位參選人告假,導致原定的辯論會、政見發表會場次取消或大幅縮減;加上參選同志各種隔空放話,原本大罷免後士氣一振的大好形勢再次受挫,貽笑大方、徒增負評,社會觀感不佳,應驗了台語「好好鱟刣甲屎那流」這句俗話!

尤有甚者,近日竟然在缺乏直接證據的情況下,憑空指控中共介選,並稱對手發動網軍攻擊,散布不實民調云云。檯面上大家把手言歡,相敬如賓,檯面下卻是笑裡藏刀,暗潮洶湧;一場黨主席選舉,演變成同室操戈,兄弟鬩牆,親痛仇快,莫此為甚。選舉過後,亟待求同存異,修補裂痕,這恐怕還需要多一點時間。

即將產生的新任國民黨主席有幾項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首先是要能維持黨務順利運作,財務調度健全暢通;再者應該具備優質的謙卑領導風格,傾聽基層民意,廣納建言;更重要的是,要能發揮戰鬥力,對外整合號召,團結各界力量,集思廣益。

這次登記參選國民黨主席的每一位參選人都是戰將。可惜的是,戰力有餘,團結凝聚向心力卻不足。一位適格適任的領導人,必須要能夠運籌帷幄,調和鼎鼐,領導統御,團結全黨上下,帶領整個團隊同心協力,同時也是要能統領各路將帥的上將之才。

面對民進黨蔡英文、賴清德政府執政近十年來的一黨獨大,有恃無恐、失德亂政,環顧當前台灣社會,司法偏頗扭曲,能源政策囿於意識形態,黨同伐異任人唯親,文官體系荒腔走板,台灣社會脫序疲軟無力,此誠為台灣危急存亡之秋。

新任國民黨主席,必須有能力帶領國民黨打贏明年九合一基層選舉,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總統國會大選,讓國民黨能夠重返執政,撥亂反正,維持台海穩定,促進兩岸和平,加強經貿文化交流,帶領國家繁榮昌盛,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希望台灣能早日終結民進黨濫權專政,各黨員手中的這張選票,準備好了嗎?



2025-10-17 22:59 聯合報 / 波波漫畫 波波漫畫












國民黨拚執政 先擺脫醬缸文化


2025-10-18 00:00  聯合報/ 王清厚/退休人士(台中市)


國民黨主席選舉今日投票。日前各參選人卯足全力,卻傳出中共介入的說法。國民黨長期自認深受民進黨「抹紅」之痛,卻在此次黨主席選舉投票前夕,發生自家人抹紅自家人、對自己同志扣帽子的事件,民進黨心裡恐暗自竊喜,親痛仇快。國民黨部分人士只為黨主席之爭便不擇手段,令人痛心。

國民黨主席選舉有重大至中共非介入不可嗎?此並非總統大選,對如今的兩岸政策並無重大影響力。說穿了,還是國民黨內的醬缸文化,行之久遠,爭相奪利,坐享其成;只圖謀自己利益,容不得他人出人頭地,心胸狹窄、唯我獨尊。因此黨的聲勢看好時,黨內人士紛紛群起爭利,想分一杯羹。

此次黨主席要志在贏得明年及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兩次大選,勢必要能讓藍白合才能政黨輪替;外界自會期待,國民黨新主席要能親近白營及其支持者、獲取信任,因此筆者認為應以較能與年輕支持者溝通者為宜。

另外,此次國民黨主席選戰,竟然還出現要求國安單位介入調查抹紅案,未免有些天真,讓與國民黨對立的民進黨乤付介入調查黨內選舉有無「中共同路人」,無論結果為何都將傷害國民黨。只是黨主席之爭,竟連請鬼拿藥的手段都出籠,有必要嗎?

薑雖是老的辣,但百年老店能否擺脫醬缸文化?也很重要。國民黨若還沉浸在過往的醬缸文化裡自得其樂、自以為是,真別想要政黨輪替了!




國民黨主席選舉投票,圖為日前黨主席選舉舉辦政見發表會,
候選人張亞中(左起)、蔡志弘、羅智強、郝龍斌、鄭麗文、卓伯源都出席開心合影。
記者劉學聖/攝影












喊通共行內鬥 缺乏對戒嚴反省


2025-10-18 00:00   聯合報/ 史學勤/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家屬(台北市)


今天國民黨主席選舉投票。回望此次選舉,本來只是一黨之事,但竟然問題一再擴大,甚至有候選人指控中共介選要國安介入調查。作為有戒嚴受難者的家族,必須出來呼籲:別再用「通共」名義來內鬥,這不但暴露對戒嚴歷史缺乏反省,也與支持者的期許背道而馳。

我的父親史庭輝與大舅簡永松,都是在戒嚴時期政治罪名被抓去坐牢,我們家是可查證的政治受難家屬,因此對「沒有證據就叫情治單位出動」格外敏感;更令人震撼的是,這樣的言論竟出自在野黨。

我們家的戒嚴經驗,不是道聽途說,而是親身經歷。每當有人以「抓共匪」式標籤動員,把原本只是政黨內部紛爭升級成「國安事件」,我們心裡都會一緊:這不就是當年把許多台灣人送進牢房的那套邏輯嗎?

政治整肅記憶一直是台灣歷史傷痕。今年李友邦將軍遇害已經滿七十三年,當年的李友邦將軍帶領的台灣三民主義青年團,原本是台灣省黨部最主要派系,是眾多台灣本地菁英的選擇,卻在白色恐怖政治整肅,不但李友邦將軍被槍決,各縣市主管也多人被殺被關很多人也無法忘記孫立人將軍曾被以「部下通共」為由遭軟禁多年。如今,國民黨部分人士竟因黨內選舉,便以通共指責黨內同志、用抹紅作為選舉策略,格外諷刺。

傳出中共介選後,國安局長蔡明彥表示,有約廿三個 Youtube 帳號傳散兩百多部影片,一半以上定位皆在境外。但別忘記,時代變了,這是個連老人家都在學習當直播主的時代。網路翻牆工具氾濫,使用跨區服務的年輕人都用過所謂的「境外IP」。看似頭頭是道的「通共證據」,其實新時代普及網路工具就能夠做到。期望國民黨別忘記,新任黨主席的任務是要帶領藍軍贏得選舉,而藍營支持者期望的是團結一致新氣象




國安局長蔡明彥表示,國安局蒐集到 Youtube 上有23個帳號、200多部影片,Tiktok 上也有1,000多部影片討論國民黨主席選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