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之眼】珍古德靜靜改變世界(十八)
◆ 【專家之眼】中央電視台戰機較勁報導自曝缺失
◆ 【專家之眼】「南海研討會」會停開嗎?
◆ 【專家之眼】馬一兆鎂,教宗撈過界了嗎? 我無事民自富(十六)
◆ 【專家之眼】弔念追思孔傑榮教授(十五)
◆ 【專家之眼】蠻橫財政中央集權 行政院無視憲政體制
◆ 【專家之眼】從捷克選舉看歐洲極右派再起
【專家之眼】台寶貴資產被誰需索 賴能好好守護嗎?
2025-10-11 15:37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賴清德總統雙十節以「變局中,奮起的新台灣」為題,發表任內第二度國慶演說,內容談及經貿、民生、兩岸、國防與國安等議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美國對台資產的漫天要價,已經到了信口開河地步。就在台灣一方面要應付美國提高關稅同時,美商務部長喊話台美晶片製造應五五分,最近又加上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被提名人,在國會談台應將國防支出提高至 GDP 的10%。面對美國的軟土深掘,我們雖然知道多數不太可能即時發生,但趨勢擺在那裡,賴政府的國家戰略到底有沒有回應的空間與能力?令人懷疑。
大家都認為美國川普總統慣用抬高喊價、給對手壓力,以便談判策略,此說含有喊價不會認真推動的暗示。川普在公布對等關稅名單時,把台列名在前,可以看出其針對性。固然有統計說法認為,截至7月,台面臨美國課徵的有效關稅稅率僅3.1%。但行政院已證實,首當其衝的產業工廠,已有超過7,000名勞工被迫減班休息。
而對台最具世界競爭力的資產,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喊話台美晶片製造應五五分,還拋出「矽盾」的對立論點,認為美國本土晶片充足,才能保護台灣。最新的要求來自美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被提名人出席國會聽證會時,表示如果國會同意其任命案,他將盡可能加快對台軍售;同時也指出,台灣軍隊需要在多個領域進行重大改革,包括訓練、動員、軍民整合、強化基礎設施防護及資安作業;還表示,川普總統曾說,台灣面臨來自共軍的生存威脅,應將國防支出提高至 GDP 的10%,而他強烈支持這點。
上述美官員說法有關台灣「矽盾」、安全議題,背後都是大筆資源轉移。雖然台灣被川普視為很有錢,但仍是不可承受之重。賴政府經濟部長龔明鑫對前者鐵口直斷認為不會有五五分的情況,他相信台積電母公司、最先進製程及最大生產量,仍會落腳台灣,並從過去經驗跟未來預期,「台灣的廠仍是最賺錢的」。
國防部長顧立雄則說有四大面向需要增加國防預算,明年應該會超過3%,到最後總統承諾的5%。至於國防事務改革,顧立雄強調,這是進行式,將不斷透過後備制度等改革及相關動員制度檢討。
然而,從趨勢上看來,美國官員的對台要求,真的不會認真推動嗎?恐怕會成為長期方向。從多數國家不敢得罪川普的大方向下,部長們說法保守,可以理解。但如果把思維僅停留在市場預期、不可能、拖到川普下台,又恐怕低估了問題嚴重性。在晶片話題裡,台積電美國新廠已經開始賺錢了;僅從目前手段看來,美國還能透過關稅、勞動人權等手段墊高台製造業的生產成本;而早在拜登總統時期,晶片就有國安與創造工作的雙重考量,補助台積電開始設廠,川普第二次上台在藍領支持下獲得過半選票,更是積極壓迫製造業回流美國,這是跨黨派共識,未來總統恐怕會繼續推動相關政策。
至於美國「關心」、介入台灣國防,也並非始自今日。尤其在美國要跟中共進行大國長期競爭態勢下,綠營政府主動選邊站,並未想有靈活身段。可是顧部長如今只提到四大面向需要增加國防預算、後備制度等改革及相關動員制度檢討,是在說其他不用管?還是把增加預算問題丟給賴總統?令人好奇。
面對美國步步進逼趨勢,少數官員說法不會決定大局。真正對台灣未來產生致命影響的,是執政黨的國家戰略方向問題。這個方向,可以看到賴清德總統在美商務部長喊出五五分後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表示,台灣很樂意跟美國一起努力,共同協助美國再工業化並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讓美國持續領導世界,也讓美國能再度偉大。
綠營對美一貫態度,就是一面倒。這將使台灣無可避免的成為予取予求對象。賴總統在國慶演說中提及我半導體,以及資通訊、電子零組件等相關產業,是幾十年共同努力所淬鍊出來的重大產業成就,他的使命是要守護這些寶貴的資產。他想過為什麼以前從不用提守護資產的原因嗎?誰是想侵奪資產的國家呢?在他一面倒政策之下,所謂的守護,恐怕是緣木求魚的幻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