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是作文輔助工具 而非替代品
◆ 衛福部長「突襲」急診室 自欺欺人的台官僚文化
◆ 官員提油救火 急診窘境何時休
◆ 只要大罷免 沒人管民生
◆ 感恩與和解 才是228連假的精神
◆ 竄改歷史無助療癒228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AI 是作文輔助工具 而非替代品
2025-03-01 03:30 聯合報/ 黃子政/大學講師(高雄市)
聯合報社長游美月日前在聯合盃作文大賽總決賽頒獎典禮致詞,談起近期來勢洶洶的 AI 時表示,很多人會問既然有 AI,何必寫作文?認為,若人類不再思辨、沒有創意,都交由 AI 做結論、寫文章,未來恐會被 AI 取代。這番話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值得進一步闡述。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領域都開始受其影響,甚至連寫作這項傳統的人類技能,也面臨新的挑戰。有人擔憂,AI 的強大能力可能會取代人類的創作,使寫作變得機械化。然而,若能善加利用 AI,將其視為輔助工具,同學不僅能提升作文能力,還能培養更深層的思考與創意。
許多學生在寫作文時,最困難的部分就是「下筆」、不知道該如何開頭,甚至連主題都無從發想。這時候利用 AI 可以成為靈感的來源。例如,透過 AI 生成與題目相關的關鍵字、摘要或大綱,學生可以快速獲取不同的寫作方向,從中挑選適合自己的主題,並進一步延伸內容。此外, AI 能提供不同觀點,幫助學生拓展思路,避免思維局限。
學習作文的一個重要方式是參考優秀範文,而 AI 可以迅速整理大量優質文章,分析其結構、用詞、句式等特點,幫助學生理解好文章的寫作方式。例如,AI 可以總結一篇高分作文的特色,如開頭如何吸引讀者、如何運用修辭手法、如何組織段落等。透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學習到不同寫作風格,並逐步內化,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在寫作過程中,錯別字、語法錯誤、句子結構不佳等問題時常發生。AI 可當即時校對工具,幫助學生檢查文章語法錯誤,提供修改建議,甚至優化句子表達方式。例如當一個句子過於冗長或語意不清時,AI 可以提供簡潔流暢的改寫方案。此外 AI 還能根據文章邏輯、結構提出建議,幫學生改善文章連貫性與可讀性。
學生在學習寫作時,往往難以準確評估自己的作文水準,而老師的批改時間有限,無法即時提供反饋。AI 可以透過大量範文數據與閱卷標準,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分,並指出優缺點。例如,AI 可以根據文章的結構完整性、論點清晰度、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提供具體的建議,幫助學生針對問題加強練習,從而提升寫作能力。
雖然 AI 在學習作文方面有許多優勢,但同學仍需保持獨立思考與創意發想,不能完全依賴 AI 寫作。AI 的內容來自於大量數據的分析與整合,缺乏個人獨特的觀點與情感。因此,在使用 AI 輔助學習的同時,學生應該注重自主思考與發想,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用自己的寫作方式來發揮,文章才會具有個人風格與創意。
AI 技術的發展為寫作學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無論是靈感發想、範文學習、即時修改,還是作文評估,都能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然而,同學應該將 AI 視為輔助工具,而非替代品,培養自身的思辨能力與創造力。唯有將 AI 與人類的智慧結合,才能在未來的學習與競爭中占據優勢,讓寫作成為一項更具個人特色與深度的能力。
衛福部長「突襲」急診室 自欺欺人的台官僚文化
2025-03-01 03:30 聯合報/ 林清汶/法律事務所顧問(台北市)
急診大塞車引爆醫療基層怒火,衛福部長邱泰源日前「突襲」五家醫院急診,卻遭踢爆「作假」,乃醫院事先早已接到訊息,為了「做戲五分鐘」,有醫院高層下令在一小時內挪走近廿床的急診病人,硬是「塞」到不同科別病房、隔離病房,製造急診待床緩解的假象。
邱泰源是醫師背景出身,對醫院生態並不陌生,急診室是黃金救援區,醫護人員莫不競兢業業全力以赴,讓與死神搏命的患者得以舒緩搶回生命,部長親赴第一現場難免有干擾之嫌;如同火災現場很少有首長親赴第一線視察,深恐干擾救災工作。
各醫院聞部長蒞臨,完美賣力配合演出,讓高層看不到急診室擁擠狀態,塑造管理有序的形象,卻與事實大異其趣,難道部長真被蒙在鼓裡不知情嗎?如同之前缺蛋時,農業部長到生鮮市場視察雞蛋貨量,家家店看似都無缺,卻是事前已巧妙布局好了,台灣這種官僚生態何時休?
早期資源匱乏,卅年前在馬祖當兵的阿兵哥,每月才能洗一次熱水澡,因此大多數阿兵哥都在休假時到當地百姓住家,以十元洗一次熱水澡痛快一翻,提供熱水澡成為部隊的重要福利。然而當有本島高階首長前去視察,就會在部隊問全體士兵:「你們有沒有天天洗熱水澡?」接著響徹雲霄、異口同聲地回答「有!」乃是部隊長官瞭解首長會關切,故預先告知士兵們,而首長亦自認已調查過了可以交差了事,殊不知這就是「上下交相欺」的典型官僚文化。
邱部長如果真的要瞭解急診室現行生態,何不低調微服出行,帶口罩、帽子遮掩身分,拒絕醫院高層接待安排,直接到醫院去看看,親身感受急診室面臨的水深火熱、民眾與醫護人員生死掙扎的真相?
現階段醫院面臨的醫療資源不足與醫護人員短缺,直接攸關民眾的生命權利,政府必須要正視;否則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當再有急診個案因沒有病床而延誤就診,就變成通案了!衛福部這種自欺欺人的官僚文化可以休矣。
官員提油救火 急診窘境何時休
2025-03-01 03:30 聯合報/ 游龍吟/教師(新北市)
近日因流感與諾羅病毒大爆發導致醫院急診大塞車,引爆基層護理師怒火,並燒向衛福部。對此,筆者以急診室的「常客」身分提出幾點看法。
首先,筆者過去曾陷入昏迷指數三的危機,對於醫護人員的救命之恩銘感五內;對於醫護人員近日忙翻天,還要被政治口水噴滿身,深感不捨。有次在東北角海岸附近聚會,身體突感不適而陷入昏迷,被送去礦工醫院,因為醫院設備不足,慘遭拒收;然後被救護車送去基隆長庚醫院,先注射降腦壓藥物以提高存活機會;再由救護車將筆者轉送到「醫學中心」等級的林口長庚醫院,被判定是昏迷指數三,與死神搏鬥。折磨多時,筆者終於恢復清醒,雖然逃過死劫,卻也留下後遺症,這已是不幸中之大幸。
其次,衛福部長與次長試圖遮掩急診室的窘狀,根本是「提油救火」,讓病人與家人「火冒三丈」。急診室病人與家屬心中的恐慌,衛福部無法感同身受,更遑論「視病如親」;只會提出冷冰冰的數字,告訴國人醫院有床位「只是在他處」,不知民間疾苦。
衛福部次長甚至冷言冷語嘲諷醫生「小腦袋」,讓醫生大嘆「不如歸去」;部長邱泰源想滅火,趕緊「突襲」五家醫院急診卻被踢爆「作假」,醫院事先早已接到訊息,大家一起演戲,供媒體拍照塑造假象,令人瞠目結舌。
其三,Netflix 韓劇「重症外傷中心」點出醫院主管只在意營收成效。然而現實醫療環境中,急重症科的確常賠錢,亟需政府提供資源,別讓急診室自生自滅甚至關掉部分病床。生命無價,健保應提高急重症的給付,別讓台灣的急重症病人求助無門、別讓急重症醫生孤軍奮戰!醫生的養成過程要求「冷靜」而非「冷血」;急診醫生會向衛福部高官反應困難,是要「求助」而不是「受辱」。
衛福部官員若只是要「遮掩問題」而非「解決問題」,甚至是想「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會讓國人反感!急重症醫療困境非一日之寒,官員請用積極作為回應民意。
只要大罷免 沒人管民生
2025-03-01 03:30 聯合報/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推動「大罷免」,要罷免卅九席國民黨區域立委,還要罷免立法院長韓國瑜。柯揚言,賴清德總統壓軸、大登場,將取得「大成功」。
全台大罷免,烽火四起。最新媒體民調顯示,國民黨立委滿意度四成一、民眾黨三成三、民進黨二成八。大眾對民進黨立院黨團的滿意度最低,和去年六月調查結果相比,滿意度下降五個百分點。對民進黨立委的表現,超過半數(五成三)民眾不滿意,居三黨最高。
民眾黨八席立委,民進黨五十一席立委,後者表現不如前者,誰該被罷免?民意自有答案。就算賴清德「大登場」,也無法讓民意「大轉彎」。
急診擠爆,病患躺在地上插管急救;重症患者等不到病床,輾轉幾個縣市找到病床時,已回天乏術。衛生局說查無資料,成大醫院證實確有此事;人手不夠、醫護苦撐,向政府反映,卻被高官嘲諷,該醫師遂選擇離職。
台大醫院護理師缺口近二百人,很多醫院護理人手也不足。馬偕副院長許希賢坦言,每周都在蓋離職章,雪上加霜情況更慘。綠委烤肉趴,賴總統談政局,卻未提急診擠爆。
這些年來,稅收動輒超徵數千億元,國民黨提議全民普發一萬元。曹董卻稱,國民黨提議全民普發一萬元,是預先發給大家的喪葬費;紀念二二八,就要出來參加大罷免。政府曾經普發六千元,全民不也好好的?是什麼心態把「普發現金」詛咒為全民喪葬費?
曹興誠是罷免立委徐巧芯的領銜人,也是賴清德總統聘任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顧問」,且排名第一。文化總會會長是賴總統,曹興誠爆發私人領域爭議後,還成為文總新任執行委員。大罷免不是聖旨,只圖大罷免,卻罔顧人性和社會和諧。只要大罷免,什麼都可以?
感恩與和解 才是228連假的精神
2025-03-01 03:28 聯合報/ 宋磊/博士候選人(台北市)
隨著一年一度的二二八連假到來,雖然大部分的國人相當喜歡與接受放假所帶來的趣味,但在二二八當天,遺憾的是,我們看見賴清德總統說出了有違歷史事實之言論,將歷史「占為己用」以達政治目的。例如賴清德說,二二八發生原因是「獨裁者蔣介石在大陸戰局節節敗退情形之下,為了確保來台灣統治,所以犯下滔天罪行…」。事實上,當時國軍仍佔上風,哪來的節節敗退?
至於蔣中正是否獨裁者?他雖非完美之人,但也確實成功保衛台澎金馬的安全,並在任內推動國民義務教育、土地改革、地方自治等一系列利台政策。
若要以二二八事件將其全部抹煞,不但有誤導歷史之嫌,也不利台灣社會的長治久安。歷史不應淪為政治打手,二二八之反思,更不應以扭曲歷史、加劇不同黨派之對立為目的。
無論台灣目前由誰執政、執政黨的意識形態為何,均無法改變過去曾經發生在台灣這片土地的歷史紀錄,為求台灣社會團結、持續的進步發展,放下過去的歷史包袱與意識形態,積極的面對台灣未來可能遇見的風險與機會,才能讓台灣社會勇往直前的進步。
尤其,當前美中情勢的走向仍未完全明朗、美國川普政府未來對台的態度與走向仍需觀察、台美貿易是否會有重大變化仍屬未定、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所帶來的兩岸劇變,一系列的內外挑戰正逐漸浮上檯面。假如執政黨仍刻意地以意識形態操作族群對立,非但無法解決台灣社會問題,反而衍生出更多的仇恨與裂痕,更不利台灣長期的發展。
因此,與其以一個悲情或仇恨的態度面對二二八連假,不如正視台灣當前的挑戰,尤其政府應優先改善兩岸關係,訂定大陸遊客來台的時間、安排更多有關於兩岸交流的活動、積極研究川普政府未來的經貿戰略、更以前瞻性的思維為台灣少子化與高齡化提出解決辦法。
而隨著台灣社會詐騙事件層出不窮、虐兒事件不斷、青少年販毒的情形不減,內政議題也需要政府與民間相關團體配合,降低上述事件發生的頻率。因此在二二八連假中,政府反思歷史之餘,也該以團結和解的心面對台灣當前的挑戰,才是一個負責任的表現。
感恩與和解才是二二八連假的精神!徹底拋下意識形態的紛爭,勇敢突破台灣即將面對的挑戰,在親美的過程不忘「和陸」,在拚經濟的當下不忘社會議題,才能在複雜多變的時代為台灣找出路。
竄改歷史無助療癒228
2025-03-01 03:28 聯合報/ 丘智賢/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會長(台北市)
賴清德出席二二八紀念儀式,口口聲聲追求真相促進團結的他,卻竄改歷史,汙衊國軍、指蔣中正犯下滔天罪行,說穿了還是為了下一場選舉猛貼標籤,這樣的做法進一步遠離真相,撕裂同胞,令人不齒。
賴清德講話論及史實,錯謬百出,他將光復前後的台灣社會描述成夜不閉戶的無憂世界。事實上,光復後的台灣,滿目瘡痍,百廢待舉,日據時期台灣民眾更無言論、就學、擇業,甚至信仰自由,當時外省同胞不僅欣賞本省純善樸實的風氣,更無分省籍通力合作,恢復供電、生產,賴清德的發言卻又是貼省籍孰優孰劣標籤的老招,其心可誅。
二二八爆發半年前,時任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伉儷親蒞台灣視察,在日記中把台灣的命運跟自己幼年失怙的經歷連結,更向台灣民眾訴說,光復台灣是國父革命主要目標,當日共同慶祝,是他平生感到最愉快最光榮的一天。當時萬人空巷,夾道簇擁,歡呼不絕,蔣中正哪會想到不久後竟發生劇變?
二二八事變前後,蔣中正忙於國內政治與軍事問題,在萊蕪戰役、東北長春解圍之後,陝北國軍於當年三月十九日收復延安,國民政府聲勢大振,當時既非節節敗退,也沒有需要用暴力手段加害同胞,他更不識賴清德口中所謂那個世代的台灣菁英,何須置之死地?當他聽聞台灣發生變亂,深感意外,但襲擊行政機關、打殺無辜同胞、解除國軍武裝,是國法所不容,當然要恢復正常秩序;蔣中正更三令五申,嚴禁報復,這些史料早已公開,賴清德為了政治訴求,卻是充耳不聞。
有人問,為何國民政府非要派部隊來台,原因是台灣駐軍當時經先後調出,僅餘下五千多名,機關單位面臨暴民搶掠,自保都有困難,在國境內正常調派軍隊,有何過錯?另一方面,美國國務院有心人士如葛超智者,大肆造謠,威脅撤僑,同一時間,在莫斯科舉行的美英法蘇四國外長會議,干涉中國內政。
二二八事件中強奪糖廠、空軍場庫槍枝的彰化青年林才壽,自述在軍事法庭上,法官告以政府的政策是寬大處理,因此可將死刑改判為一年餘徒刑並當庭釋放。試問,一樣的行為放在今日,法律如何處置?賴清德也能本此寬宏?二二八事件後,蔣中正迅速宣布改組台灣省政府組織,盡量選用本省人士,縮小公營事業範圍。歷史的真相是,蔣中正不僅事前不知二二八事件,事中寬大處理,事後也盡量彌平傷痕,賴清德口中的歷史無法經受檢驗,他口口聲聲追求真相,卻視歷史事實於無物。
二二八事件時任台灣電力公司處長,性命被威脅,卻又被本省同事相救的故行政院院長孫運璿先生曾說,在日本人的嘲笑聲中,我們不分本省、外省,才建設起了台灣,二二八事件是歷史的不幸,他希望大家看到本省、外省同胞相互扶持的一面,為此畫下完美的句點。
賴清德讀了孫院長之言,作何感想?