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專家之眼】弔「南海會議」之父印尼賈拉大使文

◆  【專家之眼】弔「南海會議」之父印尼賈拉大使文

◆  【專家之眼】台灣排34?遠見雜誌1450?為者敗之
◆  【專家之眼】重申印太政策 拜規川隨機率有多高?
◆  【專家之眼】饒慶鈴見宋濤恐遭懲 兩岸是誰疼台農民?
◆  【專家之眼】郭部長智商堪慮?從購電菲律賓可見







【專家之眼】弔「南海會議」之父印尼賈拉大使文


2025-01-17 07:35  聯合報/ 宋燕輝/中華民國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理事
作者宋燕輝(左)2019年陪同賈拉大使飛往東沙島出席海委會所主辦的東沙國際學術研討會時,在高雄小港機場的合照。圖/宋燕輝提供


日前,好友傳來「南海會議」之父- 印尼賈拉Hasjim Djalal大使,已於本月12日辭世的訊息,頓時一陣心酸與依依不捨。

我與賈拉大使結緣認識長達34年,雖然他比我年長20多歲,但把我當成好友,對我如何解決南海衝突和推動南海區域合作的看法或建議大部分都表示贊同。我對他的思念特別是回顧他對國際海洋法的研究和協助台灣參與南海地區安全對話合作機制所做的貢獻。

自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元月至今,「處理南中國海潛在衝突研討會」(簡稱「南海會議」)已連續舉辦過33屆。海峽兩岸與越南未受邀參加第一屆「南海會議」。之後,印尼、汶萊、菲律賓、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大陸及台灣都持續參加此會議至今。

「南海會議」召開之主要目的在於透過南海周邊國家間的對話,將區域內之潛在衝突轉化成區域內合作的可能,並藉由此一對話過程,防止區域內衝突之發生或升高,使南海區域內之和平與穩定得以維持

過去,海峽兩岸在「南海會議」中為了台灣的與會名稱與地位吵吵鬧鬧,儘管如此,兩岸在此區域合作架構下推動海洋合作計畫,例如,經兩岸外交部的認可,兩岸在「南海會議」共同研提「東南亞教育訓練網(SEA-NET)計畫」我方執行單位為中央研究院,中國大陸為其海事局

前年8月,89歲高齡的賈拉大使還是參加了第32屆的「南海會議」。但去年8月上旬第33屆在印尼加里曼丹省的中爪哇召開時,卻沒看到賈拉大使出席的訊息。這應該是他第一次缺席「南海會議」。沒想到五個月之後,傳來賈拉大使過世的訊息。

賈拉大使於民國四十六年(1957年)進入外交部工作,次年拿獎學金到美國維琴尼亞大學唸碩士與博士學位,是此名校的第一位印尼籍國際生。民國五十年(1961年)畢業返國,創辦印尼海洋法委員會

賈拉大使曾擔任印尼駐德國、加拿大、及聯合國大使,積極參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協商過程尤其成功在公約中納入一個新的群島國家的法律建制

民國七十四年到七十九年(1985年到1990年)期間,擔任印尼外交部研設會主委。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被任命為印尼主管海洋事務無任所大使。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被選為聯合國國際海床當局的主席。民國九十年與一O八年(2001年與2019年)賈拉大使曾登東沙島參訪。民國一O五年(2016年)4月,南海仲裁案最終判斷將出爐前,賈拉大使與其他國內外海洋法政學者曾飛往太平島實地考察此島之法律地位

民國一O五年(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台時,考慮到賈拉大使已年邁,身體也不像以前健朗,我曾建議台灣國安與外交部門是否考慮舉辦一個有關南海安全與合作的演講會,特別邀請賈拉大使到台灣做一個主題演講,最主要目的是感謝他對南海和平的努力,以及促成兩岸共同持續參加了32屆的「南海會議」的貢獻。我國安與外交部門是否採納我的建議,是否曾推動執行,我無法得知。

賈拉大使的一生十分精彩,是一位極為優秀的外交官與國際海洋法學者他對防止南海衝突升高,推動南海區域海洋合作,以及協助推動海峽兩岸在南海地區就功能性的海洋研究海洋保護進行合作有無可抹滅的貢獻。沒有他的居中協調努力,32年來,海峽兩岸可能無法共同參加「南海會議」。

賈拉大使的公祭已於本月13日舉行完畢,我無緣參加,也不知台灣國安與外交單位是否曾派員表達我政府對他所做貢獻的敬意與謝意,所以謹以此文表達我對他的感謝與懷念更希望南海真正的能由一個衝突不斷之海轉變為一個和平合作友誼繁榮之海,以慰賈拉大使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