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銀華/經濟數字榮景的隱憂
◆ 周行一/「人心致富」vs.「投資致富」
葉銀華/經濟數字榮景的隱憂
2025-09-30 00:00 聯合報/ 葉銀華(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行政院主計總處八月宣布台灣第二季經濟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八,因而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四點四五,在美國高額關稅的壓力下,這些數字代表經濟成長有榮景的跡象。然而,本文觀察近二年來的出口結構與變動,發現經濟發展不均衡可說是台灣的重大隱憂。
台灣經濟成長主要是出口所驅動,今年八月份出口金額的年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卅四點一,且從今年三月之後出口成長率呈現增加的趨勢。就出口的產品結構,又以電子零組件和資通視聽產品為大宗。以今年八月而言,這兩類產品出口金額占所有產品出口總額的百分之七十四點八;但去年八月則是百分之六十四點五、前年八月僅為百分之六十點八。如果扣除這兩類產品,台灣其他產品的出口金額,今年八月的「年衰退比率」為百分之四點八,這是令人擔憂的數字,因為如果再考量出口產品的物價上漲,實質的衰退則更為明顯。
台灣出口不僅高度集中在電子零組件和資通視聽產品,且這二類產品也有高度集中的現象。以今年八月出口產品結構的細項而言,在電子零組件類,半導體占比高達百分之九十四點四;在資通視聽產品類,電腦及其附屬單元(筆電、電腦、伺服器、顯卡等)則占百分之七十二點八。綜合上述的數據,再加上出口有驅動投資的效應,台灣的經濟成長可說是集中在半導體、電腦及其附屬單元產業,其他產業並非如此,甚至有可能呈現衰退。
經濟發展不均的壓力,也在民間消費露出疲態的問題。由於人民在半導體、電腦及其附屬單元產業之就業人數畢竟是少數,倘若其他產業成長不佳、甚且衰退,則在這些產業工作的大多數民眾的就業與所得成長自然受限,因而影響人民的消費意願。根據主計總處八月的資料,預測今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百分之○點八五,下修至百分之○點七九,為「近四年最低的紀錄」。本文要強調經濟成長的動能可濃縮成「企業有出口投資與雇用、人民有所得與消費、再促動企業投資與雇用」,亦即經濟成長的所得乘數效果;然而經濟發展不均衡將使上述動能降速,甚或有斷速可能。
更進一步,川普四月初喊出令人驚訝的高額對等關稅,以解決他所謂巨大且持續的美國貿易逆差,但因美國也無法承擔馬上實施的後果,只好宣布暫緩實施九十日,並迫使各國與美國政府談判,提出補償美國的相關措施以求美國降低關稅。因此,我們觀察台灣的出口成長數據,必須考量是否存在廠商因應上述關稅暫緩實施期間之加速、提前出口的行為;若明顯存在,則未來出口成長就可能無法有如過去般的表現。今年四月到七月,出口金額的年成長率分別為百分之廿九點九、百分之卅八點六、百分之卅三點七、百分之四十二,而八月的出口金額年成長率為百分之卅四點一,對美國出口成長率則高達百分之六十五點二;不管是金額或成長率,台灣對美國出口皆居各國之冠。
政府在看到經濟成長數據榮景的表象,也要觀察到隱藏之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一般出口產業在今年五月開始受到美元相對台幣快速貶值的威脅,又要面臨接下來高額關稅的負擔,實為台灣經濟成長的隱憂,進一步衝擊人民就業機會與薪資成長,加大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值得政府正視、關注與提供合理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